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锁红楼:宝钗的慈悲

尘锁红楼:宝钗的慈悲_第1张图片
宝玉和宝钗

之前有写过《宝钗的善良》,很多事情都没有具体写到,前几日接连《红楼梦》25、30周年聚首的视频,看见宝钗扮演者张莉在悼念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的环节,情不自禁的落泪时,忽然就想到宝钗这个女孩子,虽然金玉良缘一直是以阴谋论存在的,也有宝钗扑蝶陷害黛玉这一段公案,导致很多人以为宝钗,也是个阴险狡诈之人。

但笔者不觉得宝钗有多阴险狡诈,相反,随处可见宝钗的善良与慈悲。比如,在送宫花这一回里,周瑞家的送走刘姥姥来回王夫人的话,恰好王夫人在薛姨妈这边,周瑞家的又来薛姨妈这里,当她来到梨香院大门口时,看到王夫人的丫鬟金钏,正在和香菱玩耍,香菱是谁?就是薛蟠从冯渊手里抢来的女孩子,因为成了薛蟠的妾室,在薛家的地位,类似主奴之间。换句话说,在薛蟠面前是小老婆,在薛姨妈和宝钗这边,等同于丫鬟。这个丫鬟正在门口玩呢,而此时,宝钗这位大小姐,却在屋子里描花样子呢。试想一下,如果王熙凤在干活而丫鬟在玩,会是什么样?饶是平儿,凤姐还要拿话打趣几句,何况是其他丫鬟,肯定要遭一顿臭骂。可是,香菱在梨香院门口玩,若不是得了薛姨妈和宝钗的允许,她又怎么敢自在地玩耍?

尘锁红楼:宝钗的慈悲_第2张图片
87版宝钗

当然,你可能会说,王夫人不是来了吗?香菱有义务陪王夫人的丫鬟金钏玩啊。或者,你会说,香菱好歹是宝钗哥哥的老婆,从身份上来讲,宝钗还得叫香菱一声嫂子,自然不好说什么。但实际上,在过去,丫鬟即使做了妾室,其身份也比不过姑娘。看看赵姨娘就知道了。更何况,以前大姑子、小姑子的地位,要比嫂子高出许多,嫂子是要看大小姑子们的脸色,并且务必哄好她们。就连凤姐,也惧怕小姑子探春几分呢,探春也从来不给凤姐好话,可想而知,做人家媳妇有多不容易。

那么,在薛蟠跟老伙计出去见世面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宝钗不仅遂了香菱的心愿,找出合理的借口说服薛姨妈,将香菱带进了大观园,还教给香菱为人处世的礼仪,刚一回大观园,就让香菱先去拜见贾府里的老太太、太太并凤姐。后来平儿来了,就让平儿带话给凤姐。随后,任由香菱跟着黛玉学写诗,香菱疯魔了一般地学习,大概是连针线活都顾不上做或做不了多少了吧。但宝钗从来没有阻止她学诗,还鼓励她去找黛玉请教,并时不时地嘱咐她要注意身体,该睡觉睡觉,别累坏了自己。

等到夏金桂嫁入薛家之后,作为薛蟠的正妻,三番五次地折磨香菱,宝钗也是能帮就帮一下,后来薛姨妈气急败坏要卖掉香菱,又是宝钗力保香菱,将香菱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宝钗都不必如此善待香菱。即便香菱被卖掉,也无损宝钗的一丝一毫。

阴险狡诈之人,可能会假装对一个人好一下,但自始至终的好,就不能以笼络人心、注重名声这样的说法来一概论之了。

尘锁红楼:宝钗的慈悲_第3张图片
87版莺儿

再来看看莺儿,宝玉探视养病的宝钗,宝钗让莺儿去倒茶,莺儿却在那里杵着不动地方,还傻傻地笑着,换成凤姐,估计早就开骂了。但宝钗并未责骂莺儿,也许你会说这是宝钗的一个计谋,就是为了透过莺儿说出宝玉的通灵宝玉和她的金锁是一对,以此让宝玉明白,他将来要娶的,只能是宝钗。但这个论断笔者并不赞同,或许宝钗确实有心机,却不至于那么明晃晃地借着莺儿的嘴,表白自己的心思。那是什么时代?女孩子家怎么可以随意说爱情和婚嫁这类话题?那会是名声上终身的污点,永远都洗不掉。况且,宝钗是格外注重自身形象和口碑的。

