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下部

1‌7.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商学院传授的精髓

‌哈佛商学院教给大家的第一个思想精髓是学会“玩儿”,即营造你的同学圈子。

‌进入哈佛商学院后,学生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天去上课。课程没有考试,但是却要点卯。在我们一般人的想象中,你别管我上没上课,只要我考试通过了不就完事了?通过考试发文凭,这是培养二三流人才的做法,对于立意如此低的人,哈佛商学院也不会录取,因为那是浪费宝贵的录取名额。哈佛商学院要培养的是精英,精英和普通人的差别不完全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智慧和人脉。智慧需要和大师、和高水平的人在一起切磋才能获得;人脉更是需要从一个好的同学圈子获得,这样将来他们可以互相提携。因此,来上课是成为精英的必由之路;至于考试,反而在其次。

当然,来上课并且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只是在哈佛商学院读书生活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概括起来就是要和大家一起玩儿。哈佛商学院有好多各种和玩儿相关的活动,从暑假到非洲、俄罗斯、中亚各国的旅游。这位亲戚读完书回来讲,以后最好从小培养孩子的特长,否则长大了就难以挤进那个圈子。如果在哈佛商学院不会玩儿,恐怕2/3的学费是白交了,这是哈佛商学院的第一个精髓思想。

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大家营造一个好的圈子。这个圈子里的人要足够聪明,否则[八7考不过去,同时还要多才多艺,善于和人打交道。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还愿意全时脱产学习,这说明他们有通过教育提高自己地位的欲望。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那些名牌商学院心目中未来精英的样子。一流大学将他们招进来培养好,指望他们将来出人头地后,再回馈母校,形成一个正循环。和大家一起玩儿不仅仅是展示一个技能,更是表达了自己愿意参与的意愿。在今天慕课非常发达的时代,学习知识点非常容易,既然花了那么多钱,经历了千辛万苦进入了哈佛或者斯坦福,就要利用环境的资源,否则学费也就白交了。

哈佛商学院教给大家的第二个思想精髓就是“用别人的钱挣钱”,我开玩笑地讲就是“骗钱”。

我和那位亲戚聊了很多哈佛商学院的课程,我发现无论是哪门课,它都贯彻“用别人的钱挣钱”这个宗旨。老师们总是讲,你自己的钱是留给你安身立命的,你如果想做事情,那么就让别人来掏钱。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会销售,会把你的产品、你的想法卖给别人,让别人乐意掏钱。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学也是白上了。

美国很多富二代,谙熟这个“骗钱”的精髓。他们从不问有钱的老爸要钱,而是问投资人要,因为他们知道,让投资人(包括银行)掏腰包比从家里拿到钱更容易,也更重要。当然,让投资人掏钱不是要饭化缘,而是需要练就过硬的本事,哈佛商学院就教你这个本事。在当今世界有很多事业非常成功的富二代,比如比尔.盖茨^、特朗普、王雪红②以及滴滴总裁柳青等人,都没有从家里拿多少钱,甚至一分钱都没有拿,几乎是白手起家,因为他们谙熟“用别人的钱挣钱”的道理。

相反,很多缺乏真才实学的梦想家,为了自己创业,一方面花光工薪阶层父母的积蓄,另一方面让妻子省吃俭用,化妆品、衣服都舍不得买,孩子暑期也不能出去玩儿,这种人最好不要创业。今天不是-个缺钱的时代,如果不能让别人投资,要么是项目不好,要么是不会销售,无论是哪一种,可以想象将来成功的可能性较小。

‌为什么从陌生人那里拿钱要比从父母那里拿钱重要呢?原因很简单,从父母那里拿钱是在占亲情的便宜,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占这种便宜,不仅他的谋生本领和奋斗精神要差很多,而且见识也很难超出上一代人。特朗普的父亲是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生意做得不错的小开发商,在他看来,经营好自己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就很不错了,因此希望儿子和自己干。但是特朗普的志向不在“贫穷”的布鲁克林,他要去高大上的曼哈顿,因此他仅从父亲那里拿了点开办公司的启动资金(用他的话说是100万美元),就一个人跑到曼哈顿区承接上亿美元的项目了,当然绝大部分资金都是他从银行和未来买家那里“骗”来的。最终,特朗普不仅进入了曼哈顿,而且在美国各个最好的地段建造了自己的楼宇。他的见识远不是龟缩在布鲁克林的父亲可以比得了的。人在社会上打拼也好,混事也罢,父母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亲朋好友也不可能总是帮忙;从陌生人那里拿钱也好,“骗钱”也罢,是自己立足于社会必要的历练过程。哈佛教大家“骗钱”,其实是从一开始就让大家习惯于这种历练。

‌其实“骗钱”这个词只是我的一种幽默,目的是让我们记牢这个原则:如果说得更好听点,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获取资源的能力。《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讲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用别人的钱挣钱”其实和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大家可以看看埃隆马斯克、雷军或者优步的创始人特拉维斯是怎么借助外界的力量把事情做大的,他们都是严格遵循“骗钱”二字。

‌‌第十章谈谈见识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但在我们心中,有时依然有一道围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我们提升境界的阻力很多时候在我们自身,而不完全在环境。

‌但是我见到最多的情况是,每过一个阶段就有人主动退场,请注意,是主动退场。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快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

‌‌人总是有运气好的时候和运气不好的时候,中国有一句俗话,“老天饿不死瞎家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李白也曾讲,“天生我材必有用”,道理也差不多。每次我走到死胡同,要寻找出路时就会想到李白的这句诗。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努力,而是慢下来思考,有耐心地做事情。

‌时间是你的朋友,而时机不是。”也就是说,耐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聪明的投资人永远在股市上投资,而不是试图投机挑选最低点和最高点。因此,摆脱坏运气的关键是耐心,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其实,任何经历只要善于利用都是财富,不善于利用都是浪费时间。一个有心的人,会善于把过去的经历变为今后成功的铺路石。杜鲁门成功的要素,第一恐怕就是耐心,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到了他时来运转的时候;第二是他善于把过去看似没有多大用途的经历,变成帮助日后成功的财富。

