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之——半个混沌世纪的开创者嘉靖皇帝

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大地一片混沌。混沌代表黑白不分、昼夜不明,用来描述嘉靖皇帝统治下的大明却是最合适的形容词。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是前任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照玩得太凶,临死时没有给大明朝留下继承人,根据兄位弟承的原则,代理朝政的首辅大臣杨廷和从亲王中选择了年轻聪颖、少年老成的朱厚熜。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仅15岁的朱厚熜来到北京,他给大明带来了希望却最终让所有人失望。

他聪颖善断、手法强硬,却疏于朝政,二十年不上朝,一心修仙化羽;

他厌恶曾危祸朝政的宦官,却亲信任用奸臣严嵩二十年;

这个时代能人志士辈出,如胡宗宪、徐文长、杨继盛、戚继光、徐阶等,满腔热忱却只能凭借着卑微屈膝、言不由衷才能换来尽忠职守的权利;

手无寸铁的百姓在边关受外敌欺压,在天子脚下、北京城外,却同样遭受着蒙古骑兵的肆意掠夺,而同时,近十万明军驻守在城内,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

历史对这段岁月的定义也十分有趣,有人说是明代中兴,也有人说是亡于中期。可无论是兴还是衰,作为统治者朱厚熜他将子民们引向了一个混沌的朝代,一个让人辨不清忠奸,老百姓无所适从、忠诚之士不知何去何从的时代。

一、大廷议事件

“礼”是朱厚熜初即皇位时的第一个考验。

进京即位时,迎接他的官员道:请殿下从东安门进宫,到文华殿暂住。朱厚熜当场跳脚,“我要走大明门,进奉天殿。”

大臣要他按太子的路线进宫,而他却坚持自己是来作皇上的:不让走皇帝的路,那我直接回老家,你们自己看着办!

他的决绝和果断让拦路官员感到震撼,只能遵从他的意愿,这一回合朱厚熜胜。

很快,第二回合来了。

继位第六天,礼部尚书毛澄上书,指出皇上以亲王之位继承大统,按理应该认孝宗皇帝为父亲,改称自己的父母亲为叔父、叔母。

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廷官员为正方,即希望新皇帝“归入正统”。

可朱厚熜却不肯,即便刚刚登基,即便没有任何实质的背景,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态度。不久,他得到朝臣张璁和桂萼的支持,这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这场礼仪之争名声大噪。他们成为嘉靖帝此次事件的智囊团与后备力量,组成了反方。

正反双方唇枪舌战、引经据典、互不相让,引发了著名了“大廷议”事件。

这场拉剧战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期间,嘉靖帝有过短暂的妥协,但不久后都会重新回到自己的观点。争斗中,杨廷和因疲于应对(也有史书称是出于要挟)申请退休,朱厚熜毫不犹豫地批准,换下了斗争路上最大的拦路人。

三年后,朱厚熜再次下令,恢复对父母亲的称呼。卫道之士大为震动,尤其是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尤其激烈,疾呼:“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集结了一百多位大臣在左顺门前跪哭,被惹怒的嘉靖皇帝将所有参与的官员都予以廷杖,十几位官员就此丧命,杨慎、王元正幸而不死,后来都被流放到偏远地区。

至此,著名的“大廷议”事件结束,凭借着不妥协、强硬的态度和廷仗的威力,朱厚熜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如果有读者认为该给嘉靖戴上一个“仁孝”的名号,可得多掂量一翻了。据记载,嘉靖皇帝对名义上的母亲张太后(即便不是生母也是有亲缘关系的伯母)态度十分恶劣,对待自己的几任皇后也十分残暴。

所以,我个人更赞同另一种说法:权利的争夺。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路线、称号的争夺实质是权利的争夺,是根基未稳的皇权和朝臣掌权之间的争夺,礼仪之争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巩固皇上的地位和至高无上的皇权。

二、宠信权臣严嵩二十年

嘉靖皇帝的控制欲望十分强烈,他对臣子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听话。他在任期间,先后有过五位内阁首辅:杨廷和、张璁、夏言、严嵩、徐阶。

