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上岗前要先去少林寺学武?

最近几年发生了多起伤医事件,让从事医疗工作的伙伴们无比恐惧,医生已然成了高危职业。除了谴责那些无知的谩骂者和法盲行凶者以外,小伙伴们不忘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以诙谐,幽默的段子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和对从业环境极不安全的控诉。

你说我们当个医生容易吗,小伙伴们不但要带上钢盔上班,还得学习老林功夫!

1.

鉴于目前伤医事件高发,郑州大学医学院和少林寺合作共建一所超级医学院,学制9年,其中前5年在少林寺学武,闯出罗汉阵的,后4年在郑州大学学医,毕业后可以获得医学和武学双博士学历,目前这一模式已被业界称颂!预计2016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新生,望广大考生踊跃报考。以上文字来源于微博良心大V@叶天士。

2.

朋友问法医:“当初你可以去外科,最后为什么选了法医?”法医深沉的说:“为了生存”,朋友纳闷的问:“法医整天接触死人,工资也不算高啊”。法医摇摇手,深吸一口气解释道:“医患关系比较稳定。

3.

小时候看黄飞鸿,一直搞不懂…

你说一个开医馆的,练这么好功夫干嘛。

现在明白了,这里面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4.

默默的建议以后取消医生护士这个职业,将巜内外妇儿》列入九年义务教育并高考必考科目,以后人人都是医生,只能给自己看病,医死医活自己负责!中国不需要医生!

看病上百度,全套好服务;买药上淘宝,便宜态度好;

手术上优酷,边学边手术;自己动手好,肾也不会少! 效果不满意,自己砍自己!

5.

强烈建议国家取消医生和护士这个职业,以后老百姓生病了请不要去医院!!!看病上百度,全套好服务!买药上淘宝,便宜态度好!手术上优酷,边学边手术!自己动手好,肾也不会少!人人学医,老百姓自己看病,少了中间商挣差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效果不满意,自己砍自己!

段子是心声,是控诉,是调侃,也是无奈。当今医生难当,已让很多人退出了医疗队伍。媒体报道,现在名牌的医学院也得降分录取才能招到部分学生。请看《大学在线》的一篇报道:

 2015年的高考录取,据媒体报道,在广东、河南、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市,许多知名医科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投档线,如前期的A股市场一般,纷纷遭遇大幅下跌。例如,在江苏,复旦大学医学院2015年投档线为344分,较2014年直降58分,几乎贴近一本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投档线从2014年的394分降至352分;首都医科大学2014年投档线是367,而2014年的分数线只有344分。

  有人调侃,2015年报考医学院相当于抄底股市了。不少媒体亦忧心指出,医科招生遇冷,“学霸”们已不愿学医。更加悲观者甚至认为,未来只有“差生”才会去当医生帮我们看病了。

  曾经备受追捧的医科真的已经不被考生青睐了吗?一直备受尊重的医生职业真的不再被钦羡了吗?

  笔者认为,仅从媒体报道的部分省市医科高校或医科专业投档线大幅下跌的现象,就得出“医科招生遇冷”的结论,是有欠严谨的。高考招生录取按照特定程序进行,每个学校和专业当年的投档线多少,由许多原因决定,其中不乏偶然性因素。例如,当该校去年投档线过高,2015年考生报考时就可能心存顾虑,担心考不上而不敢报,反而导致名校名专业投档线降低。又如,招生信息不对称可能对考生心理造成误导。东南大学招办老师近日对媒体表示,其临床医学专业2015年将7年学制改成8年,很多考生以为多读一年书不好而犹豫不敢报考,“但实际上8年制更规范化,毕业时还能多拿一个住院医师的执照”。

  因此,要研究医科招生情况和趋势,必须综合全国各省市和各高校多年连续的招生数据统计分析。仅凭部分学校和省市一年的报考人数和投档线就作出“遇冷”结论,未免有些轻率。一旦形成舆论引导效应,对医科招生产生负面影响,误导社会,那善意的“担忧”就变成真实的“罪过”了。