‌1948年,杜鲁门在争取连任时运气实在不算好,很多人一开始都不支持他,外界也不看好他,在盖洛普民意调査中,他一直落后于对手杜威,这种情形有点儿像2016年的特朗普。所幸的是,杜鲁门和特朗普一样,都不是玻璃心的人。在困境中,杜鲁门善于在厄运中做事的本领就发挥了作用,他并没有什么好方法,比对手多的就是耐心和踏实。他一个选区、一个选区地拉选票,有时一天要做很多场演讲,有的演讲就几个人听,不过他依然认认真真地做。最后,幸运之神终于垂青于他。社会上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

杜鲁门1948年的成功有多少运气的成分呢?非常大。不过,正是因为他了解到这一点,他一生都很踏实,没有为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这才让他的后半生不断得到好运。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人,成功了觉得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失败了是运气不好,他们会经常抱怨命运的不公平。

今天的美国也有同样的情况。大部分长期吃救济的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自己不过是运气不好而已。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反过来想,在成功时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感谢上天安排的命运,在厄运中泰然自若、看清自己,或许更容易等到时来运转的时候。在我接触到的成功者中,绝大部分人都会汄为自己不过是交了好运而已,不炫耀自己的能力,也不过分强调自己的努力。有了对运气的认同’人就会少一些怨气’就能更平和地傲事,也就更接近成功。既然我们认同了运气的重要性,也就不必对自己太苛求。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有好的方法、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或许运气会降临到我们头上。但是,如果我们努力了,运气依然没有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用约翰目肯尼迪的话安慰自己:“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因为我能做的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我发现,活得诸事不顺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的问题。

‌首先,缺乏见识。没有见识,视野就被局限了。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和某些人讲道理永远讲不通,这并非是那些人故意要和你作对,而是他们实在没有见识,大家的认知水平根本不在一个平面上。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在见识上不长进的人要少和他们来往,更不要和他们争论,因为道理讲不通,徒费口舌。

‌其次,缺乏爱。我们常说某某人太小家子气,成不了大事。小家子气,其实就是缺乏爱的表现。有些人说,贫穷的人小时候被人瞧不起,于是长大之后没有安全感,对钱特别贪恋。这个解释未必说得通。贪欲其实除了圣人,谁都或多或少有一点。穷人也有不贪的,富人也有极为贪婪的。很多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父母没有条件太关爱他们,而在学校和社会上又常常遭人冷眼,因此缺乏关爱。这就造成了他们不懂得关爱别人、不懂得分享。缺乏爱的人难以大气,不大气的人做不成大事。很多人以为有了钱就有一切,但如果钱只花在自己享受上,并没有发挥它的最大效能;相反,如果能花在别人身上,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中去,将会获得更高的回报。

‌最后,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规矩。缺乏规矩会令人踩到别人的脚趾而不自知,其结果是,轻则没有人愿意帮他们,重则大家会和他们作对,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帮助是不行的。当然,这些人也会感觉到别人对他们不友善或者敬而远之,但是常常还不知道原因,于是便对人、对社会产生一种庚气。

‌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没有钱,有一辈子的机会能够获得,而缺乏这三样东西,后天再获得的难度就非常大了,而它们的缺乏其实和穷没有必然联系。很多人在说,现在社会分层了,我们的孩子没有了机会。其实机会总是有的。贫穷可能会在短期内使物质条件差一点,但是并不影响父母在见识、爱和规矩上培养好孩子。有了这种意识,做到这些事并不难。反之,家里富裕,孩子也不一定就有见识、有爱心、守规矩。

因此,对家长和对我们自己来讲,小时候的贫穷不是将来孩子不能成功的理由。

‌当我们只看到眼前、看到周围的时候,做了一件好事、受到一些夸奖,就不免沾沾自喜,喜欢拿来显摆,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大时代中,我们做的这一点点事情就算不上什么了。同样,如果把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放到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想到这里,我们那一点点成就难道还值得沾沾自喜吗?我听到很多人讲,自己多么忙,做的事情多么重要,以至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但是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果真如此吗?很多人傲的看似重要的事情,如果跳出自己认识的局限看,其实是可有可无的。

‌此外,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是越大越好,过分追求大、追求长远,很可能一事无成。庄子讲,从细小的角度看宏大的东西是不可能全面的,但是,从宏大的角度看细小的东西也不可能真切。大和小虽有不同,却各有各的合宜之处。也就是说如何把握度,让它们相辅相成,那就是艺术了。

‌其实这些现象的背后透露着一种恐惧一一生怕自己错过些什么。不论我们身在何处,总怕没有看到某一条消息,错过了某一次机会。我们总希望能经历更多有趣的事情,看到更多的好风景,品尝到更多的美食。我们把它称为快节奏,但其实回眸时,我们是没有节奏的。

苏格拉底临死前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而审视人生需要有闲暇。我们今天有很多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渠道,但是它们不能帮助我们审视人生,因为它们不是给我们带来闲暇,而是让我们更加没有闲暇来思考。读书则不同,尤其是在读纸质书时,我必须有比较长的时间不做其他事情,这样才能入境。正因为不得不把手中的事情放在一旁,才能审视人生。因此在我看来,阅读是当下可以让我们审视人生不多的方法之一。

‌“终身学习,向死而生”。这句话算是对阅读的另一种诠释吧。

‌‌第十一章好好说话

‌语言能力是我们的祖先现代智人区别于其他人类(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人类文明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信技术和手段不断进步的过程。通过讲话交流想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功。

