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十年:从克林斯曼到伊涅斯塔

从未想过,一个九十分钟或者一百二十分钟充斥着男性荷尔蒙的运动,能够陪伴我十年。多年以后,当我透过烧烤袅袅而上的烟雾看向屏幕中奔跑的、认识的不认识的身影时,还会想起那个在数学课上第一次听到世界杯、听到卡恩布冯齐达内的下午。

2006年,德国世界杯。

此前,对足球的全部印象,是电视里嘈杂的人声以及解说时而催眠时而亢奋的声音,伴随着缓缓摇曳的电扇,酝酿的一个又一个夏日困意。而那年的世界杯,改变了所有,也积淀了无数个关于足球的回忆。

   2006年世界杯,柏林的球场张扬的是意大利人的胜利,蓝色的海洋淹没了几十分钟前齐达内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的落寞。

而在我,那届的世界杯在德国和葡萄牙的最后一场比赛之后、在默克尔给德国队每一位球员以及教练员戴上铜牌奖章之后就结束了。

那年的世界杯,一代狮王卡恩在替补席上结束了他国家队的生涯,“金靴”克洛泽的空翻还写着青春的名字,罗纳尔多头顶“五星巴西”的荣光、带着星光熠熠的桑巴军团却最终在齐祖面前俯首称臣;那一年的世界杯,一半以上的女球迷在讨论卡卡,讨论那个横空出世有着阳光面容的大男孩;而那时的梅西,第一次参加世界杯,首发一次替补两次,但终究没能等到阿根廷跨过主场作战的日耳曼战车。

而我,在那个夏天的童话里,却因一个叫尤尔根·克林斯曼的人,爱上了这个22个人围着半径不足十二厘米的足球、来回奔跑的"无聊"运动。

同桌曾经嘲笑我:你喜欢金色轰炸机?原来,你是我爸爸那一辈的人!

想到了一句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当然,我终究还是肤浅,会喜欢他完全因为他和勒夫在教练席上的制服诱惑(那时的勒夫在我家克帅的审美压力下还没有开发抠鼻技能),以及颠覆我世界观的德国足球。

念书的时候,容易被动的被灌输一些固有的思想,以此来记忆和强化那些你未知的东西:譬如说到德国条件反射的出现严谨二字,讲到日本首先想到的是侵华战争的残忍。而作为对足球零了解的我,看到的却是一群意气奋发、青春洋溢的男孩子,拉姆、波多尔斯基、施魏因施泰格,没有想到八年之后他们会在巴西捧起大力神杯,而彼时,他们已经是队中经验丰富的中流砥柱。

在知乎上看过一篇文章,分析作为教练的克林斯曼和勒夫区别在何处,克是开拓者,而勒夫则是继承者和执行者。克林斯曼执教国家队属于临危受命,彼时,德国足球陷入了低谷的泥淖。04年的欧洲杯战平郁金香,却输给捷克,小组赛便铩羽而归。在勒沃尔下课之后,足协将目标瞄向大洋彼岸。克里斯曼上任之后,给德国足球带来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插手青训,训练体能,让卡恩等一众老将坐上替补席,取而代之的是对新人的提拔,作为一个转战过欧洲四大联赛并成绩斐然的人而言,克深知德国足球固有的弊端,一方面是打法的单一、脚下技术的不足,另一方面是体能的缺陷。所以他在加强体能训练的同时,也在尝试更具有攻击性的打法,这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改革,且需要时间,时间。

