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切莫知爱而不知教(转)

一直觉得,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然而,这项大学问的门槛儿却是最低的。不论年龄,不论文凭,无所谓阅历,谁都可以成为父母,谁都要接手这项任务。这就导致了不同的素质,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言行举止,造就了不同性格与不同思想的孩子。

由于之前的计划生育,导致很多家庭就一个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于是,这个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问题少年,今天离家出走了,明天跳楼轻身了。不是叛逆成性,就是不懂父母辛劳。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一则,因为自己成家相对较早,有孩子的时候,自己好像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对孩子没有大部分妈妈那份耐心去宠溺;另一方面,我觉得,作为妈妈,爱他,就应该教会她独立、坚强。与其护他,不如教会他如何自我保护的能力,因为我们谁都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什么都需要依靠别人,将来走上社会,要去依靠谁?今天,他在你身边,你不把她教育好,将来就会有人替你教育他,磨砺他。与其让别人冷漠相待,不如自己狠心锻炼,至少,在父母身边,再狠心,也是有温度的。

(一)狠心的爱,让孩子学会成长

父母能给孩子许多爱,但父母却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生命的个体,你可以对他的安全进行有效监护,可控在控,但你不能操控他的生命与成长。每个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份爱是要有质量的。有的爱就像清水一样,润过孩子干渴的喉咙之后就无影无踪了;而有的爱则好像浓浓的鲜血,注入孩子们的身心,一生都将在孩子的身上流动,给予孩子们生命的力量。

曾经,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母狮子教小狮子捕猎。母狮子对两只小狮子说:“孩子们,现在我要教你们捕猎。好了,辛巴、高福,现在就开始去追兔子吧!”它话音刚落,两只小狮子就开始奔跑起来。突然,稍大的一只因为跑得太快摔倒了。母狮子心疼地对它说:“孩子,你以后就不用捕猎了。”每天,母狮子都带老二去捕猎,让老二吃饱了之后就把剩下的肉给老大吃,老大从此过上了快乐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大和老二都长大了,母狮子有一天病死了,老大和老二只好出去捕猎。追着追着,它们俩走散了。老大想找食物吃,可是它什么也不会。过了三天,老大倒下了。它对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恨你!”

生活中,我常常看到,妈妈端着饭碗,拿着小勺,追着半大的孩子身后不停的喂饭。孩子手里拿着玩具,若无其事的玩儿着,跑着,吃一口,玩儿一会儿,追上来再喂一口,又转身跑了。

我从来没有追着孩子喂过饭,原因很简单,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就应该坐在一个餐桌前认真用餐。一个碗,一个勺,甚至把手洗干净了自己抓都行,但一定要自己吃。吃完了,该干嘛干嘛去,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素质的培养。就是要让她从小就知道,干什么事情都有干什么事情的样子,吃饭就是吃饭,不吃你就得饿着。就是因为每次饿的时候随时都有饭吃,所以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就会觉得无所谓,乐意吃就吃,不乐意吃就不吃。别看孩子小小一个人儿,心里清楚的很。你惯他,他就知道,只要我说饿,随时都有饭吃,有恃无恐,这绝对不只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心理。

我曾经就因为孩子在餐桌前不好好吃饭,我就明确告诉她,如果现在不吃饭,一会儿就别和我说饿。不到下一餐时,绝对不可能给你吃东西。她不信,那好,咱就试试。于是,饭后她跟我喊饿,我就硬是不给吃。随便哭,随便闹,我就对她说:“妈妈是不是告诉你,该吃饭的时候就要好好吃饭,不吃饿了就没饭吃?每个人都要学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何况,你明明是预知了后果的,既然毫无畏惧,那就自己承担。”

那一次,她是真饿了,哭到最后,都躺在床上了,看上去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也心疼,但我必须以这一次为戒,让她明白,以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到了吃饭的时候,就得好好吃,不然就得挨饿。不感受一下饿的滋味,又怎么会知道饭的香甜?

