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看电影《教父》

复看电影《教父》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1.

        二十世纪60年代,马里奥 普佐花了三年的时间写完了一部被多家出版社拒绝出版的黑帮小说,在这些编辑们看来,小说中涉及的黑手党是个敏感点,没有人想因此惹上麻烦。

        马里奥·普佐生于曼哈顿贫民区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他先后写过《黑暗竞技场》、《幸运的朝圣者》,但遗憾的是作品并畅销。

      写黑帮小说时,马里奥·普佐已经45岁,家里有五个子女,这是他必须面对的现实。“我生活在贫困中,那是帮助我写作的诱因之一,那是我生活的出路”。

        在绝望之际,G. P. Putnam's Sons出版社负责人对他说,你去和我们的编辑谈谈吧。经过一番讨论后,马里奥·普佐拿到了出版社预支给他的5000美元稿费,并建议他把小说的名字改成了后来风靡世界的《教父》。后来《时代周刊》评价马里奥.普佐是通俗小说的“教父”。

复看电影《教父》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马里奥在《教父》的开篇写道“我相信美国”。这是那个时代美国各阶层“美国梦”的心声。有人说《教父》用批判现实主义的笔触撕开的所谓法制,民主,自由的遮羞布,有人却并不这样看,比如好莱坞制片公司的大鳄们,谁能躲得过现实的倾轧?

        遮羞布是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二元论思维,“我相信美国”的隐含之意应该理解为“我相信自己”。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好莱坞时值新旧分水岭,电视,独立制片正威胁着传统大制片厂,派拉蒙公司在七十年代初也面临同样困境,他们急需拍出点像样的电影来扭转颓势。

        早在马里奥.普佐动笔创作小说《教父》之初,派拉蒙公司的副总裁就已经用8万美金购买了小说的电影改编权,虽然当时它仅仅只是一份20页的大纲。但小说出版后连续67周位列畅销书榜首的人气让派拉蒙有了坚守“美国梦”的底气。

      他们决定要拍一部“不仅仅是血浆和内脏”的黑帮电影。

        两位伟大的艺术家被推到了电影《教父》这部伟大作品的前台。一个是集编剧、导演、制片身份于一身的好莱坞新生力量代表佛郎西斯.科波拉。一个是集颜值,演技及风流债于一身的好莱坞传奇人物马兰.白兰度。

        一开始,作为美籍意大利人的科波拉并不想接这部电影,他觉得该片有丑化意大利人的嫌疑,在他心里他正在写的剧本《了不起的盖茨比》才是美国梦的代表力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时骨感的科波拉和小说作者马里奥一样,需要钱养三个孩子。他需要钱,这是他接活的初衷。

        经典的孵化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高屋建瓴,所谓教科书的演化之路就是专注的才华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平台得以尽情施展,就连白兰度也不例外。

      据说白兰度当时并不被派拉蒙看中在《教父》中担纲,他不招人喜爱的臭脾气得罪了不少好莱坞大鳄。马里奥和科波拉又一次尊重了白兰度演技超群的现实,在他们的坚持下,派拉蒙给出了让白兰度出演“维托.柯里昂”的苛刻条件:

1.只支付白兰度演艺生涯的最低片酬

2.必须参加试镜

3.不得耽误拍摄进程

        老戏骨白兰度面对试镜这样的侮辱竟然举重若轻地在家里穿着睡袍,扎个马尾,把两腮用棉球鼓得像个斗牛犬,然后一边抽着雪茄,一边含糊地说着话,慢慢投入到角色中。

        经典教父的初始形象由此产生,而派拉蒙给他的片酬仅有区区15万美金。

        钱并不是培育经典的唯一助力,敬业也是。

02

        曾任最具影响力电影刊物《电影手册》主编多年的巴赞不是导演,而是理论评论家,他认为在电影拍摄中忠实于现实主义美学能让观众充分捕捉到真实的个人主义的多元化本质。《教父》上映43年来,一直被男人们视着是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教科书式的现实主义作品,可以这么说,不喜欢《教父》的男人,也许只是没有长成男人的男孩。

