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v1 RIPv2的区别:
① RIPv1广播更新;RIPv2组播更新
① RIPv1有类路由协议;RIPv2无类路由协议
② RIPv1自动汇总;RIPv2支持VLSM
③ RIPv1不支持认证;RIPv2 支持认证
④ RIPv1不携带下一跳;RIPv2携带下一跳
⑤ RIPv1无法携带tag值;RIPv2携带Tag
RIPv2和RIPng的区别:
① RIPv2端口号为520;RIPng端口号为521
② RIPv2支持认证;RIPng协议本身不支持认证
③ RIPv2源地址为接口IP;RIPng源地址为LinkLocal地址
④ RIPv2目标地址为224.0.0.9;RIPng目标地址为ff02::9
⑤ RIPv2下一跳地址为32位;RIPng下一跳地址为128bit
⑥ RIPv2报文最大不超过512Byte;RIPng报文大小根据接口MTU决定
OSPFv2和OSPFv3的区别:
(1)相同点:
① 网络类型和接口类型一致
② 接口状态和邻居状态机一致
③ 链路状态数据库一致
④ 洪范机制一致
⑤ 相同类型的报文:Hello报文、DD报文、LSR报文、LSU报文、LSACK报文
⑥ 路由计算基本相同
(2)不同点:
① OSPFv3基于链路,而不是网段(MA网络两端地址可以不在同一网段)
② OSPFv3移除了IP地址的意义
③ OSPFv3支持同一链路上多个进程
④ OSPFv3利用IPv6链路本地地址
⑤ OSPFv3的报文及LSA格式发生改变
⑥ OSPFv3移除所有的认证字段
⑦ OSPFv3的LSA报文里增加了LSA的洪范范围
⑧ 新增两种LSA
DR和DIS区别:
选项/名称 |
DIS |
DR |
是否存在辅助 |
只有DIS |
DR、BDR都存在 |
选举规则 |
默认为64,越大越好 |
默认为1,越大越好 |
选举优先级0 |
依旧有选举资格 |
无选举资格 |
Hello包的标识 |
认为自己为DR |
不认为自己为DR,等待其他路由器告知自己DR的标识 |
选举过程 |
优先级、MAC |
优先级、Router ID |
能够抢占 |
抢占 |
不抢占 |
连接关系 |
全互联,所有的路由器之间都是Full状态 |
其他路由器只和DR、BDR有Full关系 |
稳定后行为 |
默认每10S发送一次CSNP |
和其他路由器一样,每30min发送一次自身产生的LSA |
ISIS和OSPF的区别:
需求 |
IS-IS |
OSPF |
支持的不同的协议类型 |
IS-IS协议直接在链路层上使用,报文直接封装在链路层报文中,支持IP、OSI CLNP多种协议 |
OSPF封装在IP中,只支持IP协议 |
LSP周期时间不同: |
IS-IS的LSP生存时间是从20min(可配置)往下计算到0来清除旧的LSP |
OSPF是从0往最大值涨到 60min中(周期不可配置)来清除更新就的LSA |
区域划分方式的不同: |
IS-IS协议中整个路由器只能全部属于一个区域,路由器的LSDB按Level来维护,一台路由器可以属于多个区域(3个)实现平滑过渡 |
OSPF协议中,一个路由器可以属于多个区域,每个接口可以属于一个区域,路由器为每个区域维护一个LSDB数据库 |
Broadcast网络Full关系 |
所有的路由器都形成UP关系 |
只有DR、BDR才和DR-other形成Full关系 |
定义骨干区域的不同: |
对骨干区域而言,IS-IS时通过链路的L2路由器来组成骨干区域 |
OSPF通过特殊的Area0来定义骨干区域 |
选举DR的不同: |
IS-IS协议中DR(DIS)选举比较简单,根据优先级和MAC地址进行选举,并默认抢占,不可更改,无BDR的概念 |
OSPF协议中DR选举比较复杂,根据优先级和Root ID进行选举,并且优先级高的不一定成为DR,有BDR的概念 |
网络类型的不同: |
IS-IS只支持P2P和broadcast网络类型 |
OSPF可以很好的支持各种网络模型 |
MTU检测 |
将Hello报文使用垫片填充最大MTU |
在DD报文中显示MTU大小 |
验证 |
如果一端配置验证,一端没有配置验证,没有配置验证的设备收到带有验证TLV的Hello报文,由于无法识别认证TVL,所以会跳过,由于收到对端的Hello报文,所以将对端邻居设置为Init,对端收到没有配置认证的Hello报文,认为邻居不合法,不将其放入邻居表中 |
