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三国旅行笔记(二)

2016年7月7日 周四

乘坐北欧航空SK998航班直飞哥本哈根。

出发前在Booking.com上查过哥本哈根的酒店,一般的四星,即稍微好一点的都是1500以上,难怪有人愿意坐半小时火车去一水之隔的瑞典城市马尔默去住,因为那边通常一半价格就可以住更好的酒店。本着了尽量多了解并争取融入本地生活的旅行准则,我还是通过AirBNB选择了位于市中心的一处公寓。事先的交流得知房东是位针织艺术家,同时也是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其丈夫则是有很多游历的社会学家,如果有机会多聊聊应该很有意思。

话说有些北欧人不苟言笑,一上飞机就碰上了。我的邻座很可能是个北欧人,瘦高个,白皙的肤色,淡色头发,胳膊上有很大一片彩色纹身,隐隐约约还有分辨不清的中文字。他的年龄应该接近四十,在整个11小时的飞行途中他自始至终一言不发,戴着Philips的耳机,看了一部又一部动画片。他怎么可以始终连搭话的机会都不给别人,但他成功地做到了,我只能慢慢读书,熬过那长长的跨洲飞行。

但坐我前面的另一位北欧老兄却提供了有趣的反例,因为腿骨折,他把绑着石膏的腿翘得老高,但他不仅不安分守己,不断撺掇一同乘机的朋友来陪他玩,还让他们把他的那副滑稽模样拍下来,每当空乘推着小车过来,他们几个总是再喝一杯,因为机上的酒需要另外付费,他们就轮流付账。玩则玩矣,都是他们之间在嗨,并也没有跟其他人打过招呼。这样看来,以某种族或某地域来评判人基本不靠谱,每个地方的人都有三六九等,个体就是个体,任何以此来赞赏或者诟病某个群体人的想法可以休矣。

跟国内航空公司严禁在飞机上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定很不一样,我们乘坐的北欧航空只简单要求把电子产品切换到飞行模式就OK了,虽然每人前面有看电影的屏幕,但玩手机和打游戏的人要更多些,可能备选的电影基本上都是老片子的缘故吧。飞机上配备了无线上网设备,但经济舱要付费,遂放弃,有USB充电口可以给电子产品续航,可以放心使用。不少人吐槽过中国航空还在执行陈旧的飞机上严控电子设备的规定,鉴于所谓电子设备干扰飞行的结论已基本上被推翻,政府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仍然严防死守。不过,连遭遇过恐怖袭击的欧洲各国地铁站和火车站并没有因此启用安检措施这点看,我们的官员是宁左勿右的,或者愿意搞些形式主义来告诉国人: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再有事我们没有责任。

这些年来国际航班上中国人的高比例已经成为常态,今天的飞机上显然还有旅行团的成员,这不,老王,老张地大声打过招呼后,好几个熟人开始换座位,倒腾行李,叽叽咕咕交流出国见闻,准备买什么东西,街长里短。年轻些的用iPad看连续剧,打游戏。我左顾右盼,真是没有几个看书的。

平时会晕车的姥爷居然又晕机了,呕吐之后基本恢复正常,一位帅气的北欧空乘很愿意帮忙,当姥爷不小心呕吐到了厕所的洗脸盆而不是马桶时,他锁上了厕所,告诉我如果姥爷还要呕吐的话就叫他,本趟飞行,这个厕所就是姥爷专用的了。

这次旅行的第一站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我们要去的三个国家都以高收入和高物价闻名于世,单就人均GDP而言,挪威高据世界第二,丹麦和瑞典也是西方高收入的第一梯队。我们通常所说的北欧应该还包括芬兰和冰岛,但因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包含在此旅行中。

记得中学地理课本上学过格陵兰岛是丹麦的领土,那块“不可分割”的丹麦领土比俄罗斯卖给美国的阿拉斯加还要大,可惜好听不好住的格陵兰(郁郁葱葱之地?)实际上是个比阿拉斯加更名副其实的大冰柜,非常地不宜居,所以通常人们所说的丹麦只是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丹麦本土,是跟台湾岛不相上下的弹丸之地。