      一个男人的成熟人格不能单一贴一个标签就可概括全貌,以两代教父为例,多重身份的现实人格几乎展现了男人所可能面对的一切问题,如何做一个受人尊敬的领袖,怎样对待亲爱的家人,如何与敌人和朋友相处,怎样战斗和征服,如何敏锐的洞察人性,甚至包括如何对待女人和情欲,电影《教父》尊崇了现实主义的手法,让现实引领走向,从里向外展现了个体角色的多元性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柯里昂家族的每一个男人所崇尚的对家人的爱、忠诚、保护并为之所牵引出的所有血腥复仇均被标榜成了“原始的正义”。

      “原始的正义”让黑帮罪恶的黑暗变成一种极富悲剧色彩的意味,宗教意义上的教父与现实意义上的黑帮老大,就是善与恶的集合体,这就是巴赞所崇尚的立体人格主义。

      一个人的悲剧和一个家族的悲剧,如果放宽视角,你会发现个体的人格在某一类环境倾轧之下最终都归结成人类的悲剧,黑帮家族,权贵家族,普通人众一并逃不脱现实的命运之手。

        现实是命运演奏的交响曲。所有的抗争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音符,终会曲终人散。

03.

        看一部2个小时的港式武打片对女性观众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我这一次复看《教父》三部曲整整接近10个小时却毫无疲累。

        就像喝一瓶成年老酒,第一次喝的是滋味,几次喝过后能喝出了其中的劲道。我年轻时看《教父》只记得情节,就看个热闹,现在看《教父》却能沉心看表现形式,10个小时留意最多的就是影片中的摄影镜头所表达的视觉隐喻。

        这次是想看懂门道。

        戈登.威利斯以低调灯光摄影技巧闻名好莱坞。作为《教父》的摄影师,他节制的构图和符合人眼视角的摄影机机位运动令整个影片拍得很直接,没有过多形式主义的炫技方式,让观众感觉真实自然,比如家族婚礼或葬礼,家族聚会或黑帮开会等场景拍摄既能顾及广角又能凸显核心角色聚焦,广而不散,宽而不乱。整个三部曲用现场照明➕滤镜组合让影片呈现颇具复古性质的黄铜色,《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记者Benjamin Bergery认为“这使得本身残酷无情的黑帮主题电影变得温情化,不至于让观众产生畏惧感”。

        戈登还用他喜欢的遮掩方式制造戏剧张力,比如开场的一组镜头,阴暗的内室里,只有偶尔的几株色彩能自幽暗中逃脱——一朵玫瑰的鲜红,百叶窗渗入的惨黄光线,几许斑驳的肤色,其余尽是黑暗来衬托维多.柯里昂作为黑帮头目所带给人的压抑和窒息感觉。

        戈登在《教父》系列中使用了多种形式的变焦,聚焦及远景,近景和特写转换,都充分体现了他极具天赋的艺术造诣,他在拍摄手法上的大胆创新和运用成为教父这部优秀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复看电影《教父》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84年由瑟吉欧.莱昂执导的《美国往事》,以丰富的镜头语言将故事背后的人性与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有专业人士认为,《美国往事》的优秀摄影是新的黑帮经典向史诗级的老黑帮经典《教父》的致敬之作。

复看电影《教父》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4.

        作为一个女性,花10个小时又炒了一次男人们必看的经典冷饭,电影情节里如何做一个受人尊敬的领袖,怎样对待亲爱的家人,如何与敌人和朋友相处,怎样战斗和征服,如何敏锐的洞察人性,甚至包括如何对待女人和情欲,电影拍摄中,如何摄影调动镜头,如何场面调度,如何机位运动,如何剪辑,如何配乐,如何表演,如何编剧展示意识形态......我觉得戏里戏外男人的世界真的很棒。



注:本文图片和部分内容选自网络资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看电影《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