虽然有欠严谨,但不得不承认,“医科招生遇冷”声音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这种悲观的情绪在医生等群体中蔓延,有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近几年我国医患关系遭遇了空前的紧张状态。救死扶伤,医生本是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受社会尊敬的职业群体。但在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为普通百姓诟病。在很多人眼里,医生成为收红包、拿回扣的利益代表,不是给病人开非必须的高价药,就是让患者动辄把所有仪器都检查一遍。而一旦出现医疗事故,一些过激的患者就容易把不满用激进方式发泄出来,砍医生等暴力新闻屡闻不鲜,一些无辜的医生则甚至要穿防弹衣、戴钢盔去看门诊,医院需要派武警去维持秩序,这不能不说是全社会的悲哀。

  医患矛盾加深的背后,则是我国医疗改革长年的徘徊不前。公立医院僵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令医生的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跟市场经济体制不匹配。医生的人力、技术和服务定价被低估,部分滋生了以药养医等腐败现象。而社会资本办医缺乏配套措施,亦难寻生存土壤。扭曲的体制之下,一部分医生受利益驱动而钻政策的空子,损伤了医生职业尊严,激化了医患矛盾,也令医生这份原本高贵的职业被拉下了道德圣坛。

  不少人认为,“医患矛盾加深令医科招生遇冷”,这个因果结论的确过于简单粗暴。但无可否认,一份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尊严、薪酬水平,在其对口专业高考招生时具有的重大影响力。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2015天报考医科专业的学子,明日即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因此,医科学生的招生质量,对社会而言确实关系重大。给予医生职业应有的尊严和合理的薪酬,铲除医疗腐败的土壤,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医学专业,已是医改必须承担起的“不能再拖之重”。

有人总结了当医生难的原因:

一、 高危职业。如果你是一个工人,你修理一千台机器,有999台修好啦,有一台给你越修越坏,甚至修得不走了,你会因此挨揍吗?你会丢饭碗吗?你会因此成被告吗?会坐牢吗?医生会。

   二、 高压力。各位扪心自问,自己的工作就从未出过错?工作时你从未忘记过什么?从未出过乱子?从未办砸过事?你们可错十次、百次、千次,医生却一次也不能,能不战战兢兢吗?

   三、 高要求。医学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想不被淘汰,想不出事故,医生只好不断看书、看书、再看书,医院不断的考试、考试、再考试。区里也会考计算机、英语、操作、、、、活到老,学到老、考到老,乃真实写照。这还不行,你旁边的人读博了,留洋回来了,硕士都成最低文凭了,你能不再考?我婆婆是医生,现年五十有七,严谨治学,每天看完新闻后必看书到睡觉,我奇怪公公为何未与她离婚。先生以坦言宁可我做全职太太,也不愿我做他妈NO2 ,我已经决定如果有小孩,他要想学医,则打断他的腿。

   四、 高负荷。住院医生要管十几张床,每床病人的病史你要了如指掌(包扩他以前得过什么并他老爸老妈是死是活,死是何种死法,等等)他的每一项检查结果也要记得,不是记高或低于正常即可,而要精确到数字,因为主任随时可能问起。整个病房其他病人是什么病,其轻重程度也要了解。每天查房(不停倾听、微笑、解释、简单体检)开医嘱、写病程记录(到时间要写、主任、主治查房要写、病情变化要写、改变用药要写、病人不爽要写,写!写!写!)期间不停会有家属问!问!问!开完医嘱,有手术的,上手术,下午,继续写,整理出院病历,如果值夜班,时间安排是:13号上午8点到11点上班,11点到12点吃饭,12点到15点值班,15点到18点休息,18点到14号8点值班(注意:值班可以睡觉,但值班绝非睡觉),8点到12点正常上班,下午休息,15号正常上班。星期6上午无论住多远,回医院查房,无补休,如果想升主治,恭喜,先做一年住院总,吃喝拉撒都在医院。司机高负荷会出车祸,医生高负荷会怎样,你自己想。