总是理所应当的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有父母在,饿了是这样,渴了还是这样。不用考虑后果,孩子就永远不会敬畏生命。什么都替她承担了,她从哪里建立承受能力。

嗓子难受的晚上,放在床头的一壶水喝完了,躺在床上各种想引起我注意的小动作。我问她要干什么?她一副埋怨的态度说:“水壶里的水都喝没了。”

于是,我就生气了。我放下手中的书,坐起身来质问她:“你什么意思?水喝完了不会自己去接吗?妈妈给你打了一壶水,你要懂得感谢妈妈,因为以你现在的年龄,去饮水机上接壶水已经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了。结果你一副不满意的态度告诉妈妈水喝完了,是觉得妈妈没有在第一时间再去给你打壶水让你觉得很生气是吗?你觉得妈妈是欠了你的吗?”

听完这些话,女儿就自己拿着水壶去饮水机接了水回来,然后还拿起妈妈的水杯,接一杯水递在妈妈手上。

尽管都是小事,但对于孩子纯真的塑造期来说,生活琐碎无小事。任何一件事都会带给她不一样的认识和思考。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自己做,将来永远都学不会照顾自己,更别指望她会心疼你。

越是宠溺孩子的父母,越容易得不到孩子的尊重,越是容易与你的期望背道而驰。

(二)无论学什么,请先学做人

现在有太多的家长误解了素质教育,认为给孩子报个美术班、舞蹈班、口才班、英语班等等,我学的比你多,我就是注重教育,我的孩子就是高素质。我觉得这种想法特别可笑。

无论学什么,请先学做人。

如果你连做人起码的行为规范都不具备,其他学的再多、再好,又能怎么样?

日前,女儿在班上受一个小朋友的欺负。原因很简单,女儿是跳班进来的插班生,其他大部分孩子都是从小班一直跟上来的。因为和老师相处的久了,又有粘人的特性,所以跟老师显得特别近密。也正因为有老师的青睐,所以这个小朋友在班上便比别的孩子表现机会多。有活动,主持是她,家长演讲,带给小朋友的小礼品,发放也是她。最主要的是,因为女儿不喜欢没事儿和老师套近乎,也不愿意因为她和老师好就巴结她与她做好朋友,她就觉得女儿不够买她的帐。没事儿就去给老师告个假状,说女儿动了谁一下,多说了一句话,不是没收了女儿的奖品,就是被罚打手掌。时间久了,女儿心里就开始有负担了,总是小心翼翼,却总也免不了无辜躺枪。用女儿的话来说,老师就是相信那个小朋友的话,因为她是老师最喜欢的。

都说孩子是最纯真的,可现在看来,幼儿园的孩子,小小年纪,不仅知道倚靠势力,还懂得假公济私,滥用职权。和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老师第一句话就是,她妈妈还是很注重教育的。

我很无语,所谓的注重教育,就是兴趣班报的多,架子鼓三级,绘画二级,所以在老师眼里,这个孩子就是一个身负光环的好苗子。而我,却只想说一句话,无论学什么,请先学会做人。小小年纪,就如此有心计,学了什么,学的再好,又有多大意义?人品,才是一个人最亮的招牌。

都说孩子是最纯真无邪的,没错。但正是因为他是一张白纸,初始要给他描绘怎样的风景,渲染怎样的色彩,才变得尤为重要。

(三)惯子不孝,肥田收瘪稻

在我看来,正是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普遍不错,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各种优渥,所以,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我必须要说明的是,所谓挫折教育,不是说把孩子扔出去什么都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安全监护,这是永远都不可缺少的必要程序。所有的学习,与成长,都要在保证其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现在的孩子,由于从小就受到太多的溺爱,有些孩子从不动脑筋,从吃穿用到上什么学校、报考什么专业、选择什么工作都有家长的格外关照。遇到不顺心的事、受一点点挫折时,他们就眼泪汪汪,满脸委屈,表现出“草莓族”外表鲜美、不禁挤压的特征。

