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9《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读书笔记1

1.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做什么?

1到6岁这个时间,家长和孩子在沟通的过程中,下面三件事最为重要:第一,要确保孩子有安全感,第二要给孩子立合理的规矩,第三,让孩子喜欢读书。尤其是关于孩子读书的问题,首先父母本身要有阅读的习惯,并且要大声的给孩子朗读,因为父母的声音带给孩子安全感和良性的刺激。这种刺激可以促使孩子大脑发育。

2.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今天儿童有一个重要的缺失就是自然缺失。文中提到三毛写的一篇散文,名叫《塑料儿童》,讲的是她带几个小孩去体验大自然,但这些孩子一路上都只看漫画书,对四周清新的空气、野地、荒原、蓝天、白云都漠不关心。教育应当顺应自然,大自然是人类智慧生命力和活力的源泉,每一个儿童都应该有自己身边和心中的秘密花园,能感受大地之美的人,就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

3.成才与成人:青少年家务参与状况折射出的现代教育问题。

适当的家务劳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养成独立面对问题,不依赖别人的习惯,还有助于提高其身体协调能力和对事物分析、判断安排的统筹能力,增强孩子们适应生活的能力和自信心。另外,适当的家务劳动,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适当的家务劳动,有助于孩子们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能使其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必须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也能让她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作用和价值、增强自信心、成就感。最后再增加一点,适当的家务劳动,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增加对别人的体贴和谅解,拥有感恩之心。

4.中国孩子精神成长的四大渴望。

在家庭里,孩子渴望父母的倾听和认同;

在学校,孩子渴望获得友谊和学会做人,童年的伙伴是孩子精神成长的同行者。在集体中发生,在友谊中保持自我,这些宝贵的经验比作一道考试题,更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在学校还希望和老师多交流,期待着与老师之间亦师亦友的精神交流;

在社会里,渴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他们渴望通过真实的实践和体验,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同时也找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面对自我,孩子更可能成为生活和未来的主人。能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做主,这是大多数孩子的想法,这也是他们长大的标志,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充满勇气,敢于不断挑战,创造新事物的人。

5.关于“有机教育”的哲学思考。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要求人的行为必须顺应天时和仁义,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尊重客观规律。教育孩子也要“顺天时、合人意”。作为家长老师,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实际上是一个守望与发现的过程,守望靠耐心,发现靠用心。有机育儿,个性发展,回归本质,让孩子缓慢的成长,甚至是符合天性的、自然的、野蛮的生长。过早的开发将会破坏孩子们的想象力。

父母应该懂得“三个不要太早”,第一,不要让孩子成名太早,正所谓大器晚成,庄稼根深才能叶茂;第二,不要享福太早,让孩子享福太早,容易产生奢侈,不劳而获的惰性,容易成为“八旗子弟”,丧失奋斗动力;第三,孩子营养不要补充的太早,太多,因为婴儿的卤门一年后才能闭合,这是人类大脑产生高智商的自然进化选择,补充的太早太多,导致卤门闭合太快,完全是违反天性的催熟,得不偿失!

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像做工程一样赶时间、抢速度,一味追求快节奏,要把握舒缓的课堂教学节奏,给学生留足思考、理解与感悟的空间和时间,多一些等待。教育是农业,不能速成。教育是慢的艺术,对待孩子的成长,不能急躁,要遵循内在的规律,学会等待,重在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还要给孩子自由生长的大地。教育就是生命,生命需要自由,生长和教育是一体的。孩子在感受植物,和动物生长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自由生长,感受大自然的亲近和认识。自然界充满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长成栋梁之材,有的长的一般,这样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自然界中不可能只有老虎,没有兔子,不可能只有大树,没有小草,人类社会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政治家,社会需要各色人才,个性、独特性才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一棵大树的绿叶,也不可能长的都一样,一个团队需要各种的人组成,才能有勃勃生机,所以说呀,允许成长具有多样性,这个世界才变得色彩斑斓,丰富多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12.9《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