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都来了,挤吧!”——浅谈生活中的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在经济学中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在生活中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经发生的再也收不回来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或情感等等。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用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来说明沉没成本。他说,“假如你花7美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你怀疑这个电影是否值7美元,看了半个小时后,你最担心的事被证实了:影片糟透了。你应该离开影院吗?你的答案是什么 ? 

经济学家的答案是:你应当忽视那7美元,它已经是沉没成本了,无论你是否离开影院,钱都不会再收回来。”斯蒂格利茨用这个例子生动说明了对待沉没成本我们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

沉没成本说白了就是你在一件事上进行了投资,你期望这项投资能物有所值,但事实证明,这项投资的回报远低于你的期望值,当然,无论你之前投入了什么,它们再也回不到你的手中。如果你能及时放弃或离开,你的损失也将结束,但如果你继续,你的损失将是双重的。

“来都来了,挤吧!”——浅谈生活中的沉没成本_第1张图片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或者“覆水难收”等俗语、成语,它们就体现了“沉没成本”的思想。之所以不应当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因为打翻的牛奶是“沉没成本”,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再怎么哭也哭不回来。“覆水难收”同样体现了这个道理。

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会造成更大的亏损。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下面的例子你有中招吗?

一个姑娘爱上一个烂人,因为觉得之前付出太多了,甚至怀孕了,就勉强嫁了吧,结果婚后更悲惨。

炒股亏损了怎么都不愿割肉,理由是都亏了这么多了,不甘心!

技不如人,被邀打麻将,输不少了,然后你红眼了,发誓不拿回来就不走,结果,成了赌徒!

已经吃饱了,可你舍不得点多的菜,胡塞进了肚子,结果难受了!

长假里,判断失误,去了无比拥挤的景区,到处是人,影响心情,你完全没有了游玩的兴致,这时候你是不是想票都买了,“来都来了,挤吧!”

去了一趟法国,买了必要的以后,也想着继续买没计划没必要的东西,理由是花了这么多的机票钱了,来都来了,多买点!

如果你的想法和上面的情形一致,我“恭喜你”,你中了沉没成本谬误。付出的感情,亏损的股票,输了的钱,点了的菜,买了的机票和门票都是已经沉没的成本。都是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在做决策时是不能考虑的,你需要从当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做。

“来都来了,挤吧!”——浅谈生活中的沉没成本_第2张图片

沉没成本基本上是现在电话和短信诈骗的核心支撑理论了,一般这些人一开始都让你交一点小钱,等你交了,就让你慢慢越交越多,很多人觉得,如果后面不交,前面就都拿不回来了,所以就侥幸心理,一再追加投入,最后越陷越深。如果你了解了沉没成本,就会知道付出的是收不回来的,需要即使收手,该认输认输。

去者不追!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已经逝去的成本上面.

如果你还在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就要错过星星了!迎接未来吧,别沉溺过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都来了,挤吧!”——浅谈生活中的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