直到世界杯之前,足协以及媒体仍未对克林斯曼表现出信任。但揭幕战对阵哥斯达黎加,4-2的大比分开始了梦幻一般的德国世界杯。原先留在人们印象中的除了严谨便是意志、顽强意志的日耳曼战车,在这届世界杯上因为大量年轻血液的输入,多了青春的激情以及打法的细腻华丽。高大的德国人除了空中接力,也能秀一把脚下技术以及团队合作。小组赛第二场,奥东科助攻诺伊维尔在补时阶段绝杀波兰。在3:0取胜厄瓜多尔之后,德国队以三战全胜小组第一的成绩进入淘汰赛。这也让曾经质疑克林斯曼的德国媒体为之兴奋和疯狂。随后,波多尔斯基的梅开二度,让德国队力克瑞典,与阿根廷相遇在四分之一比赛中,而阿根廷最终又倒在了点球之下。点球之前,卡恩和莱曼的小纸条传递,是两代门将在国家荣誉面前冰释前嫌的动人一幕。那场点球,送别了初出茅庐的梅西,而让德国人似乎看到了在家门口夺冠的希望。但是,同样是绝杀,这一次来自亚平宁半岛的蓝衣军团封堵了日耳曼人问鼎之路。2006年,时间停留在德国和葡萄牙的比赛,停留在默克尔和克林斯曼的握手相拥之中,之后的柏林,变成了邻国人的狂欢。

   克林斯曼走了,在世界杯之后,尽管有足协和贝肯鲍尔的挽留,他还是回到了他的加利福尼亚去晒太阳了。这个放弃了祖传家业“不想每天早晨3点就起来做面包”的叛逆小孩、这个闯荡过欧洲四大联赛的金色轰炸机,他和马特苏斯、布雷诺组成的“三驾马车”不仅在意甲叱咤风雨、更是带着曾经的联邦德国横扫千军拿到大力神杯。离开国家队之后,克林斯曼的新闻基本销声匿迹,直到2008年年初,他重新回到德国执教拜仁慕尼黑。

   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光。

   大赛后遗症曾一度困扰着我,世界杯落幕之后,每天依然捧着电视看体育新闻,犹如饿狼版试图从一干标题党中嗅出足球的气息。感情的出口,要么是放下,要么是移情。我选择了后者,然后开始了若干年看德甲的日子,并成为了拜仁的伪球迷。看德甲的幸福在于,德国队的主力几乎来源于其国内联赛,所以那些你在世界杯赛场上朝思暮想的人换了一身马甲又回到了你的视线当中,拜仁的拉姆、小猪,不莱梅的克洛泽(很快又转会到了拜仁),斯图加特的莱曼......

只是曾经的队友已经成为了此时的对手。这也是我觉得足球很迷人的一点,联赛和国家队的比赛接踵而至,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前一秒还在俱乐部的并肩作战,后一秒可能就是国家队的生死相见。想起了陈奕迅的那句歌词:来日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无论克林斯曼和拜仁此前多少恩恩怨怨,至少他再次回到屏幕前,于我是莫大的福利。拜仁作为德国国家队最大的血液输送站,克帅的到来仿佛将时光又流转回了2006年的夏天,再加上勒夫偶尔来观战拜仁和小伙伴叙叙旧,真真有种时空交错的幻觉。

   然而,国家队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未能撼动传统豪门的足球风格,随之而来的是联赛的失利以及冲突的累积,上任不满一年的克林斯曼随即遭到解雇,拜仁需要新的主帅来挽回他们在德甲的霸主地位,而克林斯曼则继续寻找能够让他足球思想生根发芽的地方。这一次,抛来橄榄枝的是美国国家队,而时间轴则是向后延伸到了2011年7月。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前几天,正在家门口举办的美洲杯上,美国队在半决赛不敌阿根廷,终究没有创造进入决赛的历史。但从2014年开始,经常有人说,现在的美国对有点像06年的德国,年轻、激情,然而足球在美国毕竟是后来之物,关注度远不及篮球和橄榄球,运动员也多数在国内联赛踢球,足球文化和球员的个人能力尚无法和欧洲以及南美强队相提并论。但是,足球是圆的,王朝的更新换代谁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

   足球世界的再一次狂欢,伴随着夏奇拉的歌声、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呜呜祖啦,来到了非洲的最南端。