杨廷和历经三朝,在群臣和百姓中都有很高的威望,在“大廷议”事件中抽身而出,暂且不计;张璁由于“大廷议”事件中支持皇帝,被提拔成为内阁首辅,排名为A。后面的故事就开始老套了,B干掉A、C干掉B、D再干掉C,依次取而代之。

这ABCD四位首辅,最不做实事最不管百姓死活最贪婪最无耻的是C:严嵩,可他却是嘉靖皇帝最为宠信的首辅,因为他最合皇上的心意。

曾经的严嵩是神童、是正直满怀抱负的政治青年。八岁就作为优秀童生考取了县学,二十七岁被选为翰林。同时他还是一个孝顺正直的人,三年后他的母亲去世,严嵩毅然辞职回家为母守孝,过了守制期,朝廷多次下旨召他回朝,都被他拒绝了,因为:“奸人当道,在下不堪与之为伍!”当时的奸臣是钱宁和江彬。

十年后,在当时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力邀下,严嵩再次出山。可是,复出后的严嵩仕途十分不顺,四十多岁,还是闲职一个。看着前辈退休了、同辈升官了、晚辈追上来了,受够了冷眼的严嵩开始明白在朝廷中正直清廉是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他开始改变自己向现实妥协,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攀附权贵、结党营私、不择手段,终于他成为自己口中的当道奸人,成为了皇帝最亲信的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

当然,他是以一种令人十分不耻的方式得到这个位置的。

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兵部侍郎兼总督三边军务曾铣上书要求收复河套,当时的河套由于地处的偏远疏于管理,名义上是大明的属地,实际上已经沦为蒙古的势力范围,蒙古骑兵长期对附近百姓烧杀抢夺。当时的内阁辅夏言是位做实事的官员,这样正义为民请愿的好事,自然是大力支持。

嘉靖皇帝的反应十分微妙,他一方面也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另一方面却想着战事之下自己的日子就没那么安稳了,也没办法安心炼丹了。最终私利战胜了民生,他拒绝了出兵的请求。夏首辅却为民生计一直苦苦争取。

严嵩抓住这次机会利用皇上只想安心炼丹药的心理,列举了诸多不适宜发动战争的理由,狠狠地参了夏首辅一本,嘉靖终于不再信任夏言,还给了他四字评语:“强君胁众”。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夏言被迫退休。

紧接着,严嵩又给其安上了新的罪名:曾铣与近侍(夏言)结交。就是,这两个人密谋夺取大明江山。嘉靖发怒了,将曾经励精图治、忠于职守的边关将领和正直无私、勤政为民的首辅一网打尽,连带他们的家人也未能幸免。

从此严嵩成为了新的内阁首辅,开始祸及天下。他利用职权将自己的儿子安排在工部左侍郎兼尚宝司少卿,掌管全国的工程建设机要文件。严氏父子在朝中无所忌惮,排除异己,公开受贿,只手遮天。

皇帝不早朝,只炼丹药,朝中严首辅说了算,这种奇特的现象整整持续了二十年。

严嵩的所作所为激怒了很多正义人士,纷纷上书指责弹劾,可是这些人都落得十分悲惨的结局。比如冒死进谏的官员杨继盛、比如锦衣卫的一位侍卫,这些人冒死弹劾,最终都深陷囹圄,被严嵩安上荒诞的罪名含冤死去,连带他们的家人和替其收尸的朋友都会受到牵连。

嘉靖不宠信宦官,却亲手造就了比以往任何宦官都臭名昭著的严嵩,后代戏文中,严嵩被骂得荡气回肠体无完肤,可是作为百姓只能骂骂过个嘴瘾。

因为严嵩的背后是皇上,严嵩之所以二十年不倒完全是皇上的支撑。嘉靖皇帝虽然沉迷于修仙之道,却还是有锦衣卫一直在外为其打探消息,并且他本人也还算分得清形势。严嵩的所作所为自然逃不过他的耳目,严嵩捏造的那些罪名有几分真假,他心里也都是有数的。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最信任最宠溺这个大臣,原因就是严嵩从不忤他的意,最听他的话!