当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的时候,帮她调整处理,那是应该,但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儿去做。要让孩子知道,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自己都要有面对的勇气和想办法处理的能力。当然,前提是父母要给予正确的引导。绝对不能一时意气用气,听到孩子受了别人家孩子的气,就说,放心吧,爸爸妈妈帮你处理,敢欺负我家的宝贝,看我不收拾她。要用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的认知外界,让她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父母一样对待她。有挫折,有委屈,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就像昨天在小区,一个自称是大学老师的家长,带着她是搞教育的光环,看到自己比别人家孩子小两岁的女儿,在一起玩儿的时候受到了大朋友的排外,她就不由分说直奔别人家的孩子,凶巴巴的过去质问人家为什么要欺负她家孩子;不一会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儿跷跷板,因为跷跷板起伏太快自己害怕,就“哇”的一声哭了,闻讯以后,号称大学老师的家长气势汹汹的跑过去,若不是对方家长也在,说不定又要训斥几句别人的孩子呢。

如此教育,还言之凿凿自己就是搞教育的,真是误人子弟。

孩子也有孩子的世界,他们也需要有一定的自我空间,学会面对和处理一些事情。没有谁欠了你家孩子,就得让着你,依着你,玩儿的时候还非得陪着你,没有谁又责任义务逗你家孩子开心;更不应该动不动就以家长的身份强行干预孩子们之间的小问题。如果你觉得小朋友拒绝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儿就伤害了你家孩子,那你做为家长仗着你比孩子有势力就指责训斥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是更没品?

就这样的家长带出来的孩子,别说小朋友不喜欢与其一起玩儿了,就算小朋友愿意,我都不赞同。那些矫情玻璃心的人,向来最是小题大做常有理,你和这种孩子玩儿,稍有不顺心就哭爹喊娘就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加上但凡能教育出这种孩子就有其特点的父母,遇到矛盾的时候根本就是无法沟通,何必没事找事。

再有就是,对于孩子的需求,适当满足,不要超前满足,超量满足。太容易得来的东西,没有人会去珍惜。别说是孩子,就是成年人的你我,都是一样的。

每次放学走到幼儿园校门口的时候,都会看到很多小商贩,摆弄着各种孩子的玩具。我也常常看到有很多家长,停留在各个摊位前,按照孩子的指手画脚,买下各种孩子所要。也常常有孩子因为家长的不满足,站在道路中间大哭大闹,甚至坐在地上耍赖。最后,家长只好乖乖就范,要哪个,给买了哪个。我相信,这样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都会惯用此伎俩。甚至长大后,只要父母有什么不如愿,就会苦苦相逼,甚至以死相威胁。不达目的绝不能善罢甘休。这就是一件小事成就的孩子心理。

作为我来讲,就很少给女儿买这些。即便是特别想要,女儿也会这样和我说:“妈妈,你都好久没有给我买过我喜欢的东西了,这个发卡正好也是我需要的,你看能不能给我买一个,要是不能就算了。”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会考虑给女儿买一个。不是因为我吝啬,不愿意花那几块钱,而是我想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喜欢的东西有很多,但不是喜欢,就一定要拥有,一定要带回家。求而不得,也是有的,不能因为得不到,就觉得沮丧难过,甚至活不下去。还有就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银行提款机,想要什么动动嘴皮子就能得到什么。父母的钱,都是通过辛苦的努力换来的,不能随意浪费。想要满足自己的追求,实现更好的目标,那么从现在开始,自己就要付出努力在学习上。这样,将来才有能力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为的,不是眼下这件小事,而是长远的未来,她对人生的认识与考量。所以,女儿从来不会因为喜欢什么,我没给买,而闹个不停。买就买了,不买就不买,心态很平常。

虽然我经常对她要求比较苛严,但我也会和她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对任何一件事情,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和妈妈交流。有时候,她挨了我的批评,气的哭半天,我会告诉她,生活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一帆风顺,也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但不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都可以过得去,只要你够坚强。

舞蹈基本功做不到位,我就让她练了一遍又一遍,哭了一场又一场,直到汗流浃背,头发都湿了,她却发现自己原来真的可以将这个问题解决掉。得到老师在全班的表扬后,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谢谢你对我的批评。”数学题总是犯同样的错误,爸爸在讲解过后,让她各种练习。本来就做的不顺畅,做多了更是不乐意,但我们就是鼓励加批评,直到彻底掌握。她会开心的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的严格要求,我终于战胜了它。”

