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
任脉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为人体经脉之一,属于奇经八脉,有”阴脉之海“之称。任脉起于胞中,止于下颌,共有关元、气海等24腧穴。此经主要有调节阴经气血、调节月经的作用,主要治疗经脉循行部位的相关病症。
第一节:关元穴
关元调理症状:女性的痛经、宫寒、子宫肌瘤、输卵管堵塞、闭经等,男性早阳痿早泄、前列腺等问题,以及老年人的尿频尿急等。
1.治月经:
子宫和女性月经联系,中医认为月经等于奶水,证据可证明:
第一,女性哺乳期没有月经或者月经量很少。第二,女性在月经前七天双乳胀痛,随着月经消失胀痛感消失。第三,很多女性在哺乳期即使没有月经一样可以怀孕。
如月经出现淡红:用益生所艾双喜饼,每天艾灸四十分钟。
如月经黑(未见黑色血块):则关元过旺,艾灸三阴交、关元穴,使饮水上行。
2.治膀胱:
成人膀胱容量为300~500ml尿液,之所以腹部感觉不到沉重,是因关元在下面加热膀胱,尿液气化。这也是老年人尿频、尿急的原因。只需艾灸关元、中极即可解决。
3.治肾脏:
老年痴呆、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等,表明肾气不足,需要从源头上解决。除了艾灸肾脏穴位,还要艾灸关元,使其一直保持热量。
4.治大肠
若关元热量不够,势必影响大肠吸收,容易造成腹泻、便秘。有此症状可灸关元。
第二节:中极穴
中极穴是膀胱募穴,膀胱问题找中极穴,常见膀胱结石、男性尿频尿急、小儿遗尿、尿道炎泌尿系统相关等,包括西医所定义的性病、淋病均可考虑此穴。
1.中极穴需与石门穴区分开来。
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石门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2寸。石门具有避孕的作用,艾灸时需注意。艾灸中极穴时,可事先用纸片遮住石门,以防止误灸。
益生所艾在艾灸仪置入轮环可以精准定位到中极穴,避开石门。
2.艾灸子宫肌瘤二十天左右,突然变大
由于物理热胀冷缩的原理,一般艾灸二十天左右会出现变大,不必惊慌。虽然外面的面积是变大的,但其实里面的密度是减小的,可继续艾灸。下面这位学生,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坚持艾灸,效果明显。
第三节:气海穴
是任脉穴位名称,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
所有和气有关的病症,如老年人咳喘、支气管炎和脱证,或者突然中暑晕厥,人体气虚,均可灸此穴。
第四节:神阙穴
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1.腹泻问题
一般艾灸神阙四十分钟,即可有明显效果。
2.皮肤湿疹和荨麻疹
为了效果发挥最佳,建议在艾灸之前首先用火罐定罐二十分钟。
第五节:中脘穴
中脘穴是的募穴,还是腑之会。每天艾灸二十分钟,可强化元气,强化脾胃。
1、胃酸、胃炎、胃溃疡、胃部不适
常和足三里搭配使用,调理脸部血色,尤其女性35岁以后,艾灸可让气血充盈,皮肤红润。
2.前额头痛
第六节:巨阙穴
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此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指压此穴,对于治疗胃肠疾病很有疗效。
1.心脏
属中脘上的穴位,心的募穴,用来调理心脏必选穴位。
2.胆道疾病
第七节:膻中
膻中穴是气之会,在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等。
1.嗽气喘、支气管哮喘等
具有调理人身气机之功能,可用于一切气机不畅之病变。
2.产后少乳
乳汁分泌与经络脏腑相关,气机调畅是重要环节,而本穴调气作用强,故为治疗乳汁少的重要穴位。
督脉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也有说起于长强穴),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1.鼻衄(nv)——流鼻血:上星穴
特别需要注意脸面上的穴位不宜超过二十分钟,因眼睛怕火,容易引起眼部充血。
2.印堂穴:
小儿高烧抽搐。
3.百会穴:
强壮身体一身阳气,调理中气下陷以及阳气不足的症状,治疗脱肛、胃下垂。
百会穴、承山可调理痔疮;百会穴点刺放血可调理脑中风、脑溢血、高烧不退、晕厥。
4.中气下陷:
中气下陷,属气陷证的一种,多由气虚发展而来,是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
5.强直性脊柱炎:
艾灸大椎穴、至阳穴、筋缩穴。
6.身柱穴:
增高;调理感冒、发烧、咳嗽。
7.命门穴:
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骨质疏松、青春痘等。
常见左右的养生保健师
调理配穴真人呈现尽在
益生所艾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