哪怕,如山的证据摆在嘉靖皇帝的面前,严嵩卑微屈膝不要尊严地在他面前痛哭,最后都可以得到皇上的原谅。

因为在皇帝的心理,什么国家社稷、什么黎明百姓、什么道德伦理,都不及一个合乎他心意的小人来得实在。

严嵩有多无耻,嘉靖皇帝就有多自私!

三、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奇耻大辱,虽然起源是蒙古骑兵的入侵,可很大程度上却是严嵩及其同党所导演的一场“好戏”。

当年,为扳倒夏言和曾铣,严嵩伙同仇鸾捏造大量虚假证据。后来严嵩成了首辅,仇鸾成了总兵,风光无限。

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鞑靼部落领袖俺答带兵抢劫大同,当时的守城将领战死,朝廷派“有能力”的总兵仇鸾出马,可是仇鸾对打仗几乎一窍不通,到了大同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使者求和:只要离开大同,要什么都可以。实在的俺答收下了财物,讲信用地离开了大同,却转向北京的门户—蓟州,很快蒙古骑兵直抵昌平,北京城近在咫尺。

总兵仇鸾再次提出谈判,俺答提出以入贡作为不攻城的条件,所谓入贡就是嘉要求互市。以蒙古兵的一贯作风,摆明了就是要光明正大地在中国肆意抢掠。如此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嘉靖皇帝破天荒地召集大臣商讨对策,尽管道袍都还没脱下来。

对于此事,足智多谋的首辅严嵩给出了两点十分有建设性的意见:1、蒙古兵抢够了自然就会走;2、至于蒙古要求入贡,这是礼部的事情。作百官之首,兵临城下,如此重要时节不仅不顾百姓安危,还要推脱责任,实在是无耻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

幸好,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无耻。当时的礼部尚书正是徐阶,他从礼仪上作文章,将蒙古提出入贡请求的国书退回,并要求其依据礼节出示正式的国书。利用这段时间建议皇帝紧急调集兵马。果然,俺答中计,公文还没改好,八万援军已经到了。

当时蒙兵也抢夺得差不多了,在充分分析了两方兵力情况后,俺答痛快地做出了撤退的决定。嘉靖皇帝命兵部尚书丁汝夔对鞑靼军队进行反攻,可是严嵩却授意他不要发动进攻,因为蒙古兵抢够了自己就会回去了。如果主动出击,就有战败的风险,在天子脚下战败,想谎报战功都没有可能,到时皇上知道了,作为首辅和兵部尚书,麻烦可就大了,弄不好会失去皇上的宠信。

堂堂首辅如此治国,他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小人,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尽管数十万的明军驻守在城内,俺答在撤退前肆意地烧杀抢夺。不计其数的百姓在明军的“守护”下,在天子的脚下被无情的杀死、无数的财务被掠夺、无数的房屋被烧毁、无数的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战争形势的终于如严首辅预料那样,抢够了杀够了,鞑靼军队真的撤退了。东西丢尽了,脸也丢尽了,这个奇耻大辱被后世称为“庚戌之变”,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

可是如此的大辱却还是惊不醒昏庸的嘉靖皇帝,他处死丁汝夔,却升了仇鸾的官,继续宠信着听话的严嵩。

四、倭寇之乱

所谓倭寇,就是日本来的强盗,他们在自己国家混不下去了,便漂洋过海来到大明抢掠。由于其中有不少是日本浪人,也就是日本武士,十分彪悍。普通的明朝士兵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当时主治倭寇之乱的是闽浙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对于凶悍的倭寇两位大人虽未取得特别明显的战绩,但一直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可是两位大人得罪了严嵩的义子赵文华。赵文华通过父亲严嵩铲除了这两位将领,安排了自己的盟友胡宗宪继任新的浙江巡抚。

