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酒泉虽列河西四郡之首,占地面积极广,达到了19万平方公里,超过了许多省的面积,可谓“广可敌省”。但人口仅百万余,而且如果不算敦煌(敦煌现为酒泉辖内县级市),如今是“四郡”中文化遗存最少的一郡。

与其它三郡相比,酒泉得名也有典故。公元前121年,也就是酒泉置郡的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大破匈奴于此地,汉武帝赐御酒犒赏这个年轻的军事天才。不贪功的霍将军认为这场胜利是全军功劳,要与将士们分享御酒,但是人多酒少,于是就把酒倒在泉水里,与将士共饮,“酒泉”因此得名。

这当然是个传说,再好的御酒掺了水就寡淡无味了,何况是倒在泉水里。但是酒泉之名却流传了两千年。现在的酒泉市区内,还有个酒泉公园,泉犹在,但是没有酒味儿。园内有清代的“西汉酒泉胜迹”和“汉酒泉古郡”石碑,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酒泉是大本营之一,园内还有左文襄公手书的“大地醍醐”匾额。

从霍去病倾酒于泉可以看出两件事:霍将军治军有术,西北用兵之难。以霍去病20来岁的年纪能够取得如此军功,必有其异人之处,抛开战术谋略不说,爱兵如手足是其成功学门道之一。说起酒泉得名的典故,很多人问,以汉武千古名帝之豪气,就不能多赏点酒给将士们吗?这就是不了解西北用兵的艰苦了,河西走廊地广人稀,产出有限,无法满足部队就地补给。据说到清代时,将军粮从内地运至西北,一斤粮的运费超过了十斤粮的价格。运粮尚且如此艰难,何况运酒。所以,武帝赐酒,就是那么个意思,让前方将士能感念天恩即可。

今天的酒泉已经不缺酒了。不仅酒泉不缺,整个河西走廊都不缺,几乎县县有酒厂,因此也有河西酒廊的别名。这个名号不仅说明此地产酒,也传递出了河西酒风盛行。在甘肃,把好酒且量大者成为酒家,就像科学家,作家等各种家一样。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酒家”之一李白曾有诗云“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酒泉人没有辜负李谪仙的赞誉。前些年去酒泉辖内的瓜州县,当地人敬酒用“瓜蛋杯”。顾名思义,此地盛产蜜瓜,尚未长熟的生瓜蛋有拳头大小,好酒的酒泉人受此启发,将瓜蛋大小的分酒器称作瓜蛋杯。每逢招呼宾客,主人将一瓜蛋杯的白酒先干为敬,然后用此杯逐个再敬客人,酒风彪悍可见一斑。

近几年,酒泉人又以大漠戈壁的胡杨树做酒文章,开发出了“胡杨杯”——喝酒时,主人用壶状分酒器喝,仰起脖子将一壶饮尽,是为“壶仰”。当然,拼酒是种烂文化,这几年随着作风管理的日益收紧,河西酒风也略有收敛。

如今的酒泉早已不以酒闻名,很多人听到这个地名更多是因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特别是神舟号系列飞船发射以来,酒泉更是沾光不少。但这又让相邻的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心中泛酸。历史原因,现在的航天城区域本是额旗属地,因为当年建设基地时,额旗曾归酒泉所辖,后又因发射基地后勤保障多来源于酒泉,再加上酒泉名头要比额旗响亮,故航天城以酒泉命名。但当年初建基地时,额旗人将自己最好的一片土地贡献出来用于国防建设,牧民们先后迁徙十多年才最终落脚。舍弃如此之巨,也难怪额旗人心中有不平之意。

两千年前与将士共享御酒的霍将军不会想到,他金戈铁马气吞匈奴的地方,如今也成了国防重地。或许,兵锋与美酒,这就是酒泉的宿命吧,就像“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