‌演讲能力的重要性。我们在做报告或者演讲时不是自言自语,而是在进行一对多的信息传播,其目的是让听众接受我们要传递的所有信息。但是,很多人忘记了这个目的,只考虑怎么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而根本不考虑听众是否听进去了。笑话里的那个牧师就是如此。

‌不会演讲的人除了忘掉了讲话的根本目的,还常常会犯这样三个毛病。

‌讲话缺乏对听众的针对性不管听众是谁,都用同一个讲法。有的人用同一篇演讲稿,以相同的演讲方式,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讲上一年。这样即使所讲的内容本身很好,但是因为没有针对听众对内容做专门的处理,也没有根据当下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整,听众要么听不懂,要么提不起兴趣,最后话是讲了,效果却不佳。

‌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完更多的内容今天大部分人所犯的毛病不是讲的内容太少,而是太多。要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如一个小时里面,能讲多少内容不取决于演讲者准备了多少、语速的快慢,而取决于听众接受的速度以及专注程度。讲得枯燥大家固然无法专注,就算讲得生动有趣,听众全神贯注,大家接受一个新的内容,总是要花时间理解的,这个理解的速度就是瓶颈。

对于任何演讲者,都不要指望一次演讲能够讲清楚10件事,真能把一件事讲清楚,目的就达到了。我做报告时,演讲要点一般不会超过三条,超过三条大家根本记不住。因此我对那些什么“100条秘诀”“18个方法”“36个最佳”之类的书或者文章,从不汄为有太大用处。这不仅因为大家记不住,而且那么多的内容要么狗尾续貂,要么自相矛盾。

‌哗众取宠,危言耸听很多人不在内容的质量上下功夫,只靠段子和八卦拼凑内容,靠贫嘴吸引听众。听众听的时候可能挺高兴,听完以后除了记住一两个段子,什么都没记住。这种人以后再演讲时,大家就不会感兴趣了。还有人在演讲中讲了一大堆的大话、空话或者煽情的话,动不动喊口号、吓唬人,哗众取宠。但是他们所讲的事情前后矛盾,逻辑上不能自洽,不仅目的达不到,反而给听众留下笑柄。

任何人讲话,都有责任保证信息按时、准确地送达对方,而对方确实明白了他的意思。在现代任何通信协议中,凡是发送了一条信息,都必须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才算通信完成,而不仅仅是把信息发送后就可以了。虽然我们在生活中不需要像现代通信那么精确,但是确认对方收到你的信息,并且理解你的意愿(而不是产生了误解),是人和人交往的基本技巧。

‌谈谈讲理的方法

‌‌我们很多人讲话的一个毛病是,夸自己时不好意思,批评别人时说得很难听而且缺乏根据;赵小兰则相反。

‌很多人一看到“说服人”这三个字,就会首先想到口才。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老张口才好,说服了小李”。虽然有些人靠口才狡辩让人无话可说,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说服人,等到对方转过头再仔细一想,会觉得善辩者说得并不对,心里还是不服气。相反,有些人讲不出漂亮的话,却能把人说得心服,因为大家对他们提供的事实无法辩驳。因此,在说服人方面,事实比口才更重要。

‌第十二章贤者智慧

‌少时读卢梭的书、培根的随笔,以及茨威格、罗曼-罗兰、鲁迅、梁实秋、朱自清和周国平等人的回忆录或者散文,受益良多。他们在不经意间将人生的感悟告诉我,也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后来,我有机会遇到世界上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同样影响了我。本章分享的是我从身边人以及书中学到的智慧,我把他们统称为“贤者”。

‌‌在风险投资领域有一条金科玉律——^&资就是投人。那么,评价人的关键是什么呢。

‌对于创业者的评价,我的体会是品德,尤其是诚信比能力更重要。在风险投资中,当你把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更多的钱,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交给一个不汄识的人,让他创业,这个人首先必须让你信得过。创业者如果骗投资人的钱,通常投资人是毫无办法的。

不仅投资人要考虑被投资对象的品德,朋友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朋友的交往其实也是一种投资。由于基因的局限性,我们很难同时交往超过150个人。150个人是你一生中在亲友方面能够投资的总额,而亲戚们可能又占掉了其中的一半,剩下来能够交往的朋友或者合作伙伴就很有限了。

成功的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对他帮助最大的人帮助他,而运气不好的人,可能是因为交了一群狐朋狗友。因此成功的交友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投资。在这方面,对我影响很大的是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被认为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大部分人都知道它里面那句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里面的老臣波洛浬斯对他儿子雷欧提斯的一番忠告,因为这其实是莎士比亚的人生智慧,只是借助波洛涅斯的嘴说出来而已。这段话很长,我就拣几条有关的说:

‌凡事三思而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其实是教导我们为人做事要持重,要多动脑筋,不要毛毛躁躁。这其实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对人要和气,但不要过分狎昵。很多时候,礼数有加,但保持距离是朋友之间最好的交往方式。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圏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这三条也是我一生交友的准则。人一生总能认识一些挚友,他们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

‌‌人一辈子做事情,不可能没有人帮忙,而这个合作伙伴的选择,其实至关重要。有些时候,考察一个人只要看看他(她)的朋友圈就行了。人遇到一个合适的伙伴并不容易,因此要像莎士比亚讲的那样,“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当然,莎士比亚还说了后半句话,“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一个人因为交往的带宽有限,因此不可能和所有人交情都很深’一个表面上对所有朋友一视同仁的人,实际上是很难有至交的。

