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快剪 理发 商业模式
字数:3085字 阅读时间:4分钟左右
忽如一夜春风来,快剪理发遍地开。逛街时,有几次都在购物中心的超市旁发现一种新的理发业态,只理发,不洗不吹,理发速度快,剪完后直接用类似吸尘器的机器把碎发吸干净。
当时充满好奇,但一直没亲身体验,直到前两天,门口社区商业的超市边也开了一个这样的店,就抓紧在逛完超市后体验一下。但印象不佳,感觉理发师水平较差,连鬓角都没推平,还说我的头型不好,而且剪刀上还有别人的碎发就开始给我剪,最后的碎发也没处理干净。总之,起码不会在门口这家店理发了。
不过这个体验并没有浇灭我对这种模式的好奇心,结合在《5分钟商学院》学的一些知识,回家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分析一下快剪这种模式,提一些个人的观点。
一、快剪的产生是针对一部分理发用户的痛点
快剪源自日本,著名品牌QB House,在台湾曾盛行一段时间。国内的快剪企业基本在2013、14年以后开始的。快剪的出现,源自一部分用户对传统理发行业感受的痛点。
主流理发模式都并不单纯理发,小型理发店除了理发,还包括染发、造型、烫发等服务,大型和连锁理发机构还有美容、按摩等服务内容。各类理发店还都有办卡打折的会员服务。这些服务中,应该是理发的利润最薄,所以理发往往就成为理发店的“引流品”,在理发过程中,包括理发前后的洗发过程,洗发服务员和理发师都会不断的推销店内的其他服务,和办卡。
对于这样的理发模式,类似于我这样的男士用户体验并不好。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位男士走进理发店,美发师问他说:“帅哥,理发吗?”他这样回答:“是的,理发!普通洗剪吹,不要干洗,不要无知小妹瞎捏脖子,不要首席不要设计师,不要烫发染发做定位,更不要充2000打五折充5000打三折的会员卡,只是普通剪短就可以了,从现在开始咱俩谁先说话谁是孙子,好么?”
这个笑话就揭示了一部分用户在理发中的痛点,快剪模式应运而生,专为解决这部分用户的难题而来。
二、快剪是对理发流程进行删减的创新
5商里刘润老师讲创新时,有一种方法就是删减,去除不必要的流程环节。快剪模式正式这样的创新。
快剪对理发流程改革创新。对于快剪的目标用户群体来讲,业务核心是理发,因此保留理发,删除前后两次洗发、吹发,引入吸发器来处理最后的碎发,精简了理发流程。
对于核心的理发环节,由于不需要推销,可以加快理发速度,从传统的20分钟到半小时缩减到10分钟左右,大大提高效率。
店内管理同样进行删减。利用网络支付,删除收银岗位。利用网络预约排队,删除店内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删除现场管理。
通过删减,缩小了门店使用面积,减少工作岗位。一般快剪门店在15平米左右,配备2-3个理发师,门店成本大大降低。
三、快剪企业应具备几方面的核心能力
第一,选址能力。
相对于传统理发服务,快剪模式降低了理发价格。在传统理发店,男士正常理发至少在20元以上,大型或高档的理发店会在30-50左右,但快剪门店一般控制在10元,最多15元。
虽然单人次服务收入下降,但理发效率却有所提升,单人次所用的理发时间也从半小时左右下降到10分钟。所以快剪门店必须有足够的人流量来填满理发师的工作时间,才能够实现“薄利多销”,保持整体的收入水平。
门店位置是决定门店人流量的绝对因素,所以选址能力是快剪企业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门店确定位置时已经决定了后续是否能够盈利。
第二,服务标准化能力。
按照刘润老师在《服务蓝图》一课中的概念,理发依赖于理发师的“边际交付时间”,属于服务。快剪企业扩张,主要依赖于理发师的服务交付,属于“团队杠杆”撬动企业扩张。为保证服务体验的一致性,并有利于复制扩张,对于服务进行标准化是非常必要的。
快剪服务核心要素并非服务态度和个性化,进行服务标准化,不仅在于门店布局、装修,还在于核心的理发的标准化。为平衡效率和质量,可以规范标准发型,提供若干发型供顾客参考,每种发行确定最好的理剪方式,再辅以适当的针对性修整。这可以降低理发师的能力门槛,保证交付质量。
第三,理发师团队建设和培训。
