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历经六年的时间,战火在欧亚非大陆上燃烧,炮弹落到太平洋大西洋上,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最终邪不胜正,我们伟大的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中,我们盟军指挥官有着功不可没的杰出贡献,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与士兵共同保家卫国,一同抛头颅撒热血,打败法西斯这种反人类的邪恶力量。
那么诸多盟军指挥官中,有哪些将军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传奇故事?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二战盟军的十大名将他们的故事。(无排名顺序)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毕业于桑赫斯特军事学院。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以成功掩护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由他所指挥过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三大杰作。2002年,蒙哥马利被英国BBC评选“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第3师随同英远征军横跨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1940年5月,德军闪击西欧时,他与法、比军队并肩作战,后被迫随英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蒙哥马利曾参加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先后任第5军、第12军军长。12月又升任英格兰东南军区司令,负责选拔、调整、培养各级指挥官,严格训练部队,提高军事素质。
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8集团军,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击败,退守埃及境内的阿拉曼地区。1942年8月,丘吉尔任命蒙哥马利将军为第8集团军司令。
蒙哥马利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他得到丘吉尔的支持,英国的密码破译专家向他提供隆美尔的战术计划的全部概况。蒙哥马利精心积聚力量,1942年10月,在阿拉曼地区率部与德、意军队激战,挫败德国"沙漠之狐"隆美尔,从而击碎了纳粹不可打败的神话,而且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
随后蒙哥马利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并且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在非洲的德意军队被消灭殆尽。
1944年1月,调任第21集团军群司令兼地面部队司令,参与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计划制定工作。6月,蒙哥马利协助艾森豪威尔指挥诺曼底登陆。9月1日晋升为陆军元帅。此后,率领英国和加拿大部队转战法、比、荷、德,收复大量失地。
1945年,他指挥第21集团军群横渡菜茵河进入德国本土。在此之前美国的巴顿将军率先渡过莱茵河。5月他代表盟军在吕讷堡荒原接受德军北方兵团的投降,任驻德英国占领军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
1958年,蒙哥马利结束了50年的军旅生涯而退休。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服役最久的将领。
蒙哥马利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将军,而是将军中的将军。他不仅在自己国内被挑剔的国人称之为“真正的将按时付款天才”,在世界军事领域,他也享有声誉和崇高的威望。
蒙哥马利著有《蒙哥马利回忆录》、《通向领导的道路》、《战争史》等书。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入伍后在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进修班进行过深造。是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元帅。
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1939年9月,朱可夫被任命为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司令员,指挥对日作战。他在短时间内成功地组织和实施了哈勒哈河战役,以阵亡失踪9000人的较小代价,歼敌5万余人,取得了日本在领土上让步的胜利。朱可夫凯旋莫斯科,受到举国赞扬,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50万军队入侵苏联。德军分三路进攻,北进列宁格勒,中进莫斯科,南进基辅。苏军仓促应战,损失惨重,未能挡住德军,丢城失地。
就在苏军节节败退之际,朱可夫临危受命率领10个师的预备队兵力打败了德军,收复了叶利尼亚突出部等地。9月在成功保卫了列宁格勒,打败了德军的疯狂进攻。
1941年10月,朱可夫参与了莫斯科会战,并且取得了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破产,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1942年夏,朱可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提成反攻计划,最终解救了危在旦夕的斯大林格勒。
在反击德国过程中,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取得了在库尔斯克战役、白俄罗斯战役、柏林战役等诸多历史性的胜利。他的集中使用坦克的理论也在实战中受到印证。成为二战时,战功卓著的将军之一。朱可夫也因此成为第一个被授予苏联最高军功勋章——胜利勋章。
著有《回忆与思考》、《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库尔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军事著作,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许多著名战役,并阐述他的军事思想。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苏联)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1896年12月9日-1968年8月3日),参军后,先后到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进修和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苏联元帅,统帅,军事家。二战时期苏联卫国战争中与朱可夫、科涅夫并称为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之一。他头脑冷静沉稳、处乱不惊,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逆境时期屡建战功,被后人誉为“逆境英雄”。