   与南非世界杯一同到来的,还有10年的高考,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多年以后,当我无数次从考试的噩梦中惊醒,仍然记得那个夏日的深夜里、听着电话里人工语音一字一句报出高考分数时心跳的声音。

   我没有守来德国队的夺冠、没有守来阿根廷的捧杯,正如我没有一路向北、去成1000多公里外的北京。没有一段记忆是一座孤岛,譬如你怀念的澎湖湾边是因为那个拄着手杖、踩着薄暮走向余晖的外婆,一直萦绕在你鼻尖的阳春面是伴随着自来水声、切菜声在厨房忙碌的母亲,你至今无法放下的背包是因为它满纪念品和患难、还有摩擦留下的图案。那年的足球记忆伴随着太多成长的因素,理想和现实碰礁之后,是痛苦的抉择。在性未定、事未知的懵懂岁月,带着一颗不甘的心、带着一股盲目的冲动选梦、择城。

  2010年的南非,火了章鱼保罗,他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仿佛变成了吉普赛人的化身,准确预言直到西班牙夺冠。那年的德国,像是按上了Ctrl C + Ctrl V键,四分之一淘汰阿根廷之后,再度败给了未来的冠军。没有了克林斯曼的勒夫,依旧上演着制服诱惑,依旧驾驭者他的日耳曼战车,只是多了一点其他的爱好(此处省略一千图)。

(没有了克林斯曼的勒夫开发新的技能)

而对德国队里,也出现了很多些许陌生的面孔,托马斯·穆勒、厄齐尔、诺伊尔,年轻依然是德意志站的的代名词,也是2014年捧起大力神杯的伏笔。

和父亲一起看的决赛,但我却意兴阑珊败给睡眠。对西班牙和荷兰的不了解,也少了些看球的动力。毕竟男模们已经早早的离开了约翰内斯堡,等待着下一个轮回的四年。次日看了回放之后,记住了那个在加时赛打入制胜球之后致敬达尼·哈尔克的伊涅斯塔。

   之前已经断断续续的看过西甲的比赛,因为时差原因,德甲能看的直播,而西甲,只能在次日睁眼刹那看到温度尚未褪去的比分和数字。入坑巴萨,好像是07年的梅西中国行之后,屏幕里的梅西穿着唐装、即便是在同声传译的帮助下也难以抵挡住直播室里扑面而来的尴尬。段暄一直在活跃气氛,但是梅西多少有些不适应。突然就觉得这个羞涩的男孩很有意思,然后度娘告诉我,在刚刚进结束的06-07赛季,他上演帽子戏法逼平皇马,并在对阵赫塔菲的比赛中复制了马拉多纳的 “上帝之手”。

(一个巴西人和一个阿根廷人的友谊)

   10年世界杯前,对巴萨的全部记忆,是梅西进球后鱼跃而起跳到小罗背上、然后挥着手臂露出害羞的孩子般的微笑,是亨利从阿森纳转会之后组成的黄金三叉戟创造的巴萨辉煌,是普约尔飘逸的长发之下遮挡不了的坚毅目光。作为不懂战术的伪球迷,看到的是前锋的凌厉、看到的是后卫的铜墙铁壁,但看不到中场大师们承前启后的传接配合,所以,明明是巴萨的元老,明明同样是拉玛西亚青训营出来的人(一个成功的俱乐部背后都有愿意下时间和金钱血本的青训营!!),哈维、伊涅斯塔的名字才觉得尤为陌生。

