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开启商业和未来的秘密》书评——来自硅谷:彼得·蒂尔关于商业与未来的12个颠覆性观点(剧透)

《从0到1·开启商业和未来的秘密》书评——来自硅谷:彼得·蒂尔关于商业与未来的12个颠覆性观点(剧透)_第1张图片

一刷《从0到1》的感受,应该算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毕竟彼得·蒂尔对于商业模式、社会发展的分析确实很独到、很深刻。作为硅谷最成功的创业者群体,这6个人衍生出的7家企业,均超过10亿美金市值,从实践层面验证了“从0到1”理论体系的有效性。所以,这让“PayPal黑帮”的商业智慧比其他成功企业家要更具备说服力、信服力,少掉了“马后炮”的嫌疑。真正的启发来自4个方面:

1.在历史洪流、商业纷争中,要学会冷静、独立地思考。

2.这个“从0到1”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包含“反主流思考/寻找密码/规避竞争/赢得垄断/扎根利基市场/幂次法则/人机互补”等,需要读者全面、准确的理解,并付诸实践。

3.向“PayPal黑帮”对人类终极梦想的关注和努力,致敬!

4.向“PayPal黑帮”特有的团队智慧和创始人精神,致敬!


《从0到1·开启商业和未来的秘密》书评——来自硅谷:彼得·蒂尔关于商业与未来的12个颠覆性观点(剧透)_第2张图片

本文汇总12个核心观点,供其他小伙伴参考:

观点01:拒绝盲从,深度思考,拜托路径依赖思维。

Peter的面试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第一页、第一次,看到这样一个面试题,我不惊讶,反而惊喜。这个问题不是看起来那么离经叛道、哗众取宠。我正好也一直有如下观点,乍一听很错误、很荒谬,细思恐极:(1)其实,形式比内容更重要。(关注细节)(2)在职场上,相比被喜欢,更应被需要。(3)人与人的差别,不在表面,而在内心。(价值观)(4)人的能力差别,看着很大,其实很小。(使命感)当然,Peter后面提出的问题则更深刻、更启发。

观点02:真理是辩证性解读

矛盾:经验与经验?

例如:

循序渐进?——大胆尝试?

保持精简和灵活?——制定明确计划?

谨慎进入新市场?——红海利润稀释?

专注产品?——市场营销?

(见解:真理是辩证的:是动态的,而非静态。是复杂的,而非单一。是全面的,而非局部。)

观点03:透视创业者、垄断者的障眼法

创业者,倾向于作交集,寻找产品独特性。(其实,真没啥独特的。eg.说到底,你就是个小餐馆!)垄断者,倾向于作并集,稀释市场占有率。(其实,是为了不显眼。eg.别骗人,你就是个巨无霸!)

《从0到1·开启商业和未来的秘密》书评——来自硅谷:彼得·蒂尔关于商业与未来的12个颠覆性观点(剧透)_第3张图片

观点04:否定了市场竞争的合理性

商业中,有关竞争、抗争、对手的致命伪逻辑?全书,这是个最“反主流”的论点之一,当然,也最重要!作者在本质上,否定了市场竞争的合理性,尤其是“不能带来价值提升,充满破坏力”的重复竞争。这种竞争,是一味重复、枉顾价值,往往会过分将自己的精力、关注放在对手身上,而非放在价值创造上。这也为中国市场近年来多个大额并购案有关,给这些联姻、合并作出了更加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解释。

观点05:公司估值=现金流现值×可预期增长年份

当前,诸多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都让人大跌眼镜,而作者给出的分析还是令人信服的。

公司估值=现金流现值×可预期增长年份

观点06:方法≠目标

在商界,人们忽视“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目标”的提醒,更多时候,也忘记“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标”的提醒。举例:(1)差异化竞争,是方法,非目标。差异化的目标是寻找真正能服务的客户,否则就会走偏。(2)低成本策略,是方法,非目标。低成本的本质是为客户创造便利和实惠,否则必不长久。

观点07:幂次法则(也称:二八法则)

如果作者关于竞争的论断是最“反主流”,那这个冥次法则就是“最警醒”了。Peter告诉我们,很多情况下,独一无二、赢家通吃。以下这些句子,作为警醒:(1)最重要的事情,独一无二,比一切其他事情都重要。(2)最关键的时刻,独一无二,比一切其他时刻都关键。同理,最重要的学习、最重要的训练、最关键的人、最关键的事、最重要的朋友、最重要的工作,都是如此。不要求全,应该求精,这恐怕是完成通识教育、全面了解、系统思考之后的必然!

