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里面讲到一个小实验,一个大学教授作了个小实验,他随机抽选了一些陌生人名单寄发圣诞卡,原本他以为回收的圣诞卡会不太多,但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绝大部分的陌生人都选择了回寄卡片给他。这些陌生人绝大多数根本没打听过这位不知名的教授的身份,他们收到他的贺卡,便一下子启动了自动反应,给他回寄了贺卡。
这就是互惠原理的威力。互惠及其伴随而来的亏欠还债感,在人类文化中十分普遍。阿尔文.古德纳和其他社会学家在作了深入研究之后报告说,所有的人类社会都认同这一原理。在单个的社会里面,它同样无处不在,已经渗透到了每一种交换形式当中。说起来,源自互惠原理的成熟的礼尚往来系统,甚至有可能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独有特征。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李基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他说:“由于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在有债必还的信誉网里分享食物和技巧,我们才变成了人。”文化人类学家泰格和福克斯认为这种“欠债网”是人类的一种独特适应机制,有了它,人类才得以实现劳动分工,交换不同形式的商品和服务,让个体相互依赖、凝结成高效率的单位。
人类社会从互惠原理中得到了一项重大的竞争优势,为了防止个别人违背它而使互惠原理失效,整个人类社会必须要保证社会成员全都被同化,遵守并信任这一原理。我们每个人从小听从教导,不能辜负它,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凡是有人敢违背它,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制裁和嘲笑。由于普通人大多讨厌一味索取、从不回报的家伙,我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地避免被别人看成是揩油鬼、忘恩负义的王八蛋,或是不劳而获的懒虫。
互惠原理能用作获取他人顺从的有效策略,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效力实在是太强了。有些要求,要是没有亏欠感,本来是一定会遭到拒绝的;可靠着互惠原理,你很容易让别人点头答应。那些我们通常都不怎么喜欢的人,比方说不请自来的讨厌推销员,不愿交往的熟人,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奇怪组织的代表,只要在向我们提出请求之前,先对我们施个小小的恩惠,就能极大地提高我们依其言行其事的概率。美国的一个教派克利须那协会是源于印度的教派,由于其募捐成员通常是一群光头佬,穿着不合身的长袍,挂着念珠,摇着铃铛,在城市的大街上走来走去,齐声吟唱、行礼,请路人给他们捐款。一般美国人觉得他们怪里怪气,不愿意出钱捐助他们。协会很快发现,被请求捐款的路人不喜欢协会成员的样貌、打扮和行为,可克利须那协会是一个宗教组织,成员的样貌、打扮和行为属于宗教信仰的一部分,没法改变。协会拿出了一套天才的解决方案,他们在筹款请求中运用了互惠原理,在提出募捐请求之前,他们先向目标赠送一份“礼物”--经书、协会主办的杂志、或是一朵鲜花。这套“先施恩再乞讨”的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济收益和筹款数额均实现了大规模增长,使得它们在美国和海外的321处地点拥有了庙宇、商号、住宅和庄园。
政治是互惠原理发挥威力的另一个舞台。在各个级别上,我们都能看到这套手法的身影:在高层,民选官员互投赞成票,互相施以小恩小惠。林登.约翰逊刚刚当上总统的时候,他提出的议题在国会里总是轻轻松松就通过了,这让政治分析家们感到不可思议,政治学家们作了一番认真的研究发现,原来是林登.约翰逊长年在众议院和参议院活动,帮助了不少其他议员的忙。当上总统后,议员们纷纷偿还从前欠下的人情债,这才使得他得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就通过了大量的立法提案。有趣的是,吉米.卡特刚当上总统时,在国会举步维艰,也是这个原因在作怪,尽管当时参众两院里都是民主党占多数。卡特是赤手空拳从国会山外面打进白宫当总统的,竞选期间,他狠狠地利用了这一点来作宣传,他说自己是华盛顿圈子外头的人,不欠任何人的人情债,结果,他的法案总是难以通过,原因恰恰也在这一点上:没有人欠他的人情债。从另一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企业和个人愿意向司法和立法官员赠送礼物,施加恩惠;另一方面,国家又制定了一系列法律,禁止官员接受此类的礼物和恩惠。这充分说明人们意识到了互惠原理的力量。在草根阶层,地方政治组织早就知道,要想让自己的候选人留在职位上,那就得确保选民得到各种各样的小恩小惠。
