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实际上应该叫“蜡防染色”,它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因蜡保护而产生的美丽的白花。苗族人民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其中的蜡染艺术作品和蜡染旅游工艺品在整个染织美术界久负盛名、独放异彩。

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丝、染色当时都设有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主持生产靛青的“蓝尹”工官。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我国古代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公元396—581年)蓝色蜡缬毛织物蓝色蜡缬棉织品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公元400—421年)蓝色缬绢和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这批遗存的蜡染实物中,北朝的和西凉的蜡缬织品都是深蓝色地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唐代的蜡缬绢和蜡缬纱的地子,有棕、绎、黄、赭等色,大部分是白色花纹。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流行很广,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作主要装饰的有黄平、重安江一带的革家人(未识别民族)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等,都是蜡染制成,其它如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摆的边缘,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贵州各少数民族的蜡染各有特色,例如苗族的蜡染图案有的还沿用古代铜鼓的花纹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而布依族则喜用几何图案。各民族的蜡染都有独特的风格。

中国古代蜡染遗存:

  近数十年来,中国出土的古代蜡染实物百余件,新疆、甘肃、青海、贵州、四川均有出土。基于气候和葬式的原因,蜡染文物出土最多的是在新疆和贵州,年代最早的是川东风箱峡崖葬和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蜡染,出土文物最多的年代是唐、宋。

  195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新疆民丰县古尼雅遗址发现了一座东汗晚期的墓葬,墓中出土了两块蓝白印花棉布的残片,这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棉布。其中有一块棉布中心部分已经缺失,只能见到半只脚和一段狮尾。左下角有一个32厘米见方的方框,框内画有一个半身女神像。女神高鼻深目,胸怀袒露,颈佩璎珞,臂饰环,手持盛满了果实的丰饶角。从人像项饰璎珞以及和身后有顶光和背光这一特征来看,可以断定此蜡染布的产地为键陀罗,是印度佛教艺术影响下的产物,因此西域蜡缬技术来源于印度的可能性比较大。

  1984年新疆和田洛浦县山普拉地区赛伊瓦克汉代墓群一号墓出土一件蓝白染花棉布装饰画的边饰残片,是手工将防染剂画在棉布上,然后以蓝色染液浸染而成,与民丰县出土的东汉蜡染棉布工艺方法相同。

  1959年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时期的纺织物中,有毛纺织品、蓝色印花棉两件,其中毛织物图案为蓝底白花,经专家考证,这些小团花是用木板印蜡工艺制作的。棉织物图案不全,只有一些线条,是以手绘方式上蜡的。

  1968年,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一批唐代残幡,几乎每件幡都使用了不同品种的织物,且较多地采用了手绘、夹缬,蜡缬,刺绣等手段。敦煌莫高窟第130窟内和第122、第123窟前的部分幡身为蜡缬,纹样生动优美,如湖蓝底云头禽鸟花草纹蜡缬绢、降底灵芝花鸟纹蜡缬绢、黄底云头花鸟蜡缬绢、土黄底花卉问蜡缬绢等,纹样均为手绘,线条洗练概括,形象生动传神,纹样边缘整齐清晰。

  1980年,人们在往川东峡江地区风箱峡崖葬现场的峡路上,发现散落的文物中有粗细不等的平纹麻织品七八种,其中有蜡缬细布衣服残片,图案纹样为蜡印团花以及菱形花纹。据初步鉴定,这些蜡染遗物的年代大约在战国至西汉时期。这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现的最早的蜡染实物资料。

  1987年,长顺交麻干贷天星洞岩洞葬出土蜡染织品八件,均为棉质夹裙。裙里为本白色、裙面未蓝底显白化得蜡染,有点豆点花草纹缬蜡染裙,勾连纹蜡染裙,忍冬花纹蜡染所裙,铜鼓蜡染裙等,其工艺未夹板注蜡法。同年,平坝下坝棺材洞发现了十五件染衣裙,图案精美,内容丰富,均为棉麻织品,平纹组织。有彩色蜡染褶裙5件,裙腰为麻质,裙身为棉质,蓝底显彩色花纹;其工艺包括填彩蜡染、挑花和刺绣及布条拼花;其种类有鹭鸟纹彩色蜡染裙、水鸟纹彩色蜡染群、翔鹭纹彩色蜡染群、凫雁纹彩色蜡染群残件等。素色蜡染裙4件,种类有龟背及葵花纹蜡染棉质夹裙、忍冬花蜡染裙残件、缠枝花蜡染棉质夹裙残件、缠枝花草纹蜡染裙残件等。蜡染衣服3件。有缠枝花草纹蜡染夹衣、缠枝梅花点蜡染棉质单衣、卷草话蜡染棉布单衣等。这些蜡染图案为手工绘制,线条流畅,形态逼真,配以刺绣挑花,生趣盎然,是蜡染艺术佳作。

