元认知读书笔记(二)

  20世纪初,美国行为主义理论的创立,为后来的行为疗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行为疗法的产生和临床应用,从理论到实线初步地回答了要向被催眠者大脑中给予什么内容的问题,南非心理学家沃尔普提出的交互抑制理论与技术,从理论上看,似乎发展了行为主义,从实质上看,他所做的就是把精神分析学派的催眠与行为主义的S-R反射学习原理进行了结合。

  我们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疗法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心理学界一般以巴甫洛夫的研究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经典代表。巴甫洛夫的研究重点在于条件反射及其生理机制的发现,即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条件反射。他提出并证明了学习的生理机制一一条件反射原理,即S-R原理,S代表所有能够引起反应的刺激,R代表所有的由于S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实质上是建立在大脑中的暂时神经联系,提出了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和消退,兴奋与抑制过程及其相互诱导,二级反射与多级反射,反射的泛化与分化,动物与人的先天反射能力的个体差异类型等等命题。同时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桑代克提出了联结学习理论。华生非常推崇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他认为习惯的养成和刺激与反应的条件化两者没有什么不同,宣称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机械”,人的学习过程就是S-R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印第安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教授斯金纳也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应说,这些学说在本质上都是用外部刺激和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心理机制。

  我们即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学习一些适应行为,也可以获得一种不适应行为。适应行为的获得使人们增强了适应社会和生存的能力,是积极的学习;不适应行为的获得使人们变得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存,因而被称作心理障碍行为。华生的实验表明,人可以习得某些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琼斯用行为心理学的方法成功地治疗了一个叫彼得的男孩,表明个体的某些行为也可以人为地消除掉。

  由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现代心理治疗技术体系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把心理治疗方法实质性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奥·安娜的治疗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暗示技术与条件反射学习的关系,由此我们也可以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解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疗法。弗洛伊德的治疗技术一一催眠和宣泄法是一种暗示技术。事实上,奥·安娜在接受催眠治疗期间也进行了条件反射学习。她的好转是因为进行了学习,催眠产生的情绪宁静、轻松的高能学习状态使她在不长的时间里,便获得了新的S-R反应。

  现代行为主义治疗方法是用暗示学习方式去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自行为主义心理治疗技术问世以来,它主要由两大学习理论与技术构成:联结学习技术与暗示学习技术;而暗示学习技术又包括催眠、放松和其他可以导致暗示学习状态的途径。联结学习理论的关键作用在于它回答了心理障碍者病灶产生的准确机制是大脑上建立了一种不适应的条件反射或反射系统。人们要治疗它的最直接办法是设法消除这个不适应的条件反射或反应系统。

  然而行为主义联结学习论也有显著的局限性,即它是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提出的理论模型,而事实上,人是有思维的动物,人的许多心理障碍是受思维制约的。所以,行为疗法在问世初期仅用于解决人们的低级行为障碍,如恐惧症、焦虑症等等。当人类面对特殊特殊问题情境产生思维内容和方式的不适应时,S-R理论便失去了意义,就需要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心理结构理论加以解释和处理。

  为了消除一个在大脑上的旧的、不适应的条件反射系统,即S-R1,必须建立一个新的、适应的条件反应行为,即S-R2,并且让R2的兴奋度高于R1,这样一来,当同一个S情境再次出现时,其大脑就会先实现R2,而使原来的R1反应因来不及实现兴奋而被替代或消退。这便是沃尔普提出的交互抑制原理,即个体不可能同时对一个刺激产生对立的情绪反应,例如在很高兴的同时伴随很不高兴的情绪;在很焦虑恐惧的同时,伴随松弛平静的反应等。如果对一个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再形成一个与不良行为相反的,即良好的情绪行为反应,那么,它就会对原来的不良反应进行抵制乃至代替之。在心理障碍治疗过程中的交互抑制技术,说到底就是为了消除一个原有的S-R1条件反射系统,再建立一个更强有力的、兴奋水平更高的S-R2条件反射系统,当刺激情境S再度出现时,R1反射系统尚未实现兴奋时,R2条件反射系统则迅速实现,以它的优势兴奋强度绝对地压倒了R1反射系统,使它被深深地抑制起来。于是,我们想到把沃尔普的交互抑制原理再扩展一步,即让一个人的知识和其他心理经验彼此之间产生交互抑制效应,这一尝试在治疗学生抑郁性行为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中间,有相当一部分学业成绩不良者在生活、家庭、经济、身体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在某一时期里情绪低落而导致整个心境低沉,并且导致学习成绩低下,行为消极。在他们的心理结构中并不缺少积极的道理。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积极知识、观念缺少足够的优势兴奋性水平;而那些促使他们悲观、消极、抑郁的知识经验往往在大脑中兴奋度很高。我们的治疗任务是将他们大脑中的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知识经验、观念、信念激活起来,促使其高度兴奋起来,经常性地在他们的大脑中处于优势兴奋状态,进而导致那些消极、悲观的知识经验没有机会激活,即使激活了也没有机会兴奋。这是改变抑郁性行为的最根本的临床目标和途径。

  从交互抑制的理论角度说,让大脑中的一部分知识经验经常性地兴奋起来后,个体面对日常生活中大量S刺激时,积极的行为反应就会优先产生,消极的行为反应就会被抑制。当这一切稳定下来以后,便实现为一种积极的人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元认知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