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成为群雄之首的?

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成为群雄之首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曹操也雄心勃勃,准备一统大业,但自赤壁之战遭遇滑铁卢之后,不得不屈居于三分天下的大势下。虽然如此,但曹操的政权在三国之中依然最重强大的,而且他承袭汉室,在政治上拥有更大的影响力。而吴、蜀两国只不过是割据一方,占地为王。不过,也因此三方鼎立,引发了人们讨论谁的政权才是正统的话题经久不衰。

孙权是袁术手下战将孙坚的后代,也就没有讨论的余地,而刘备则坚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后人,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视为奸臣,对其的讨伐也算是师出有名了。但刘备出身于乡野,至于是不是刘胜后人很值得怀疑,硬要与汉王室扯上点渊源,是只不过是他为自己的野心正名罢了。

其实论出身,曹操、孙权、刘备谁都没有优先权。但是,我们不禁好奇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如何获得了最高权力,并以汉室为靠逐鹿中原的?按说袁绍家四世三公,那是真正的名流之后,实力也比曹操强,为什么就让曹操捷足先登了呢?

这些疑问在日本学者堀敏一所著的《曹操》里都有详细的解答,他用明畅的笔触讲述了曹操峥嵘的一生。在曹操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也展现了这位充满机智与鬼谋的政治家的多面性。乱世出英雄,那就让我们看看他的逆袭成功,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哪些启示。

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成为群雄之首的?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曹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的?

1、曹操初仕官场,成绩显著

曹操是沛国谯县(安徽毫州)人,族人是夏侯氏,家里相当有钱。但是曹操的父亲不满足家族的庇荫,想出任朝庭做官,于是拜同乡曹腾为义父,得名曹嵩。

曹腾是何许人呢?曹腾也是沛人,从小被父亲送去宫中做了一名小太监。曹腾不负父亲所望,成了宦官中的权势者,后来晋封费亭侯,荣升大长秋。曹嵩傍上了这棵大树,很快荣升太尉,开启了他的辉煌人生。

曹操就这样成了出于宦官之家的人,他少年时任侠放荡,恣意妄为,但聪颖过人,心有谋略。这也许就像今天不用怎么努力也能轻松得第一的学子吧,年轻人头脑灵活又精力旺盛无处发泄,就会干些出格的事。

曹操进入官场的第一份官职是举孝廉,属文官,但第二份官职却是任洛阳北部尉,是个武官,可见曹操从一开始就是个能文能武之人。

曹操任官期间雷厉风行地惩办官场乱象,官至议郎后积极上书,他本来也是想走一般士大夫的从政之路的,但无奈朝庭积腐不堪,又发生黄巾起义,这让他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萌生了退隐之意。

2、任东郡太守,得到第一块根据地

汉灵帝死后,少帝年幼,国舅何进摄政,引发了外戚与宦官的火拼,双方尽被斩杀,一时朝庭虚空,皇帝一行流落在国都洛阳郊外。接何进密诏回来勤王的西北大将军董卓来迟一步,看到虚空的皇城和逃亡的少帝,顿时起歹心四起,他占领洛阳,废少帝,立少帝的弟弟为献帝,是为初平元年。

这引起朝野震怒,一时群雄峰起,曹操看准时机招兵五千,召天下义士讨伐董卓,但由于他资历尚浅,大家共推袁绍为盟主。这次的军队都是临时而聚,没有多大战斗力,结果并未给董卓带来致命打击,仅仅是将他赶出了洛阳城,于是董卓徏天子于长安。

天下大乱,各地都开始招兵买马巩固自己的势力。“黑山贼”以十万之众袭击东郡,东郡抵挡不住,曹操领兵入郡,击溃部分贼兵,袁绍就推荐曹操做了东郡太守。接着初平二年,曹操打败了“黑山贼”残部和匈奴,渐渐在东郡确立了自己的势力。大家都看好曹操这支潜力股,将相良臣纷纷投奔而来。

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成为群雄之首的?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东郡成为曹操的第一块根据地,后来不断扩大地盘,吸收黄巾起义军在各地的残部,强大实力逐渐形成。

3、奉戴天子,获得最强政治支撑

初平三年,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青州黄巾军的战斗中战死,其治下的鲍信与众官员商议,经袁绍首肯,请曹操来任兖州牧,收拾残局。曹操到来后不负众望,收拾了青州黄巾军,最终使他们投降。曹操收容了这支精锐部队,取名“青州兵”。