‌人的出生自己无法决定,周围的家人、亲戚的圈子基本上是固定的,无法改变,能自己决定和选择的只剩朋友了。好的朋友是巨大的财富,而损友则是巨大的负资产。至于如何避免损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方法,当然很多人一辈子没有合适的方法,最后死在所谓朋友的手里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你如果问我是怎么做的,我用的是曾国藩的一个原则,简单地讲就是不要给损友第二次机会,永远不要来往。曾国藩在家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袁婿荒唐……永远绝之。”非常坚决。这里所说的“袁婿”是指曾国藩的四女婿、他的老朋友翰林袁芳瑛的长子,非常不成器。曾国藩的这种做法,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对任何人,一般都先假设他是正直、善良和诚信的。当然,这样一来我会有很大的机会上别人的当,而在生活中我也确实如此。不过这没有关系,我只会上一次当,因为在上当之后我并不给那些人第二次机会。你可能会问,这样一来,是否会错失很多本来能够成为朋友的机会,因为人是会改变的,他可能会变好。是的,人确实会变好,但是已经与我无关了。要知道,可交往的人很多,而你的时间和精力只能维持少数的几十个。这种笨办法能够避免在朋友关系的投资上出现填不满的无底洞。我们都知道,不知道止损的投资者注定是要倾家荡产的,在和朋友的关系上也是如此。在我的心目中,莎士比亚和曾国藩都是智者,他们的建议都是金玉良言,我对他们的话也是在身体力行。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拉里.佩奇的经营管理智慧

‌‌第一个智慧:把产品做成牙刷

‌一个好的产品要有牙刷的功能。牙刷有什么特点呢?大家每天都要用牙刷两三次,虽然每次只使用三五分钟,但是由于每天使用,大家养成了习惯,就离不开它了。

‌对于职场上的朋友,我也常常建议他们灵活运用牙刷和爆款的原则。每周,你最好把自己的工作总结成三句话,周一早上汇报给你的老板;每半年到一年,你要有一个让他惊喜的成果。这样的员工,哪个老板都抢着要。

‌第二个智慧:从本质中寻找商业模式拉里‘佩奇让我感受到的第二个智慧,就是为谷歌找到并且落实可以长期盈利的商业模式。

佩奇认定了只要把互联网上有用的内容送到千家万户就行了。这样的公司市值可以做到1000亿美元,至于互联网的内容是谁的并不重要。后来谷歌所有的产品都围绕着将有用的信息送达每一个用户的核心。佩奇的这种想法非常朴素,却显示出对商业深刻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看一种商业模式,不能光看表面,而要看本质。

谷歌商业模式的本质还有一个要点是,有用的内容并不需要是自己的。

我在《智能时代》中讲,在未来的智能社会,连接比拥有更重要。谷歌和Facebook这样的公司并不拥有什么内容,但是它们有对用户的连接;爱彼迎没有自己的房子,但它却是全世界最大的房屋租赁公司;优步和滴滴不拥有汽车,却是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懂得了这一点,就理解了互联网经济的本质。

世界上是否还有在本质上类似谷歌这种商业模式,但在表面看又完全不同的公司呢?其实很容易找到。比如阿里巴巴,它所销售的商品都不是它自己的,它的作用只是把商品信息送达用户。另外,罗辑思维也很相似,就是将有用的内容(它称之为知识)送达读者。理解谷歌商业模式的精髓,并不需要照猫画虎;相反,那些将垃圾强制推送给用户的公司反而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第三个智慧:薪尽火传

‌佩奇在公司管理上的第三个独具慧眼之处在于未雨绸缪,在公司方兴未艾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公司将来衰老死亡的问题。

‌世界上凡事有开始就有终结,有生就有死,任何生物(包括我们人)如此,任何公司也是如此。我在《硅谷之谜》中总结的硅谷公司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介意公司的死亡,不会刻意去拯救一个衰老的公司,而是把目光往前看,努力寻找下一次机会。在我们这个时代,不是要办一个大而全的百年老店’而是要开创一个专而精的有活力的公司。当一个公司的历史使命完成之后,它退出历史舞台则是对整个社会的最后一次贡献,因为它把宝贵的人力和土地资源释放给了未来的公司。这个道理大家冷静地想想都能明白,但是真到了自己身上,在感情上常常跨越不过去。因此,世界上大部分企业家依然在追求办一个百年老店,不过世界上的百年老店并不多。

在美国有不少大家族,财富传承了很多代。这些家族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精神财富的传承,那些精神财富是家族的基因,只有当它们得以传承之后,外来的物质财富才能真正传承下去。一个公司所能够真正传承的其实也只是基因而已。佩奇比很多企业家聪明的地方在于,他首先认同公司最终死掉这件事是常态,在这个前提下,再去考虑如何传承公司的基因和文化,而不是试图维持一个不死的公司。如果我们用一个词将他的想法进行概括,3口就是“薪尽火传”。

巴菲特午餐:人生的智慧

‌当一位中国很成功的投资人向巴菲特请教成功的道理(不是具体的方法)时,巴菲特告诉他:“年轻人,我不用告诉你该做什么,因为你们很优秀,自己知道该做什么。我告诉你一生不该做什么。第一,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第二,永远不要傲空股票;第三,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

‌怎样理解不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呢?巴菲特放弃了非常多的投资机会,因为他看不懂那些行业,但是这没有妨碍他获得超高的回报。我们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用自己的劣马和别人的好马比,输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蠃的可能性。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看到别人挣钱很快,自己心里痒痒,也要去尝试,而又不愿意花功夫学习,这就是做自己不懂的事情。人是如此,企业也常常如此。2014年,万达要做电商,拉了百度和腾讯进来(号称腾百万),信誓旦旦地要在5年内投资200亿元。折腾了两年,什么结果都没有,到了2016年,第一笔钱烧完了,腾讯和百度全跑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做自己不懂的事情的教训。

‌我们通常讲,勤于做事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巴菲特却说其实很多事情不要做,聚焦比发散更好。对于一个企业,什么事情不能做呢?这位中国的企业家讲,不熟悉的、不是自己核心业务的,就不能做,这是巴菲特的思想精髓。但是很多人不信这个邪,一定要尝试,结果盲目尝试可能会获得一次成功,但是从长远看却是失败。

