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

寒假开学在即,我脑海里不断地响起毕淑敏老师的一句话: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

可以说,我的处境和这个孩子是差不多的,家里贫寒,父母仅仅40出头就因为太过劳累而身体孱弱,我在读大学,家中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

小时候家里以养牛为生,父母每天早起晚睡,喂牛饮牛,春夏割草放养,秋冬圈养,有时候碰上牛生病或者产小牛仔,往往需要彻夜守在牛身边,冷冷的月光像刀子,无情地给父母的脸庞留下沧桑的痕迹。一个人,一群牛,伴随着一片空旷起伏的草地或者院子里一个狭小的破牛圈,这就是父母日复一日的生活画面。父母的手指因为经常挤牛奶而不能完全并拢伸直,蜷缩成了干枯的爪子模样,没有丝毫温润光滑的美感可言。更可悲的是,牛作为一种掌握我们全家命脉的动物,他的重要性往往超出了父母本身,所以父母生病无论多重,只要还有些许力气,就得去照看牛,刷毛、扫圈、清粪,就像生命不能缺少氧气一样,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养牛五年,父母的身体就这样被搞垮了。

后来,卖掉了牛,爸爸在煤场里干体力活,妈妈在一家私人蛋糕店里工作。我们家仍然很贫寒,妈妈带我买衣服时,总要转遍所有的店铺,所买衣服比我本身大上一两厘米才行,为的是我能多穿几年,不至于明年就因为尺寸小不能穿,往往,衣服正适合我时,已经破烂到不能继续它存在的使命了。记忆中的馄炖是极品美味,吃过后它便一直深深根植于我的脑海里,因为此后很长时间我都再不会有机会去感受它的美妙,香润滑软,有我路过时童真的目光中所有的企盼。而父母,更是一分钱都不愿意为自己花费,一块糖,一口饼,都是他们拒绝食用的东西——家里所有好的珍贵的东西,父母都会不假思索的留给我。

但是不管父母多苦多累,他们对我浓烈而无私的爱从来没有改变过,一声呼唤就递到手边的水杯,晚上轻轻掖起的被子,早上匆忙按下的闹铃,日复一日而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生活在他们用整个身心织成的密不透风的溺爱大网中。后来我在外地念初中,两周回一次家,父母更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见面机会,有时候明明是我做错了事,父母生气的同时却会努力压抑怒火,然后故作轻松地收拾残局,让我在家度过的时光都是美好的回忆。高三时学业压力很大,我给妈妈打电话时忍不住哭泣,没读过书的父母以为我在学校受到了委屈,第二天慌忙搭车来看我,后来听妈妈的一位朋友说,妈妈在和她说起我时还急得红了眼圈。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家里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但是,父母的身体情况却是大不如以前了,爸爸因为一次给牛捆玉米杆而扭伤了腰,胃病也折磨得他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妈妈则由于常年的劳累而患上了神经衰弱,心悸失眠。顽强的抵抗阻挡不了病魔的脚步——他们的身体状况急速下滑,面容也是和年纪不相符的苍老,但是,不管有多重的病,这个家仍然是他们心头最沉重的一个牵挂,所以爸爸仍然是长期没有规律的干活,妈妈依旧穿梭忙碌着三份工作。

一个寒假四十多天与父母朝夕的相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支持整个家的艰辛。虽然身体常常不舒服,但是为了不耽误工作,也只能选择咬牙坚持,想尽办法为我们带来好生活。我心底不由得泛起浓浓的惭愧感,父母一边拼命挣钱一边省吃俭用,我却在学校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上课偶尔开小差,玩手机,放学后不外乎看小说,打游戏。这几天,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个昏暗的橘黄色灯光下缝补衣服的满头银发的妈妈形象和一个迎着风雨艰难地踏着三轮车的爸爸形象,仿佛他们就是我那辛苦而慈祥的父母。

毕淑敏认为,他文章中的那个孩子是自私的——求学的路很漫长,不必太在意几年蹉跎,一个连父母都无法挚爱的人,更做不到去爱别人。我不知道,我是否也是这样一个自私的孩子,用父母的生命来浇灌我的学业,但是,父母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我能读好书,我始终没有勇气,对他们说出我的心里话:我不要读书,只想在家中照顾你们,帮助你们减轻负担。父母每一根早生的白发,每一个艰难地背影,都化为了我背上的承诺,感恩父母,我必须要努力奋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

m:443":y�_�P=�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