而被迫迁往长安的董卓,却依然专横行事,暴虐无度。献帝近侧之臣司徒王允看不下去,为解献帝之围,设计诱使董卓养子吕布杀掉了董卓。但王允与吕布不睦,又引发厮杀,王允被董卓部下所杀,吕布战败逃往中原,而献帝却逃入了“白波贼”李奉营仗中。

献帝在李奉的阵营安顿下来后,杨奉与献帝身侧众臣商议,一致主张东归。其实杨奉之意也与董卓差不多,不过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已。然而,事情哪有那么简单,黄巾军频频在路上阻击,各方势力也想争得这块香饽饽。但是,曹操首先击溃了阻断献帝前进道路的数万汝南、颖川黄巾军,并将他们收编为自己的军队,成功在洛阳迎回了献帝。

得到了献帝,就得到了政治上的靠山。但危险与荣誉相伴相生,不能掌控主场,也不过是自取灭亡,杨奉就不明不白的死于非命了。接下来看曹操历史性的高光时刻。

4、官渡之战大捷,称雄华北

曹操成功迎回献帝后,献帝任曹操为建德将军、镇东将军,封费亭侯,还亲自任命他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从此大权在握,并改元为建安,以许都为营。

曹操奉戴献帝后,并未像董卓为献帝近侧臣子所忌恨,而是迅速肃清了献帝周围的各种势力。最后只有董卓的部下张济族子张绣让曹操吃了点苦头,不过在官渡之战前张绣归降了曹操。

曹操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最不服的当然是袁绍了。先前袁绍俨然武林盟主,曹操的所有行动都还要看一下袁绍的态度,而今形势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袁绍和曹操之间的争霸赛就不可避免了。

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成为群雄之首的?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于是他们在官渡展开了一战定输赢的战斗。这就是在历史上那场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虽然曹操最后胜利,但其中的艰辛不忍细述,曹操甚至流露出了放弃官渡撤回许都的意思,最后是他的谋臣荀彧激励他,才使他慢慢扛下来,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扫清了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曹操也是意气风发,大兴水利,扩大屯田,改革税制,安顿百姓,授土田,给耕牛,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

曹操修耕养植,为恢复生产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在他的治下,北方的社会一直保持着繁荣和稳定。

5、赤壁之战败北,确定了三足鼎立之势

曹操虽然控制了华北,但对于他一统天下的构想还有一段距离。于是于建安十三年正月,曹操在邺城造玄武池训练水军,于七月便向荆州出了兵。

然而,曹操的军队还没有到达荆州的领地,荆州之主刘表就病死了。刘表喜爱幼子刘琮,投其所好的臣子们就让其长子刘琦出为江夏太守,立幼子刘琮为嗣。而刘琮一众人等认为敌不过曹操,早早地就奉上荆州全境投降了。

在襄阳以北新野一带的刘备,听闻此事,急忙向南逃跑,会合关羽水师到刘表长子刘琦处商议战事。而曹操夺得荆州之后,便开始征战江南孙权宣战。

这时候孙、刘深陷危机,于是联合抗曹。孙权命周瑜、陈普、鲁肃等人率兵三万,随诸葛亮一起至刘琦江夏处,行至赤壁时与曹操的军队短兵相接,大战一个回合后,双方在长江两岸排兵布阵,最后曹操因对方火烧赤壁而败北。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还归北方。刘备以刘琦的江夏为靠,向蜀地之主刘璋进改,夺取了蜀地。吴、蜀便以湘水为界,分而治之,三分天下的大势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成为群雄之首的?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建安十八年,曹操获天子晋封魏公,享有格外广阔的土地。虽然在这之前曹操就是事实上的独裁者,但通过晋封魏公,他在形式上也凌驾于了群雄之上。建安21年,曹操的爵位又由魏公晋为魏王,享受与天子同等的待遇。但曹操一直没有正式称帝,享年66岁,一直以汉室的臣子自称。

三国鼎立真正实现,是在曹操去世后。其长子曹丕废献帝,建魏国称帝,紧接着,吴、蜀也纷纷建国定都。

二、乱世枭雄曹操的成功人生,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能少。所谓“天时”,就是外部因素;“地利”,便是个人因素;而“人和”,则是一个人应对变数,自己是否拥有掌控主场的能力。

其实天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机遇。机遇来临时,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就像我们停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然而,遭遇机遇,你是抓住机遇奋勇而上,还是被机遇推打得找不到北,那就看你的“地利”了。

如果机遇来临时,你根本不具备抓住它的能力,就算你勇往直前,也捞不到任何好处,只不过会死得更快一点。然而,如果你有过硬的本事,就可能接住机遇抛过来的招,化腐朽为神奇,吸取它的能量而变成更强的人。

