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 《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 《福布斯》20世纪具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之一 罗永浩、秦朔等名人大碗联袂推荐。
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事例,剖析了引发流行的几个原因。 那什么是流行, 我们身边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流行,层出不穷的网络词语、花样百出的穿着搭配。现在苹果的iphone,曾经的nokia。这都是流行。 甚至后面要讲到的抽烟、犯罪,从某些方面看也都可以算是流行的一种。
那流行如何引发的呢? 三个关键要素: 1关键人物、2附着力、3环境
我们先来谈谈关键人物,关键人物分为三种,联络员,内行,推销员。
关键人物: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就发生过一个特别传奇的事件。 怎么回事呢?就是1775年的时候,有一个叫保罗里维尔的哥们儿,听说英国人要攻打列克星顿,然后就一晚上两个小时跑了十三英里,跑到列克星顿,把消息通知给了沿途包括列克星敦在内的大大小小的十来个城镇。成功的点燃了这些城镇,让当地的民众积极地准备抵抗英军的入侵。并让这个消息像病毒一样的扩散到周围很远的城镇。 第二天,当英国人真打过来的时候,就发现当地的城镇,都有所准备,然后很显然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就是保罗里维尔的骑马夜行,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当时可没有电话,一晚上的口头传播能达到这个效果,把沿途所有城镇都能通知到,注意啊,是城镇里的所有的人,不是路边随便的得个人,就算通知到的,而且消息通知到了,还得让人相信你,毕竟不是个家长里短的小事,所以绝对堪称传奇了。 那他是如何做到的。 这整个消息传播事件中,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是消息本身的严重性发挥了作用吗? 先得承认,信息本身确实非常重要,如果传播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定然也不会如此快速。 问题是只有消息本身发挥了作用么,那么理论上任何人传播这个消息都会达到疯狂传播的效果。对吗 哎,事情就是这么巧,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哥们儿干了跟保罗利威尔同样的事情。
而且,他走了另外一条路到列克星顿,这样就跟保罗里维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怎么回事呢?
这个哥们儿叫威廉戴维斯,他也发现了英国人的行动,他也决定要通知列克星顿以及沿途城镇这个消息。他跑了,跟保罗里维尔一样长的路程,通知了跟保罗里面一样多的城镇,传播了完全相同的消息。可是呢,当英军打过来的时候,稀稀落落没有几个人出来反抗。 也就是说,威廉戴维斯的行动完全失败了, 你看,如果在传播中只有消息本身最为关键,那么戴维斯应该同样成功, 现在应该和保罗·里维尔同样出名。可惜事实并不是,他已被人们所遗忘。 为什么里维尔成功了而戴维斯却失败了?
所以肯定不只是信息本身发挥了作用。
我们来个更直观的尝试,如果明天日本要来攻打你所在的城市,现在只有你知道这个消息,并且消息千真万确,那你有能力把消息传播给全城人知道吗?当然,我们现在的通信手段发达了无数倍,你很容易想到首先去通知电视台,但是你想过没有,你怎么通知电视台,打电话?他们能信你才怪。找他们台长?先不说能不能让你进去见到台长,就算见到了,你能令对方相信你吗? 在现代,这我们还算好的了,你至少还有个头绪,知道往哪里跑,如果回退30年,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你还有头绪吗?是不是一脸抓瞎,难道跑出去见个人就告诉他“日本要来进攻了”?一个城市少说几十万人口,你通知的过来? 通知到了人家就能信你?
沿着上面的思路,大家可能发现了,能让信息最快传播的关键不只是信息本身,而是传播人的人脉,就是他得认知大量的人,先得认识人家,人家才有可能相信你这么惊悚的消息;而且认识的人里面还得包括很多关键人物,例如电视台的台长,教堂神父,微博大V等诸如此类的,这样消息才能进一步快速传播出去。 此类人物就被定义为联络员。 保罗利威尔就是一位联络员。
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前,英国人做了很多事,令美国人非常不爽,就成立了大大小小的反抗组织,当时也没有电话,也没有电宝,各个反抗组织之间的通信并不通畅。所以呢,就需要有一些人,作为通讯员,去联络各地的反抗组织。保罗利维尔就充当了这个角色。所以,他就认识所有反抗组织的头目,这些头目也都认识他。 只要那天晚上他前去通知消息,在出发之前,他就已经明白了如何,把消息最大限度的扩散出去。每到一个城镇,把他都非常清楚,应该去敲谁家的门,谁是当地的民兵首领?谁是当地的关键人物?