看上去,她好像只是战胜了一件事,其实不然。她收获的绝对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的计算方法,更是树立积攒了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点点滴滴,从小事做起,树立孩子的坚强独立,为的,只是有一天,她离开了父母的羽翼,依旧可以生活的很好。

(四)爱子,更要教子

当然,我的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一直在有意的规划,与摸索。很多认识我的妈妈们,都觉得我对孩子太严苛了,有时候简直就是一种狠心。孩子姥姥甚至说,我简直就像是个后妈。其实不是,我心里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爱她,不比哪个妈妈少一分一厘。

只是我觉得,大部分父母都太爱孩子了,但又太不会爱孩子了。父母们大多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那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溺爱是一种后患无穷的爱,它没有使孩子输在起跑线,却输在了终点线!

聪明的家长不是越俎代庖,剥夺孩子自己的成长能力的。你对他越是宠溺,越让他丧失感知能力,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理解,不懂得承受,不懂得付出,不懂得珍惜,不懂得体谅。也许很多人,本来,养儿为防老,偏偏自己的孩子却只会啃老,还在稍微遇到点儿挫折的时候就觉得全世界都欠了自己。

父母终究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与其给他有限的滋养,不如授艺于如何让自己拥有滋养的能力。世界上数万种工作中,养儿育女是最重要、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为人父母总是艰难与伟大同行,辛苦与幸福同在,世上歌颂这种亲情的文字俯拾皆是。但是,就如高尔基所说的,生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爱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爱孩子一旦被人类赋予了教育的因素,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只凭父母对孩子的满腔热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科学的理念,掌握爱孩子的艺术与学问,如果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得当,就会适得其反。

对于教育孩子,我赞同一句话,七个字,那就是:特别狠心特别爱。

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时间、精力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也不见得终身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谋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才会有从容的晚年,孩子也才会收获成功的人生。一直觉得,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然而,这项大学问的门槛儿却是最低的。不论年龄,不论文凭,无所谓阅历,谁都可以成为父母,谁都要接手这项任务。这就导致了不同的素质,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言行举止,造就了不同性格与不同思想的孩子。

由于之前的计划生育,导致很多家庭就一个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于是,这个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问题少年,今天离家出走了,明天跳楼轻身了。不是叛逆成性,就是不懂父母辛劳。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一则,因为自己成家相对较早,有孩子的时候,自己好像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对孩子没有大部分妈妈那份耐心去宠溺;另一方面,我觉得,作为妈妈,爱他,就应该教会她独立、坚强。与其护他,不如教会他如何自我保护的能力,因为我们谁都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什么都需要依靠别人,将来走上社会,要去依靠谁?今天,他在你身边,你不把她教育好,将来就会有人替你教育他,磨砺他。与其让别人冷漠相待,不如自己狠心锻炼,至少,在父母身边,再狠心,也是有温度的。

(一)狠心的爱,让孩子学会成长

父母能给孩子许多爱,但父母却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生命的个体,你可以对他的安全进行有效监护,可控在控,但你不能操控他的生命与成长。每个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份爱是要有质量的。有的爱就像清水一样,润过孩子干渴的喉咙之后就无影无踪了;而有的爱则好像浓浓的鲜血,注入孩子们的身心,一生都将在孩子的身上流动,给予孩子们生命的力量。

曾经,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母狮子教小狮子捕猎。母狮子对两只小狮子说:“孩子们,现在我要教你们捕猎。好了,辛巴、高福,现在就开始去追兔子吧!”它话音刚落,两只小狮子就开始奔跑起来。突然,稍大的一只因为跑得太快摔倒了。母狮子心疼地对它说:“孩子,你以后就不用捕猎了。”每天,母狮子都带老二去捕猎,让老二吃饱了之后就把剩下的肉给老大吃,老大从此过上了快乐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大和老二都长大了,母狮子有一天病死了,老大和老二只好出去捕猎。追着追着,它们俩走散了。老大想找食物吃,可是它什么也不会。过了三天,老大倒下了。它对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恨你!”