   西班牙的捧杯创造了西班牙足球的历史,也是克鲁伊夫全攻全守足球哲学的最好注脚。他们随后又卫冕12年欧洲杯冠军,巴萨的催眠脚法横扫世界。

   但盛极而衰是规律,我没有加“自然”二字,因为我觉得这种规律是自觉而非自发的,是巴萨之外、西班牙之外的所有教练在破解的一道难题,然后突然有一天灵光乍现,见招拆招。

   于是才有了巴西世界杯上的黯然离去。1:5首战大比分输给荷兰,0:2不敌智利,小组出线已然无望的西班牙最后3:0战胜了袋鼠军团,卫冕冠军总算在南美大陆留下了最后的尊严。有人说,这是巴萨模式的末日,就像曾经的西班牙无敌舰队,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辟自己的海上霸权,但最后在与英国海军的较量中一败涂地,由荷兰取而代之成为海上马车夫。

但2015年,巴萨再次同时获得西甲冠军、欧冠冠军,并捧得国王杯,催眠术依旧在麻痹世界。

   而2014年的巴西,是完全属于德国人的,在这个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五的国度,见证了德国再一次将名字刻在大力神杯之上。从2006年或者说从2004年克林斯曼执教德国队开始,德国度过了新老交替的阵痛,作为国内联赛霸主的拜仁也经历了范加尔和瓜迪奥拉的教鞭,不同于传统德国的战术思路给俱乐部也给国家队多了灵感。在湿热的热带雨林中,在辽阔的亚马逊河畔,在风情万种的桑巴舞里,德国站上了世界足球之巅。36岁的克洛泽在对阵加纳的小组赛中替补出场,头球摆渡将比分扳平。进球后又是那个熟悉的空翻,只是这一次,他和已经不像02年、06年世界杯一般轻盈落地,他晃晃荡荡的坐到在绿茵场上、双手撑地起身,与跑来庆祝的穆勒紧紧相拥。这一刻,是两代前锋的交接,世上无不散之筵席,无不老之英雄。

(多少人曾潸然泪下)

    14年的世界杯,前半部分在宿舍里捧着电脑忍受着网速的迟延,后半部分则越过大半个上海、在陌生的全新的环境中继续着熬夜的日子。

    在哈维退出国家队之后,伊涅斯塔便成为了中场的灵魂与核心,不论是在巴塞罗那还是在西班牙国家队。解说员经常用的描述语,诸如“精准的手术刀搬的传球”、“灵光乍现的神来之笔”等等,这些都是你守着电视九十分钟、一百二十分钟,即便没有进球,依然会让你心潮澎湃的时刻。足球的魅力就在于一次次突如其来的心跳。0比0的比分,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就像哥伦布航海、就像玄奘取经,就像是从南极回到南极,你以为一切回到了原点,但是却已经看遍世间繁华。

===========================================================

   16年的欧洲杯,西班牙依然顶着卫冕冠军的光环,光环有时也是一种压力。首战的进球来的晚了些,皮克87分钟头球破门,让我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小白、拉莫斯和胡安弗兰的表现很沉稳,莫拉塔太过年轻,尚未完全融入整个队伍的节奏,但博斯克给了他足够适应的时间。博斯克的耐心在第二场西班牙对阵土耳其的比赛中见到了成果,莫拉塔两度破门。但是这场比赛,板鸭的心不在焉已经有所显现,失误较之第一场也多了些。第三场和克罗地亚的硬战,因为次日上班的缘故,没有特意去设定闹钟。但潜意识是个神奇的东西,凌晨三点五十分,居然从沉睡中醒来,打开手机,上半场比赛已经结束,比分暂时一比一。随即安然入眠,没想到早上刷手机的时候居然发现,拉莫斯错失点球,西班牙下半场被逆转,于是不甘寂寞的板鸭和英法德已一同前往死亡下半区凑个热闹。

落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板鸭还在法兰西,布冯迷之危险也还没有绽开在小白一脚射门之后。而现在德意志战车终于迈过了青涩,在点球大战中战胜意大利,距离德劳内杯也近了一步。祝福勒夫和他的小伙子们!

PS:伪球迷心得:没有永远的俱乐部,也没有永远的国家队,只用不变的男模和行走的荷尔蒙。

你可能感兴趣的:(足球十年:从克林斯曼到伊涅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