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读故事,尽在资治通鉴四之商鞅变法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治通鉴四之商鞅变法

作者:轻舟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治通鉴四之商鞅变法_第1张图片

公元370年,魏武侯去世了。

在他临死前,他犯了一生中的第三个战略错误:没有指定继承人。

这就麻烦了,他两个儿子——魏罃(ying)和魏缓,两个人都想即位当老大,谁也不让,那就打吧。打来打去,魏缓必竟年轻,没打过他哥,就跑到了赵国。

然后一个叫公孙颀的人从宋国经由赵过进入韩国(这个圈子绕的……)见到韩懿侯就说了:虽然魏罃有公叔痤的帮助占据了上党,但魏缓也控制着半个魏国呢。如能趁魏国内乱的时候联赵攻魏,那一定能吞掉魏国。

这种好事当然求之不得,于是韩赵两国一拍即合,联合出兵讨伐魏国,在浊泽大败魏军,进而包围了都城安邑。

要不说合伙的生意不好干呢。这两家好不容易逮了只鸭子,结果就怎么吃产生了分歧。

赵成侯说咱把魏罃给灭了,让魏缓当国君吧。韩懿侯说这样太残暴了,不如把魏国给他们兄弟一人一半,这样咱都安生。

赵成侯不同意,韩懿侯不高兴,这鸭子老子不吃了,扭头就走了。他一走,赵成侯也觉得没意思,干脆也走了。

然后鸭子魏罃就开开心心的把魏缓给杀了,自己当了国君。

他的国相依然是公叔痤。

​1、如何做一个好人

你在工作中应该经常能碰到这样的人:你很清楚的知道他没什么本事,也知道有些事他在耍心眼,可你就是抓不住人家什么把柄,并且领导还非常器重人家。

有时候你就会纳闷,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呢?

公叔座就是这样的人。

就拿他迫走吴起这件事来说,他既未进谗言说吴起不好,也没有动干戈喊打喊杀。而是不动声色的演了场戏,就达到了目的——吴起是自己走的,干我何事?

更绝的还在后面。魏罃即位后,他率军与韩、赵联军占于浍水,大败联军。魏罃很高兴,要重重赏他,结果他却不受赏,反倒说了一番话:

军队能打胜仗,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当年吴起训练有方,还有将士们用命。

魏罃大赞道:瞧瞧人家公叔痤这德性。已经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还不忘贤者的遗泽,不隐能者的功劳。

所以呢,本来准备赏赐他一百万亩土地的,又加了四十万亩,共计一百四十万亩。

有意思的是,他后来被秦国俘虏,可是当时的秦献公嬴连在魏国时,深得他的照顾,所以不但没难为他,还盛情款待了一番,然后把他给放了。

此时,他有个侍从叫公孙鞅,很有能力,他也知道公孙鞅很有能力。可是,一直到他临死前,才对魏罃推荐公孙鞅,并且还让魏罃在国事上一定要听从公孙鞅的。

这不扯淡嘛。你早干嘛去了?一个区区侍从,连君主的面都没见过几面,突然就要让君主全听人家的,这怎么可能?

可他又对魏罃说了:你要是不用公孙鞅,就杀了他吧,反正不要让他投奔别国。

关键是,他转头又对公孙鞅说:我跟国君说了,他如果不用你就要杀掉你。我看国君是不打算用你,你还是逃吧。

还是公孙鞅看得明白:他不听你的话任用我,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掉我呢?

总体来说,这个公叔痤不算是个坏人。他忌讳吴起之功,也只是采用了最温和的手段,并不进行武力政争,并且也不掩吴起之功;他忌讳公孙鞅之才,却只是不向君主推荐,并不进行武力迫害,并且在临死前还是推荐了一把。

只不过,身为魏国国相,他在明知是人才的情况下,却让魏国失去了两个最能让魏国崛起,甚至一统天下的人才,不能不说是他的失职。

公叔痤死后,公孙鞅并没有立刻离开魏国。直到听说秦孝公在招揽人才,眼看魏焭还没用他的意思,就投奔了秦国。

2、为什么变法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治通鉴四之商鞅变法_第2张图片

秦献公死后,他的儿子嬴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

即位后的嬴董事长很郁闷,堂堂大秦,百余年来被晋、魏变着法的干,好不容易出了个秦献公把魏国给反杀了,结果这刚一死,还没凉透呢,魏国派了个庞涓来,河西之地还是人家的。

更可气的是,你说把我们都干成这样了,有本事你倒是收了我呀。可人家一转头,又跑去跟赵国、齐国玩了,还是不鸟我。

所以,秦孝公里《招贤令》里除了痛说家族苦难史之外,还有一句: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意思就是诸候都瞧不上我们,这简直是我们的耻辱。

这就像是在一个班里,有一个穷孩子,大家都瞧不起他,还动不动欺负他,本来没觉得有什么,突然有一天他就发飙了:你们都瞧不起我,我就非活出个样子来给你们瞧瞧!

