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投Pre-A轮 6000团队试用他的协作工具 跨部门分配任务 月活70%

Teamin是一款团队协作SaaS工具。


获投Pre-A轮 6000团队试用他的协作工具 跨部门分配任务 月活70%_第1张图片
◆ Teamin创始人李云军

文| 铅笔道 记者  石 伟

►导语

今日,Teamin创始人李云军向铅笔道透露,项目已于今年3月获得Pre-A轮融资,由臻云创投与英诺天使投资合投。

2015年4月,李云军决定研发一款办公协作工具---Teamin,用来帮助需要快节奏面对市场变化的互联网团队中,主要用与团队中协同办公、流转信息、分派与跟踪任务。

与现有同类轻量协作工具不同,Teamin不定义协作规则,强调信息的自由流转,用户可以很好地沿用现有协作习惯,在Teamin上开展工作。对于跨部门之间的复杂协作,用户仅需右键单击某条任务,发送至其余部门,尤为简单有效。


获投Pre-A轮 6000团队试用他的协作工具 跨部门分配任务 月活70%_第2张图片
◆ Teamin的list界面


小范围公测以来,Teamin获得约6000个团队用户,月活跃率超过70%。


获投Pre-A轮 6000团队试用他的协作工具 跨部门分配任务 月活70%_第3张图片
注:李云军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观念受到冲击

2009年,李云军任职于方正国际已有10年。2年前,他来到日本,负责方正在日本的报纸杂志等排版系统业务。

每日清晨,李云军都会乘坐同一班电车上班。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让他感觉30岁的自己,已是老态龙钟。“生活就像日本电车一般,按照轨道运行,一成不变。”

每天看着国内的新闻,想象着创业者热火朝天、为梦想拼搏的样子,李云军不由心生向往。

随后,经朋友介绍,李云军拜访沈海寅,后者时任金山安全的日本总经理。一番交谈过后,李云军选择回国,供职于金山安全,任运营技术高级总监(现猎豹移动)。

加入金山的几年,对李云军影响很大。工作一开展,他便感受到大型企业系统与互联网产品的巨大差异,快速迭代的敏捷理念冲击着原本的认知。

都说2010年是移动互联网元年,到了2011年,这一势头愈演愈烈。8月,小米发布会上,在场的所有人热情饱满,他有了辞职创业的念头。

2011年的夏天,在北京望京,李云军拜访雷军。“打了鸡血一样”,在小米,他有感于前同事的精神面貌的转变。

回到家,在楼下的车里,李云军询问妻子:“你觉得我应该创业吗?”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希望等你老了,会后悔。”得到如是回复,并综合各方面原因,李云军辞职创业。

2012年,基于用户使用频率的考虑,李云军想要开发一款个人事务管理的App---蛋壳提醒。

转型做协作办公软件

产品的最大特色,是增加了好友之间的互动,即用户可将自己的行程计划与好友分享。一经上线,蛋壳提醒便收到众多用户的好评。

4月,李云军正在浏览数据,突然发现下载数量暴涨。追根溯源,他发现,是小米将蛋壳提醒推上榜单。“当时,并没通知小米。”一番询问,因为产品新颖,蛋壳提醒获得小米的青睐。

随着用户群体的进一步扩大,李云军发现,对产品有刚性需求的用户,集中在商务相关人群。

仔细分析,李得出结论,是因为商务人士的日常事务多。若其不借助工具,便难以安排每日的工作与生活。

同时,工作事务的大部分,均是与团队其他成员有关。加上移动互联网对工作方式的改变,李云军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随着接触用户与团队的增多,李发现,在互联网行业内,工作方式正进行一次变革。工作团队的小型化,使得原本集权式、统一管理的方式,逐渐变得扁平化、平等独立化。

