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七 ----科学素养与理科教学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七

----科学素养与理科教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晰了理科课程的分科与综合的发展史,理科教学的评价与改进策略,对于改进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何为科学素养?文本借用美国学者的文献调查,揭示了科学素养的六个范畴----概念性知识、科学的理智、科学的伦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根据六个范畴,科学的伦理,就是科学态度或者科学精神,疑惑之处是: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是什么关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何不使用“科学素养”而使用“科学精神”?

大体上说,现代科学素养攘括了这样三个视点:第一,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和发展概念性知识、理论性知识;第二,学习关于科学的知识----理解科学的性质和方法,尊重科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三,实践科学---结合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的专业见解。

    理科课程的分科与综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专业问题。我们知道,课程的构成主要取决于学生认识的发展、科学与文化知识(社会要求诸要素),以及是如何认识又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的。应当如何考虑科学与教育、生活与教育的结合及普通教育中的理科教学,是理科课程改革的重大命题。

    历史的回顾课程的形式,大体上反映了两种课程观:一是认为学科、科目本身在本质上攘括了历史上、学术上所承认的内容,教育目标即非指向儿童生活的知识,也不是直接引进生活上的课题,而是在学校教育中扎扎实实的奠定学科知识的基础:二是科学与教育、生活与教育的结合,即以学生的兴趣、自发性、自由创造为核心,主张培养活的教育性认识的教育。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教育的钟摆往往是从一端摆向另一端。20世纪60年代后半叶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学问中心课程并不能充分的应付面临的种种问题,课程编制重新向综合理科回归。为什么学问中心课程会受到批判?第一,过分偏重智育----偏重学术性。学生智力发展不过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而不是全部。在课程编制中考虑智能发展的同时,也应当考虑身体的、情意的及社会性的发展,学问中心课程并未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教学内容缺乏社会适切性。以学问为教学内容的学问中心课程并非完全无视社会性及学科、科目之间的关联性,但由于过分注重学术性,使其教学内容丧失了适切性。不管它如何注重学问及其探究方式,但这些终究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能构成教育的整体。第三,忽略学生的发展阶段。强调学术性导致了教学内容的高深化,在学科结构的范围内编制课程,导致了无视学生的种种发展过程(兴趣、爱好、个别差异等)。第四,实验的非指示性。为了鼓励并尊重学生的自立性,尽量压缩实验时的个别指示,不能适用于所有学习领域的一切阶段的学习。

    面对学问中心课程的种种问题,全美教育协会(NEA)在1971年发表《70年代及其后的学校》报告书称,“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将他们在自己生活中真正感到的问题作为话题,诸如战争、和平、种族、经济、人口、环境等”,今后课程编制的重点不是侧重于事实性知识的背诵,而是必须注重调查、比较、解释、综合的过程,提出应当编制“问题取向”的综合课程。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培育具备社会适应性的公民。在这样一个不可预测的问题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里,不能仅仅求得单纯的文化遗产的传递,培育书呆子,而必须培育具备充分的社会适应性的公民。这种公民不仅应当拥有解决直面的任何问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是身心和谐发展的理智的人。第二,强调普通教育中的理科教学。理科教学承担着必须面向学生现实生活问题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课题。普通教育不是旨在造就少数精英,而是“科学为大众”。第三,自然科学的科际性。自然科学的发展本身谋求综合化、协同化以及展开跨学科的研究。NSTA的会长梅里尔说,今后向青少年提供的科学课程与其采取科学教育的形式,毋宁采用教育中的科学这一形式。他们学习的科目不是化学、生物、物理之类的形式,而应当是科学内容与探究过程的组合。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课题在本质上是科际性的,会感到跨学科的科技领域的魅力,因此不应当旧瓶装新酒,在原有的学科与科目的框架之中装填知识。第四,自然本身的综合性。自然原本就是一个统一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七 ----科学素养与理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