胡宗宪是一个有抱负的将领,出身豪门望族,具有非凡的才能。离京去浙江前曾许下誓言:“不平倭寇,不定东南,誓不回京!”依附赵文华及严嵩,不过是因为看清了当前的局势,国家大权就掌握在这群乌合之众手中,想要施展自己报效国家救济黎民的抱负,必须得到这群人的庇佑。

事实证明靠对了人,对胡宗宪的个人事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就任之初,因为不了解倭寇的虚实,胡宗宪吃了败仗,但赵文华充分利用自己栽赃的本事和干爹的影响,让别人替胡宗宪背了黑锅,然后扶持胡宗宪登上了总督之位。

有了赵文华及严嵩的支持,胡宗宪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全心全意地开展抗倭工作。

他任用不得志却满腹才华的徐文长为军师;启用了有实力的将领俞大猷和名不见经传的戚継光,将二位提升到重要的军事地位。

戚继光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将领,他创立了戚家军,成为了抗击倭寇的主力力量。自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至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戚继光历经十三战,每战几乎横扫敌军,戚继光成为倭寇最可怕的噩梦。

公元1561年(嘉靖四十年),倭寇进范福建,戚继光率所部四千明军,对阵对方两万敌军,在无其他军队配合的情况下,五战五胜,共计歼敌五千五百余人,累计伤亡不足二十人,史称“台州大捷”。

胡宗宪统领抗倭全局,徐文长善谋,俞大猷骁勇,戚继光卓越,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抗倭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地成效。

但是,胡宗宪为确保抗倭工作的顺利进行,先是依附龌龊的赵文华,后来赵文华倒台后又迎合信奉仙道的嘉靖皇帝,被印上了“严党”“势利小人”的标签,由于风头过盛成为不少人的眼中钉,屡受弹劾,终于成为了阶下囚,在监狱中自尽而亡。

徐文长能谋善断,才华斐然,一生孤傲。当得知只有得到皇上的支持才可以继续抗倭事业时,他一改自己的作风,将生平所学化作了一篇言文辞优美、毫无气节的马屁文章,伴着胡宗宪进贡白鹿一齐呈到御前。这是文人的悲哀,怀揣着高尚的梦想,却要违背意放弃尊严。

俞大猷为人忠诚耿直,却险些成为了斗争的牺牲品,胡宗宪亲手将其送进了监狱,后来在友人的活动下才幸免出狱,继续抗倭。

戚继光虽然战功卓越,但无情的现实让他认清了这个现实的社会。他一面是受人敬仰的抗倭英雄,一面是贪污受贿攀附权贵的官场滑头。他走上了和老上司胡宗宪一样的道路,用对现实卑微屈膝继续自己的梦想。

胡宗宪被撤职后,戚继光利用自己创造的政治优势,避开了所有纠葛,顺利接过抗倭这副重担,和官复原职的俞大猷一起浴血杀敌。从胡宗宪开始,到后来的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的不懈努力,历时十二年,日本强盗终于被赶出了中国,为祸中国数十年的倭患被平息。

尽管付出这群抗倭名士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但终究如愿以偿,世人将永远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


自公元1542(嘉靖二十一年)年起,嘉靖皇帝不再早朝,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修道成仙。后世对他的评判是:心修道,无心从政。

嘉靖年间,长生之道十分盛行,因为皇帝喜欢,老百姓们也纷纷效仿。对此,戚继光曾言:“鞠躬尽瘁,夕死无憾,此即长生之术!”

公元1566年,嘉靖皇帝终于因为服用丹药过度不治而亡。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嘉靖皇帝朱厚熜毫无疑问是那个死去胜过活着的人。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对其的评价是:他在位四十六年,带给中国半个世纪的痛苦,他的死让整个中华民族都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中肯,只是不知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会作何种感想!

当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藩王,遥望着荒诞的堂兄朱厚照,曾止不住感慨:若我在位,断不会让朝局至此!

断不会至此吗,断不会至此吗?

少年,如果岁月能够传声,请你回答我们,当年的一切是如何发展成那样一种局面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朝那些事之——半个混沌世纪的开创者嘉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