但是威廉戴维斯又是怎么回事呢,沿途所有的城镇,他都不认识当地的关键人物,也不知道去敲谁家的门,他只能随便找一个当地的老农,告诉他英军要打来的消息。先不说,人家都不认识他的情况下能不能相信他?就算被他说服了,这个人,也不具备把消息进一步散播出去的能力。
威廉戴维斯只是个普通人,他不具备让消息快速传播的人脉基础,所以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所以让消息快速传播的另一个基础,就是联络员。
这里涉及到一个有意思的概念,就是六度分离法则。 这个概念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过一些,具体怎么回事呢?
20世纪60年代,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搞到了160位奥马哈市居民的姓名和地址,给他们每人都寄出一封连锁信。信中附有一位股票经纪人的姓名和地址信息,此人在波士顿市工作,在沙伦市住。 他在信中要求每个人把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写在信封上,然后再把它寄给他感觉离这位经纪人最近的朋友。 比如,你住在奥马哈市,你的一位堂兄住在波士顿城外,即便这位堂兄本人并不认识这位股票经纪人,他也很可能还要再绕几步才能把信送到这位股票经纪人手里,没关系,你就可以把信寄给他。当这封信最终到达股票经纪人家时,米尔格莱姆想看看这封信的经手人名单,就是经过多少人的手,以此来研究从某一地区随机选出的人与另一地区的一个人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他发现,大多数连锁信都是经过了五六个人之后就到达股票经纪人手中。 这其实是非常违反直觉的,实验之前,邀请了一些人猜测这个数字,绝大多数人都猜测会经手100人以上。而实际上才不到六步。
在“六步分离法则”之中,并不是说所分离的步数是等量的。 当米尔格莱姆在分析自己的实验时,他发现许多连锁信都是沿着相同的路线从奥马哈市传到股票经纪人手中。有24封信被送到了他的家里,其中16封信是由同一个人送到他手里的。此人是一位服装商,叫雅各布斯。其余信件被送到了这位股票经纪人的办公室里,其中大多数信件是经两个人之手送到的,一位叫布朗另一位叫琼斯。所有信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由这三个人送到股票经纪人手里的。 所谓“六步分离法则”并不是说每一个人与其他任何一人之间都只有不到六步之隔。 它的实际意义是,某些个别人物与其他所有的人相隔仅几步之遥,我们就是通过这几个个别人物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的。
换个角度看, 我们平时直观的感受,总是感觉人际关系应该是一种网状的结构,因为人与人都是平等的嘛。 [配图] 你理解的六步分离法则就是告诉我们,在这个关系网上,我们每个人与任何一个人最多不超过6步就能联系上。 实际上呢,你太高估你自己了,人际关系并不是网状的, [配图] 而是树状的,就是任何一个人通过几步都能达到一个关键结点,然后通过这个关键结点才能再经过几步达到目标节点 这才是“六步分离法则”告诉我们的。 而这些关键节点就是前面说过的联络员。
这就是联络员起到的关键作用,这个世界村的人脉之网都是通过一个个联络员才把每一片人与世界上其它一片一片的人联系起来的。
那你说认识那么多人,能维系的过来吗,人的精力有限,我们维系七八个朋友的友好关系,就非常耗神了,如果要维持百八十个朋友的关系,那岂不是啥都不用干了? 每天不是想着跟这个朋友晚上吃什么饭?就是明天跟另外一个朋友一起打麻将。这还了得,哪还有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时间。
其实没你想的那么费劲,那些联络员也不是把每一个人都当好友一样维护,大部分人都是点头之交,逢年过节的时候发个邮件,发个短信,问候一下即可。 那你说,这样的关系有意义吗?这你就小看了那些点头之交人脉关系的威力。
微弱关系的威力 1974年,一个社会学家做了一个调查,访问了波士顿郊区几百名职业工人和技术工作者,了解了他们的就业经历。他发现有56%的受访者是通过个人关系谋得工作的;另外18.8%的人是利用正规渠道——招聘广告、猎头公司等——找到工作的;大约20%的受访者是自己直接去申请职位的。 可见,最好的牵线办法是利用人际关系,这一点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最让格兰诺维特尔感到吃惊的是,他发现这些人利用的人际关系,大部分都属于“微弱关系”。利用人际关系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16.7%的人与被求助的那个人经常来往,就是朋友关系,而55.6%的人只不过是“偶尔”见到被求助的那个人,就是点头之交嘛,甚至还有28%的人,很少见到帮自己牵线的这个人,就是点头之交都算不上,都没怎么见过面,怎么点头是吧。