西南蜡染的发展历史

    蜡染在西南民族地区流传的历史非常久远。据专家推断,最迟在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蜡可以防染的特点,利用蜂蜡和虫蜡作为防染的原料。据《后汉书-南蛮传《搜神记》等记载,秦汉时期,被称为“盘瓠蛮”、“武陵蛮”的苗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制裁有尾形…裳斑斓”。《隋书-地理志》也记载了“承盘瓠之后,故服章多以斑布为饰”的服饰状况。这里的“斑布”就是以葛苎棉为原料制成的色彩斑斓的布,其中蜡染是其重要的装饰手段。

    西南地区最早用作贡品的手工产品就有蜂蜡和斑布。据记载,唐代“夷州(今凤岗)贡蜡烛10条,斑布,犀角,葛粉30斤等”一些久负盛名的西南少数民族蜡染布,作为精美的工艺品,也受到历代汉族统治阶段的喜爱,宋代苗族的“点蜡幔”、瑶族的“瑶斑布”、溪州生产的“溪布”等都是向封建中央朝贡的主要物品。

    到了宋代,文献中开始出现对蜡染的明确说法,如宋代的《溪蛮丛笑》《华阳国志》《西南夷传》《元和郡县志》《南史》等书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蜡染有很多记载。宋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中记载:“溪峒爱铜鼓,甚于金玉。模取铜纹,以蜡刻板印部,入靛渍染,名‘点蜡幔’。”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谈到夹板蜡染工艺说:“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熔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这些文献足以证明早在唐宋以前,蜡染已经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风行了。

明清以后,有关的记载就更多更详尽了。如明代《嘉靖图经》记载:“西南苗,妇女画蜡花布。”《清一统志》记述:“花苗裳服先用蜡绘花于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蜡则花见。饰袖以锦,故曰花苗。”《贵州通志》引《广顺访册》云:“境内苗民,妇女在裙用蜡画布,花彩鲜明。”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十一云:“荔波董界里有’花瑶’。衣服用蜡染,挑花加以纹饰。”等等这些文献不但介绍了蜡染的工艺方法,也描述了蜡染的使用情况。

    除了史志书籍记载外,不少文人的诗词中也有对蜡染的描述。如康熙时期贵州诗人田榕《黔苗竹枝词》中的“浓妆只因悬珠好,雾争如绘蜡精”;清嘉庆时甘肃武威人《黔苗竹枝词》中的”蜡绘花衣锦裙裳,振铃跳月斗新妆”’;清光绪年间贵州普定人刘韫良《苗族杂咏》中的:“满襟蜡绘花纹巧,染就花纹当绣裳”;毛贵铭《西垣遗诗》黔苗竹枝词100首中的“蜡花锦袖摇铁铃,月场芦笙侧耳听。芦笙婉转作情语,铃儿心事最玲珑”;舒位《白苗》中的“折得芦笙和竹枝,深山酬唱妹相思。蜡花染袖春寒薄,坐到怀中月堕时”。这些文学作品均以新奇的视野对贵州蜡染的精美发出赞叹。

    除了通过历史记载的考证和文学描绘的意境来想象西南地区古代的蜡染外,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也使我们得以真是地管窥古代西南地区蜡染的情况并将之与现存的民族蜡染进行对比,从而揭示西南地区蜡染的传承情况以及类型特点。

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 (古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楞,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

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蜡染起源的几种说法

  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蜡染故称“蜡缬”,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  了解考察蜡染的起源是理解蜡染本质的必要环节。任何技艺的起源和人类的劳动都是同步的,它包括人类发现的自然中的各种效应和人类的操作经验,蜡染技艺的起源也是如此。

