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东楼┃狂妄与虚妄:《夏洛特烦恼》VS《港囧》

萧东楼┃狂妄与虚妄:《夏洛特烦恼》VS《港囧》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喜剧就是不断地开玩笑,然后一不小心玩笑开大了,就成了悲剧。”

===================

同档期PK的两部喜剧,《夏洛特烦恼》与《港囧》,乍看起来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中年危机、loser、致青春、怀旧金曲串烧、白玫瑰与红玫瑰。。。。。。但是,一个让我看到了中国喜剧的春天,一个让我看到了刚萌芽就堕落的绝望。

徐峥在前几年的《泰囧》,我曾大力赞赏过,虽然我知道身边朋友对我于此片的高度评价不以为然,认为此片的档次不过如此,我依然坚持的原因在于我虽然知道喜剧需要的是天赋而不是努力,但在国产喜剧凋零的今天,我愿意看到如果走对了路数至少可以蹚出类型片流水线的希望,就像当年的香港和一直以来的好莱坞,喜剧片至少可以按照某种路线繁荣起来,那么在大基数的形势下形成土壤后就可以看到更高的概率,譬如港片低俗化喜剧兴盛之时也就会出现周星驰和彭浩翔这样的神级人物。

然而,令人遗憾的事,《泰囧》的成功和当年的《疯狂的石头》的成功,只是催生了大量低成本的劣质喜剧,并没有遍地开花出现优质产品,就连宁浩和徐峥本人,也只是走上了另外一条匠气十足的营销大师路线,所以当他们联手制造出《心花路放》这样的必然票房成功的产品,当徐峥独自炮制出《港囧》这样的肾虚产品后,高的吓人的票房背后,依然脱离了喜剧电影的初衷,让人感到了更深的绝望。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另外两部作品,邓超的《分手大师》和大鹏的《煎饼侠》。前者走出了闹剧的类型片路线,后者复制出了本土的周星驰路线,但是不得不说你都会深深地担心后面的无以为继。换句话说,你会担心他们后一部作品该往哪儿去,因为这种成功的背后都有着某种类似于人们对怒其不争的中国足球般的宽容,而且你已看到了创作者对于这一部戏的用力程度几乎是山呼海啸般的透支。

更重要的是,他们仍然让人无法看到创作者对喜剧的拿捏和原创功力。

《夏洛特烦恼》,应该这样读:夏洛,特烦恼。

创作者深谙喜剧的精髓,先打破,再揉捏,再打破。就是一个编剧朋友告诉我的一句话,喜剧的本质就是惯性的不断破坏。

片子一开头就让事情呈现了无法妥协的破坏,然后,给了你一个类似穿越或梦境的出气口。

故事的模式和表达的内容并未见的多高明,但是谁能说一部喜剧要表达的东西就一定要多高明呢?就连周星驰的作品,你能说他的哪部作品有极其牛逼的深刻内涵吗?但是就是那么简单的东西,谁能表达到位不才是最重要的吗?

想象力对于文艺作品无论是写作还是影视,都十分重要。但是想象力并不是乱想瞎想,而是在合情合理处出人意表。

《夏洛特烦恼》的笑点密集程度,可以让所有人在电影院里远远超出期望值,我在观影过程中能深切感受的就是,周围观众完全失控的表现。

我对开心麻花团队的了解始于早期在北京看过的两次话剧,再就是后来他们上春晚后的一些作品,然而今年在《欢乐喜剧人》舞台上的征战,远远甩开其他人的创作力和创作空间,我相信感受最深的应该是同台竞技的同行们,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麻花团队的牛逼,无论是俞白眉团队还是宋小宝团队还是贾玲团队,当遭受麻花团队的密集火力后,那种焦灼和压力可能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有切肤之痛。

我在几次访谈节目中感受到的沈腾,是一种压抑着的平和,我甚至能感觉到他的那种迫不及待要迸发的狂妄,我指的这个狂妄并非是傲慢,而是那种才华和能力不能完全释放的痛苦与焦灼。

同样是怀旧金曲的密集使用,《港囧》只是激发了人们本身的欲望,使用得妥帖的也无非是《偏偏喜欢你》这一首,天衣无缝地击中了内心柔软之处,其他的都是生搬硬套地堆砌。

而《夏洛特烦恼》中对这些歌曲的使用,则是巧妙地自然地融入了剧情本身,每一首几乎都有化学反应,无论是爆笑还是伤感,都恰到好处。尤其是夏华每次出场自带的《一剪梅》,每次使用都效果非凡,到了直接上副歌高潮的雪花飘飘那一次到了巅峰。相信看过的人一定都会同意我的看法。

麻花团队经过了长达十三年的磨合与小剧场锤炼,无论创作的态度还是创作的手法,都达到了空前的默契与娴熟,更夯实了以后更大空间的基础。我记得主创们曾经说过他们对喜剧的理解,大意是:喜剧就是不断地开玩笑,然后一不小心玩笑开大了,就成了悲剧。

《夏洛特烦恼》也完全秉承了他们这样的创作理念。

一部电影,重要的是你表达的东西要让观众相信并且愿意跟着你的逻辑走,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难做的,至少在目前的中国电影里是最匮乏的。

麻花团队的语言和故事看似夸张,却让你觉得亲切无比,走心接地气。同样是最后的点题,身边最美好,《港囧》里是画蛇添足的败笔,《夏洛特烦恼》却是画龙点睛的高潮。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除了导演、编剧的功不可没外,演员本身对每一个细节的诠释也是这部电影站得住脚的重要因素,这跟大家多年的舞台表演功底是分不开的。

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好的喜剧往往需要的是更方面具备后的成熟稳定班底,我相信这是毫无疑问的集体创作,各司其职但又互相补位,好像足球。

一个团队的成功未来能让你笃信的是,他们还有更大的潜力和未来。

完全失控的爆笑之后,影片结束时很多人眼眶都是红的。我无意拿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做类比,但这是我对最好的喜剧的理解。

说真的,无论《泰囧》还是《分手大师》乃至《煎饼侠》,我都没有真正激起战胜懒惰写篇影评的欲望,只有《夏洛特烦恼》做到了。

我相信在这部电影身上,我坚定了喜剧确实需要天赋,我也坚定了搞笑也必须是勤奋和认真才能做到的,我更坚信对麻花团队来说,这绝不是厚积薄发后的江郎才尽,而只是一个开始,他们积攒了太多表达的欲望,良好的市场回报会让他们有更好的条件走得更远,拿出一部接一部的好作品。

有人会问票房,我想《港囧》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夏洛特烦恼》由于营销上的乏力,有可能是需要一次“自来水”的助力反攻,比如《大圣归来》的口碑营销效应。我当然希望这个奇迹出现,但是即便没有又能怎样呢?这部电影对业界的震撼我想圈内人比谁都明白。

最后提一点非常个人的感受,片子的结构是“现实——梦境——现实”的三段式结构,loser进入梦境成功后回到现实,感念身边的珍贵。然而,我却觉得创作者有着更深的意味埋在里面,最后的醒来难道真的是回到现实了吗?还是另一个梦境的不肯醒来呢?犹如庄生梦蝶,是耶非耶?

如果以后有机会,我想跟沈腾和他的麻花团队当面探讨,这也许是个有趣的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萧东楼┃狂妄与虚妄:《夏洛特烦恼》VS《港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