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原文:【收藏】诠释世界,成就未来--我的上外高翻口译备考之路!(口译初试第四名,经验贴系列-第三贴)
最新喜报更新
了解我们请戳:聊一聊学长们的创业史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英语笔译43人进入上外高翻复试,录取36人,团队学员有21人考入(前五进三)!口译60名进入上外高翻复试,录取35人,团队学员有18人考入(前五进四,口译状元学员初复试第一名)!朝鲜语口译1人(第二名,总录4人),西班牙语口译2人(分列第一三名,总录6名)!一大波经验贴正在来袭哈!2018年中国高翻团队学员再次荣登上外高翻初试口笔译双状元!!口译状元系团队课程学员和资料学员,笔译状元系团队资料学员!中国高翻团队连续四年蝉联上外高翻统考+推免状元!2018年学员取得最高总分410分(口译状元),翻译最高分140分,基英最高分90分,百科最高132分!口译学员前四名均是团队学员!!!
另外,今年统考已有学员被东南大学,北外,华师大,上理工,复旦大学,贸大,上师大,日本同志社大学等高校录取!喜报持续更新中!
团队学员统考和保入的翻译高校已有:上外,北外,广外,贸大,北大,北师大,外交学院,南大,南师大,南京理工,华东理工,同济,上大,上师大,上交大,复旦,华东师大,厦大,福大,华南理工,暨大,中大,宁大,人大,武大,湖大,苏大,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深大,西南大学,东南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其中上外高翻考入率达六成!广外每年考入数十人,其他学校均有多人考入!
编者注:
书韵童鞋系中国高翻团队课程学员和资料学员,以下为经验贴原文,独家授权发布(其他高校和专业的经验贴陆续发布中,包括小语种,敬请关注哈):
诠释世界 成就未来
——谈上外高翻口译备考经验
引子
时间:2018年3月24日
地点:上外第二报告厅
“恭喜大家,从今天起,在座的各位就是高翻院的一员了!”
辅导员王卫萍老师的话,曾经听起来那样虚无缥缈,遥不可及。而如今,我却端坐在台下,手里捏着拟录取通知书,真真切切地成了一名SISUer,眼前的道路也越发清晰起来。
若谈及此时的心情,忧虑大过欣慰。复试过程中见到诸多优秀的同学,尤其在口译实践能力方面,我的确自愧不如,深知落后太多。面试成绩的不理想,正是因为能力欠缺而导致的,我毫无借口。最终成绩单上反映出的状况,就是我今后要加倍努力的方向。不过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的复试笔试(双语summary)拿了最高分,加上初试成绩相对较高(英综79,翻基127,百科128),也说明我其他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太大问题,可以继续坚持下去。那么今天主要向大家分享一些初试的心得体会,介绍几件得心应手的利器,也反思曾经走过的弯路,但若说捷径,恐怕我是没有找到的。
学习起点
时间:2017年2月14日
之所以要考上外,有两个原因。一是想去最好的外国语类大学读书。二是喜欢上海这座城市。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考北外啊?我实话实说,因为德语二外学的太差(北外高翻是少数几个翻硕需要考二外的高校)。上外高翻是国内唯一获得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认证的院校,和联合国、欧盟有诸多合作,像我这个从小对联合国译员充满无限憧憬的学生,自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外。
决定考上外后,我就及早着手准备了。上外录取率极低,去年好像是2.3%,而我的英语基础一般,专四71分,没有考CATTI,唯一的证书是BEC higher。本科翻译专业,但大学前两年都没有正经学习,临到期末才开始突击复习,也是惭愧和后悔。在这里想鼓励大家,我的起点并没有很高,只要考研这一年勤学努力,是能够有巨大的飞跃和提升的,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的准备,首先是从上海高级口译证书开始的。2月14日到3月10日,练习了《高级口译笔试备考精要》,在翻译行当的门口窥探了一番,有了初步认识,高口成绩也不错,就继续坚定地准备下去了。下面就从四个科目的考试逐一介绍吧。
翻译基础
时间:3月-12月
“翻译的精髓在于说人话”,我常跟同学说,有三个翻译老师对我影响最大:武峰、李长栓、韩刚。