而且,现实也确实,人们很少通过好友介绍后找到工作的,反而一般都是靠仅有一两面之交的人找到了工作。
这个也容易解释,如果你们是好友,你们的社交圈子可能非常类似,你找不到工作,对方也很可能没有工作机会给你。相反,那些只见过一两面的朋友,他们的社交圈肯定跟你不同,才更有可能给你提供一些工作机会。 这就是微弱关系的威力。
内行
上面讲的是联络员的作用, 那么仅有联络员能把一个事物流行起来吗? 也是不行的,还需要一种人叫内行 一些超市尝试过,如果想要提高某种商品的销量,都不需要降价,就只在该商品上贴一张促销条,上面写着“今日特价”之类的文字。该商品销量骤然上升,与真实降价出售该商品效果相同。 虽然这么做商家非常爽,既不降价,还能提高销量。但很少有超市,真的敢这么做。 为什么呢,
答案是,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会去比较各家商场的价格,意识不到你在玩小把戏,但是每个零售商心里都明白,仍然有少数人会真的去仔细比较每个商品的价格。 如果他们发现这家超市在耍小把戏,忽悠他们,所谓的特价商品并没有降价,他们就会采取一些行动。 如果一家商店如果在经常玩弄这样的花招,就会被这些少数人识破,他们会去有关管理部门投诉,并且提醒自己的亲朋好友和熟人别再光顾那家商店了。 市场之所以对顾客讲诚信,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些人在发挥作用。
这类人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他们有“价格警戒员”的称号,另外还有一个更为常见的称号是“市场内行”。
其实我就是这种所谓的内行,我每次买手机都研究各类参数,研究得门儿清,电脑也是,久而久之,周围的朋友亲戚要买手机电脑都会找我。
那这些内行在社会风潮的流行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呢,关键就在这内行两个字上,因为你内行啊,你各种细节都门清,然后周围的人就会容易接受你的推荐。 如果你随便一个朋友推荐说一家餐厅不错,你会去吗?答案肯定是:不一定,对吧,如果哪天顺路路过,可能会进去尝尝,但是如果要你专门坐1个多小时车去品尝下的概率,估计并不大。 相反,如果一个像美食家一样对各种美食精通的朋友,跟你说哪家餐厅口味非常独特,价格也能接受,你是不是就有兴趣特意跑一趟去品尝一下了呢。 同样,如果你想买电脑,一个电脑专家朋友的推荐肯定优先级会高于随便一个同事的推荐。 这就是内行在社会风潮的流行中发挥的作用,他发现了新奇、独特、优质的玩意,告诉了联络员,联络员因为信任内行的选择也同样选择了这个东西,他再通过他广大的人脉网把信息传播出去,这样流行也就有了可能。
推销员
大家可能发现了,上面内行把消息传递给联络员,联络员虽然采纳的可能性比一个非内行传递过来的消息要大的多,但是还是有一定概率不采纳,对吗?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新人物,就是推销员。 这个推销员跟上面一样,是一类人的代称,不是指推销员这个职业,大家要区分清楚。
那所谓的推销员是什么样的人呢,你有没有发现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人,只要你给机会跟他聊天,他就能做到让你买什么你就买什么,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推销员就是这种人,听起来有些可怕是么。
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有一大群学生被召集到一家高科技耳机公司参与一项市场调研。公司给每人发了一个耳机,告诉他们想要调研的是,在上下点头或来回摇头时,会不会影响耳机的播放效果。 这显然是忽悠他们的,真正想要调研的是另一个数据。 所有的学生都听了老鹰乐队演唱的歌曲,然后又听了收音机里的一篇关于高校应该把学费从500美元提高到750美元的讨论。 该公司要求1/3的学生在听到磁带中的社论时上下点头;要求另外1/3的同学在听到社论时左右摇头;最后1/3的同学属于控制组,就是不摇头也不点头。 听完之后,每个学生都要回答一份简短的问卷,问题前面是歌曲的音质和摇头造成的影响等。而最后一个问题才是他们真正想得到的信息,就是:你觉得本科生每年应该交多少学费比较合适?
