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术 简 介
张春萍教授,山水画家,1956年出生,北京市人。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理事,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京华十二女子画坊画家,国礼画家,从事绘画教学36年,出版教学辅导丛书《童趣天成》个人画册《春萍画集》中国书画百家《张春萍卷》。
擅长城市山水、有自己的独到创作研究,山水巨幅绘画创作,代表作有2009年主创12米长x0.9米高巨幅画作《丰台盛世图》;国家一级档案馆收藏。 2010年主创11米长x2.1米高《盛世和谐五台山》巨幅绘画由五台山博物馆收藏。2012年主创《世界遗产五台圣境》6米长x1.6米高,由五台县政府收藏;2012年主创11米长x2米高《佛光普照》江苏个人企业博物馆收藏。2012年主创《鹤山春晓》原(鹤山如此多娇)9米长x1.6米高 由鹤山市博物馆收藏。2014年作品《浅蘸朝霞千万峰》选为中央重要领导人新年贺卡。
艺术成就
作品《北上抗日图》由卢沟桥抗日馆收藏;《此处白云能醉人》和《万里长城》由文化部收藏。《一夜春风思三音》被首都博物馆收藏。1997年获世界华人艺术人才大奖。2013年被国家第二届策划峰会评为创意金奖。
2014作品《深谷春月听钟声》作为国礼赠送尼泊尔总统卡达夫,2014年青花瓷器由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收藏。2012年作品《暮色幽深峰谷秀》广州世界博展会受到业内人士专家们的好评,艺术业绩随着不同时期的创作被旅游卫视、山西卫视、广东鹤山电视台、江苏卫视、搜狐网等编辑采访。
作品欣赏
专访绘画巨幅山水创作人 著名画家张春萍:谁持彩练当空舞
张春萍女士,女,1956年出生,北京市人,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画家。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理事,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翰墨文杰书画院院长、华夏名人艺术书画院艺术总监,赞比亚大使馆御用高级画师,丰台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兼会员部主任,京华十二女子画坊画家,北京翰墨文杰书画院院长,北京和合盛境艺术创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鹤山中侨书画院院长兼艺术总监,中桥美术馆馆长。
群众美术绘画巨幅山水创作人。2009年主创《丰台盛世图》2250pxx30000px城市山水。被国家一级档案馆收藏。2010年主创作《和谐盛世五台山》巨幅绘画全景图5250pxx27000px,被五台山一博物馆收藏。2012年完成《佛光普照》四大名山创作60000pxx300000px,2012参与首创巨幅山水与民乐结合的绘画表演《鹤山春晓》(9米2x1米6)。作品市场润格:190000元/平尺。
在北京市美协举办的画展中三次获“新人新作奖”;在市文联举办的“光挥洒京华”书画展中获“二等奖”;2014.9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展览;2014.7张春萍“半壁烟云”山水画精品展在雨梅美术馆开幕;2014.3参加《巾帼凤仪——中国当代女画家邀请展》;2014.3参加《绿画笔——北京女美术家环保美育作品展》;2013.8策划年会暨第二届商帮研讨会作品获组委会颁发创意金奖;2013.9参加国风雅韵——京华女子十二画坊绘画艺术展;2013.6获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民生公益书画展”形象大使;2012.10参加北京-台湾女画家邀请展;2012.5张春萍——中国当代书画大师作品展;2010.3参加第二届庆三八北京著名女画家作品邀请展; 1998作品《此处白云能醉人》和《万里长城》由文化部收藏;1997年获世界华人艺术人才大奖;1997年作品在德国、荷兰、法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多幅作品被友好人士收藏;1997年国际华联杯妇女书画大展获铜奖;1995年《北上抗日图》由卢沟桥抗日馆收藏;代表作品载入《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展大典》、《世界名人录》、《中国美术家》杂志等。
2006年出版《春萍画集》及教学丛书《童趣天成》。
光明日报、民生周刊、艺术市场、投资时报、中华建筑报、北京晚报、中外画刊、中国企业网、人民网山西视窗、中国网、朝闻天下、文化中国、凤凰网、中国艺术文化网、中国市长杂志、 中国经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江苏旅游卫视、山西旅游卫视等媒体都相继做过专题报道。
张春萍女士与崔泽培、贾波等著名画家合作的十二米长卷——《丰台盛世图》,当在观众面前徐徐打开的时候,画面宏伟的气势,精妙的构图,将会令你震撼不已。整个画面采用高远、深远、平远相结合的透视角度和笔墨技巧,将丰台区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作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从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现在这幅《丰台盛世图》已由画家们主动捐赠给丰台区档案馆永久收藏。