   五、 低收入。与最低保障水平比,阿拉不低,但阿拉的投入产出比不合比例,瞎子给人算命,10元一次,瞎子,文盲,我看一次门诊,1.2元,我,硕士,我每做一次诊断,动用了我8年的学习投入及4年临床投入,而这12毛还不全归我,吐血!红包?不敢要,回扣?我还年轻,我有良知,我爱惜羽毛,我只按我认为的病人的需要用药(注意:需要不等于便宜)。

   六、 社会评价低。不用进一步说明了吧,哪个行业没有害群之马?我只是奇怪,为何阿拉医生如此道德败坏,为何人们找对象还是喜欢找医护人员,一群贱民。

   七、 高压抑。你每天见到的都是病态的人、你每天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你能不郁闷?能不失眠?能不胃溃疡?

   八、 高度孤立无援。医院总帮医生?错!有人投诉,不问青红皂白先打50大板,病房满意率不达95%,扣病房奖金,病历有疏忽,扣奖金,扣!扣!扣!

   九、 高无助感。你以为我不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病人无钱,我不想给他们用药?可如果病人跑单或付不起,就扣我的钱,一次可以,两次可以,那么五次十次可以吗?我爱生命,可我也要生存,你以为我不想医好病人?可他就那么多钱,我就只能在有限范围内用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医疗保障的缺陷,为何要医生来担骂?

中国产经新闻报有一篇报道——中国医生生存现状:已成高危职业

信者为医?药开多了是过度医疗,开少了是水平不行。

待患如亲?给治好了是“涌泉相报”,治不好是“拔刀相向”。

这场关于信任的纠纷中,真正的危机在于医生也成了“病人”,而病人是无法自救的。

日前,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被患者砍伤的血案,引发全社会对医生群体生存状况的关注。据媒体粗略统计,全国今年已发生9起医生被打事件。在医患冲突愈演愈烈背景下,曾经的白衣天使何以变成付出太多、所得太少、压力太大、名声太差的矛盾人群?

每年医疗纠纷近万起,70%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事件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查统计,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了22.9%。国家卫生部新闻办此前透露的一组数据显示,单2006年在中国内地就发生9831起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打伤医务人员5519人,造成医院财产损失超过2亿多人民币。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查的326所医疗机构中,321所(98.47%)医院存在着被医疗纠纷困扰的问题。另据卫生部统计,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有70%以上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事件;60%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死后家属在医院内摆花圈、拉横幅、设灵堂等情况;其中43.86%发展成打砸医院的恶性倾向。

随着患方与医方纠纷攻防的强弱转化,医患纠纷近年来大有从民事经济纠纷走向群体性政治事件的危险。在2009年6月,中国内地先后发生6起“血溅白衣”事件,有医院院长挨打致肋骨多处骨折,有当班护士被人砍伤颈部,抢救无效身亡,有医生被患者家属围攻,跳楼脱身……6起医闹事件共计造成近20名医务人员伤亡。

工作负荷严重超载,超过四分之一的医生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每千人城市人口的医生人数是1.75人,而每千人农业人口的医生数只有0.47人(早在2005年,美国的人均医生数是每千人3.59个,法国3.37,英国2.2,韩国1.6)。由于中国医务人员编制由当地卫生部门统一计划,当病人增多时,医生给每位患者提供合理质量的医疗服务就很难保证。此前有报道调查医生就诊时间发现,眼科医生包括使用检查仪器在内,每位患者耗时5分钟,内科医生问诊时间平均7分钟。“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这样的抱怨常常发生。

由于中国医疗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医生工作强度之高在所难免。根据调查,49.2%的医生每隔4至5天就要上一个夜班,76.1%的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80%的人工作中顶多只有10分钟的时间休息。此外,参与调查的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其中,18%的人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长年高负荷工作,中国医生“医不自医”的情况十分突出,超过1/4的医生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