德军进攻苏联后。科罗索夫斯基死守基辅,在斯摩陵斯克战役中,罗科索夫斯基乘车前往亚尔采沃地域,一路收编了一些被打散或撤下的队伍。新军群在几天内组建起来,并立即投入战斗。罗科索夫斯基兵力单薄,未能突破德军防御和解放斯摩棱斯克,但是牵制了德军准备用于叶利尼亚战役的大部分预备队,从而协助朱可夫的军队收复了叶利尼亚并向西推进25公里。
1941年10月,新任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命令罗科索夫断基“率领步兵第18师前出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在北起莫斯科海南到鲁扎河的地带组织防御。要防守100余公里的地带,罗科索夫斯基手上的兵力远远不够而且装备和士兵训练度远不及德军的情况下,顽强阻击了德军的进攻,还夺回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的几个战略点。
1941年11月朱可夫命令罗科索夫斯基夺回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罗科索夫斯基按命令迅速组织了反击,取得部分战果。到11月底,被罗科索夫斯基阻击的德军极度疲惫和损失极大,最终停留在离莫斯科25至35公里处。遭受极大消耗的德军已成强弩之末,再无力推进。之后罗科索夫斯基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解放了克留克沃等地区,并率领苏军继续挺进。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罗科索夫斯基组织并指挥的重大战役主要包括: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大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巴格拉基昂行动,柏林战役等,他因此被誉为“常胜元帅”。
著有《军人的天职》(又称《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回忆录》)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五星上将,美国第34任总统。毕业于美国西点西点军校,一战后到陆军作战大学继续深造。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28名。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基地。8日,美国对日本及所有轴心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熟悉菲律宾和太平洋情况的艾森豪威尔被调回华盛顿任职。1942年3月任作战处处长,支持"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主张集中兵力于英格兰,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沿最近路线攻入德国本土。
1942年11月,艾森豪威尔率领美英联军10万人分三路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登陆。在强大的空军掩护之下,分别占领了阿尔及尔、奥兰和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接着向西挺进,对退入突尼斯的德意联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1943年3月下旬,美英联军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对突尼斯南部发动总攻。经过20余日的激战,将德意军队驱赶至突尼斯北部,于5月13日25万法西斯军队全部投降。至此,在非洲的法西斯军队全部被肃清。
1943年7月,艾森豪威尔准备进攻西西里岛,并立即着手制定意大利战役的计划。8月17日盟军攻克墨西拿,占领全岛,西西里战役至此结束。盟军以死亡2.3万人的代价,让法西斯军队死亡3.2万人,13.5万人被俘。成功登录。
在1943年冬,艾森豪威尔在会后被任命为指挥“霸王”行动的盟军最高司令。1944年6月成功的指挥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作战行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
艾森豪威尔不仅精通军事,而且熟知历史,通晓政治外交。后来被选举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虽为军人出身,但性格脾气极好,在战争中,许多人称赞他很好相处,也有许多将领瞧不起他,但艾森豪威尔却依然为大局着想,不计前嫌依旧寻求合作共同对抗敌人。他被人们称为“平民将军”。
主要著作有《远征欧陆》、《白宫岁月》和《艾森豪威尔的战争经历》。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到目前为止,麦克阿瑟在校成绩从未被超越)。美国著名军事家,五星上将。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麦克阿瑟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其三个“最年轻”的经历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1941年,第二次世界爆发时,菲律宾失守,麦克阿瑟退到澳大利亚,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1943年,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开始和尼米兹共同负责太平洋战场上的战事。
经过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和1943年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盟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麦克阿瑟提出了“越岛战术”,直至1944年夏,盟军攻克阿留申群岛,吉尔贝特群岛,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新几内亚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等地。