《马太福音》(第25章/第29节)

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

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都夺过来。

观点08:规避内部竞争、避免内部损耗

关于如何处理职场中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是个难题,在Peter的理论中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1)原则:避免内耗、保持团结(2)策略:明确分工、规避竞争这些描述,也让我对自己“职业经理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想法有了一些怀疑,如何自处,还需慎思慎行。

观点09:人机互补>人工智能

一味追求“剥离、割裂人的作用”实际上是无知的,辩证统一人机互补的思路,远胜于单独追求人工智能。人机互补,这一理念可能即将影响到在线教育领域的产品设计。我们可能也需要去利用计算机在数据采集与分析上的优势,帮助我们的教师、督导去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从0到1·开启商业和未来的秘密》书评——来自硅谷:彼得·蒂尔关于商业与未来的12个颠覆性观点(剧透)_第4张图片

观点10:创业前“7个问题”:

1.工程问题:你的技术具有突破性,还是仅仅稍有改进吗?

2.时机问题:现在开创事业,时机合适吗?

3.垄断问题:你是是在一个小市场抢占大份额吗?

4.人员问题:你现在有合适的创业伙伴和团队吗?

5.销售问题:除了创造产品,你有没有办法销售产品?

6.持久问题:未来10年或20年,你能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吗?

7.秘密问题:你有没有找到一个其他人没有发现的独特机会?——说实话,看着七问、默然良久。

观点11:企业家准则:只有从微观入手,才能从宏观中获益。

异常深刻、独到的见解,也是特斯拉能够从一众清洁能源企业中脱颖而出、持续发展的原因。

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指那些高度专门化的需求市场,也被翻译为小众市场。Niche来源于法语。法国人信奉天主教,在建造房屋时,常常在外墙上凿出一个不大的神龛,以供放圣母玛利亚。它虽然小,但边界清晰,洞里乾坤,因而后来被引来形容大市场中的缝隙市场。在英语里,它还有一个意思,是悬崖上的石缝,人们在登山时,常常要借助这些微小的缝隙作为支点,一点点向上攀登。

20世纪80年代,美国商学院的学者们开始将这一词引入市场营销领域。指向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或者小众市场,指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领先者,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壁垒,逐渐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观点12:关于计算机发展、行业、教育的认识

(本条结合作者自己的看法)

实际上,不仅勒德分子在担忧,计算机未来是否最终能替代人类,并且,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机器人学习,这些新词汇多多少少带来了人们对外来的恐慌。

即便Peter对机器替代人类否定的非常干脆,但我们仍然感受到了传统行业、传统工种被取代的危机,至于更久远的未来,真正实现人工职能后,人类是被挽救,抑或是被毁灭,Peter认为,暂时不止深究,不必因噎废食。

我非常认同“是辅助,非替代”的观点!

更为重要的是,Peter非常深刻地指出,人类擅长复杂情况的分析,机器擅长大量出具的处理,因此“人机互补”才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帮助人类去解决“真正有挑战、真正有价值”的问题。这恐怕才是Peter观点的真正价值,所以法学背景出身的Peter也真正看到了先进技术必须辅助法学家、科学家、检察官、分析师等人类角色,才能最终解决人类关心的问题。

所以,人类与机器,应该互补,人为主导。

当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给了我从事行业以新思路。一直在思考“移动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和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堂在线未来真正要做的事情,也不是通过计算机的设计来取代老师,而是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工作,如何做呢?

(1)数据采集和分析,更好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学习记录和分析,帮助老师进行决策和挑战。

(3)短时间内,帮助一线员工作出更有效、更广泛、更深入的管理动作,为更多学员服务。

(4)通过人机结合,减少简单、重复的工作内容。

(5)通过人机互补,进行生动、有效的教学互动。


附上自己的读后感:

读完全书,非常感慨。Peter Thiel竟然也和我一样,法学背景、弃文从商,心理莫名觉得很高兴,虽然完全没有理由,哈哈。自己从业的前五年,都是市场、销售范畴,一直以“为客户创造便利和价值”的青鸟精神为己任,倒从未真正意识到这个世界是“由销售推动的”,而在阅读《从0到1》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回忆起自己创办助考网的时刻,从企业定位、市场选择,到员工招聘、股权激励,感叹当年创业时的稚嫩。思考不深入、执行不彻底,导致了很多问题。我想,我会写一篇《助考网:我的第一次创业为什么会失败?》来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0到1·开启商业和未来的秘密》书评——来自硅谷:彼得·蒂尔关于商业与未来的12个颠覆性观点(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