历史上的丹麦王国曾经赫赫有名,自公元十一世纪始至二十世纪为止,丹麦、瑞典和挪威基本上是分分合合的三国演义格局,只是有一段时间里瑞典拖着芬兰为属国,挪威拖着冰岛为属国,既然都是维京海盗的传人,打起架来的凶悍自然都是一流。终于打累了,十四世纪开始,三个国家开始结盟,是以最能打架的丹麦为带头大哥的卡马尔联盟,但是你懂的,所谓联盟就是两个小弟被暂时打服了,是个长期受到大哥的殖民统治的联盟格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且大哥当久了难免腐败加子孙不孝,到十六世纪,瑞典率先挣脱锁链成为瑞典王国,到1814年,干脆连挪威也保不住了,一场恶战后的城下之盟,挪威被割让给了瑞典。新大哥也会有新问题,1905年,瑞典式微,挪威于是翻身得解放。1944年,冰岛也挣脱丹麦的魔爪,独立建国,北欧渐渐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丹麦王国曾经是欧洲一霸,曾经是德国北方的主人,占领过英格兰,攻陷过巴黎,莎士比亚以丹麦王子作为笔下最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的故事可能从侧门佐证了丹麦曾经的强大,今天的丹麦仍有一个被称为哈姆雷特宫的城堡存世,但据说是旅游产品。

哥本哈根是北欧最大的城市,曾被联合国人居署评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北欧,我们终于来了。

当地时间18:30,飞机终于登陆了,第一件事是插上淘宝上买的欧洲32国通用的上网电话卡,iPhone上几乎不用设置就开机找到了当地网络,这年头,只有连上网心才真正登陆了,于是先通过微信向国内的亲友报平安。踏上哥本哈根的机场起,看到传说中的高物价,最近英国脱欧导致人民币汇率在贬,现在正好跟丹麦克朗1:1,特别好算。

跟世界上大部分的国际机场比,哥本哈根机场充其量只能算是中小型,出关的人不多,十几分钟后我们便步出机场了。等候的出租车没几辆,却也毋须排队,看来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公共交通。出租车是清一色的奔驰,给司机看完地址,车便风驰电挚上了路。晚上七点多,但高纬度的哥本哈根依然明亮如白昼,转眼车已经驶入市区,路两边有不少很有年头的红色老建筑,但也不乏很有北欧设计腔的现代建筑,只是没见到一栋高层建筑。

市区路很窄,不过行车速度一点都不慢,每逢弯道处,不减速行车使得有坐赛车的感觉,遇红灯急停,快行和急停交错,坐惯国内车的反而有点不习惯了。司机是个帅小伙,但神情冷峻,一言不发,到了目的地车一停就等我付款。我知道北欧普遍接受信用卡,没有在机场兑换当地货币,掏出信用卡付账,连签字都不需要,特别简单。我们这次旅行的北欧三国,除了挪威都是欧盟国,但都没有加入欧元区,三家的克朗还互不通用,信用卡接受度高就免去了我们换汇的麻烦。

摁了门口有房东铭牌的门铃,不久大门打开了,迎面一个小小的庭院,摆着户外木座椅,边上几部自行车,却不是传说中的不上锁的那种。正犹豫着从哪儿上楼梯,一位红脸老者从边门推门而出,向我们招呼,随房东大爷上楼,进入房间,第一眼看见是较为逼匝的厨房,但一边的壁炉让人欢喜。所有的电器一应俱全,陈设整整齐齐。寒暄毕,热情的主人开始向我们交代注意事项。

北欧三国旅行笔记(二)_第1张图片
首拍哥本哈根市街景
北欧三国旅行笔记(二)_第2张图片
寓居的公寓楼底层小院

这是一栋已有200年历史的老房子,老则老矣,却处处透出精致和典雅,唯有踏上年代已久的地板上的吱嘎声,在诉说着些许沧桑。女主人说英语有些口音,但房东大爷的一口英语则无可挑剔,原来他年轻时在英国求学,学的是社会学,后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和一些NGO组织成员,年轻时频繁被派驻到不少国家作为国际组织的观察员,家里的照片和陈设是他当年工作过的泰国、汤加等地留下的历史纪念。两位老人的气质和谈吐都极好,家里满柜满柜的书(英文和丹麦文分门别类,透露了他们是饱读之士,家里的优雅摆设应该是出自于女主人的手笔吧,但令人惊讶的是,房东大爷更是设计高手,以前曾经设计过船舶,在让出他们的公寓给我们居住时,他们就住在自己设计和建造的海边小木屋里,老人骄傲地翻开茶几上一本介绍哥本哈根的画册,有折角的一页正是他们心爱的海边小屋,我心里冒出了文武双全四个字的评价。看来他们的小屋也是有故事的,只是时间有限他们没有细细讲述。从图片上看(介绍部分是丹麦文),小木屋凭海而建,飞檐尖顶,屋内的陈设一如眼前的公寓风格,连很有特征的皮椅子也是一模一样。