生活中,我常常看到,妈妈端着饭碗,拿着小勺,追着半大的孩子身后不停的喂饭。孩子手里拿着玩具,若无其事的玩儿着,跑着,吃一口,玩儿一会儿,追上来再喂一口,又转身跑了。

我从来没有追着孩子喂过饭,原因很简单,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就应该坐在一个餐桌前认真用餐。一个碗,一个勺,甚至把手洗干净了自己抓都行,但一定要自己吃。吃完了,该干嘛干嘛去,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素质的培养。就是要让她从小就知道,干什么事情都有干什么事情的样子,吃饭就是吃饭,不吃你就得饿着。就是因为每次饿的时候随时都有饭吃,所以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就会觉得无所谓,乐意吃就吃,不乐意吃就不吃。别看孩子小小一个人儿,心里清楚的很。你惯他,他就知道,只要我说饿,随时都有饭吃,有恃无恐,这绝对不只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心理。

我曾经就因为孩子在餐桌前不好好吃饭,我就明确告诉她,如果现在不吃饭,一会儿就别和我说饿。不到下一餐时,绝对不可能给你吃东西。她不信,那好,咱就试试。于是,饭后她跟我喊饿,我就硬是不给吃。随便哭,随便闹,我就对她说:“妈妈是不是告诉你,该吃饭的时候就要好好吃饭,不吃饿了就没饭吃?每个人都要学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何况,你明明是预知了后果的,既然毫无畏惧,那就自己承担。”

那一次,她是真饿了,哭到最后,都躺在床上了,看上去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也心疼,但我必须以这一次为戒,让她明白,以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到了吃饭的时候,就得好好吃,不然就得挨饿。不感受一下饿的滋味,又怎么会知道饭的香甜?

总是理所应当的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有父母在,饿了是这样,渴了还是这样。不用考虑后果,孩子就永远不会敬畏生命。什么都替她承担了,她从哪里建立承受能力。

嗓子难受的晚上,放在床头的一壶水喝完了,躺在床上各种想引起我注意的小动作。我问她要干什么?她一副埋怨的态度说:“水壶里的水都喝没了。”

于是,我就生气了。我放下手中的书,坐起身来质问她:“你什么意思?水喝完了不会自己去接吗?妈妈给你打了一壶水,你要懂得感谢妈妈,因为以你现在的年龄,去饮水机上接壶水已经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了。结果你一副不满意的态度告诉妈妈水喝完了,是觉得妈妈没有在第一时间再去给你打壶水让你觉得很生气是吗?你觉得妈妈是欠了你的吗?”

听完这些话,女儿就自己拿着水壶去饮水机接了水回来,然后还拿起妈妈的水杯,接一杯水递在妈妈手上。

尽管都是小事,但对于孩子纯真的塑造期来说,生活琐碎无小事。任何一件事都会带给她不一样的认识和思考。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自己做,将来永远都学不会照顾自己,更别指望她会心疼你。

越是宠溺孩子的父母,越容易得不到孩子的尊重,越是容易与你的期望背道而驰。

(二)无论学什么,请先学做人

现在有太多的家长误解了素质教育,认为给孩子报个美术班、舞蹈班、口才班、英语班等等,我学的比你多,我就是注重教育,我的孩子就是高素质。我觉得这种想法特别可笑。

无论学什么,请先学做人。

如果你连做人起码的行为规范都不具备,其他学的再多、再好,又能怎么样?