当然,生意场上利用互惠原理的例子就不胜枚举了。赠送免费样品这种营销技巧历史悠久,也很管用。通常做法是向潜在客户送上少量的相关产品,看看他们是否喜欢。推销的人提供免费样品,表面上看不过是让消费者知晓他们的商品,暗中却把礼物天然具备的亏欠感给释放了出来,十足十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柔道手法。超市是赠送免费样品的绝佳场合,消费者经常在那儿得到某种产品的少量试用装。服务人员总是微笑地递上样品,好多人都觉得光是还回牙签或杯子就走开太过分了。于是,他们购买了一些产品,哪怕并不是十分喜欢。
互惠原理的威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其他人,不管有多奇怪、讨厌、不受欢迎,只要先给我们一点小恩小惠,就能提高我们照着其要求做的概率。然而,除了威力大,该原理还有另一个方面,它居然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举个例子,美国残废退伍军人组织报告指出,光是寄出一封请求捐款的信,回应率大概是18%,可要是在信里附上一份小礼物(如带不干胶的个性地址标签),成功率就能翻上近乎一倍,达到35%。
哪怕是被人硬塞了些好处,我们也会产生亏欠感。为什么会这样?互惠原理确立起来,是为了推动个人之间互惠关系的发展,如此一来,首先发起这种关系、头一个表示善意的人就不必担心会有损失。倘若原理是为这样的目的服务的,那么不请自来的恩惠就必然具备创造亏欠感的能力。互惠关系给孕育它的文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优越性,同时,文化里出就存在着强大的压力,确保原理为其最初目的服务。这也就难怪著名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在描述人类文化围绕赠礼过程产生的社会压力时说:“人有送礼的义务,接受的义务,更有偿还的义务。”
尽管偿还义务构成了互惠原理的实质,可使原理那么容易遭到利用的,则在于接受的义务。有了接受报义务,欠谁的人情就不归我们选择了,反过来还落到了对方(先施予恩惠的人)的手里。互惠原理的本质在于,哪怕一件礼物讨厌到了让人一有机会就扔掉的地步,但仍然管用,仍然可以拿来利用。
许多组织都意识到了人们会因为出乎意料的赠礼产生亏欠感。我们每个人不是不都收到过许多慈善机构发来的信件,送一些小礼物给我们,但同时附着一张字条,要我们捐款?每一封信里附带的信息都有一个共同点:信封里的东西可以看成是该组织送的礼物,而我希望捐助的金钱,则不应看成是付款,而是一种还礼。把贺卡当成礼物赠送,而不当成商品贩卖,对组织来说是很有好处的:社会上有着强大的文化压力,要你收到礼物后还礼,哪怕这份礼物你并不想要,可社会上没有压力要强迫人购买不想要的商品。
为什么最初小小的善意往往刺激人们回报以大得多的恩惠?原因就是亏欠感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亏欠别人是很不愉快的,它沉沉地压在我们身上,要求我们尽快将之消除。不难看出这种感觉的起源在哪里,由于互惠安排在人类社会体制下极其重要,一旦欠了人情债,我们就条件反射般的感到不舒服。要是我们忽视了回报他人首发善意的需求,互惠的循环就终止了,我们的恩人将来也就不大可能做这种好事了,这不符合社会整体的最佳利益。所以,我们从小就受到教育和培养,只要亏欠了别人,情绪上就烦躁不安。光从这个原因看,光是为了卸下心理上的债务包袱,我们说不定就乐意答应还以比先前所受更大的恩惠了。
还有另一个原因,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大多数情况下,不照着互惠原理做事的人,人们是普通嫌恶的,谁都不愿意被贴上揩油鬼、忘恩负义这样的讨厌标签。为了躲开这样的标签,人们有时也会答应不平等的交换。
用互惠原理使他人依从要求行事,还有第二种办法----互惠式让步。它比直接给人恩惠再索取回报的方式更为微妙,但从某些方面来看,它也更为有效。