如果一端配置验证,一端没有配置验证,则两端都 无法建立邻居 |
ISIS为什么比OSPF收敛快:
① 收敛过程中,广播网络上,DIS直接选举,而OSPF的DR在等待40S之后才主动选举
② 针对于OSPF,区域内IP 变动为ISPF,而对于ISIS,区域内IP变动为PRC
③ LSP快速扩散:此特性可以加快LSP的扩散速度。 正常情况下,当IS-IS收到其它路由器发来的LSP时,如果此LSP比本地LSDB中相应的LSP要新,则更新LSDB中的LSP,并用一个定时器定期将LSDB内已更新的LSP扩散出去。 LSP快速扩散特性改进了这种方式,使能了此特性的设备收到一个或多个较新的LSP时,在路由计算之前,先将小于指定数目的LSP扩散出去,加快LSDB的同步过程。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整个网络的收敛速度。
④ 智能定时器:在进行SPF计算和产生LSP的时候用到的一种智能定时器。该定时器首次超时时间是一个固定的时间。如果在定时器超时前,又有触发定时器的事件发生,则该定时器下一次的超时时间会增加。 改进了路由算法后,如果触发路由计算的时间间隔较长,同样会影响网络的收敛速度。使用毫秒级定时器可以缩短这个间隔时间,但如果网络变化比较频繁,又会造成过度占用CPU资源。SPF智能定时器既可以对少量的外界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又可以避免过度的占用CPU。通常情况下,一个正常运行的IS-IS网络是稳定的,发生大量的网络变动的几率很小,IS-IS不会频繁的进行路由计算,所以第一次触发的时间可以设置的非常短(毫秒级)。如果拓扑变化比较频繁,智能定时器会随着计算次数的增加,间隔时间也会逐渐延长,从而避免占用大量的CPU资源。 与SPF智能定时器类似的还有LSP生成智能定时器。在IS-IS协议中,当LSP生成定时器到期时,系统会根据当前拓扑重新生成一个自己的LSP。原有的实现机制是采用间隔时间固定的定时器,这样就不能同时满足快速收敛和低CPU占用率的需要。为此将LSP生成定时器也设计成智能定时器,使其可以对于突发事件(如接口Up/Down)快速响应,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同时,当网络变化频繁时,智能定时器的间隔时间会自动延长,避免过度占用CPU资源。
OSPF和ISIS,哪种协议支持的路由条目更多?
无法定量哪种协议支持的路由多与少,如果处理器能力及memory尽可能的高,任何协议都能支持尽可能多的路由. 但从以下几个方面能看出ISIS较OSPF更适于及有能力支持更多路由. 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分析isis与ospf 报文结构:
① 报文的结构直接决定了承载能力:
在OSPF中,每条路由都会使用相应的LSA. LSA种类多, 传递及表达各种路由需要的LSA的开
销偏大.ASBR上外部LSA5过多. 而在ISIS中,任何路由信息都使用TLV传递,不论内部还是外
部,结构简单,易于扩充,改进,更多的路由对协议改变不大.LSP报文可以使用fragmentation支
持更多LSP,以实现LSP能传递更多路由.
② Area 结构及路由器数量:
Ospf的设计建议使用多area,层次结构设计,中间area0,周边非0 area; 以减少LSDB大小,每个
area对路由器数量限制在最多200台(曾经建议50台). ISIS对area连接关系没限制,唯一要求
就是Level 2要连续.实际中更多采用扁平结构设计,单区域,level2邻接. backbone支持的路由
器数量可不低于400台.
③ 收敛及计算开销:
Ospf在每个area内,初次full spf,以后区域中的任
何变化都iSPF计算(即使area 内叶子路由的变化也是iSPF).区域间及外部路由则采用partial
SPF,即PRC; 作为ISIS, level 2 backbone 中or level 1 area中,初次full spf,之后也是iSPF计算,
即所有路由变化都是PRC计算.故ISIS相比ospf当路由变化时,收敛相对快,计算开销较小;再
多的路由,由于路由的抖动而引起的网络的震荡影响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