三四月份从英汉开始,我练习了武峰老师的《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这本书非常适合翻译新手,因为它把翻译剖析地像数学题一样,让我感到翻译是有章可循的,比如“三步走”、“第一定律”等等。这些法则就像解函数的公式,很好套用,简单易学。与此同时,英汉练习书沿用了准备高口时看的《高级翻译教程》,后来证明这本书非常好用,偏政治经济类的内容,文章后有生词清单、翻译讲解、参考译文。每条讲解都写得很实在,思路清晰,往往一看就知道自己和译文的差距在哪里了。我安利给不少准备翻硕的同学,反馈也都很好。EC后来练了二三笔的教材,但发现里面的译文很死板,不灵活,不适合备考上外。因为上外老师注重翻译的灵活度,语言要“脱壳”。于是改为用庄绎传的《英汉翻译简明教程》。这本书偏文学方向,和《高级翻译教程》一起,成为了我的左膀右臂。
我的练习方法是先自己翻译,再对答案。刚开始翻译得很慢,《翻译教程》的一篇文章要花三个小时,还要花一小时分析总结。我先根据参考译文在自己的译文上写写画画,修改一番;然后把重点的单词、句子摘抄在练习本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翻译技巧,比如“定语前译”、“省略译法”、“无灵变有灵”等等。这些技巧有些是在书中学到的,有些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练得多了就有很多自己的感悟。之所以做这个摘抄工作是为了方便我日后复习,直接复习那些最精华的收获,效率会很高。最后,我会写一小段总结,写出这次练习遇到的困难,下次需要注意的点,比如我记得刚开始练习的时候经常会无意识地漏掉副词忘记翻译,在总结区提醒了自己三四次终于改掉了这个毛病。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翻译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反思总结。
关于练习的数量,我坚持每天一篇400-500字左右的英汉练习,最后发现自己练了两本晨光100页的线圈本,工工整整,色彩缤纷,现在再让我拿出那股认真劲儿去练,都很困难了。
五月份开始读李长栓老师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是李老师把我领进了汉英翻译的大门,让我对英汉两种语言模式有了系统的认识。做汉英翻译,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理解汉语的意思。其实汉语的语法是很随意的,多加一个字两个词,语义也没有大变化,而我们翻译起来很可能会执拗地逐字翻译出来,译文质量就不高了,这就又涉及到了语言“脱壳”。这个概念我是在上符学长的课程中学到的,我们的汉英翻译老师Gary把简明英语讲得深入浅出,我十分佩服他,虽然未曾谋面,却一直视他为我的汉英翻译启蒙老师。辅之阅读的书籍是平卡姆的《中式英语之鉴》,因为书是全英,我只大致阅读了框架,没有细读,但如果大家有时间还是建议仔细研读一下。
汉英翻译的方法和英汉稍有不同,下笔练得少,时间多用在理解原文、分析译文、找平行文本上面。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连完整的英语句子都写不出来,干脆直接看译文,读读背背,在《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必应”上找平行文本,给自己输入一些地道的表达和用法。后来有了积累,自己能写出译文了,却又发现和参考译文出入很大,一度非常气馁。但从提升能力的角度来说,译文无定文,重要的是整个思考的过程,这才是涨知识的阶段。
九月份开始练习韩刚老师的《90天攻克二级笔译》,让我感到翻译是一门艺术,每每练习时,仿佛手中的钢笔变成了刻刀,我在小心翼翼地雕刻一件艺术品。我想正是这种享受和喜爱,才支撑着我坚持走完了全程,丝毫不觉得苦和累。我时常拿捏词汇的语气轻重,信息语流的轻重缓急,乐在其中。提到词汇,我总结了时政翻译经典词汇,背了两遍《英语笔译常用词语应试手册》,读了一遍黄皮书的词汇小册子。黄皮书内容的确不错,翻译质量很高,但是对上外的考生作用不大,尤其是英语综合,题型不对口,实在没有练习材料时可以买来练练手。
至此,我在十月之前做了大量的翻译练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从十月份开始做真题模拟,并复习之前所学。上述提及的参考用书,我至少阅读了两遍。像《高级翻译教程》、《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和《90天攻克二级笔译》这三本书,我从十月份开始计划朗读背诵,到十二月考试之前,看了三遍,有些经典的句子段落我到现在仍然能流畅地背诵出来。在这里想强调一下背诵记忆,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背诵也是复习的过程,我在第三遍复习时,已经站在更高的角度,能自己总结规律,分类整理词汇表达了,比如“道路”相关的翻译,可以有track,trailblazer,pattern,road等等。我后期仍有少量的翻译练习,每天100-200字保持感觉,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回顾反思上面。
我的复习误区是,轻视了文学翻译,练习很少。后期只好突击《张培基散文选》,对理解散文有不少帮助。