‌对于人生的问题,特别是人应该如何平衡进取和稳妥,巴菲特给我的朋友这样的建议^人一生不要两次富有。什么叫作两次富有?你通过努力创业成功,富有起来,接下来去冒险,又成了穷光蛋,但是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东山再起、再创辉煌,这就叫两次富有,因为两次峰值之间有个低谷。

低谷对于人来讲总是有的,但是不应该从富有变成穷光蛋,这不仅缺乏智慧,也让人的生活变得很糟糕。虽然两次富有的人,即使最终从结果来看可能钱并不少,但是他的家庭生活、他家人的生活、他的心态,都可能变得非常不健康、不愉快。我们看到很多人,在事业上算是成功者,但是在生活上却是失败者,原因是他们因为自己的贪婪经历了不必要的失败,以至他们本可以分配给生活和家庭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东山再起了。因此,巴菲特给他的建议是,少犯错误比多几次成功更重要。当然,在谨慎的同时,巴菲特并非一个不求进取的人。他不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只是不傲当下自己不熟悉的,并非永远不打算熟悉那些事情。

你过去可能听说过巴菲特不投科技公司,因为他说他看不懂。

巴菲特的智慧来源于生活本身,靠着这些非常朴素的生活智慧,他才能在投资时无往不利。我在和那些朋友交流之后,仔细想想巴菲特的话,也很有感触、很受启发。巴菲特讲的这些道理,其实很多人也听说过,但是在傲事情的时候常常会忽略。很多时候,人和人的差距看似是在智商、情商和知识上,其实是在智慧上,而智慧的核心则是对人性的理解。

‌‌最后我对工薪阶层的投资建议是,大家能够投入到股市的钱有限,即使连续10年做到—年能多挣十几万元也就到头了。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上(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X不断做出更大的贡献,不断被提升,每年的回报要远远高于那十几万元。因此,拓展一下巴菲特的观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因为我们擅长于此。

‌司马迁的智慧:东方最早的经济学综合论文

‌2000多年前中国的一篇学术论文的见识就是非凡的,它系统论述了商业的特点和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性特点,这就是《史记‘货殖列传》,其名称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做生意的故事”,太史公开篇讲了人喜欢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天性。他说,自从舜帝和大禹的夏朝之后,人就开始喜欢好听的音乐和美色,喜欢美食,喜欢享受,喜欢炫耀,这种习惯已经很久了,无法改变它。因此,好的统治者就随国民去了,差一点的(统治者)动之以利引导他们,再差一点的试图教化他们,更差的约束管理他们,最差的要和他们作对。因为这段原文太重要了,我还是写出原文吧。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成语“因势利导”就是从这段文字中发展来的。

‌‌太史公的这段话,讲述了从教育、管理再到商业普遍适用的一个原理。以教育为例,最好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自己发挥特长和潜力,我们今天所说的像哈佛或者斯坦福给予学生的教育就是如此。差一点的教育是用利益鼓励他们,比如奖学金就是这个目的。再差一点的就是灌输式教育,所谓的教化’比如衡水中学那种方式就是如此。还有―的就是天天看着孩子,这样孩子的人是给管住了,可是心没有管住。当然,最差的教育方法就是和被教育者顶着干。一个家长(和老师)可能有体会,一旦开始和孩子顶牛了,这个教育就失败了。

‌同样的原理可以用在管理上,大家可以将之套用到自己的单位中,看看是否是这么回事,这里就不多说了。当然,在商业上也是如此。我给政府领导讲课时,经常讲这段话。一个好的政府,只要开放商业就好,不要搞什么顶层设计,随下面的商人们自己根据市场决定做什么,即所谓的“因之”。差一点的政府,会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产业。这样的初衷虽然好,但是,如果领导的想法和市场规律相违背了,就要走弯路。硅谷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政府没有能力管,只需要把商业的事情交给商业本身。更差一点的领导是大会小会做报告,告诉大家该怎么做,三天两头去视察工作,即所谓的“教诲之”。当然,再差的就是修理,甚至刁难商家了。小到派城管去为难小商贩,大到利用法规和批文等特权对企业干涉。然而,这些还不是最差的,因为虽然刁难企业,但是它还是得让你做生意。最差劲的是自己也跳进来直接做生意,与民争利。为什么很多公司非常痛恨国有企业,就是因为有些国有企业采用了商业上最差劲的方法,所谓的“与之争”。

‌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中还讲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是:7片深了鱼就容易生长,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去居住,人有了钱就容易讲理、够义气,人有了钱,就越发容易发达;可一旦失势,下面人就跑了,因此他就闷闷不乐,越是不开化的地方越是如此。因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换今天的话说,大家天天这么忙,就是为了一个“利”字。这里面司马迁对于人性趋利的一面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成语“熙熙攘攘”一词就是这么来的。我们知道,今天整个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所谓的“人是理性的、商业的人”基础之上的,说穿了就是,人都是算得过账来的,而且是为了自己经济利益而奋斗的。这就如同欧几里得几何的五条公理,一旦不成立,整个经济学的大厦就倒塌了。这个道理,司马迁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可谓极其充满智慧。

‌太史公在这篇长文的最后讲到两个观点,也值得分享。一个观点是那些看似微小甚至卑贱的生意,比如农业、卖油、贩酒等,只要经营得好,做到极致,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反观我们很多人创业,动不动要追一个最新的概念,而不是把人基本的需求做到极致,这样想成功也困难。

‌他的另一个观点则讲述了商业的一个基本规律,即使再有钱的商人如果没有核心的业务,生意也是持久不了的,这说明核心业务的重要性。同时,商业是优胜劣汰的,有能力的人能够聚集各方面的资源,而没有能力的人,生意最终会瓦解掉。

‌‌销售大师的智慧

‌销售的本质:把钱收回来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不是废话吗,东西卖出去了,钱当然要收回来。从理论上讲或许如此,销售款应该在交易完成的一瞬间入账,但是在一些国家还真不是这么一回事。在中国的传统行业里,几乎没有不相互欠三角债的,因此把钱收回来的成本并不低。

