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魂 ,魂牵何处?

如今有许多人主张汉字复古,重拾繁体字,最大的理由是说,繁体字牵系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魂。

但这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最璀璨的文化星空出现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一时期,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纷纷涌现,创立了儒、墨、道、法等多种学术流派,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定了厚重坚实的基础。但他们使用的是繁体字吗?是古文字——有金文,有大篆,有“六国文字”, 但不是繁体字。后来秦始皇一统中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了六国文字,老祖宗们才又开始使用同一种文字,但仍不是现在的繁体字,而是小篆。直到罪囚程邈整理创造的更加便于书写、易于识记的隶书代替了小篆,我国文字才告别了延续三千年的古文字,被称为新文字的繁体字才算粉墨登场,开始了它两千年的文化征程。

如果字形字体的改变就意味着文化的失魂,我想,那不是现在,而是在两千年以前。

其实,文化之魂不在字形字貌之中,而是在一个个文字组成的文章之中。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所追求的意境,所展现的艺术,才是文化的灵魂栖息之地。打着文化的旗号复古,显然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化之魂 ,魂牵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