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有意思。那些不晃动头部的学生对听到的社论无动于衷,他们觉得收取500美元学费比较合适,就是维持原价;而那些一边听社论一边摇头的学生坚决反对提高学费,甚至他们希望把学费降低到平均每年400美元,注意啊,他们认为自己当时是在检验耳机的质量,并没有意识到摇头与讨论的关系;而那些听讨论时点头的同学则觉得讨论很有说服力,他们同意把学费提高到平均650美元。这个简单的点头动作,虽然表面上看完全是出于另一个原因,却足以让他们支持一个让自己多掏腰包的政策。
看到没有?人的决策并不总是受你表层意识所控制的。
上期节目,像ted一样演讲,提到过弗里德曼的实验,有领袖气质的人,不说话,只通过表情和举止,就能把他的心情传递给那些没有领袖气质的人,
同样说明 真的就存在这样一种人 能影响你的意志,左右你的决策
有他们的存在 才能真的让联络员采纳他们的意见 最终导致社会风潮的流行
好,上面就是三种关键人物 联络员,内行,推销员
附着力:
我们中国的青少年吸烟是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美国其实也是。
美国最早的的禁烟思路就是,是不是烟草公司把吸烟广告做的太美好了,让青少年们都向往吸烟,所以就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禁止烟草公司随意制做广告,提高香烟价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而且在各种媒体上大力宣传香烟有害健康的概念。 在中国就是直接不允许烟草公司做广告,还必须在烟盒上打印上“吸烟有害健康”几个字。
但这实际并没有什么卵用。至少在统计数字上是这样,因为措施实施前后的青少年吸烟率没有明显减少,反而增加了一些。 1993年至1997年间,美国高校学生吸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从22.3%增至28.5%。
为什么没用? 核心问题是,凭什么认为降低吸烟率的关键,就是要让人意识到吸烟有害健康呢? 哈佛大学有个经济学家做了一个调查,就是让一群吸烟者估算一下,如果一个人从21岁开始吸烟,那么他的平均寿命会减少多少年。他们猜的平均数是9年,而正确答案是6年至7年。可见吸烟者并没有低估吸烟的危害,反而他们高估了吸烟的危险性,但他们依然照样吸烟。
为了挖掘到底青少年为什么会吸烟的原因,实验人员找个几百个吸烟人,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描述一下他们最早接触香烟的经历。调查的结果很令人惊异,因为这些人接触吸烟的经历都非常相似。 都是在他们年少的时候,有那么个非常有魅力,或是让人感觉很酷的人吸烟,导致让他们认为吸烟本身很酷,才尝试吸烟的。
吸烟为什么能跟酷联系起来, 经过调研,发现吸烟者性格一般外向 喜欢交际,喜欢聚会,交友广泛, 而且容易冲动。性成熟的更早 对异性也有更强的吸引力。例如,在美国十九岁白人女大学生中,不吸烟的有15%有过性行为,而吸烟的这一比例高达55%。 男性情况也是如此。 先要明白,吸烟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上面巨大的数字差异只有一个解释 就是先有了上面的性格,才会去吸烟,而不是因为吸烟才有了上面的性格 ,所以是酷的人吸烟导致令人感觉吸烟酷,而不是吸烟本身酷。
好,到现阶段为止, 发现吸烟流行的原因了吗,那些很酷的人,就是关键人物,或是联络员、或是推销员,起到了传播吸烟潮流的关键作用。
但这只能解释青少年原意尝试吸烟,有榜样嘛,但并没有解释他们能持续吸烟成为吸烟者的原因。 你说吸烟是能上瘾的,那吸了一次就马上能上瘾吗? 实际并不是,调查表明,大约1/5的长期吸烟者并不是每天都吸烟,意思就是他们没有上瘾。 因为一只香烟中的尼古丁持续时间大概只有2小时,并且是衰减的, 如果尼古丁上瘾,那一整天不吸烟的感觉是非常痛苦的。 [配个正态分布图] 高达20%的吸烟者长期吸烟都没有对吸烟上瘾,所以从概率统计上来讲,剩下的大部分人也都不会吸一次就上瘾。 至于吸多少才会上瘾,那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具体说法。 所以,从他们第一次吸,到吸烟上瘾的这个过程,必然还有一个其他的因素起作用
