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悟空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悟空传》是一群人在路上想寻找当年失去的理想的故事,他们也许弱小,但他们始终不放弃希望。

孙悟空、唐僧和哪吒是希望,是一个个真实无惧的化身,他们总是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们奋力打破界限,消灭不合理,惟愿顺从自己的内心。

天蓬,沙和尚和杨戬是彷徨者,他们有力量却限于规则;不敢与众人为敌,于是便跟随无惧者,通往最接近自己内心世界的那条路。

但最终的结果似乎是注定的,所有一切看似徒劳,正如一切秩序井然。

渺小如我们,会孤独,会迷茫,害怕和别人不一样,太特立独行;又怕和别人一样,太千篇一律。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悟空藐视一切规则,追求自由。对抗制定规则的神仙。

八戒不主动挑战规则,但也有自己要守护的爱情。

沙僧兢兢业业只想做个默默无闻的卷帘大将。

然而他们无一例外的在命运这道无形的墙面前碰的头破血流。

所谓西游,只是一个人的修行而已。

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压到五指山下。

八戒因扶起阿月,惹怒王母娘娘而被打入凡间做了一头猪。

沙僧护驾失手打了琉璃盏,被罚到通天河。

然后,他们被如来安排去往西天的流放之路。

悟空选择了遗忘。他遗忘了大闹天宫的一切,遗忘了蟠桃园前坐着的紫霞,遗忘了花果山上的松鼠和大树。

八戒选择了逃避。他假装自己真的是一只猪,假装可以笑得没心没肺,假装得满脑子想的都是高老庄;只在每天晚上看星星才能回忆自己曾经的爱情。

沙僧选择了补偿。他费尽心思寻找每一个碎片想补全去救赎。

当命运把他们推到如此不堪的境地后,他们最终还是找到自己最初的坚持和理想。

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也别让这个世界改变我们。

悟空和六耳猕猴的争斗像是现在和过去曾经的自己之间抗争。最后,他宁愿死,也不认输。

八戒在月宫将要毁灭的时候,还是勇敢的冲进去去守护自己的爱情。

沙僧在费劲的将琉璃盏拼全之后,却发现自己拼命守护的东西,对大人物来说不值一提。最后也不甘于被摆布而奋起抗争。

不同的人生相同的宿命。悟空传是给那些梦想将要破灭却还使劲挣扎着的人的故事。

我们都会长大,会变得成熟懂事,即便在那漫长的旅途我们会变得衰老,但意义风发的少年会说不枉此生。

可是当我们真正长大,却再也找不回那个因为一点小事就欣喜的自己。

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呢?道法法不可道,问心心无愧。

翻翻之前的日记,问问自己:变了吗?

8岁时,写日记,有一大堆不切实际的梦想。

16岁时,青春的迷茫却仍对未来充满幻想与希望。

18岁时,大学填志愿,倔强地以为明天永远都是最好的。

19岁时,突然发现生活不是我脑海中期待的那样子了。

20岁时,我不知该做何决定,不敢回头,摸索着向前。

20岁以后,我不再幻想……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也许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这样吧,都曾年少轻狂,意气风发,不肯放弃梦想。然而随时间流逝,生活可能早已改变了我们最初的样子。那余生该如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又坚持过吗?

最后,“我始终不能改变那个开始,何不忘了那个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悟空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