日前,女儿在班上受一个小朋友的欺负。原因很简单,女儿是跳班进来的插班生,其他大部分孩子都是从小班一直跟上来的。因为和老师相处的久了,又有粘人的特性,所以跟老师显得特别近密。也正因为有老师的青睐,所以这个小朋友在班上便比别的孩子表现机会多。有活动,主持是她,家长演讲,带给小朋友的小礼品,发放也是她。最主要的是,因为女儿不喜欢没事儿和老师套近乎,也不愿意因为她和老师好就巴结她与她做好朋友,她就觉得女儿不够买她的帐。没事儿就去给老师告个假状,说女儿动了谁一下,多说了一句话,不是没收了女儿的奖品,就是被罚打手掌。时间久了,女儿心里就开始有负担了,总是小心翼翼,却总也免不了无辜躺枪。用女儿的话来说,老师就是相信那个小朋友的话,因为她是老师最喜欢的。

都说孩子是最纯真的,可现在看来,幼儿园的孩子,小小年纪,不仅知道倚靠势力,还懂得假公济私,滥用职权。和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老师第一句话就是,她妈妈还是很注重教育的。

我很无语,所谓的注重教育,就是兴趣班报的多,架子鼓三级,绘画二级,所以在老师眼里,这个孩子就是一个身负光环的好苗子。而我,却只想说一句话,无论学什么,请先学会做人。小小年纪,就如此有心计,学了什么,学的再好,又有多大意义?人品,才是一个人最亮的招牌。

都说孩子是最纯真无邪的,没错。但正是因为他是一张白纸,初始要给他描绘怎样的风景,渲染怎样的色彩,才变得尤为重要。

(三)惯子不孝,肥田收瘪稻

在我看来,正是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普遍不错,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各种优渥,所以,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我必须要说明的是,所谓挫折教育,不是说把孩子扔出去什么都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安全监护,这是永远都不可缺少的必要程序。所有的学习,与成长,都要在保证其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现在的孩子,由于从小就受到太多的溺爱,有些孩子从不动脑筋,从吃穿用到上什么学校、报考什么专业、选择什么工作都有家长的格外关照。遇到不顺心的事、受一点点挫折时,他们就眼泪汪汪,满脸委屈,表现出“草莓族”外表鲜美、不禁挤压的特征。

当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的时候,帮她调整处理,那是应该,但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儿去做。要让孩子知道,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自己都要有面对的勇气和想办法处理的能力。当然,前提是父母要给予正确的引导。绝对不能一时意气用气,听到孩子受了别人家孩子的气,就说,放心吧,爸爸妈妈帮你处理,敢欺负我家的宝贝,看我不收拾她。要用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的认知外界,让她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父母一样对待她。有挫折,有委屈,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就像昨天在小区,一个自称是大学老师的家长,带着她是搞教育的光环,看到自己比别人家孩子小两岁的女儿,在一起玩儿的时候受到了大朋友的排外,她就不由分说直奔别人家的孩子,凶巴巴的过去质问人家为什么要欺负她家孩子;不一会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儿跷跷板,因为跷跷板起伏太快自己害怕,就“哇”的一声哭了,闻讯以后,号称大学老师的家长气势汹汹的跑过去,若不是对方家长也在,说不定又要训斥几句别人的孩子呢。

如此教育,还言之凿凿自己就是搞教育的,真是误人子弟。

孩子也有孩子的世界,他们也需要有一定的自我空间,学会面对和处理一些事情。没有谁欠了你家孩子,就得让着你,依着你,玩儿的时候还非得陪着你,没有谁又责任义务逗你家孩子开心;更不应该动不动就以家长的身份强行干预孩子们之间的小问题。如果你觉得小朋友拒绝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儿就伤害了你家孩子,那你做为家长仗着你比孩子有势力就指责训斥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是更没品?

就这样的家长带出来的孩子,别说小朋友不喜欢与其一起玩儿了,就算小朋友愿意,我都不赞同。那些矫情玻璃心的人,向来最是小题大做常有理,你和这种孩子玩儿,稍有不顺心就哭爹喊娘就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加上但凡能教育出这种孩子就有其特点的父母,遇到矛盾的时候根本就是无法沟通,何必没事找事。

再有就是,对于孩子的需求,适当满足,不要超前满足,超量满足。太容易得来的东西,没有人会去珍惜。别说是孩子,就是成年人的你我,都是一样的。

每次放学走到幼儿园校门口的时候,都会看到很多小商贩,摆弄着各种孩子的玩具。我也常常看到有很多家长,停留在各个摊位前,按照孩子的指手画脚,买下各种孩子所要。也常常有孩子因为家长的不满足,站在道路中间大哭大闹,甚至坐在地上耍赖。最后,家长只好乖乖就范,要哪个,给买了哪个。我相信,这样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都会惯用此伎俩。甚至长大后,只要父母有什么不如愿,就会苦苦相逼,甚至以死相威胁。不达目的绝不能善罢甘休。这就是一件小事成就的孩子心理。