    埃及是古代文明的摇篮,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同时吸取东西方的各种文化,成为最早步入文明的古国之一。蓝靛在公元前2400年的古埃及及第五王朝就已经作为防腐抗菌剂使用,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学者普利尼斯在《自然史》中,描写了埃及人浸染织物时用蜂蜡访燃,并称这种方法为“古怪的”,这说明早在相当于西汉时期的埃及,蜡染技艺就已经广为流行了。英国 L.W.C.迈尔斯主编的《纺织品印花》中认为,埃及蜡防花布早在公元前1500年已闻名遐迩。因此,埃及应被认为是蜡染的发源地之一。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棉纤维的国家,而且印度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有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棉纺织品的记录,因此棉织品的印染术也可能发源于印度。虽然印度气候潮湿,很难发现古老的织物残片,但从其他地区出土的蜡染棉织物可以判断,印度曾拥有高度发达的蜡染文化。赵丰教授在《丝绸艺术史》一书中考证了新疆民丰地区尼雅出土的绘有半裸女神像的蜡染棉织品,根据神像头后背光具有印度文化的因素,认为蜡染工艺在东汉时已传入中国西部边陲,印度应是蜡染的起源地之一。

  我国无疑也是蜡染发源地之一,从大量史料记载和古代绘画中可寻觅一些线索。近年来发掘出土的精美的蜡染实物更是提供了有力证据,且把我国蜡染起源时间大大推前。陈维稷教授主编的《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认为,蜡染起源于西南少数民族,可追溯至秦汉之际,当时已利用蜂蜡和白蜡作为防染材料制作出白色图案的印花布,早于印度和埃及好几百年。美国人杜马斯 法兰西斯 卡特 在其所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西传》一书中说:“现存中国的早期蜡染实物,比埃及、日本、秘鲁、瓜哇所发现的实物要早得多,特别是在敦煌石窟和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蜡染实物足以证明。”

  马来群岛蜡染产业的优势使其他也被认为是蜡染起源地之一,美国人费雷斯特所著《蜡染》一书中也提到蜡染发源地在瓜哇,至公元1515年以后,到那里旅行的人才把蜡染技术传到世界各地。

  以上这些地区被认为是蜡染的发源地,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区限制的;蜡染技术高超且工艺保存完整,另一方面原因是有出土文物或者文献资料可供佐证,至于在已经消失了的文明中是否有蜡染技术就不得而知了。

种类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 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另—类是工厂、作坊面 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少见的。

工艺流程

绘制蜡花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因为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  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在木 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蜡。根据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 的铜刀,一般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

1、

画蜡前的处理

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点蜡

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出大轮廓,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3、染色

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

4、去蜡

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兰白分明的花纹来。

蜡染的染料

既然蜡染能染出蓝底白花的花布,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见过红底白花、黄底白花、绿底白花的民间蜡染布呢(现代染色工艺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了)?这是因为靛蓝染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进行;而红花素和栀子黄素等植物染料只能在较高温度的热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则就很容易掉色。而在这种高温下蜂蜡已经融化,无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代是很难做出其他颜色的蜡染花布来的。

蜡染冰纹

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同样的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蜡染的"冰裂"纹,类似瓷釉之"开片"极具艺术效果。裂之大小走向,可由人掌握,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描绘对象,特点鲜明。要染多色彩层次的花口,可采用分色封蜡的手段,表现力更丰富。现在蜡染多用于制作工艺服装、壁挂、台布等。苗族擅长蜡染。

保养


一、由于蜡染的原料是纯棉布,因此在保养方面应注意防潮、防腐蚀,以免发霉长虫。如果买回后是用于收藏而非装饰,请定期取出凉晒。


二、蜡染可以随时用水清洗,但在洗的过程中不要使用清洗剂,以免掉色;也不可用机洗,因为很多染画主要是以须边突出主效果,用机洗会将须边搅坏。洗完后的蜡染制品可以慰烫。


三、蜡染制品买回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装裱。同时蜡染由于是用100%纯棉布制成,因此还是服装、被套、床单等的极佳选择。只要运用得当,一定会让您的居室或者办公室呈现另一番情趣。