我在街上走着,碰到了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他作了自我介绍,并说童子军一年一度的马戏表演就要在本周六晚上举行了,他正在卖门票。他问我是否愿意购买5美元的门票。我可不想把大好的周末时间耗在看童子军马戏表演上,于是,谢绝了。“好吧”,他说,“要是你不想买门票,买我们几根巧克力棒如何?一根才1块钱。”我买了二根,但立刻意识到发生了点怪事:因为a)我对巧克力棒没什么兴趣;b)我喜欢钞票;c)我手里拿着两根巧克力棒傻站在那里;d)他拿着我的钞票走开了。
互惠原则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倘若有人对我们让了步,我们便觉得有义务也退让一步。小童子军对我来的就是这一手。他要我购买一美元的巧克力棒,是以让步的形式提出的。在我眼里,这是他头一次请求(要我购买5美元的门票)的让步。如果我要遵守互惠原理的规范,我必须也有所让步。正如我们所见,我的确让了步,他从大请求退让到了小请求,我则从不顺从变成了顺从,尽管我对他卖的门票和巧克力棒都没什么兴趣。
这是一个影响力武器如何植入顺从要求的典型例子。我被说服购买了某种东西,不是因为我对它产生了任何好感,而是因为购买请求的设计方法调动出了互惠原理的力量。互惠原理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相互让步。头一条很明显,它迫使接受了对方让步的人以同样的方式回应;第二条尽管不那么明显,但更为关键,由于接受让步的人有回报的义务,人们就乐意率先让步,从而启动有益的交换过程。归根结底,要是不存在回报让步的社会义务,谁乐意头一个牺牲利益呢?不过,有了互惠原理的影响,我们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率先向合作伙伴让步了,因为他也有义务牺牲一些利益,以此回报我们的善意。
由于互惠原理决定了妥协过程,你可以把率先让步当成一种高度有效的顺从技巧来使用。这种技巧很简单,一般叫做“拒绝--后撤”术,也叫“留面子”法。假设你想让我答应你的某个请求,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你可以先向我提一个大些的要求,对这样的要求我保准是拒绝的,等我真的拒绝这个要求以后,你再提出一个稍小的要求,这个要求才是你真正的目标。倘若你的要求设置巧妙,我会把你的第二个要求看成是一种对我的让步,并有可能感到自己这边也应该让步,于是就顺从了你的第二个要求。
不管“先提大要求,后提小要求”的顺序是不是他安排好的,效果终归一样,它管用了,因为管用,某些人便有意识地利用“拒绝--后撤技巧”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比如商务谈判,一般都是先提出极端的要求,并不指望对方同意,只不过从这一立场他们可以方便地往后退,并让对方作出真正的让步。这样看来,最初的请求越大,这套做法的效果就越好,因为让人产生错觉的空间也相应较多。但这么做是有限度的,最初的请求要是极端到了不合情理的地步,便 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此时,首先提出极端要求的一方会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对方并不会觉得从完全不切实际的立场后退是真正的让步,故此不会回应它。真正有天分的谈判人员会把最初的立场稍作夸张,够他讨价还价、来上一连串的小小让步,最终从对方那里拿到理想的结果就行了。“先提大要求,后提小要求”的策略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同时调用了互惠原理和对比原理的力量。
拒绝--后撤手法似乎不光刺激人们答应请求,还鼓励他们切身实践承诺,甚至叫他们自愿履行进一步的要求。让步举动还有一项少有人知的积极副作用:对方会对这种安排滋生出更大的责任感和满意感。靠着这种甜蜜的副作用,拒绝--后撤手法推动受害者履行协议,痛快地答应之后的约定。通过研究人们讨价还价的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让步给人际交流带来的积极副作用。
请求者的蓄意退让,不仅提高了目标对象答应他要求的可能性,还让他们感到是自己促成了最终的协议。所以,拒绝--后撤策略让目标对象履行承诺的神秘力量也就顺理成章了:人要是对契约的条款感到负有责任,自然就会更乐意遵守这一契约。
如何对抗互惠原理对我们的顺从影响?
倘若别人的提议是我们确实赞同的,那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另有所图,那我们就置之不理。善意自然应当以善意回报,可对销售策略却没这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