所以,一个人想要成功,坐等机遇肯定是不成的。只有苦练本事,才能在机遇来临时抓住它,否则就算机遇抓住你,你也不过是被吓得半死,只想着慌乱的逃离。而曹操年少读书聪明,又经常走到人群中试错,在人际中练就鬼马机灵的机智,帮他次次闯过以后人生中的鬼门关。

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成为群雄之首的?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曹操初入官场时,就曾官拜议郎。大家知道议郎是个什么官吗?议郎的权力虽并不太大,但对学识的要求却是非常高的。《后汉书.孝灵帝记》“诏公卿能举《尚书》《毛诗》《左氏》《毂梁春秋》各一人,悉除议郎。”可见议郎每经仅授一名学者,至于曹操通晓经书到何种程度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确是因能明古学而成为议郎。

曹操“自作兵书十余万言”,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深得兵法之要。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有目共睹,曾留下多部脍炙人口的名篇,并与其子开创了建安文学。曹操布兵打仗,并不只有一介武夫,而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有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但是,如果就这些就能让曹操赶超袁绍立于群雄之首,那你就小瞧了当时时局的复杂性了。在人才辈出的时代,你偶尔的出头可能跟你的“地利”有关,而长久地在一个复杂的圈子里存在,那一定与“人和”有关。

都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然而曹操却在此起彼伏的反对声中立于了不败之地,那说明他在用人方面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在他身上至少有5点“人和”的特质是值得学习的:

1、强大的控场魄力

2、任人唯贤的用人准则

3、英雄惜英雄的容人之量

4、理解别人的宽容之心

5、不信神鬼的务实精神

在三国最勇猛的人是吕布,但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他,所到之处如丧家之犬,最后被曹操擒获并斩杀。而曹操一次次在危险的边缘奔走,却一次次稳定了局面。甚至有数次与对方的战斗不是以曹操的胜利结束,而是以对方的归降告终。如在兖州时,“青州兵”已将迎曹操来的鲍信射杀,却最终以归降结束了战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还有这么强的实力,大不了拼个你死我活。然而,曹操到来后,不仅结束了挨打的局面,还收获了一支精锐部队。还有在官渡之战前夜收获的劲敌――张绣的部队,这不得不佩服曹操超强的控场魄力。

曹操颁发的著名的《求贤令》,任人唯贤,破除一切个人偏见,以不拘一格的方式收纳天下英才,甚至明知“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仍放虎归山。

曹操大破刘备,捕获他的妻子和关羽凯旋,但对关羽礼遇有加。关羽感念其知遇之恩,在官渡之战中冲锋陷阵。在帮曹操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后,关羽仍要去投奔在袁绍一方的刘备时,曹操也以“彼各为其主”而没有为难他。在这场乱世中,你有时候甚至很难分清他们到底是敌是友。在残酷的战争面前,还能如此尊重别人的信仰实属罕见,但曹操做到了。

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成为群雄之首的?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官渡之战险胜后,曹操收缴了袁绍军中的书信,发现了许多信件是从曹操军中寄到袁绍处的,但曹操没有拆开信件,而是付之一炬。因为他理解战争的残酷,又知道当时的处境,军中有些将士为了生存留有其它的选择无可厚非,他对此事心知肚明,却没有深究。宽容任何时候都是一种美德,何况在生死面前。

我国自古以来都崇尚祥瑞,统治者总喜欢以这样的方式为自己洗白,但曹操被世人称为奸臣,他的手下想运用祥瑞时,被制止了。一生在世,过眼云烟,是非功过,让世人评说,真相总有揭开的一天。皇家权贵厚葬,也是历来的风俗,然而几千年前的曹操却提出薄葬,真是体现了他超前的务实精神。

曹操确实有着冷酷与鬼谋的一面,睡梦中提刀杀人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他是忠是奸,却无法简单的定论。如果抱着古代忠君的思想,他窃取权力实为不忠,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与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任幼帝主宰一切,还不如生活在一个为民造福的奸臣手下。

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成为群雄之首的?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也许会受戏曲小说的影响,被自己的情感所困,而日本学者堀敏一所著的《曹操》,却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更客观地评判此事。本书不仅讲述了曹操波澜壮阔的一生,还从多个角度深度剖析了这位乱世枭雄的人才政策、屯田与租调制度,认及他创建的建安文学,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评价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里面不乏真知灼见,很能发人深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成为群雄之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