那到底是什么令他们能长期吸烟的呢? 在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中表明,在最初的几次尝试吸烟时是否能从吸烟中感受到愉悦感,对以后能否继续吸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因为我从不吸烟,吸烟是种什么感觉我也不知道。 只是理论上讲,尼古丁可以令大脑分泌多巴胺,肯定会令人感觉愉快。 但是第一次吸烟一般比较难感受到个中滋味,因为把烟吸到肺里嘛,很呛。 但就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你都能体验到吸烟的快乐,那么恭喜你,你很容易成为一个吸烟者。
所以,这种愉悦感,就是令人长期吸烟的原因,这个就是附着力。
衣服、鞋的附着力是什么?就是它们的质量以及舒适度,如果哪天一个明星同款,球星同款,又便宜又骚气,你是不是也可能冲动买那么一件,赶一下潮流?但是买来你发现穿两天就坏了,或者非常不舒服,直接设计上就有问题。 那行吧,下次再怎么流行,你是不是也就再也不会买这个品牌的产品了? 直接拉入黑名单对吧。 这就是附着力。
保罗.里维尔骑马夜行能成功不仅是因为他是个联络员,知道在哪个城镇找哪些关键人物。他通知的消息本身的重要性也很关键,如果他千里迢迢跑过去通知的不是“英国人要打过来了”,而是“我今天换了个发型,是不是很帅”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你看他能成功才有鬼呢。 这都是附着力。
同样我们读书会也一样,得有干货,每期节目都能让你有收获,你才能每周四晚上等着看我们的更新对吗。
环境威力法则:
犯罪 在上世纪8、9十年代,纽约的犯罪率非常高,每到黄昏,整个城市就好像变成了鬼城。街上一个普通的上班族都看不到,没有小孩跑出来玩耍,也没有老头老太太出来纳凉。 充斥着猖獗的毒品交易和黑帮之间的械斗,普通人在晚上不仅是不敢出门,把门窗锁好,还得求爷爷告奶奶,但愿黑帮械斗不要波及到他们。
对当时的警察们来说,太阳只要一下山,就没有哪怕一时半会是空闲的了。无线接听器里就会劈里啪啦没完没了的各种这里杀人了,那里抢劫了之类的。 1992年,纽约共发生了2154起谋杀案和62 6182起恶性犯罪事件。 但是,接下来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突然某一天之后,犯罪率开始下降。这个引爆点爆发了。 5年之内,谋杀案的发生率下降了64.3%,只有770起;而总得犯罪案件下降到了35 5893起,跌了将近一半。傍晚,重新显出了人气,人行道有了行人,小孩也出来玩了,老头老太太也出来乘凉了。
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令犯罪率下降了? 纽约警察会告诉你,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加强了警力部署; 政府人员会告诉你,是因为政府严厉打击; 经济学家们则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纽约市的经济状况好转,就业率上升,工作的人多了,犯罪的人自然就少了。 如果犯罪率是缓慢下降的,拿上面的理由来解释都可以,可惜实际就好像断崖一样下降的,并不是缓慢下降。
把犯罪看成一种事物流行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但是有些犯罪跟事物流行就是非常相似,那些看了电视就去抢银行的,看见别的小痞子抢学生的钱,他也去抢的,看了赌王赌神也去学习技术去赌博的。 都可以看做流行的范畴,而电视电影也都属于前面讲的关键人物法则,联络员、推销员导致的犯罪的传播。 而什么原因导致纽约犯罪率下降的呢? 是联络员、推销员类的角色们突然转性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还是电视电影突然就不播放有犯罪情节的影片了? 显然都不可能,那是什么原因呢 答案就是:环境威力法则。 环境对于事物的传播与前面的关键人物与附着力发挥着同等重量的作用。 保罗.里维尔的成功除了前面讲的他本人是联络员,传播的消息又有附着力之外,还有个关键要素,就是他是在晚上传播消息的,晚上居民都在家里,镇长、保长之类的关键人物非常方便往下通知对吧,并且大晚上,都在家里睡觉,你当当当的跑去敲门,正常人啥都不说也知道出大事了,自然容易配合。如果在白天,大家都外出干活,能通知的过来才怪。