相比之前,平等独立的小团队目标明确、反应迅速。“也拥有强大的市场战斗力”。因此,团队特点也决定了,传统的团队协作工具已经落伍。

此外,李经常听到他的朋友之间,互相询问合适的团队协作工具。对此趋势,李云军不仅感受强烈,而且兴趣浓厚。

因此,他决定给团队转舵,去开发一款适用于小团队的协作工具。由此,Teamin诞生。


获投Pre-A轮 6000团队试用他的协作工具 跨部门分配任务 月活70%_第4张图片
◆ Teamin的日历功能


改版3次

2015年的4月中旬,北京的天气逐渐变热。当时,李云军定下目标:5月1日之后,团队可以用上Teamin;随后,再不断完善产品。

7月溽暑,抱着电脑,他兴致冲冲去找沈海寅。没成想,产品被沈的产品经理吐槽:太过传统,使用规则太多,以至于严重改变了其管理习惯,“不如Excel方便”。

不久,拿着中间版本,李云军又被打击。“一点也不轻量,感觉使用起来好复杂”,这次是在他京东的朋友给予评价。

这时,李回想起Teamin起步之时,同学给予的忠告,“没想好就别做”。当时,同学深耕教育行业10余年,从事教育系统开发,也遭遇类似的状况:因为不同人使用习惯不同,一款系统在某学校使用顺畅,在另一所学校却被骂娘。

以亲身经验,同学告诉他,“这需要无招胜有招”,即去掉涉及管理的部分,系统仅提供功能,让用户根据习惯,自主决定操作。随后,同学的系统部署,便一帆风顺。

由此,李不断琢磨思考,直到看到国外一款协作产品----asana,“异曲同工。”当时,他豁然开朗。后来,基于该软件的思路,李进行第三次改版。11月,初步改版完成;随后,团队继续打磨。

去年5月,团队开始小范围公测,并根据用户反馈,进一步完善。

现在的Teamin,看起来会更简洁。因为产品模拟记事本的记录任务方式,且使用看板跟踪任务进展。


获投Pre-A轮 6000团队试用他的协作工具 跨部门分配任务 月活70%_第5张图片
◆看板模块


与同类产品不同的是,Teamin支持跨部门协作办公,更加简单方便。用户需右键单击某任务,选择其余部门,便可交互传递任务完成情况。

用户仅需邮箱验证,随后填入团队名、项目名,即可进入操作界面。其中,层次结构则为组织、团队、项目、任务。

让李云军有些犯愁的是,用户上手门槛高。这是因为Teamin不设置规则,仅提供功能,让用户自行组合使用。“怎么在产品上增强引导,让用户快速入门是最重要的事情。”

紧接着,他在知乎、社区做口碑,寻找种子用户。

至于推广,将产品归为企业服务,他选择从B端切入,并向熟悉的朋友“下手”。没成想,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推广一时遇到瓶颈,尽管朋友多为公司高管,甚至CEO。


获投Pre-A轮 6000团队试用他的协作工具 跨部门分配任务 月活70%_第6张图片
◆Process模块


一番分析过后,他发现问题所在:在企业内部,团队独立性非常高、自主决策能力强;由此,团队更倾向于自行寻找合适的工具,而不接受公司自上而下的推行。

从这点看,SaaS服务产品到达企业的路径发生改变,从原本的B2B(第二个B是整个企业,又称大B),变成了现在的B2C2B(其中的C是团队中的个人,第二个B是团队,又称小B)。

其中,路径转变是因为C端个人主动寻找和试用各种工具,等找到合适的工具后,才会推荐给团队。

基于B2C2B模式的理解,李云军意识到,从产品模式、运营模式到商业模式,新型的企业Saas服务均会发生很大改变。

为顺应这种变化,团队采取用C端运营模式,来推广Teamin这款B端产品。在产品的收费策略上,李也会更加灵活,价格也会维持在普通C端产品的水平。

今年3月,项目获得Pre-A轮融资,由甄云创投与英诺天使创投合投。

资金到账后,李将针对精准人群进行品牌推广、信息投放。

截至目前,Teamin获取6000余团队用户,月活跃率超过70%。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获投Pre-A轮 6000团队试用他的协作工具 跨部门分配任务 月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