依赖于“团队杠杆”进行扩张,理发师的招聘和培养也是快剪企业的关键因素。从行业来讲,理发的服务供给其实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理发师的供给也是基本充足的。而快剪并非创造新的市场,而是原有市场的细分。所以快剪企业扩张初期,应该主要以吸纳市场成熟理发师为主,辅以快剪规范培训,快速上岗。长期来看,应该建立内部培训机构,提供充足的理发师人力资源。
第四,快剪企业的品牌。
品牌的优势在于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建立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培育忠诚客户,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客流量,以及衍生出新的流量。对于理发这样的充分竞争行业,建立强大的品牌优势是非常必要的。
我看见过几个快剪门店,并且有一次使用经历,但很遗憾,一家店的品牌名称都没记住。理发是充分竞争行业,并且快剪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是否能够建立有足够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对快剪店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四、快剪门店的收益测算
单个快剪门店其实是小本买卖,投资低、成本低、收益低,收入结构和成本结构都很简单。引用一个15年快发单店盈利能力的估算:
收入:以每天100名顾客计算,月收入3万元,年收入36万元;
前期投入:装修费3万元,设备物料费2万元
经营成本: 店铺20多平方米,年租金13万元。现有3名理发师,每人年薪约6万元,年人工成本约18万元。
这个测算比较理想,没有考虑易耗品、店铺维护、各类税费、员工社保等费用,而且租金和人员工资相对便宜,经营成本要比这个估算高。
以在上海为例,考虑我门口的快剪门店,房租是4元/平·天,店铺面积10几平米,年租金至少要15万;两名理发师,如果不提供食宿,每月到手工资至少需要5-6千元,企业支付的人工成本可能就要将近20万。而每天100名顾客的量,很难达到。我估计门口的快剪店可能支撑不了几个月就会关门。
所以快剪门店盈利水平不高。当然,由于前期投入并不大,如果顾客量能够饱和,一年收回投资成本是可能的,相比较投资额,回报率并不低,但盈利绝对额太小。
而理发的市场总量比较稳定,按照区域的用户数量和立法频次,并考虑竞争对手的数量,快剪门店的分布密度不会太高。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讲,这样的收益可以接受;对于有志于成长的大型企业,必须要在区域上复制和扩张,依靠大量的门店来支撑企业整体的盈利。
五、快剪企业未来发展预测。
我个人并不看好快剪模式的发展潜力,但是这样的模式还是吸引了风投的眼光。星客多完成了A和A+的融资,快发完成了A轮融资,都是数千万元的融资规模。
如果单纯依靠理发,快剪模式实际是现金牛业务,收益的想象空间很小,那么这种模式的发展潜力在哪里呢?
我认为是在快剪与互联网融合的方面,个人能够想到的包括用户规模和大数据两个方面:
第一,快速圈地,类似于互联网企业先以收割用户和流量为目标,形成庞大的用户规模。有了用户,就有了想象空间。最烂大街的做法就是做广告,门店、手机APP、公众号、小程序,这些用户需要光临或浏览的位置都可以设置广告。其次是开发周边产品,把门店作为产品展示、体验和销售的终端,类似于小米“烤红薯生意”,把用户流量转化为营业额。
第二,积累大数据,诸如用户发质、头型等数据资源。大数据变现的想象空间更多,比如智能化的头发护理工具,目前自动洗头机已经出现,还可以探索自动理发工具,这样可以形成24小时无人值守的快剪门店,成本压缩就不是一点点。还可以为研制护法素、洗发水等产品提供数据支持,等等。
任何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都是对现有模式的冲击。
我是海涛,这是我个人对商业现象的学习和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