英语综合
时间:3月-12月
上外考察方式很简单,一篇长阅读带四个问答题;一篇800字写作。
我的准备方法也比较单一:研读《经济学人》中的每周要闻、Leaders、China、Business板块,每天保证一千字以上的阅读量。阅读主要有四个步骤:
1.泛读了解大意;
2.查阅词汇、词组意思,积累地道表达;
3.摘抄长难句,分析句子结构,翻译;
4.列出文章框架,借鉴写作思路。这个方法很简单,但能日复一日坚持下来就不简单。我在淘宝上买了一年的kindle推送,每周五下午自动更新,其他微信公众号也有经济学人的PDF资源,轻松获取。
起初虽然知道应该研读《经济学人》,但为什么研读?怎么研读?自己一概不知,幸好报了符学长的外刊研读课程。学长把每篇文章中的重点词汇标注出来,并且加以联想,往往一个单词能讲解出一连串的知识点,我特别佩服学长的知识面和词汇量。有了入门师傅,我就开始自己修行了。我的练习材料是:《星火专八阅读》,《英美散文选读》(蒋显瑾)。这本《英美散文选读》是一个考对外经贸的同学推荐给我的,我至今还非常感谢他。我有次向他抱怨上外的阅读题型偏哲学散文方向,内容还特别长,根本找不到练习材料,他就把自己用的这本参考书推荐给我,对我考前模拟练习作用很大。今年考场上拿到卷子,正反两页A4纸的心理学文章,我第一反应是很紧张,但转念一想,幸好我练习了这本书,不用害怕。然后就非常镇定地答完了题。
关于写作,我是从十一月开始练习,直接练了上外近十年的真题。这时候经济学人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无论是写作框架、素材,还是好词好句,都能从阅读经济学人的过程中获取。我的作文基本都是仿写经济学人,写完一篇文章后把自己有疑惑的表达圈出来,在必应国际版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用来检验这个词组是否地道,避免中式英语,也会拿给我的室友帮我批改,提些建议。我一共练习了十五篇作文,最后冲刺阶段背诵了五篇Leaders文章,涵盖环境、科技、社交、时政等角度,有一篇恰好和Digital Humanity相关,考试时便十分轻松地写完了全文。
我曾经写作的误区是好用生僻词汇,大词。但是有位学长告诉我,一篇文章用什么词汇,就给文章定了基调,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如果在一篇平实的文章中出现几个空泛的大词会很突兀,不地道。其次是我的文章前后逻辑衔接不好,思路很跳跃。于是我在写作之前一定要把各个论点之间的关系构思好才下笔,也重点背诵了一些经济学人中的衔接句。最后结果是英语综合79分,虽然不高,但是能把读写两个弱项提到中等水平我也比较满意了。
这里推荐几个英语学习的微信公众号吧:
汉语百科
时间:9月-12月
很多同学认为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察范围非常广,无从下手,的确有些高校是这样的,但上外考察方向无非有三:中国历史、古代文学、传统文化。按照近两年的趋势,第四个方向是时政热点,这个政治会复习到,所以几乎不用算在内。我的教材有两本,《中国文化概要》、《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因为我高中历史不太好,九月份开始复习百科时,就在图书馆的文史类展架上随手借了很多历史书,比如《一本书看懂中国史》、《用年表读懂中国史》等等,稍后可以po上我的图书借阅清单。但这些其实对考试作用不大,我只是把高中历史的漏洞补上而已,自己才开始对历史有了立体的感知,也慢慢喜欢上了历史。对于历史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直接读最开始的那两本教材。最高效的备考用书还要数第二本——林青松的《应试指南》,从文学、历史、文化角度分章节,几乎上外考点全部涵盖,即使有些内容不全,自己也能顺藤摸瓜,找到备考思路。这本书我背了三遍,考前又根据朝代捋出一张表格,可以说做到纵横全局,心中有数了。
此外也有零散的几本书内容值得看一下。《最新英语专业考研MTI(翻译硕士)高分一本全》里面的名词解释很到位,《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巨厚的那本)中,历史大事件、成语典故非常全面,我根据这些目录整理了百度百科的解释。建议大家复习百科的时候有的放矢,着重背诵,不要像读闲书一样悠闲自在(这是我前期的状态,浪费时间,效率不高)。当然我也花了一些时间在成语和古诗词背诵上,今年仍旧没有考成语解释,我想这一块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了。
汉语写作按照高考作文来写就可以,只是不需注重辞藻华丽,关键要有思想,有逻辑。我的语文功底比较厚,所以考前只练了五篇作文,每篇作文拿给新闻传播的同学修改,或者是让我妈妈提些意见。因为妈妈是记者,从小写作文都得益于她的指导,这次考研也不例外,每次都能提出很有高度的见解,受教良多。我的写作素材来自新传同学推荐的几个微信公众号,像研读《经济学人》一样研读人民日报社评,或者南风窗的时评,这些文章都很有深度,贴近时事热点,有人间烟火气,下面是我关注的公众号截图:
图书借阅清单(比较杂乱,可跳过):
政治
时间:10月-12月
上外政治只占10%,所以我重点背诵了疾风劲草核心考点,肖四肖八,也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分享。我喜欢画示意图,所以考前把肖八大题的答案都画成了卡通图案,方便理解记忆,算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记忆方法吧。
备考心态
因为知道上外高翻的难度很大,我给自己留了两年时间准备,这样不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我也一直保持了平和的心态。但有个坏处是,九月份动力不足,有些松懈,那时我给自己找借口说,今年考不上还有第二年。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多朋友和同学,是他们给我巨大的鼓励和支持。阿程哥对我说,你今年这条路还没有走完,就不要给自己留退路!这句话把我点醒,自此全力以赴,再也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和托辞。
平日生活上,我们宿舍四个人都很亲密,小莎保研到了北外(就是那位负责给我批改英语作文的漂亮小姐姐啦),我和阿竹、君君三个人形影不离,一起准备考研。我们每早六点起床,一起去图书馆学习,晚上图书馆闭馆以后去通宵自习室学到十点半再回寝。我们常在路上聊明星八卦,时闻趣事儿,给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君君和我一样准备翻硕口译,我们还常常交流经验,互相提问检测,别有一番滋味。有时我偷懒不想去自习室,是阿竹硬拉我走到教室门口。我时常想,如果没有我的室友,我很可能坚持不下来,也不可能考出这样的成绩。最终阿竹和君君也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取了理想学校,我甚至比自己考上还要高兴和感动。
我去年国庆节期间感冒十分严重,心态也持续走低,这时候我妈妈给我很大的支持。我每两周给她打一次电话,有时会在电话里痛哭一场,把情绪发泄出来,然后妈妈帮我分析心理状态,鼓励支持我,我们一起制定学习的大方向。我有了新的学习体会也会分享给她,一起感受获得新思想的快乐。这一路,妈妈既是我成长的见证人,更是我的良师益友,与有荣焉。
我一直觉得,一个良好的心态来源于对计划的高度执行。我每月制定自己要完成的读书计划和作息表(见后文),不断改进调整,十一月起开始每两周制定一次计划,十二月按照考试时间分配学科作息,全真模拟,买了一沓答题纸和空白A4纸练习书写。我随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情况调整作息,保证自己处于最高效的学习状态。谈及高效,我记起航哥对我说过:“累了就去休息,不要坐在桌前打盹,不要想着感动别人,更别感动自己。”我也想说,高效学习的前提是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十二月底考试的前两天,我又感冒了,中午考完政治后立即去打点滴,接下来的三科一直是38度高烧状态下考完的,23号晚上一直在咳嗽,只睡了三小时,为此还因为怕耽误阿竹和君君睡眠而很愧疚。幸而考试期间全然忘记了生病的状态,一门心思答题,也并未影响太多。
十一月底作息表:
写下这么多文字,仿佛又将这一年的酸甜苦辣回味了一番,不为别的,但求无愧我心。最后再引用辅导员老师的一句话:“你们的梦想,才刚刚开始。”既然复试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那么就针对问题,努力弥补缺陷,提升能力,向着梦想前进吧!为了诠释世界,为了成就未来——To interpret the world, to translate the future.
希望我写的这些能对弟弟妹妹们有些许帮助,如果还有其他的疑问,也可以联系我的QQ号:1015609243,记得写备注哦~
李书韵
2018.03.27
2018年上外高翻经验贴系列汇总(不断更新):
【新鲜干货经验贴 】2018上外高翻笔译初试第二名经验贴(经验贴系列-第一帖)
专四良好,通过三笔二笔的我成功考入上外高翻笔译(附详细书单,经验贴系列-第二贴)
A、课程报名:
4月课程报名+4月该为考研准备些什么?
B、推荐加群学习:
2019上外高翻考研群:642293493
2019MTI考研/外刊分享三群:698772877
C、推荐阅读:
【收藏】2018上外高翻口笔译统考复试笔试真题+口笔译面试真题+免费模拟面试场景再现
【真题/四科全有】2018上外高翻MTI初试真题首发+复试建议
原创精华文章汇总(MTI/MA/CI/CATTI/翻译/写作/精读/单词/外刊)(各大高校真题和经验贴集合)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