1945年1月,盟军开始在马尼拉以北的仁牙因湾登陆,打败了山下奉文,收复了菲律宾,印尼等地,4月,受命指挥太平洋地区所有美国陆军部队的作战行动,7月参与收复朝鲜的战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麦克阿瑟则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日本人称他为太上皇),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
9月2日,盟国在“密苏里号”军舰举行受降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方签署投降书,麦克阿瑟出场代表盟国签字受降。麦克阿瑟在签字受降时,他准备了5支派克金笔用作签字。他用第一支笔签了“道格”两字,送给站在身后的美军中将温赖特;第二支笔接着写了“拉斯”,然后送给英军司令珀西瓦尔;第三支写了“麦克阿瑟”就收起来,送给美国政府档案馆;第四支笔签了职务“盟军最高统帅”,送给美国西点军校;第五支笔签了年月日后,送给爱妻琼妮。(温赖特和波西瓦尔曾经在菲律宾失守时,替撤往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留在战场指挥,后被俘)
麦克阿瑟的著作有《老兵永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美国)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毕业于西点军校,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美国军事统帅。
巴顿以作战勇猛,快速进攻闻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德军名将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被俘后曾对讯问的美军将领说“巴顿,他是你们中最好的”。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第二年3月,巴顿奉命调到因迪奥训练中心,负责坦克部队的组织工作。7月,调回华盛顿,担任美国西线特遣队在北非登录的培训工作。
1941年11月,巴顿率美军在北非摩洛哥登陆,并且攻占了摩洛哥,担任住摩洛哥总督。1943年,调到突尼斯,担任美国第7集团军司令,在英国亚历山大将军的指挥下,配合蒙哥马利将军的第8集团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巴顿率领盟军攻占巴勒摩。
1944年1月,到英国就任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到了6月参与诺曼底登陆。登陆后,巴顿指挥第3集团军跟进。8月,进入布列塔尼半岛和法国中部,随即协同盟军在法莱斯战役重重的打击了德军,并向洛林方向追击。12月,在阿登战役中,他奉命率部队支援被围困在巴斯托涅的美军,再一次打退了德军。
1945年3月,巴顿率领部队突破德国“齐格菲防线”,强度莱茵河,打进了德国的腹地,进至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边境。5月9日,对德战争结束,巴顿被委任为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
巴顿在二战时,战功卓著,受到多国的军功表彰。而且巴顿相信灵魂转世的说法,认为自己是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古罗马军团战士、拿破仑麾下元帅、古希腊重甲步兵、东罗马贝利撒留将军的骑兵、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高地人等多个著名的善战勇敢,不同时代的将军转世而来。所以巴顿作战勇猛,脾气暴躁,被人们称之为“血胆将军”。
1945年12月,外出打猎时突遇车祸而受重伤,在德国海德堡去逝。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美国)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年2月24日—1966年2月20日),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美国十大五星上将之一。二战时任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总司令。
1942年后,尼米兹开始策划对日本首都东京的空袭行动。决定用航空母舰把轰炸机运至日本以东500海里的区域,飞机空袭东京和其他日本城市后,到中国沿海机场降落。4月18日,16架B-25轰炸机满载炸弹从“大黄蜂”号甲板上腾空而起,在短短几小时内,飞抵东京、名古屋、横须贺、神户等城市上空,投下炸弹和燃烧弹后顺风直飞中国。空袭日本虽未取得重大的直接成果,却从心理上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不仅振奋了美国民心士气,而且逼的日本从侵华部队中调回众多飞机回国保卫东京不被空袭,打打减轻了中国抗日的空中压力。
尼米兹重视情报搜集,得知日军企图攻占图拉吉岛并进而夺取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为了不让日军登陆,尼米兹临时组织船队开往珊瑚海,珊瑚海战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会战。后来又取得了中途岛海战和硫磺岛战争等多场战役,打败了日军的“神风敢死队”,消除了日军登陆美国的可能。
1943年2月,尼米兹率美国海空部队,取得了瓜达卡纳尔战役的胜利,标志着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开始由战略防御态势转为战略进攻态势。
1943年11月,尼米兹下令发起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由于损失惨重,尼米兹决定改逐岛作战方针为麦克阿瑟西南线的越岛作战方针,到年底,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完全转归盟军。之后尼米兹率军攻占了马绍尔群岛,特鲁克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地,一步步逼近日本本土。
到1945年初,太平洋日军伤亡和被困人数约为75万,共损失19艘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34艘巡洋舰和125艘潜艇。尼米兹在太平洋战争中,严重挫伤了日本法西斯的海空力量。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美国)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1880年12月31日—1959年10月16日),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后出任美国国务卿和美国国防部长,以出台马歇尔计划闻名,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63名。
