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卖菜记

我上小学时候,母亲开始做小生意来补贴家用。

冬天卖蔬菜比较容易赚钱,那时,北方偏僻小镇,没有那么多百货商店,所以还在赶集,当然不是现在赶集网啦,记得我家是每逢3,9日赶集。

所以我那会我对3,9日比星期几都清楚,北方冬日很冷,烧炕,生炉子的日子,母亲却要在赶集那天的早晨,黑咕隆咚的4,5点就起床,先去街面占个好位置,我都是在睡梦中迷糊听到母亲起床去。

占好地方,母亲跑回家,暖着手,有时和父亲说聊两句坏天气,歇一会就再出门。因为是小本经营,母亲不去外地拉蔬菜,就地等大车拉来批发各样蔬菜来卖。

母亲有做生意的头脑,一般大车拉来菜,母亲先总是各车询价,看当日都有什么蔬菜,不会一上来就下手,也会和同行聊聊看看行情。

直到了解清楚,母亲才挑选几样自己认为好卖、适合当日的,比如逢年过节包饺子时,就会上大葱,韭菜多一些,如果只是普通日子,母亲一般会进可能价格不高,但是家常人家都要吃的,比如白菜,土豆,洋葱,求稳而不冒进。但偶尔也有上多时,到了傍晚还没有卖完的,总能适时调低价格,保证不砸在手里。

母亲是一个特别会过日子的人,那个时候,还不是电子秤,还是杆秤,我家的称已经用了很久,秤星都看不清楚了,母亲一直舍不得换,托盘也不是原来配的,是自己后来配的一个铝盘,我当时觉得很不好意思,怎么就不能换杆新秤。

一般批发的菜都是大捆,需要自己分成小把来卖。母亲也舍不得买整卷的塑料绳,总是父亲从家里找来各种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来捆。那时的我,总觉得买的塑料绳多好看啊,多整齐。

后来几年开始渐渐流行用塑料袋装菜,母亲一直都舍不得买塑料袋,每次称完菜都和人家说用没了,或者就开玩笑说,用什么塑料袋啊,又不结实。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个塑料袋2元100个,当时也觉得至于么,2元钱而已。

如果不是周末,我需要上学,父亲有时间就会帮母亲整理菜摊,但很多时候,母亲只能一人忙碌的。父亲总是赶在我放学回家之前,先做好饭,我吃完饭,再给母亲顺道带吃的过去,如果上学时间还早,也会帮母亲卖一会菜。

碰上周末的话,就比较好,我和父亲都能帮母亲整理菜摊,卖菜,收钱。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在菜摊后面蹲着用不同颜色的绳子在捆小把蔬菜。我在前面和母亲看摊,招呼人买菜。

我熟练的称菜,算账,收钱,知道什么人该优惠便宜,什么时候该咬住就不抹零头。嗯,都说我是个厉害丫头。我后来算账比较快,就是跟着母亲做小生意练出来的。而且我自己认为这个小经历,也给我后来的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母亲做生意谨慎又大胆,眼光独到,虽然是小生意,但母亲几乎从未赔本,即使再坏的一天,也就持平。当时不懂利润率,只知道帮母亲数完钱,多少本钱,赚了多少钱,后来大了一算不得了呀,几乎是50%以上的的利润,而且是当日现钱。当然了,那会一天也就几十块钱的本钱啦。

北方的冬日是难熬的,屋子里都生着炉子,可因为做生意,即使穿的再暖和,也要在户外待一天,遇上阳光好的日子,中午还能暖和点,遇到不好的天气,阴天,狂风,下雪,都是生生硬扛,就如现在所说,那有什么坚持,全凭死撑。

在后来的日子里,想起来心里总是难过,母亲忙起来时,一天可能只吃一个馒头,喝点热水就算了事。晚上很晚才到家,才能有口热饭吃。那时幸福的日子就是放学一看,母亲菜摊没有菜了,可以一起回家了。

这笔钱对于当时我的家庭,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当时父亲工资还很低,正因为冬日每月4-5次的家庭收入补贴,我们兄妹三人才能读书考学,而且还能在学校里吃穿用度都还不错。

母亲卖菜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最终在我们兄妹三人的再三抗议下,母亲才恋恋不舍放下这个生意,不再卖菜。

只是现在每每在梦里,从学校放学,远远就看到母亲的菜摊,还有不少菜,就担心今天母亲何时才能收摊。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日卖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