四、蜡染在收藏与保养过程中应放置在干净、整洁、无尘的环境中,并应有专人定期清扫。

蜡染之乡

蜡染之乡是中国贵州安顺。安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境内有黄果树瀑布、龙宫、屯堡文化(天龙镇、云峰八寨等)、天星桥、花江大峡谷等众多著名景点。安顺有“滇之喉、黔之腹,粤蜀之唇齿”的赞誉,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方便,更是“商业甲于全省”。安顺于199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蜡染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宾客,自此蜡染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安顺有大量的蜡染作坊、工厂,涌现出洪福远等一批知名的蜡染艺人。安顺的蜡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1981年7月,"中国贵州民间工艺品展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展出,以苗族蜡染为主体的图案集《蜡花朵朵》被丹麦国家博物馆作珍品收藏。1982年5 月,"中国传统技术展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安大略科学中心隆重开幕,大厅中央,蜡染制作技术最富有艺术性和独创性的一道工序--蜡画表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人们都以抢先一睹中国苗家姑娘杨金秀精湛的蜡画技艺和娴熟典雅的东方色彩为快,从中领略中华民族数千年古老文明的真谛。他们观赏、赞叹,称苗族的蜡染是真正的"东方艺术之花",是当代世界民间工艺的最高水平。稍后,苗家姑娘王阿蓉、杨芳先后被邀到美国、香港等地表演蜡画技艺,引起轰动,被誉为" 蜡艺师"、"蜡花小姐"。短十、短的数年间,贵州苗族蜡染远播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不仅供艺术家们的欣赏、评价,而且在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中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产生了强烈而广泛的影响。

蜡染名人

    建国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贵州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保存工作。贵阳地区的贵州大学艺术系、省美协、省群众艺术馆和省博物馆,先后组织工艺美术工作者深入民族地区征集民族蜡染实物和蜡染图案资料。改革开放后,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给蜡染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1973年在贵州省和安顺地区的扶持下,贵州安顺蜡染民族工艺品厂建成。随后,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开展的“冷蜡浆印花工艺”科研课题和贵阳市科研所“热蜡辊筒印花机”的研制获得成功,并小批量生产各种蜡染民族制品,为旅游内销服务。


  在贵州蜡染的宣传推广方面,1981年7月,“中国贵州民间工艺品展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展出;1982年5月,“中国传统技术展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开幕。短短的数年间,贵州蜡染远播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不仅供艺术家们欣赏、评价,而且在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中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产生了强烈而广泛的影响。


    除了一些政府部门、文化团体的积极推动,贵州蜡染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也离不开一些来自个人的力量。他们有的从整体方面开展研究,有的采集各地各民族各支系的蜡染工艺、纹样和实物,也有的将蜡染开发成商品打开国际市场,而更多的则是默默地传承传统技艺的民族妇女。正式她们的努力和付出,才使贵州蜡染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并被世人所了解。他们都是被贵州蜡染独具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贵州蜡染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的。可以说,贵州蜡染闻名于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些寄情蜡染的本土人士。


        1.系统研究者

    陈宁康,1956年毕业于华东艺专美术系,1957年赴贵州工作,长期从事美术专业教学及民间美术研究,曾任贵州省蜡染艺术研究所所长。其妻傅木兰就职于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与他志同道合。自1972年始,他们开始共同研究蜡染艺术、文化并从事创作。他们先后完成多项蜡染的科研课题,取得了木蜡染新工艺、涤棉蜡染工艺和控制冰纹工艺三项成果。他们创作了数百件蜡染作品,数十篇论文和专著《蜡染艺术》,在国内外多次举办蜡染艺术展,作品位中国美术馆、英国牛津大学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收藏。陈宁康在贵州工作生活了40年,在贵州蜡染的研究方面开创先河,并努力促成了我国与国际蜡染艺术界的直接联系。


    马正荣,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曾在《贵州画报》、贵州省文化局创作室工作,后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贵州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为贵州民间工艺的宣传、搜集、管理和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其创作的蜡染艺术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1988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马正荣蜡染艺术展》,1991年在毛里求斯和法国巴黎举办蜡染展,1989年在济南举办《马正荣蜡染艺术展》。他还出版了贵州许多民间工艺的书籍,如《贵州少数民族数背扇》、《贵州苗族蜡染图案》、《贵州蜡染》、《丹寨蜡染》、《安顺民间蜡版画》等,为宣传贵州民间工艺起到了重大作用。