‌不懂得“把钱收回来”这个道理的人是愚蠢的,办企业是要失败的。很多人为了促销根本不管收钱,等到账面上都是烂账时才开始着急,这些人在社会上并不少见。如果我们的目标不再是把东西卖出去,而是把钱收回来,那我们的销售策略就完全不同了,收款的便捷性要超过卖出东西的数量。在美国拖欠账款和赖账的现象也很明显,但是美国人做事是认钱不认人,他们的做法就是加收很高的利息,同时对先付账的予以折扣优惠。美国人在定价时通常会留一个比例,比如57。作为收款的成本,你如果先付账,可以省去这个成本。

‌如果我们将这件事再往深了想,把钱收回来是目的,而把货卖出去只是手段,这样一想,很多销售人员的做法实际上是背本趋末了。在生活中,背本趋末的做法时时可见。很多人不顾家地去挣钱,讲的理由是为了家人的幸福,其实这种做法本身已经让家人不幸福了。如果哪位读者和我合作过,应该能用这一点来解释我的一些行为准则了。比如,希望我放弃休息或者和家人安排好的休假,来参加什么重要活动,那是万万没有可能性的,因为我不会把目的和手段颠倒过来。

‌‌持续的生意: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

‌我们可以把王晓峰的这种思路拓展一下。在管理一个团队时,你给员工的奖励不能仅仅是一次充值的促销,然后让他们享受很多年,而是要想办法让他们消耗掉这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能够继续轻装奋斗。比如在谷歌,一个员工每一次升迁,在得到大笔奖励的同时,之前全部的贡献就会清零;下一次升迁,所依据的贡献要从前一次升迁后算起,而不是历史上全部的贡献。这就防止了一些人靠运气搞出个非常成功的产品后,躺在上面吃一辈子的情况。

‌商品和服务要让消费者有面子

‌‌在经济学101这类的入门课上,教授们通常会讲商品的几种属性,比如价值和使用价值。你之所以会买一种商品,是因为它对你有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全世界越来越趋向于供大于求,因此制造商品的人就尽可能地设计制造越来越有用的商品,这样消费者就会为了新的用途而购买。比如智能手机,上面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消费者为了新的功能和性能就不断更新手机。

而面对越来越多不同种的手机时,大家是如何挑选的呢?有人说是性价比,有人说是绝对的性能,有人说是好用,等等。王晓峰说,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有面子。

回到摩拜单车,王晓峰考虑,要想让白领阶层愿意骑自行车,就必须让他们感觉有面子。在考虑提供租车服务之前,他做过仔细的调研。他发现在校园以外骑车的人只有三种,除了专业玩儿车的人骑着非常贵的赛车外,就是蓝领的工人和老年人,他们骑着叮当带响的自行车出没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如果一个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还骑车,而他的同事在开车,他从心理上就有一种没面子而且不服气的感觉。坦率地讲,对2/3生活在北京和上海的人来说,买车和养车其实降低了生活品质,纯粹是面子作怪。

但是,做生意就必须照顾人的面子,因此,摩拜单车从一开始就要把车设计得好看而独特,让骑车人特别有面子。有些人简单地复制滴滴和优步共享经济的做法,建议是否制造一种智能锁,让拥有自行车的人将自己的车提供出来,供大家分享即可(第一章已有介绍)。王晓峰讲,如果大学毕业后骑着五花八门,甚至还叮当带响的自行车上路,会很没面子,这种生意一定会失败。因此,摩拜宁可自己生产自行车,把自己变为一个重资产的公司(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在北上广深投放了十多万辆自行车,这些车花去了几亿元)。

当然,摩拜单车的成功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但是让人有面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讲到面子这件事,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虚荣,即使自己好面子,也对此持否定态度。其实我倒觉得对于社会底层的人,包括那些金钱上富有但内心精神世界永远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好面子不能算是一件坏事。为了维护面子,大家傲事情会比较体面。更重要的是,有了面子可以多少增加一点自信心,让人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得更出色些。因此,任何一个好的产品,都需要做到顾及使用者的面子。

‌‌既然讲到了销售,我再补充一点自己过去做销售的体会。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喜欢买东西,而不是被买东西,因此那种求人的营销一定无法成功。有些时候,一单生意如果傲得太辛苦就不要做了,因为能够做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低,有那时间和精力,不如去找其他客户。为了让顾客感觉他是在买东西,而没有被买东西,与其说服他来买,不如讲清楚你可以给他提供什么价值,让他自己认可这种需求。我们有时在讲,创造出一个市场,其实就是让潜在的消费者汄可一种过去他没有意识到的价值。在生活中,人与人相处的原则其实和销售也差不多。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男生为了追求一个女生,绞尽脑汁、极尽努力地去讨好对方、迁就对方,对方就是爱搭不理。这对被追求的女生而言,其实就是一种被强制推销的感觉。如果她没有产生买东西的快乐,一切都是白搭。和人相处的技巧在于,要让对方感觉对你有所需求。最后做个总结:如果我们能够顾及别人的面子,生意就能做好,事情就能做好;如果我们为别人提供价值,而不是一味地推销,我们的产品,甚至我们自己,就会受到欢迎。

‌一万小时

‌如果有了智力上的、时代大环境的以及家庭和周围小环境的便利因素,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格拉德威尔认为要花10000小时的苦功夫。10000小时的苦功夫不仅对于训练一个人的技能是必要的,对一个团队做出一款好的产品也是必要的。没有这个时间狠下功夫的保障,一切都免谈。

‌但是,如果有人简单地认为自己天赋不错,在一个领域做够10000小时就能出类拔萃,那就大错特错了。10000小时只不过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已,远不充分,更重要的是,这10000小时不仅要花,还要看怎么花。很多人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有4个误区。

