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害羞

独立日假期第一天,大Q和我陪Q爸到4S店做汽车保养。

到休息区坐下,大Q看到有两个稍大的女孩在玩桌上足球,就问我,妈妈我能去和她们一起玩吗?我说当然。

她径直走过去,Can I play with you? Sure!于是她和其中那个妹妹一队,三个人一起玩了起来。


这一切简单又自然。我想起大约3年前,我们在一家自助餐厅吃饭,大Q让我去帮她问服务员装一些冰淇淋。因为当时的她在我看来有些害羞不够大方,我一心想着锻炼她,于是我让她自己去。我不停的告诉她别害怕,别害羞,告诉她走到冰柜前告诉服务员自己喜欢的口味就可以了,甚至直接告诉她我不会帮忙的,如果她没法自己去开口,就吃不到冰淇淋。事实上我也这么做了。大Q去冰柜前转了一圈又回来,她眼神充满期盼,却始终没有勇气开口,最终那一次她没有吃到冰淇淋。

回到今天,她已经不再是那个不敢开口的小女孩。其实这两年大Q的社交能力已经不止一次的超出我的预料。她从到美国学校的第一天起就交到了新朋友,哪怕当时她几乎不会英文。她能和不同年纪不同性格的孩子玩在一起,包括许多陌生的场合,她也可以认识新朋友。但今天的场景忽然让我思考大Q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我想不起来我在她身上做了什么,也许没有任何所谓的教育。发生改变的是我自己。我尽量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代替以前常说的"不要害羞",我会告诉她害羞很正常,我有时也会害羞。代替逼她自己去面对新环境,我会告诉她,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妈妈随时都在。放下我们心中的标准,放下期望,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她才可以感觉到内心的需求,并且去想办法达成。当事情成为父母口中的要求,她感觉到的是我这样做是被肯定还是被否定。这是I should 和 I want 的区别。

在社交问题上,经常有父母苦恼,我的孩子内向,我的孩子害羞,我的孩子不会主动和其他人玩,我该怎么教TA?

似乎落落大方,口若悬河,热情洋溢成了许多父母心中理想的孩子。然而我们对照自己,做父母的你是否从小就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呢?孩子的九大性情中,有一项是对于新事物新环境的接受程度,有的孩子快有的孩子慢,这是天生就决定的,我们无须和他人比较。

同时,我们还需要做的是,做给孩子看。有一次我带大Q到一个室内游乐场玩,周围有不少美国妈妈带着孩子在玩。我鼓励大Q,你会说几句英文了啊,你去交个朋友吧!你就问问对方你叫什么名字……这时她回了我一句,妈妈你交个朋友给我看。我愣住了。但仔细想想,如果和孩子对比,当时自己的英文肯定比她好,年长她二十几岁,社交经验也比她丰富,我是不是就能如我们期待孩子的那样,和周围的美国妈妈们轻松交上朋友呢?把我们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对自己说一遍,我们内心是什么感受?

我们都曾害羞过,允许孩子害羞吧!读懂你的孩子,接纳TA,和TA一起面对TA看到的世界,就是给TA前进的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都曾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