2.技术传承者

    安顺苗族蜡染工艺师杨金秀,自幼练习蜡染,蜡染技艺成熟,勾点、圈、线运刀自如,图案设计上也时有创新,创造的图案均衡而灵动。1982年4月应邀赴加拿大表演蜡画技艺,被誉为“蜡染大师”;1984年春又应邀赴美国表演蜡染技艺,被誉为“蜡染仙姑”、“神笔”。在杨金秀的亲自指导下,安顺苗族新一代蜡染艺术家王刚英也先后十几次在不同等级的蜡染大赛中频获殊荣,获得“贵州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荣誉称号和“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丹寨苗族蜡染美术家王阿勇自幼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蜡染技艺,作画自由随意,风格典雅大方。1983年,被选派赴美表演蜡染艺术,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家”。她在当地的影响很大,为人们所熟悉的丹寨苗族蜡染民族工艺品的代表人物。


    黄平革家蜡染艺人廖子英自幼受蜡染艺术的熏陶,从小跟母亲、祖母学习蜡染技艺并虚心向多名蜡染艺人求教,绘制了大批蜡染艺术精品,她的作品被北京、上海、台湾以及韩国的许多博物馆收藏,2000年赴韩国表演蜡染艺术,在韩国引起轰动。


    这些民间蜡染艺术家凭借着她们过人的天赋和对蜡染艺术的执着追求,在继承传统的蜡染绘画技艺基础上,又以大胆的想象进行了独特的创新,使贵州蜡染已不再是乡隅的游戏之作,而是登上了大雅之堂,拥有了与中国传统艺术国粹相同的地位。


        3.工艺采集者

    杨文斌,贵州雷山人,苗族,196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系美术专科。由于喜爱民间艺术,1985年开始利用闲暇时间从事民间服饰和染织研究,重于采集民间工艺和作品。二十余年他走村串寨,一边考察工艺,一边收购蜡染作品研究或经销,对存在蜡染技艺的少数民族村寨了如指掌。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他能指着云雾中的寨子,准确地说出是哪个苗寨、侗寨或布依寨以及他们的服饰、蜡染各有什么特色。他把工资和精力都投入到此研究中,掌握了大量资料,写了《苗族传统蜡染》一书。通过多年的考察和试验,他到处收集民间植物染色的配方,同时自己开办了一个蜡染作坊不断尝试,已经成为民间植物染色方面的专家,并多次协助北京和台湾的研究者进行田野调查。


    刘雍,贵州福泉人,布依族,国家一级美术师。最初是为了艺术创作上的借鉴,几十次深入到偏远的苗乡、侗寨、布依山村,考察少数民族的挑花、蜡染、面具等艺术,并被深深吸引,从此整理、继承和发扬贵州民族民间艺术为己任。在30多年的时间里,收藏了5000多件苗、侗、布依等少数民族的手工艺精品,编撰了《贵州民间美术全集》之《蜡染》卷。刘雍认为,收藏与创作时相辅相成的,他的陶艺、雕塑、环境艺术作品吸取了贵州民族民间艺术的精髓,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刘雍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授予他“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4.市场开拓者

    洪福远,贵州安顺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从事蜡染工艺40余年,设计的各种图案有上千种,对贵州蜡染艺术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他主要经营蜡染壁挂,创立了“福远蜡染”的品牌。他自己设计彩色蜡染,雇请工人来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他的作品都取材于民间,但经过他的设计加工,既汲取了民间艺术的精华,又兼顾了现代设计的思想,色彩更加丰富而鲜明,很受市场欢迎,作品经常参加展览并被中国博物馆及多家省市博物馆收藏,获得了很多奖项。1999年,洪福远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但从2003年以来,由于市场上仿冒品横行,使得他的蜡染作坊受到了一定打击。洪福远现在潜心于收藏和创作,走以文养文的路子,通过与蜡染有关的经营活动筹备资金表演、收藏、新产品开发为一体,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


    林青海,贵州安顺人,仡佬族,从小就喜欢家乡的蜡染,由于对家乡民族文化和艺术的酷爱,趁着中国第一次下海从商的潮流,毅然辞去公职专门从事蜡染经营。他认为,蜡染的民族文化底蕴是它最具魅力的地方,要使蜡染艺术被大众接受和喜爱,就必须对蜡染进行商业化运作。他首先从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开始进行蜡染巡回展出,广泛宣传蜡染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再着手开创商业市场和利润来源,与商场和超市合作并创立“福达蜡染”品牌,产品因做工精细、质量上乘很快就赢得了市场份额。1997年,林青海以“福达民族工艺坊”生产的蜡染参加了首届中华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获得了金奖,次年又获得了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山花奖”。

你可能感兴趣的:(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