及至后面,第三十五回莺儿打络子一段,更显出她审美眼光的不俗,她对络子与所装物品间颜色搭配的见解,至今还为工艺家们所乐道。这说明了什么?宝钗也是经常做针线的,对于饰品及颜色搭配也必然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可见莺儿跟着宝钗学到了不少。而第五十九回宝钗让莺儿去黛玉处取蔷薇硝,蘅芜苑与潇湘馆的距离并不算远,但莺儿却没有快去快回,而是与蕊官在柳堤边走边编花篮,还说把这个新编的花篮送给黛玉,黛玉是什么样的眼光?一般的俗物是入不了眼的,但她对莺儿编出来的花篮却是大加赞赏,收下了这份独特的礼物,可见莺儿果然不是一般的手巧。如果不是宝钗善待下人,莺儿又怎么可能边玩边去潇湘馆,不担心自己浪费了那么长时间会误了家里的活计?

薛蟠终于从外面回家来,宝钗却马上想到要犒劳那些跟着去的伙计们,当然,有人以尤三姐之死、柳湘莲出家一事来诟病宝钗,认为她很绝情。但笔者以为,这算不上绝情。


尘锁红楼:宝钗的慈悲_第4张图片
87版宝钗

首先,宝钗对尤三姐与柳湘莲,是陌生的。没有人真正想着关心一个陌生人,这是人之常情,即使你看新闻某些事件触动了你,让你落泪或悲伤,也不过是你个人被这个陌生人的遭遇,触动了你的某个情绪点而已,并非是你关心那个陌生人的表现。即使是你见过一面的人,他当真死了,三两天甚至一转身就忘了他和他已经离世的事情。如果说宝钗绝情,那么现实中这样的绝情人比比皆是。

其次,他们的生死,宝钗关心不了也帮不上什么,她只是个姑娘家,虽然帮衬着母亲打理家族生意,却极少与外面的人有过多的接触,也不可能有来往。所以,她冷眼对待柳湘莲的事情,并无不可。话说回来,因为某个人的遭遇悲伤或哭泣,你也只是针对与你熟悉、有感情的人,你不会对一个没有任何印象的陌生人或只见了一两次面的人,哭个满脸泪痕或整日忧思,不是吗?所以,面对陌生的柳湘莲与尤三姐的死亡,宝钗很冷漠,是正常的。就算那是哥哥的救命恩人,惦记这份恩情的,也是薛蟠,宝钗没有任何必要的理由,要对尤三姐的死亡及柳湘莲的出家,热泪长流或说着毫无意义的安慰话。当然,如果柳湘莲还在京都,与薛蟠一直有来往,宝钗也会以礼相待,给予柳湘莲应有的尊重。

第三,跟着薛蟠一路担惊受怕最终平安回来的伙计们,却关乎着薛家的生意发展。如果打点不好这些人,薛家在生意上就有可能遭受这些人的捣乱。不要以为这些人是好摆平的,稍有不慎,这些人能把主子们欺负死。看看王子腾病逝之后,凤姐在贾府的地位一落千丈,婆子们都敢给她脸子看,就知道这些下人有多难对付了。

第四,我个人以为,照顾活着的人,比记挂死去或离开的人,更重要也更有人道主义。这不是势利和现实,而是关乎生存、关乎生命的问题。

你为死者或离开的人哭个死去活来,有用吗?除非你不需要操心任何事情,可以整日里多愁善感、悲悯众生、只顾思念死去和离开的人。

宝钗不行,这个从小失去父亲、兄长不务正业、必须协助母亲打理家族事务的女孩子,她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管和自身和家族生意无关的事情。

文/费漠尘,针对红楼梦的阐述及解析,均属个人观念与感悟。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恩遇见!

尘锁红楼:红楼悲情女子之晴雯

尘锁红楼:悲情十二金钗之王熙凤

尘锁红楼:悲情十二金钗之林黛玉

尘锁红楼:从宝黛的三生三世看因果不虚

尘锁红楼:宝玉爱黛玉并非只因三观一致

尘锁红楼:“小心眼”的林黛玉如何得人心

更多尘锁红楼请点击下面链接:

尘锁红楼系列文章总集

你可能感兴趣的:(尘锁红楼:宝钗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