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乘与上座部
公元前五世纪之后,佛教内部分成两大思想主流,同时也是修行方法两大流派:
大乘(mahayana)与上座部(theravada)。
大乘佛教流行于东亚,包括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地。最广为人知的大乘系统是禅宗(Chan或Zen)。
上座部大修行系统则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国家。
2. 上座部的禅修方法
上座部佛教传统(theravada)的禅修方法有两种,在巴利语里被称为:samatha 和 vipassana。
samatha被翻译为“定”,或“止”,或音译为“奢摩他”。是指——把心念集中于单一对象的状态,让心意安定下来,不再四处游荡。
vipassana通常被翻译为“观”,因为早期英文将它翻译为insight,所以通常被称为“内观”。指的是——不加评判,清楚觉察当下发生的事。
一些禅修体系强调的是【定】的成分,如排除内心思维与感受,专注于祈祷、唱诵、炷焰、佛像、上师像等。进入“定”境,一种深沉的平静会遍布全身,这种欣快感受会一直持续到禅修者下座为止。它美好、愉悦、有意义、吸引人,不过却也是短暂的。你不可能永远坐在坐垫上不下来吃饭喝茶。
另一个禅修的成分是【修观】,修习内观者以禅定为工具,让洞见得以粉碎障蔽实相的妄念。透过单纯觉察与清楚掌握整个呼吸的过程,达到正念。以呼吸为专注的焦点之后,禅修者可以进而观察他的整个认知世界。禅修者学习观看一切身体经验、感受、思想的变化,并且学习研究他自己的心理活动与意识转变。这一切改变不断发生,除了在座上,吃饭走路,我们随时都可以经验的到。
3、大乘的修行方法
大乘的佛教传统代代相传,至佛传第28祖,摩诃达摩,东渡中土,传到中国。
达摩亲身来到中国,是佛传的真正道理传入中国的开始。这个时代的开篇,这个体系,被称之禅宗。
其实佛的道理,究竟的真相,哪里来的这宗那个宗,就是一,就这一个。从禅宗初祖达摩而下,大乘佛教的修正方法是:
坐禅。
静坐莫究。
4、两个概念:“渐修”和“顿悟”
对于自我意识的消散,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是渐进的过程,先逐步增强洞见,以深入实相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禅修者会突然打破围墙,发现光明。这一刻,名为解脱。解脱之后,就像进入一个新境界。
另一种见解,认为众生本就是佛,差别仅在一念之间。众生一念明,则当下即为佛,佛一念迷,即为众生。虽然不断精进在修持,但迷悟一念间,全在当下。成佛不在远方,就在当下,就在脚下。并且,当悟了之后,并不能一了百了,所以“悟后起修”,见性之后还得如同佛一样,“刻刻不放逸”才行。
一般意义上,禅宗是后者之路。藏密是典型的前者。
5、佛学
佛学不是宗教,佛学是一套有别于我们一直信以为真的世界的世界观。
包含了思想体系,及如何达到的实施手册。
佛学的根本态度始终是重视体验和反对权威的。佛陀非但不强调正统,而且他还是一个真正反传统的人。
他反对迷信教条和权威,提出一组主张,让人们自己去验证。他邀请每一个人“亲自来看”。
佛对弟子说:“不要在你自己身上装上别人的脑袋。”
禅修是一种活泼的活动,一种根植于体验的活动。
它不能只被当成学理来研究和讲授。
它的道理如果只装在脑袋里,动在嘴皮上,那么无济于事。
6、书
我不敢乱写,上面绝大部分描述来自这两天重新翻出来的南传佛教高僧德宝禅师的著作《观呼吸》。
这本书2009年就呆在书架上,但那时读来,如隔靴搔痒,句句有道理,但又搔不到痒处,落不到实处,行不到生活中。
最近几天整理书架时翻出来重看,英文原书名是《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用平实的语言聊聊“正念”。现在读来,才觉出味道来。
从这位上座部的大禅师的讲述里,更清楚的分辨的出,南传佛教的止观,和大乘佛教的只管打坐,修行方式,内在见地的细微差别。佐他人,以明自身。
同样有意思的,这一套书中就包含了同等了不起的一本小书,铃木俊隆禅师的《禅者的初心》。
感谢这套书的编者。如果你想了解的内容包括这些关键字:【正念】【佛法】【内观】【安般】【呼吸】,这套书是一个中正的根基。
修行一事,越花哨如调色盘,越是末梢,越繁茂,也越远离根基。
整个东方的修行体系,都在上面描述的总则之内。以表象去对应实际修行的核心品质即可。
7、为什么禅修?
关于这个,下周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