那么这个环境是如何影响纽约的呢
犯罪学家詹姆斯.威尔逊和乔治.克林提出了一套理论:破窗理论,可能有的人听过这个理论。 他们认为,犯罪是秩序混乱的必然结果。如果一栋房子的一扇窗户被打破了,过了很久也没人把它修好,周围的人就会判断这个房子可能没人住,也没人管。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然后慢慢混乱还有可能蔓延到周围的房子。 范围扩大到城市也是一样,一些公共场所如果乱涂乱画、秩序混乱,碰瓷、强行乞讨、小偷这些小问题时常出现,那么就和破窗理论一样,让人感觉这周围可能没有警察管,就容易引起更严重的犯罪。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任的一位地铁总监, 他就以“破窗理论”作为指导,来管理投资数百亿美元的地铁重建计划。 为什么要重建,就是因为逃票、犯罪、公共设施破坏等问题异常严重,导致整个地铁系统濒临崩溃。 当时很多人的建议是把钱花在所谓的刀刃上,重点关注那些重大犯罪案件,以及地铁质量上。 他不介,他花大力气去整治地铁的乱涂乱画现象。 先是把以前被涂鸦涂满了的所有列车,统统重新喷漆,让所有列车焕然一新。 然后如果以后但凡有哪怕一点点的涂鸦涂到了列车上,晚上马上把涂鸦清洗掉。如果涂鸦太多,短时间清洗不干净,就把此辆车停运,直到清洗干净为止。 这就是向全市民众表明决心,绝对不允许涂鸦。 这个清洗工作进行了6年,1984年~1990年,可见纽约那帮兔崽子对涂鸦还真是执着。 涂鸦其实也不是个轻松的活,列车的车身并不是用来涂鸦设计的,不是单色的,所以涂鸦需要先把车身涂白,涂一个底色,然后再往上涂鸦,而且费这么大劲,人家也是有艺术表达需求的,是要往上作画的。 可惜头天涂完,第二天就被清洗干净了,肯定会沮丧嘛,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没兴趣了。
同时,交通警局也换了一位笃信“破窗理论”的局长, 在配合整治乱涂乱画之外呢,开始重点治理逃票现象。 当时,每天大约有17万人乘地铁不买票,开始只是少数人,直接跳过或钻过那个栅栏,而一旦有几个人成功逃票,后面的也会跟着学啊,他们能逃票,为什么我就不能。这样逃票的人就越来越多。 而警察们,感觉逃票也是个小事,就是抓住了也就教育一番了事,浪费那个精力干嘛。所以就不怎么抓。 现在不行了,一个一个的抓,抓到就给戴上手铐,直到全部抓完为止。 抓到之后从严处罚,以前教育一顿了事,现在直接拘留,几年间,因为轻度犯罪而被拘捕的人数比以往增加了4倍。 意外收获出现了,这些逃票的,有1/7以前有过刑事拘留记录,就是原来就不是什么好鸟,还有5%的人随身携带着各类武器,刀枪棍棒什么。这样抓逃票这个事的意义就更加凸现了,警察也就乐意抓逃票了。
经过几年的整治乱涂乱画,以及抓逃票。
效果非常明显,地铁里的各类犯罪率大大降低。
1994年,因为治理地铁成绩显著,这位交警局长被提拔为整个纽约市的警察局局长,他继续以“破窗理论”为指导。专门治理那些罪名虽小,但是可能影响很大的案件。例如乱涂乱画、砸人家家玻璃、随地大小便、公共场合酗酒等等。
随后,整个城市的犯罪率就神奇的急速下降,就像地铁里曾发生过的一样。 这就是环境的威力。
这其实也容易理解 我们家长为什么总是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去个好学校,难道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 此外肯定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对吗。 能进好学校的孩子是好学生的概率相对会多不少吧,自家小孩即使学习比不上人家,但至少也不会学坏对吧。 孟母三迁的道理也就在此了。
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讲过的内容 引发潮流流行,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个就是关键人物,联络员,内行,推销员
第二个就是附着力,
第三个就是环境
期待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