初睹张春萍女士的山水,我的心绪不禁神往,画面气象缭绕,扑面而来,景象恢宏,视野辽阔,山峦层层布若屏障,其中,云霭飘逸,氤氲弥漫,神游她的山水,片刻便气韵入胸,至于笔墨,虽然是她的审美符号形式载体,也流淌出愉悦精神的磅礴气势,正是这些因素的视觉涌现,直接转化为使我们可以达到持续审美的沁心诱惑。她的山水,已演绎为艺术审美的主题,其中的凝重,映射出中国文人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崇高感,而这种崇高感。介入视觉审美流程之后,就浮现出许多具有艺术品质的主观趣味,牵引心灵,可以使观者实现心绪超脱而魂游山川,开始人生的云烟之旅。
张春萍女士说:用墨讲一个布局,用笔求一个内涵,柔弱、刚直、委婉、动听。笔速快慢讲一个节奏。语言不再多少,在讲明一个意思。
张春萍女士又说:巨作往往以意境营造为目的,小品要以笔墨情趣为乐道,尝试笔墨布局其实是一种探究方式。有人喜欢厚重的叠摞;有人喜欢简练的勾勒;有的喜欢透明清雅;也有喜欢交插麻磋,不管怎样,画家是在用笔墨中产生表现欲……素墨淡彩也有了清、透的气息。
画画是一种心情。
出生在北京的张春萍女士,从小深受到奶奶的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影响,在五六岁的时候,她就拿着画石蹲在地上画一些公主和皇帝,这些人物的模样都是她在京剧里看到的。当时她想象着皇帝的表情,公主的举手投足,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她完全凭着感觉画着自己熟悉的东西。
张春萍女士说,在那时她就发现画画是一种感觉,通过心情可以创造出很多新的东西。
上小学时,她的造型能力得到了老师的鼓励,自己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满足,她也有了更多动力去画画。到了中学,她主动承担起班里的板报绘制工作,她的绘画天赋从那时起也得到了更多的人的赏识。
1972年有幸进入师范学校、受到余有心老师的指导,专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1974年毕业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支持最困难的边远的农村学校,在锻炼再教育。在农村教学八年后,调离到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教书,原师范学校,并兼职教研员,直到退休。
通过多年的绘画创作,张春萍女士深谙中国山水真谛,把笔墨趣味与精神内涵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去进行创作实践。她日常的创作,注重在景色的写生和观察中倾心阅读和领略山河变迁中的时代精神,并藉此把握当代山水的精神之美,直接而鲜明地凸显在画面中。
张春萍女士深知中国文化的传承意义,为使其在画面上衍生生生不息的文化脉动,她很重视对传统经典的研习。研究经典绝不是守旧,每一件经典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原貌在现,是经过历史积淀的结晶,它能被不同的时代认可,是一种文化的共识。张春萍女士对传统绘画研习的深入,使得她的山水品味富有充足的文人气息和厚重的历史内涵。
在创作中,张春萍女士选择了一种静穆、虚淡、旷达的哲学精神,将繁杂具体的万象传化成一种雅致而豪放的绘画气质。正是这种平静的转换,使她在倾心创造的同时,不忘继承并发展墨色山水源远流长的文脉。
欣赏张春萍女士的山水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她的画面墨韵与灵性并存,洋溢着当代文人的笔情墨意,从她的那些墨气淋漓的山水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她对传统山水的理解和传承,亦能从中体会到她别抒心得的时代气息,她的的山水完全是一种自我的精神完善,她的山水,别具一格于笔墨倾泻,寄情于壮阔的深情释然,涉墨成趣于笔法的酣畅中,亦是一种神游象外的体现,别处精神于变化,绪集成势,幻化为诱人的感召,启迪着人们热爱祖国山川江河的激情。
进入张春萍女士的山水世界,优美的景象美不胜收,仅借以上了了画面,可以体会到她的艺术语言的深厚和独具,在画面中,我阅读到她的用笔施墨,具有轻、虚、拙、淡、松、简的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个人特色,且,画面浓淡相生,浓见精彩而不滞,淡显灵秀而不晦,画面布局满幅而空灵,造型深刻又概括,个人水墨符号突出,为此,她最大限度地削弱真实景色的客观性,使画面纳入心灵的艺术表达的形势之中。并且,在张春萍女士的画面中也可以看到,画面的景象似乎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凭借笔下的物象,营造出一个具有艺术真实的情感空间,是画面中点、线、面的重叠与交叉,是近似几何化的不同造型布局以及极富音乐节奏的现代审美趣味,我们知道,对于艺术创作而言,离生活真实越远,就离艺术真实越近。这个艺术的至高名言,在她的山水的闪烁中得到淋漓透彻的诠释。
无疑,欣赏张春萍女士的山水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她的画面墨韵与灵性并存,洋溢着当代文人的笔情墨意,从她的那些墨气淋漓的山水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她对传统山水的理解和传承,亦能从中体会到她别抒心得的时代气息,她的的山水完全是一种自我的精神完善,她的山水,别具一格于笔墨倾泻,寄情于壮阔的深情释然,涉笔成趣于笔法的酣畅中,启迪着人们热爱祖国山川江河的激情。
通过巨幅国画把看画人带入画中,从而拉近艺术和观众的距离,张春萍女士享受着这种创作过程。城市山水先行“当时我也是被逼上梁山的。”张春萍女士这样表述自己第一次创作巨幅国画时的激动心情。
或许,对于画家张春萍女士来说,巨幅国画仍将成为她今后的主要创作方向。
最后,以张春萍女士的《弹剑吟惊雷》诗作为对其绘画的心得:雨霁云沉谷,
江烟入岫中。
青崖赴碧海,
野旷谧明空。
白鹤层林隐,
琅玕簇树丛。
溪亭半壁挂,
朝暮赏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