误区一:简单重复  有些人的10000小时都是在从事低层次的重复,上文中我提到的伪工作者就是这种人。再举个具体的例子,如果在中学学习数学,不断重复做容易的题,考试成绩永远上不去,当然不会有中学生这么做。但是,在工作中很多人却犯这个错误。比如现在互联网比较热门,一些人学了一点点编程技巧,也能挣到还不错的工资,于是就守着这点技能每天在低水平地重复。在未来的智能时代,真正受益于技术进步的个人可能不超过人口的27。。坦率地讲,仅仅会写几行(直译式脚本语言)的人不属于我说的2%的行列,这些人恰恰在未来是要被计算机淘汰的。

‌误区二:习惯性失败  这一类人和前面讲的正相反。他们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脸皮还很薄,也不好意思请教。他们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然而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的。因此这些人常常是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10000小时,但是不见效果。在很多公司里都能见到这种人,一个人在下面捣鼓东西,就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林黛玉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我喜欢她实际上是因为她很有内涵和才气,想问题想得很深,但这也是她致命的弱点,她的才华越高,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进,对外界就越排斥(当然外界也排斥她兑我们知道,一个概念内涵越宽,外延就会越窄。你如果泛泛地说“桌子”这个概念,它包括非常多的家具,但是如果你说“法国洛可可宫廷式的核桃木贴面桌子”,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几件了。

林黛玉就是这样,她越是精进,越到后来贾府里只有贾宝玉能够懂她。我们很多人做事都是这样,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有两类科学家,一类是掌握了一个方法,研究什么都是一流的,他们越往后走路越宽,

比如爱因斯坦、费米和鲍林(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家);另一类是路越走越窄,比如发明晶体管的夏克利(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对自己研究的晶体管越来越熟悉,就对其他技术越来越不愿意接受,最后无法和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同行交流。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人。

‌误区四:狗熊掰棒子10000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限度地复用第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从头开始。希腊科学体系和东方工匠式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发明发现都是可以叠加的,你给几何学贡献了一个新的定理,几何学就扩大一圈。而后者不成体系,是零碎的知识点(甚至只是经验点;),毎一个新的改进都是孤立的,因此很多后来就失传了,以后的人又要从头开始。很多人读书也是狗熊辦棒子式的,做了一堆题,相互关系没有搞清楚,学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换一道题就不会做了,因此时间花得不少,成绩却上不去。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20.三板斧破四困境对于前文提到的关于10000小时的4个误区,即简单重复、习惯性失败、林黛玉式的困境和狗熊辦棒子,我自己总结了三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我走出这些误区,或许也能对大家有参考价值。我把这三个方法称为破局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确立“愿景一目标一道路”

‌ 既然我们花10000小时来提高专业水平是为了精进,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就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愿景。比如有些人想成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这个愿景就非常好;相反,如果有些人就满足于5年(正常工作大约10000小时)坚持不懈地写程序,以便将来能够写

得更熟、更快,那是非常糟糕的,因为这是低水平的重复。即使5年后你把它练熟了,可能虹也已经过时了,或者是由计算机来写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看到太多熟练工种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因为他们的技能过时了,比如打算盘的技能在20年前已经不能赖以谋生;开汽车在20年前已经是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会的技能,对谋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今天,掌握一门外语可能还有工作,10年后因为有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大部分翻译都会失业。因此,人要想进步,就必须给自己确立一个合适的愿景。

有了愿景,还需要有阶段性目标。我们经常看到“战略”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战略呢?战略的核心就是设置阶段性目标,以便实现愿景。

有了战略,还要有战术。为了实现目标就要有通向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可以分解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我在前面提到,提高程序质量水平,可以从写单元测试这种可操作的事情傲起。在一种技能稍微熟悉了之后,就可能需要做一件新的、有挑战的事情,以便达到下一个目标。任何一个公司,领导对于这种不断挑战自己往上走的人都是欢迎的。当然,不断挑战自己的人要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辛苦,而且可能在短期内还有经济上的损失,因为毕竟从短期讲,重复自己驾轻就熟的工作比接受新挑战在绩效上显得好很多,奖金也会多一些。

‌第二板斧: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这是我的中学校长万帮儒先生在我毕业前对我讲的,他这句话大概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换位思考,当然当时还没有换位思考这个词。

第二层,凡事要习惯回过头来三思。比如某个人和你讲一件事,你第一感觉可能觉得他完全是胡说八道,但是,一定要想第二遍,是否我错了、他对了。这一遍思考,一定不能假设自己是对的;如果又想了第二遍,还是觉得自己对、对方错,要想第三遍,是否我的境界不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想第三遍呢?因为任何一个想要精进的人,都要和比自己强的人多来往,比如下棋,如果整天和臭棋篓子下,只能越下越臭。既然是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第三种情况就很可能发生,因此这时候不妨进一步交流,深入了解对方那么说的原因。只要经常这么做,就能避免习惯性失败。

第三层,即使对方真的是胡说八道,也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找出其中的合理性。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你在公司里遇到一个骂街的泼妇,你也没有招惹她,她对你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臭骂。对此我们有三种做法:一种是骂回去;一种是装作没听见;但是我会采取第三种,就是要思考为什么她没缘由地骂我,或许她就是一个疯子,那么我以后走路躲她远点,

也算接受一个教训;或许她真有一个骂我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合理性,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原因,不仅理解了她的问题,而且对人性的理解也有了提升。  如果我们总是能从不中听的话中找到合理性,不仅进步快,而且眼界、够都会比常人高出很多,才不会陷入林黛玉的困境。这一点看似不容易做,但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每次遇到别人和我有不同意见时,就立即开启寻找对方合理性的开关,直到找到对方的合理性为止。我也不知―样!^否是强迫症,但对自己的进步真的特别有益。相反,当对方看法和我们一致时,反而不需要找@性让自己沾沾自喜。

