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制茶史 魏晋制饼茶

2016-06-20 小君 掬月汀

广陵散

熊云韵 - 广陵散

       华夏到了三国时代 ,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及晒干收藏后羹饮蔬食逐渐变为饼茶。三国时期魏·张揖《广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作料调和作羹。 《广雅》中对茶的记载,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第一次有考证的制茶及饮茶方法的文字记载。

       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萌芽阶段。从文献记载来说,汉以前乃至三国的茶史资料十分缺乏,我们无法确定这种饼茶的制作是经过怎样的处理方法,采来的茶叶可能经蒸青或略煮软化压成饼再晒干或烘干亦未可知。

        然而在两晋以后,随着茶文化与我国各地社会生活和其他文化的进一步相汇融合和相互影响,文人愈来愈多地加入了饮茶的行列,两晋时,不仅出现了《登成都楼》、孙楚《出歌》等吟及茶事诗歌,而且也出现了杜育《荈赋》一类专门描述茶的文学作品,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文人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是从饼茶开始的。

       晋代在历史上时间较为短暂,很多人不甚了解其历史事件,但在茶文化史上,晋代的一篇文章非常著名。这便是杜育所作的《荈赋》。《荈赋》是中国历史上迄今第一篇有关于茶叶专著的文学作品。内容涉及到的范围包括自茶树生长至茶叶饮用的全部过程。

      《荈赋》原文:

        灵山惟岳,奇产所钟。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林;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若乃淳染真辰,色绩青霜,〖      〗〔原文有四字佚失〕,白黄若虚。调神和内,倦解慵除。

         文中第一次描述到当地种植茶叶的规模“弥谷被岗”;第一次描述到采茶时间“月惟初秋”;第一次描述到茶具选择“器择陶简,出自东隅”;第一次描绘详细的茶汤特征“沫沈华浮”……

感谢关注!

掬月汀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夏制茶史 魏晋制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