根据美国医疗网站MEdSCape对全美22种专业,共15794名医生进行的调查,70%的医生,每周的工作时间在55小时以下。23%的医生每周接待病人在49人以下,41%的医生每周接待50到99人。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接待更少的病人并不代表低效率,而代表医生可以在每一个病人身上花更多的时间。只有不到5%的医生接待一位病人所需的时间在9分钟以下,有15%的医生甚至在每一位病人身上要花去25分钟以上的时间。

写病历占用60%上班时间,诊断和治疗难分身中国医生要处理的病人多但却缺乏效率,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常常是大量时间、精力被用来完成与治病救人无关的事。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曾在博客刊登了一个普通医生写给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在这封信中,医生自爆每天要用大量的时间书写大量的文字(病历),而只用很少的时间去为病人解决实际的医疗问题。另有妇产科医生回应称,值班时经常24小时睡不了觉,病历书写超过60%的时间。“强烈建议简化病历书写,否则怎么能做好医生最重要的工作——诊断和治疗。”

在这一方面,美国的医护人员显然要轻松很多,他们很少会做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脏活累活”。美国医院里医生和护士加在一起一般只占医院总人数的50%,其余人员都是辅助人员和行政人员。有将近50%的美国医生每周的文书工作在9小时以内,超过20小时的不到15%。合理的医生和护士比例能有效减轻医生的负担。美国医院内,医生与护士的比例大约为1比4,而中国医院的医生与护士比大约为1比1.5。

95.66%的被调查医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相符在中国,医生的收入可能在社会整体收入中排名在中上水平,但考虑到成为医生所投入的教育成本以及救人性命创造的价值,医生薪酬仍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医生的收入水平。中国医师协会2011年最新的医师执业状况调研发现,95.66%的被调查医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相符(不相符+很不相符),而其中选择“很不相符”的比例高达51%。

医疗行业是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但中国医生的平均工资仅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19倍。而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美国医生的平均年收入是17.4万美元,医生的收入是普通人收入中位数的3.95倍。日本中年医生平均年收入可达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0多万元),比国民平均收入高一倍多。中国香港医生初入行时的平均月收入就超过5万港币,且会逐渐按年资增加。拥有10年工龄的医生的月收入约10万港币。同比发展中国家印度,当地资深医生每月收入在6万美元以上,而普通医生每月收入也在2万美元左右。

近5成医疗工作人员对执业环境不满,78%的医生父母不希望子女学医最新的医师执业状况调研中,中国医生对执业环境状况的担忧并没有明显改善,近一半(48.51%)的医疗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而满意的比例为19.02%。调研报告分析认为,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医师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等原因造成了医生对执业环境的负面感观。这种负面情绪还直接影响医师对下一代的职业规划和建议,因为有78.01%的医师不希望自己的儿女从医,支持、肯定从医的父母仅占6.83%。早先的调查统计也显示,在近10年的高考状元专业选择调查中,几乎无人选择医学,考生们最热衷向往的专业是经济管理。

在美国,不算离谱的工作时间,加上丰厚的收入带给医生的是较高的职业满意度和归属感。根据调查,有53%的美国医生对待遇感到满意,护理人员中,也有48%对收入感到满意。在被问到如果有机会选择,还会不会再当医生时,69%的美国医生明确表示会,只有12%的美国医生表示不会。

中国医生之现状,累已经不足以概括其生态,还有“泪”和“悔”——不断出现的伤医事件以及越来越莫名的医患关系让医生伤心流泪,也让医生们后悔走上从医路。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人会选择做医生呢?难道真想段子里说的,人人都自学医术吗?

一声叹息......

谨向还在医疗战线坚守的同仁们致敬!

你可能感兴趣的:(医生上岗前要先去少林寺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