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意蕴

 摘要:论文主要探讨艾略特长诗《荒原》中的死亡意蕴及其表现,简要概述艾略特其人及诗歌,描述《荒原》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对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艾略特; 荒原; 死亡意蕴

  

  作为公认的英美现代派诗歌大师,T.S.艾略特在英美乃至全球诗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不仅在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上有所成就,其代表作《荒原》更是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一、《荒原》的时代背景

  长诗《荒原》创作于一战之后,当时整个西方社会衰败堕落,混乱无序,人们精神空虚,失去信仰、理想和追求,诗中的 “荒原”即是象征着失去了精神信仰的西方社会。艾略特信奉天主教,他认为只有宗教信仰才能拯救整个腐败消沉的社会,才能使人们精神的贫瘠荒原变得重新繁荣,一个没有信仰支撑的社会,便是世人眼中的“荒原”。精神信仰的缺失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即是死气沉沉的臆想世界。艾略特在《荒原》中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信仰缺失,死气沉沉的世界,在此,读者所能感受到的最直观最深刻的感触即是死亡,全诗笼罩在一片死亡的气息中,这种死亡的气息便象征着当时的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的衰败。

  二、《荒原》中的死亡意象

  在西方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有一个母题长久地出现在作家们的笔下,那便是“生存与死亡”。 作为人生的必经之路,在天主教的观念中,死亡则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天主教认为人生而带有原罪,所以就需要用水洗去罪孽,死亡是人们通向永生,洗去现世之罪的必经路径。而人的一生总是不断地犯下罪孽,最终走向死亡只是为了再次洗去罪恶,而得永生。于是有了上帝之子耶稣基督代替世人接受惩罚,而后复活。在各个宗教中,死亡似乎都被人们作为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而将其描绘得较为美好,引人入胜。作为天主教徒的诗人艾略特,死而得救赎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在诗中,艾略特大量使用圣经故事及天主教信仰,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指出信仰得救之路。长诗的主要线索“年老的渔王”便是圣经故事中生命力和繁殖力的象征,荒原是渔王统辖的国度,而荒原作为死亡之境,亦是信仰重生之地。在诗中作者向我们描绘的荒原上,死亡成了一件似乎是随处可见的平常之事,荒原上的人们谈论死亡,就像在谈论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而荒原里的人对于自己的死亡却又是毫无自觉的。

  从长诗开头的女先知古米的西比尔被关在笼子里,对孩子们说“我要死”,到长诗的第一段里,作者借《圣经》典故描写的荒原景象,以及之后作者向我们描写的花园里的尸体,穿越伦敦桥的濒死的人们,全诗极尽所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荒芜的“虚幻的城市”。而处于这座城市之中的人们是否能得救呢? 在诗歌第三部分的最后,作者发出呐喊: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救拔出来,主啊你救拔,烧啊。人类要拯救精神荒原,必须借助于熊熊天火,烧毁无止尽的欲望,打开得以重生的通途。除此之外,诗中随处可见的隐喻和象征,亦从各个角度向我们阐述了信仰这个观点。

  三、死亡与拯救

  不同于我们所认知的永恒死亡,诗人对于生命最终形式的认识则是由死而得救赎,腓尼基水手的死亡说明了这一点,这一典故的来源即是水手由于纵欲犯下罪孽,被神判处淹死于大海之中,在神话传说中,人类的生命来自最初的繁殖之神,而在荒原的世界里繁殖之神即是渔王,淹死的腓尼基水手也许正是由水洗净罪恶而得永生。二十世纪欧洲社会一整个时代的精神幻灭,在诗人眼里似乎也只能由信仰而得救。在诗歌的第五章里,诗人向我们描述了荒原景象:耶稣死后,“死山的嘴长着蛀牙,吐不出水来”,只有岩石和龟裂的土地;东欧和俄国革命后,“钟楼倒挂在半空中,敲着回忆的钟,报告时刻,还有歌声发自空水槽和枯井”;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后,“空的教堂仅仅是风的家”。荒原上已经没有水源了,人们在绝望之中“等待下雨”,看见头顶乌黑的云,这时雷霆说了话:给予、同情、克制。然而雷声过后,荒原依然如故,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我们只有等待“出人意外的平安”。

  诗人对宗教寄予了全部的希望,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诗人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怀疑和焦虑。在长诗的最后,在这一段中作者以渔王的口吻向我们提出了荒原的命运这一疑问,荒原最终的命运是什么?伦敦已是罪恶横生,诗中代表伦敦的那片荒原正在荒芜,荒原上的居民肆无忌惮的放纵欲望滋长,渔王是不是依然愿意眷顾这片被遗忘的罪恶之地?荒原上有太多的罪恶和欲望,如同现实世界的伦敦,人们的欲望无止境的滋长,使得他们的思想已麻木,眼里再也看不到信仰和真理,而沉溺于纸醉金迷的人们是否真的能在信仰中得救赎?

  在长诗中,作者认为精神世界的缺失和信仰的流逝只有通过毁灭和重建去改变,而毁灭的最终形式,即是死亡。也许死亡而得救只是濒临绝望的人们赖以相信的唯一光芒,或是宗教用以安慰世人的说辞,我们亦无法确定死后的天国是否美丽,而带着这个美好的希望,盼望着在死后灵魂能不灭,在完全毁灭之后尚能留下纯洁的灵魂,原罪亦将得到宽恕。

  

  参考文献:

  [1][英]詹姆士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2]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李俊清.艾略特与“荒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阜新校区))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6473060.htm

你可能感兴趣的:(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