作为我来讲,就很少给女儿买这些。即便是特别想要,女儿也会这样和我说:“妈妈,你都好久没有给我买过我喜欢的东西了,这个发卡正好也是我需要的,你看能不能给我买一个,要是不能就算了。”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会考虑给女儿买一个。不是因为我吝啬,不愿意花那几块钱,而是我想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喜欢的东西有很多,但不是喜欢,就一定要拥有,一定要带回家。求而不得,也是有的,不能因为得不到,就觉得沮丧难过,甚至活不下去。还有就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银行提款机,想要什么动动嘴皮子就能得到什么。父母的钱,都是通过辛苦的努力换来的,不能随意浪费。想要满足自己的追求,实现更好的目标,那么从现在开始,自己就要付出努力在学习上。这样,将来才有能力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为的,不是眼下这件小事,而是长远的未来,她对人生的认识与考量。所以,女儿从来不会因为喜欢什么,我没给买,而闹个不停。买就买了,不买就不买,心态很平常。

虽然我经常对她要求比较苛严,但我也会和她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对任何一件事情,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和妈妈交流。有时候,她挨了我的批评,气的哭半天,我会告诉她,生活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一帆风顺,也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但不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都可以过得去,只要你够坚强。

舞蹈基本功做不到位,我就让她练了一遍又一遍,哭了一场又一场,直到汗流浃背,头发都湿了,她却发现自己原来真的可以将这个问题解决掉。得到老师在全班的表扬后,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谢谢你对我的批评。”数学题总是犯同样的错误,爸爸在讲解过后,让她各种练习。本来就做的不顺畅,做多了更是不乐意,但我们就是鼓励加批评,直到彻底掌握。她会开心的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的严格要求,我终于战胜了它。”

看上去,她好像只是战胜了一件事,其实不然。她收获的绝对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的计算方法,更是树立积攒了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点点滴滴,从小事做起,树立孩子的坚强独立,为的,只是有一天,她离开了父母的羽翼,依旧可以生活的很好。

(四)爱子,更要教子

当然,我的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一直在有意的规划,与摸索。很多认识我的妈妈们,都觉得我对孩子太严苛了,有时候简直就是一种狠心。孩子姥姥甚至说,我简直就像是个后妈。其实不是,我心里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爱她,不比哪个妈妈少一分一厘。

只是我觉得,大部分父母都太爱孩子了,但又太不会爱孩子了。父母们大多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那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溺爱是一种后患无穷的爱,它没有使孩子输在起跑线,却输在了终点线!

聪明的家长不是越俎代庖,剥夺孩子自己的成长能力的。你对他越是宠溺,越让他丧失感知能力,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理解,不懂得承受,不懂得付出,不懂得珍惜,不懂得体谅。也许很多人,本来,养儿为防老,偏偏自己的孩子却只会啃老,还在稍微遇到点儿挫折的时候就觉得全世界都欠了自己。

父母终究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与其给他有限的滋养,不如授艺于如何让自己拥有滋养的能力。世界上数万种工作中,养儿育女是最重要、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为人父母总是艰难与伟大同行,辛苦与幸福同在,世上歌颂这种亲情的文字俯拾皆是。但是,就如高尔基所说的,生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爱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爱孩子一旦被人类赋予了教育的因素,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只凭父母对孩子的满腔热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科学的理念,掌握爱孩子的艺术与学问,如果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得当,就会适得其反。

对于教育孩子,我赞同一句话,七个字,那就是:特别狠心特别爱。

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时间、精力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也不见得终身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谋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才会有从容的晚年,孩子也才会收获成功的人生。



对待孩子,切莫知爱而不知教(转)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待孩子,切莫知爱而不知教(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