北欧三国旅行笔记(二)_第3张图片
公寓客厅
北欧三国旅行笔记(二)_第4张图片
公寓餐厅

他们的小木屋距市区公寓1个多小时的车程,聊聊天不觉已经八点多,老人家也该早点回去休息了。而我们完全没有睡意,按照他们的指示步行去了附近的超市,准备买一些面包牛奶作为第二天的早餐。

天仍然未黑,街上行人似乎越来越多了,原来这条街的前前后后布满了一间间的酒吧和餐厅,哥本哈根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一群群年轻人抽着烟喝着酒在聊天嬉闹,平静的街开始了其不平静的活动,真没想到,刚才房东离开时说过晚上沿街的那间屋子可能会有些吵时我们完全没有领会含义啊。

不到5分钟的步行就看到一个街心广场,中间是雕塑,北侧的大建筑很有气势,门口一排雕像,原来是个大教堂,此时已经关门。西侧的建筑更大,又有一排雕像在站岗,才看到第三个,居然是一个是熟悉的人物,尼尔斯·波尔,物理界赫赫有名的哥本哈根学派大神级人物,原来这里就是哥本哈根大学的中央校区!我是学物理的,原来就计划安排时间参观下哥本哈根大学,当年波尔跟爱因斯坦各是一路英豪的领袖,作为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跟相对论的奠基人爱因斯坦可是日月同辉的人物啊,没想到才登陆就意外邂逅了,与一街之隔的酒吧街相比,这里建筑虽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宁静而古雅,宏伟而壮丽,配得上其学术殿堂的尊严。

北欧三国旅行笔记(二)_第5张图片
哥本哈根大学的边门
北欧三国旅行笔记(二)_第6张图片
尼尔斯·波尔雕像

旁边零零星星几家咖啡馆还在营业,有一家超市正要关门,原来已接近10点。想起主人说过另外一侧有24小时营业的超市,我们边掉头而去。我让家人先回家轮流洗澡,尽早休息,我一个则穿过小小的横街,去买明早的食物。丹麦语的路牌对我是个很大的困扰,就像刚才奇迹般地邂逅波尔一样,我居然认得眼前大街的名字:Anderson,这不是安徒生又是谁?,原来是安徒生大街。前面有个大广场,却是市政厅,也是近在咫尺,四周都是漂亮的建筑物,此刻我也顾不得细究。街上依然热闹不减,人来人往,过马路时绿灯一亮时居然还摩肩接踵。前方一全玻璃的建筑还有灯亮着,居然挂满公司名号。隔壁果然有一家名为Irma的超市灯火辉煌,这个超市似乎以食品为主,品种也比较丰富,一瓶矿泉水标价20,可乐30,比机场略便宜,看来这就是哥本哈根正常的物价。跟许多西方国家一样,鲜奶很便宜,十几块钱一升,面包略贵但不离谱,水果价格也还可以,一公斤车厘子50元左右,著名的丹麦曲奇在促销,二盒(小盒)99元。我买了牛奶、面包、樱桃、奶酪、车厘子、香蕉和一些饮料后,匆匆而回。

北欧三国旅行笔记(二)_第7张图片
晚上的市政厅大楼
北欧三国旅行笔记(二)_第8张图片
市政厅对面的现代化建筑

因为有时差,加上到一个新地方难免兴奋,我转辗不能入睡,渐渐地,闻得窗外笙歌弦乐不断,一阵阵肆无忌惮的唱歌声,嚷嚷声不时传到耳里,我睡在不临街的里屋,那么睡在临街屋子的老人和孩子应该很惨,我蹑手蹑脚起来,听见他们的呼噜声倒是安心不少,从客厅的窗户往外张望,街边的酒吧坐满了人,甚至连街边几个台阶上也零零落落地散坐了一些人,个个手里端着酒杯在吞云吐雾,这些究竟是什么人呀?半夜三更大声喧哗,完全不顾别人。埋怨不解决问题,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尽量想办法睡个好觉吧,终于沉沉睡去,渡过了从上海到哥本哈根那漫长的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欧三国旅行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