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气盛,为了证明自己,远赴尼泊尔赚钱,回来初恋女友跟了比自己优秀的师哥。
为出人头地、有能力给心爱的人在大城市买一套房,进传销组织,结果还被她带来的警察逮捕入狱。
五年后出来,她已成高官小三、精英企业家;带着坐过牢的身份,无法立足,自负却又自卑到极致,投机取巧冒用一个身份,步步为营,成功应聘为名企薪酬总监。
看着好像要升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不出3天被识破,列入人力资源黑名单,一切归零,甚至是负数。
这是《猎场》中,男主人公郑秋冬前6集的人生经历。
看着他,就像看到每个不甘平庸的我们,一直在挣扎,却从来都普通。
01
没有人觉得自己很一般
《社会性动物》一书中,在讲述“自我认知”上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招募一群测试者,分为两组,随机给他们打分。然后,再问他们觉得这个测试靠不靠谱。
那些得分很高的人普遍觉得这个测试很靠谱,而得分低的人则完全相反,认为此次测试毫无说服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这样认为,会让自己感觉好一点儿——我得分低,并不是因为我个人不行,而是因为这个测试不靠谱;反之,我得分很高,则确信这个测试很靠谱,说明我就是这样优秀的人。
这种现象叫“自利偏差”——人们总是会倾向于把结果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
02
成功从来也没有很多
我们都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你名校毕业,初出茅庐,跟着导师做过几个大项目、赚过一点儿钱、见识过各种牛人分享和时代红利下一个个蹿红的成功者。
你踌躇满志、信心满满,想在时代的惊涛骇浪中做一个弄潮儿。
工作之后,发现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冗长而乏味,你知道自己有野心和抱负,不甘于此。
于是,在过剩的欲望驱使下,你无法再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做事,希望可以一步登天,光环加身。
而膨胀的欲望,最后只会反噬自己,抛弃道德底线,甚至走向犯罪。
虽然这是一种极端,但多少人其实只是没有机会,一旦一夜暴富的可能摆在你面前,相信有野心有欲望的人都很难拒绝。
可是,你再认真盘点一下那些成功的案例。
每一万个公号里只有几千个存活下来,每存活的几千个当中,只有几十个会成功;资本市场中,每一千个人里,只有一个人活得很好。
刚举办完Pro2发布会的老罗,高中退学,摆过旧书摊、倒腾过走私车、卖过壮阳药,还干过半年的传销讲师,险些被捕入狱,是不是像极了男主人公郑秋冬。
可他是如何逆袭的呢?
主动给俞敏洪写求职信,试讲了三次,成功应聘为一名GRE讲师;后来,创业,做网站、出书;再后来,创办锤子科技。
你必须直面不够完美的现实人生,脚踏实地的走很多步,做很多努力,才可能有爆发;甚至,也可能,连机会都没有。
03
但你还是要干
知乎上“如何评价姜伟导演的《猎场》”这个问题下面,11月8日有个答主做了这样一个回答:
“说句难以启齿的话,本来我打算今天自杀,结束这无意义的生命的。我硕士毕业,是全家的希望。
已经离职半年,饿了三天,难以启齿,不知将来怎么样。不敢跟家里朋友说,积蓄早已花完,一直在迷茫,房东在催,信用卡还款在提醒。
本来打算今天喝完酒,去结束一切(我实在不知道还有其他结束方式)。喝了些酒,看了猎场,罗伊人那样的恋人让我想起了初恋,郑秋冬的几起几落给了我信心。明天就去借钱,说实情,重新开启人生。”
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在做着这样苦苦的挣扎。
哪怕是如此挣扎,他也在努力地做着自我救赎。
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的人们,是很普通。
但你又是不一样的你,这个“我”,很重要,拥有独立意识和自我精神。
这个“我”要做的挣扎,其实,主要是和自己和解。
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相应的短处。
你要擅长扬长避短,把长处发挥到极致,做到光彩照人。
这一场强与弱的博弈,归根结底还是自我的拷问和进步。
很高兴,你我都有理想。
虽然命苦了点儿,但年轻不就是用来吃苦的吗。
话不多说,咔咔就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