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成都之行

以城市为坐标,将3天成都之行记录如下。

在路上|成都之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0月2日,自然醒后就在春熙路溜达,并非第一次来成都,但还是没有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精髓,那些曾经在苍蝇馆子里缔造的美食传说,也许只有深入街头巷尾才可能领略的到。

宽窄巷子和锦里越来越精致的门店,越来越雷同的各种工艺品,已经不能带来任何新鲜感了。虽说用地图导航去觅食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用脚去丈量各种小巷子,毕竟是很耗费体力的事情,每天步行2万步以上,对平时上班久坐的我们来讲,是很大的挑战。

以离我最近为原则,还是寻了几样有名的美食,华兴街煎蛋面、玉林串串香、厕所串串,还尝试了并不出名的烧烤和火锅。

因为始终相信,在成都这个美食之都的滋养下,必定有着被普遍拉高的平均水平,纵然是分店或不知名,味道总会好过其他地方看样学样的山寨货,所以在吃东西方面,还算是无功无过。不过一定不要去各种美食街和招牌老字号,既不物美也不价廉,还不如不知名烧烤摊子上的烤脑花。


也许人们总是有想要探究过去和未来的本性,所以古镇古巷和发达城市成为旅行的首选目标。古镇古巷是当地风土人情的体现,现在的我们总想去了解,过去这个城市的人们每天吃什么做什么、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而现代城市又都是基本相似的,无非是哪里的道路更宽阔、立交桥更便捷、物流更通畅、品牌更繁杂、摩天大楼更高更多,发达城市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二、三线城市未来的样子。

宽窄巷子、锦里这两个古巷,如果有的选择,十一期间还是不去为好,基本上是人挤人的惨烈画面,只能看人,别想看景,更无法想象和感受到地道的老成都生活。熊猫基地俨然是一番熊猫看人的繁荣景象,几万人挤在里面,只是为了在人群中多看国宝们一眼,可是熊猫宝宝们该吃的吃、该睡的睡,完全无视疯狂的人群和镜头,只留下成堆的人对着傲娇的熊猫屁股拍拍拍。


在路上|成都之行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锦江剧场的芙蓉国粹是本次成都之行的亮点。本来是单纯奔着变脸去的,却意外看到了一场川剧绝技的综合表演,对于戏曲的了解太少,其实并看不懂太深的门道。

开场是“刘关张斗吕布”,想来戏曲表演艺术家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台下十年功的结果,一招一式都是有模有样。

还是怕老婆的皮金比较容易看明白,皮金的四川方言加上与老婆对话时畏畏缩缩的样子,笑料十足,最叫绝的是皮金顶灯,头上顶着煤油灯还能从板凳下自如的钻来钻去。

最后的压轴自然是变脸了,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表演艺术家在一挥手一跺脚之间换掉一张张面具,不得不被老祖宗的智慧和艺术传承者们折服。木偶表演更是惟妙惟肖,连木偶都可以不漏痕迹的变脸表演了,可想而知,这需要多灵活的手指才能做的到。整场演出都够精彩,唯独有一点需要大大改进,主持人的英语发音该好好练练了。

即便是外行,还是值得去看一看,感受一下传统艺术表演的深邃。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句话,道尽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的魅力。成都作为温柔之乡,好吃好喝,街边麻将,安逸生活。其实,奋斗进取是一生,悠闲自得也是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路上|成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