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考——是非对错、善与恶?教你做好自己的判断!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出国留学,觉得是一只镀金,一种赢在起跑线的方式,那在同等教育质量的情况下,美国学生最大的优势在哪里?


“1、多种族、多文化的融合——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逻辑体系和信仰;2、倡导挑战性、创新型的思维模式——权威就一定正确吗?”


的确,相较于美国的“大熔炉”,中国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汉族,有相似的价值观、道德观、背景经历等,很难听到不同的声音;而中国的应试教育,总是讲究标准答案,我们总是更看重资历,想要挑战权威,要等你先变成权威。我们缺少了一种批评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首先,批判性思维不等于批评,遇事都批评的,那就是键盘侠了。批判性思维,是面对各式信息的主动思考、是面对相同观念的主动反思、是面对不同观念的同理心。


更具批判性的思考方式


面对信息,我们往往更愿意去相信权威,但却忽视了,到底什么是权威、什么是专家、专家说的话可不可以相信。在接受一条信息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具有批判性的思考,我们要知道,这条信息的发布者是谁,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发布了这条信息,信息的言论是否公正,数据的来源是否科学等。


如何面对相同观念?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选择性偏差,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过滤并选择那些愿意相信的人。就好像有些老人宁愿相信那些卖“保健品”的骗子,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家人。如果我们处在了一个和我们有同样想法、同样观念的环境中,或许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有选择性的去找到、去接触那些和我们有同样观念的人。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互联网,让我们的消息更广泛了?还是更狭隘了?互联网的确可以让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其实我们所看到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我们想要了解、我们觉得正确的,因为智能推荐系统觉得我们会对这一类的事情更感兴趣。


为了不陷入这种自我选择性偏差所构成的圈子,我们应当主动踏出舒适圈,主动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背景的思考需求。


如何面对不同观念?


世界上极少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在面对不同观念的时候,应该抱有同理心,也就是换位思考。我们应该想一想,它是以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家庭文化氛围,而得出的这个特定的结论。我们应该听故事,而非看结果;我们应该去思考:我可以学到什么,而非我可以如何反驳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批判思考——是非对错、善与恶?教你做好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