马歇尔将军对于其他将军来说,他最大的不同就是,拥有极高的战略眼光。可以说他是一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内有人主张全力避免战争,有人主张积极参战。马歇尔将军认为,无论愿意与否,美国必然要卷入战争。而他作为陆军参谋长,积极备战更是责无旁贷。他支持罗斯福总统的援英战略。他认为英国人是在为美国赢得准备时间。
1941年12月8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终于卷入战争。为了适应战争,马歇尔提出一长串应当退役的军官的名单。他认为这些军官并非无能,而是因为年事已高,思想大多囿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甚至有人还用美西战争时期的方式思考问题。马歇尔认为应该是吐故纳新的时候了。并且推荐了众多年轻将领,比如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等。
马歇尔战略眼光不仅如此,而且马歇尔提出先打击德意法西斯,后再打击日本的总体战略,又提出了先登陆北非在进攻意大利的军事战略。等等一些列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就是马歇尔这样制定了下来。(堪比诸葛亮隆中对一样制定了天下大局)
1943年5月在英国提出横渡英吉利海峡收复法国失地和进攻德国的想法。12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最终商定,于1944年5月在曼底地区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这次登陆战役的代号定为“霸王”。人们普遍认为,指挥“霸王”战役的盟军最高司令一职非马歇尔将军莫属。此际,美国陆军的步兵和航空队同时活跃在世界的六大战场,战线极长,但是由于马歇尔在华盛顿指挥得力,对各路人马的状况、需求、配备和军务缓急了如指掌,应付自如,协调有致,为美军的不断胜利创造了良好条件。
马歇尔曾经多次表明要到前线指挥,可罗斯福为了能及时调整战略目标,一直让他坐镇后方,作为参谋长指挥大局。美国《时代》周刊称他为“祖国的托管者”,“不可或缺的人”。周刊写道:“作为一位文明的美国人,他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将军有资格代表死难将士接受本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孙立人(中国)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省舒城县三河(今属安徽合肥肥西县)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1932年“一·二八”抗战的时候税警总团以第88师独立旅的身份参战,战功卓著。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9月孙立人率领税警总团开拔奔赴淞沪会战前线。成功阻击日军橡皮艇七次渡河。第二年,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成立。4月,孙立人率新38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在仁安羌之战中,孙立人亲自从曼德勒赶往前线指挥113团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攻克日军多个阵地,歼敌1个大队,解了7千英缅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7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
在两次对缅作战中英军节节败退之际,孙立人率军顽强和日军展开交锋,在许多情况下孤军奋战,殊死抵抗。西方人将孙立人和德军将领隆美尔相提并论。
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名日军,又在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人,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日军。因此孙立人多次获得英、美等国领导人颁发的军章。
薛岳(中国)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人。薛岳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曾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自由勋章和国军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薛岳离开西南到达南京,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加入左翼军战斗序列,他指挥第十九集团军在竹园村与日军展开争夺战,猛攻五次,失而复得,给敌重创。12月12日,南京陷落。薛岳从锡澄线撤退后,升任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驻节屯溪,收容整顿队伍,深入杭、嘉、京、芜一带敌后,切断水陆交通,以策应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对敌作战。
1938年5月,薛岳被调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驻节河南开封,指挥国军进行兰封会战。他确定首先在兰封及其附近,消灭从菏泽南犯之日军第14师团,然后移兵歼灭鲁西、豫东之其他敌军,以达到保卫京汉铁路,阻止日军西进之目的。5月14日,土肥原的第十四师团从菏泽南下连陷内黄、仪封、野鸡岗、楚庄砦等地,企图消灭兰封地区守军主力,进而占领京汉铁路,包围武汉。薛岳料事在先,先后收复了内黄、野鸡岗等地。
不仅如此。薛岳在抗日期间,连续战转全国各地,消灭日军无数。比如武汉保卫战,长沙会展等战争均有参加。其中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此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一次十分重大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薛岳任南浔线受降司令官,9月14日,在南昌举行受降仪式。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给他颁发一枚自由勋章,表彰其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在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各国都为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进行了殊死斗争,其中不乏有众多出色的指挥官,他们十位只是其中的代表。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贡献和众多将士的奉献,才有了今天的世界。
如果喜欢,欢迎点击关注,下期为大家分享二战中,法西斯联盟里的著名的十大将领。以后还会有更多你感兴趣的历史分享。
(本文作者秋风不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