这并不难理解,你看看其它同学,要么跟校长沾亲带故,要么当年建校的时候家长捐过钱出过力;再看看你秦国,不过是马夫出身,还是乡下来的,能瞧得起你才怪。

所以,当年秦穆公灭西戎十二国,称霸西戎,听起来威风,但其实就是他们村的村霸而已,没有一个正经的诸侯国认可他这一点。再看看人家同为五霸的晋、楚两国是争霸中原,吴、越争霸江南,就算是宋、郑也有一帮诸侯小弟跟着敲边鼓,尊王的齐国更牛,周王室都承认他的霸主地位。

这一直是秦人心头之痛。但自秦国穆公之后,晋国重耳之始,一直是晋强秦弱,这个局势一直到秦献公即位,屡败魏国,才算是略报这一箭之仇。

可是秦孝公很清楚,秦献公之所以能击败魏国,并不是秦国国力变强了,而是献公的个人军事能力和个人威望所致,加上魏国当时的主力和重心皆在与赵韩作战的中原战场上,一加一减之间,秦国也不过是略占上风。所以,魏国庞涓率主力一来,就又把所占河西之地一毛不少的还给了魏国。

问题是,河西三胜,是秦献公在位时干的事。而再失河西,却是他秦孝公在位干的事。

所以,秦孝公不由得仰天长叹:何时才能恢复穆公当年的威风?

就像上面说的,他不过是想干出个样子让别的同学瞧瞧罢了。

但公孙鞅来了,告诉他说你的志向太小了,把你的眼睛睁大了,向东看,那里才是秦国的未来!

可是公孙鞅并不知道,老天从不做赔本的买卖,在给予他一个强盛的帝国的同时,也会拿走他一样东西来交换。

和一个一统天下的帝国相比,老天要的并不多,只是他的性命而已。

3、商鞅变法

公孙鞅,卫国人,姬姓,公孙氏。故称卫鞅,或公孙鞅。公元前359年,即周显王十年,他来到秦国。

熟悉黄河的人都知道,黄河有点像一个“几”字,在这个“几”字下面划一横就是渭河,渭河与其支流泾河、洛河,在秦岭及渭北山系之间冲击出了一条西狭东阔的平源地带,也就关中平原,又称八百里秦川。这地方可以说是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自古就被誉为“天府之国”。

换言之,这种地方,秦国若得全境便可虎视东方;而魏国若得,便能成为其东进南下的粮仓。

只不过遗憾的是,此时的八百里秦川,洛河以东、黄河以西的河西之地尽入魏手,而留给秦国的洛河之西这一块,已经只剩很狭长的一条了。

十人有八人耕作者称王,有七人耕作者称霸,有五人耕作者可以存在,有四人耕作者灭亡——《田法》

秦献公在魏国待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来他默默地看着李悝变法,使魏国强盛;看着吴起建立武卒,使魏国善战。终于,在他归国之时,他领悟到了精髓所在:

使耕者有其田;使战者有其功!

所以,他承认私田;所以,他允许以战功换爵位。仅此两项,便一改秦国百年颓势,一举克魏。只不过,这种浅尝辄止的改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变法这种事,难就难在力度小了,不解决问题,比如秦献公;但步子大了,却又容易扯着蛋,比如吴起。

但公孙鞅是幸运的。因为此时的他无功无名,不会像吴起一样以举高临下的姿态进行变法;因为此时秦孝公力图进取,只要变法成有效,也不会像秦献公那样浅尝辄止。

所以,公孙鞅在秦孝公将信将疑的目光中,他先在秦献公改革的基础上,推行了《恳草令》。

在这个《恳草令》中,他以粮为纲,禁止粮食买卖,禁止迁徙自由,禁止辩论讲学,禁止贵族豢养食客,并且打击商业、服务业、娱乐业……

说白了就一句话:都他娘的给我老老实实在家种地,谁敢瞎折腾我弄死谁!

这就像《帝国时代》这个游戏一样,进入游戏第一件事就得造农民种地。

三年后,公孙鞅升任左庶长,也就是东方各国的国相,相当于现在的总裁。

当年齐国的田和是国相,人家都是董事,怎么到了秦国这里的国相,就不是董事了呢?

因为东方各国的国相可以开府治事,但秦国这里的不行,没有自己的属官和势力,权力完全源自于董事长。

升官就是为了更好的干事,当上总裁的公孙鞅挽起袖子,在《恳草令》的基础上,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变法。

他继续重农抑商,实施重奖重罚,并且颁布了法律(抄用魏国的),还增加了连坐法。并且为了进一步让人们把精力放在干实事上,还烧了一批书。

六年之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又开始了第二次变法。

如果说第一次变法是学习东方各国之本,那么第二次变法就是照搬东方各国之形了。开始推行县治、编户口、建新城、迁国都、造宫殿、移风俗……

至此,秦国这个穷学生终于从一穷二白的地步,挤进了富人圈。并且此消彼长间,隐然有了大国风范。

魏罃这些年一直没把屁股后面的秦国放在眼里,但突然有一天,他觉得菊花一疼,回头一看,我靠,这个捅自己菊花的高富帅真的是秦国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史读故事,尽在资治通鉴四之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