第三板斧: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做任何职业,比如工程师、会计师、律师,都会遇到一些难题,解决了这些难题,我们就进步了。遗憾的是,大部分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以为自己能记住,但实际上很快就忘了,等到第二次、第三次遇到同一个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或者花很多时间去解决。因此,这是凡事做记录的好处之一。做记录的另一个好处是,在记录的过程中又思考了一

遍,进步得会更快。相比之下,欧美人比较喜欢记录,他们发明一个东西是可以给当时的时代一个定义,比如美国工业崛起的时代等,当时是如何做实验的,今天依然能找到记录,这样经验也容易积累和传承。

很多年轻人和我抱怨在北京买不起房子。的确,对于一般工薪阶层来讲,按照现在的房价可能一辈子也很难在四环附近买一套房子。我以前讲硅谷的房子不是给一般公司员工准备的,因为人多房少,只有那些比别人在各方面高出一筹的人才配享受在桂谷地区拥有房子的权利。今天的北京等城市也是如此,未来位置相对好的房子,可能也只是给那些在自己领域做得最好的57。的人准备的(而最好地段的房子可能是为1。々的人准备的:)。世界上,做得还算过得去的人与前17。的人相比,可能就差最后几步路,但是最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发展机会差别却很大。因此,我有时讲,把事情做好,即使不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多么优秀和崇高,至少也是为了有一套舒适方便的房子。如果我们毎个人脑子里总是牢记“瑞士制造”这4个字,在北京或者其他一线城市拥有一套梦想的住房或许就不遥远了。  直到今天,一方面,我还非常感谢我的一些同学。他们都不是完人,却有许多闪光的地方。当我看到这些差距时,能提醒自己自我改进。时间长了,他们有什么缺点我倒记不住,但是当初对我好的影响我却一直记得,因为那些让我受益终身。另一方面,我也要感谢那些最后1。力做得不是很好的朋友,因为他们从另一个角度教育了我。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①说过,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年轻人生活在一起相互学习。在过去,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因为人必须物理地待在一起;但是今天有了互联网,学习就方便多了。

我在前面的章节中介绍,世界上人和人的差别常常是数量级的。对于关键岗位上的人,用一个一流的人和用一个三流的人,结果会大不相同。但是,为了引进一流的人,而且让他能够安心为你做很长时间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高出预期的待遇。但是,这种关键职位对于一个公司来讲非常少,因此对于大多数员工,我们不会给予任何比市场价更高的待遇,有时给的待遇可能比竞争对手还要低。读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不是欺负人吗?”还真不是!因为我虽然不提供更高的薪酬,但是会给年轻人更多的成长空间,因为对于真正有志之人,会更看重后者。讲到这里,就要说回到这一节的主题了一我对年轻人第一份工作的建议。

几乎没有人是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发财。如果大家能够认清这个现实,就能体会到第一份工作是否多207。的工资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你在那个阶段挣多少花多少。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怎么办?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必须能帮助你在10年后挣到同龄人或者同班同学3~5倍的收入,这样你才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第一份工作必须能够让你极快速地成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全行业,而且你也需要主动通过第一份工作尽可能地成长。

在I丁行业里做工程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大学毕业去了谷歌或者微软的,只要愿意学习,三年后工程能力都很强;去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的人,就要差不少了,因为前者非常注重培养人,而后者不注重,当然去了其他公司的情况可能更差。三年后,如果从微软跳槽到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可以拿非常高的薪酬,就能实现比同班同学工资高一倍的目标。当然,再次选择新的公司时,依然应该以成长为目标,而不是以是否多207。的报酬为标准。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还非常看重业绩表现,如果这个人愿意学习,有一颗开放的心,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会进步很快。如果他能够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去做事情,10年下来,比同班同学的收入多3~5倍完全是可以达成的目标。而真正达到了这个目标,我想他至少对事业发展和经济地位应该比较满届了。

‌如果运气好,也足够努力,他就可能成为那些我们愿意出双倍价钱聘请的人。而靠走职业道路发财的人’都是这一类。这些人将来如果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比其他人高很多。  当然,很多人会说,你说的这些公司和大学,我连做梦都梦不到,怎么办呢?这里我只是用大家熟知的举例子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自己和自己比,和与自己同条件的人比,重要的是每过几年要能够真正上一个台阶。

‌最后,读者朋友或许要问,如果每个人都往那些收入低一点但是非常好的公司挤,怎么办?这一点你还真不用担心。我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在乎20%工资的人要比注重自己成长的人多,因此就给有志气的人留下了机会。

‌其实,领导们眼中的这个“贤”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而是很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仅仅专业能力强、贡献大,有时还不足以被提升。另外,今天员工的专业水平都比较高,达到被提升要求,甚至胜任领导岗位的候选人可能很多,但是怎奈人多粥少,不可能人人有机会。

误区一:工作和职业分不清  在英语里,工作和职业这两个单词分别是』01?和『0伶381011,含义的区别很大。工作是大家谋生的手段,一个单位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完成任务,单位付给我们工资和奖金,就两清了。职业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比如我们当一名医生,提高自己的医术,治病救人,成为名医,这是职业。

一个人要成为公司高管,通常需要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掌握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或者领域动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最后做到能够把自己领域的任何一个公司管理得有条不紊,这是职业。如果我们考虑当下的工作是为了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首先就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也不管报酬是高还是低,都要做。反之,只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相矛盾的事情,则尽可能不做或少做。

对待自己的职业,需要专业的工作态度。所谓的专业,就是一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为中心。所有的沟通、会议、关系的建立、工作的分配等,无一不是以此为主要目标。在工作中,很多因素都会使我们的工作不顺利,比如个人能力的局限、沟通不顺畅、情绪波动,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这是很多职场上的人感到心累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把事情做好,就体现出是否有职业素质了。专业人士做事情会从职业本身考虑,在工作中要少受负面情绪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识》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