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效应》

文/美丽中国梦

《小群效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小群效应》为我们揭晓答案并指明了方向。作者徐志斌给当前的互联网经济下了3个判断:

流量时代已成历史,用户时代正当时;

头部效应愈发明显,个性化定制或是趋势;

社群化运营成互联网新工具,互惠方能共赢。

(一)互联网经济的新特点:头部经济、用户时代。

流量获取容易,用户沉淀难。当前的互联网谁得海量用户,谁就得天下。愈来愈多的资源(电商、客户、流量)集中到平台,如天猫、亚马逊,而80%的资源涌向20%的头部客户,散落在长尾的80%的小众始终处于为头部和平台贡献力量的状态。

这种情况能否得到改观?

答案是可以预期。微信官方近日发布声明,要对非认证公众号开放原创功能。今日头条、企鹅号等媒体平台已改变推荐算法,极力培育新头部,让更多小众受益。这一消息告诉我们,不仅是小众自媒体,流量平台也开始关注头部经济带来的资源垄断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小众自媒体也能迎来风口。

(二)用户获取的基本原理:社交六大驱动力。

兴趣驱动、地域驱动、事件驱动、利益驱动、荣誉驱动、关系驱动是社交六大驱动力,掌握并熟练运用为小众跃升为头部提供了可能性。优秀社群都曾经历由小到大,衡量社群是否优秀的标准是能否充分运用这些规律,让社群用户相互认识、互相信赖、频繁互动。

社交网络的兴起源于利益,因分享而病毒式传播,经无数连接者长连接而引爆。用户的获取入口不再是流量,简单的一个事件、普通的一个人都可能带来海量用户。小众要获取客源,最需要做的是找出事件、找到连接者、创造链接,然后激发社群像病毒般蔓延。

(三)社群运维的基本原则:三近一反。

不同产品对应不同的社群形态,拥有各异的运维方式,而建构社群的基本规则是三近一反,也就是六大驱动力的充分运用。以公众号为例简单来说,想要吸引读者关注,你得问清楚自己3个问题:

你能提供什么服务?

能否触发读者的痛点?

你与读者间能否建立强链接?

第一个问题让读者关注你,第二个问题让读者成为连接者,第三个问题会带来长连接为引爆社群带来可能。而通常越是兴趣相近、年龄相近、地域相近的读者凝聚力越强,若是能加上一个反向因素,比如不同性别、供求方等因子,活跃度会更高。

流量打法已成历史,基于用户(或用户池)的打法正在崛起,并将统治后续的营销和传播。

要影响一个人的购买决策,最好的方式不是直接冲上去向对方推销,而是通过影响他的2~3位好友影响他。


《小群效应》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用户对群体有六个诉求:问答求助、炫耀、寻找共鸣、分享知识和资讯、管理和储备潜在关系、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其中,问答求助、分享知识和资讯、管理和储备潜在关系属于理性诉求;炫耀、寻找共鸣属于感性诉求;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属于文化的吸引力。

尽管社群正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绽放光芒,但今天已经不是运营社群的时代,而是如何“用好”社群的时代。“做”群不如“用”群。

用户向小圈子书友推荐图书的意愿和数量,要远远超过向泛朋友圈的推荐:分享给强关系好友和小圈子、小群,已成为目前用户下意识的动作。

人们已经由大广场、大社交圈分享的状态,迅速进入了小群沟通和分享的状态。

小群已经成为推动明星级应用乃至独角兽项目迅速崛起的坚实力量。

一个社群会分化成多个小社群,本社群内一定有成员协助将更多社群连接起来。这个连接起更多小社群的人(连接者)非常重要,他不一定是粉丝很多的大账号,却一定是社群内很重要的大节点。

大型社群及其高价值效果是由无数小社群构成的。用户活跃在小群之中,更易受到小群的影响。

我们将人们活跃在“小群”中进行分享,引发巨大社交传播结果和转化结果的现象,称为“小群效应”。

人人都想加入大群,人人多在小群中活跃。

小群呈现出来的典型特点:在“三近一反”构建的基础上,小群中的人们互相认识、互相信任有加,且高度活跃。

衡量社群质量的三个标准分别为:成员之间互相结识人数、互动频次及相互之间信任程度(通常可用是否有“三近”来替代,还可用是否曾有过互相帮助的时间来取代)。

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和平台之间存在一种对等的价值交换。对用户越有价值的社交平台,用户活跃度越高,越愿意沉淀内容与关系,从而该社交网络的盈利能力和商业价值也更大。

“单个用户价值”增加最快的平台,无一例外都是用户好友数、使用强度和活跃度增长最快的社交网络平台。

当社交网络大平台逐步成熟并扩张到一个饱和规模时,社群(尤其是小群)所带来的价值会更加凸显。

只有具备良好社群关系的社交网络,才能拥有更高的用户黏性和平台价值,社交网络本身也就具有了更大价值潜力和增长空间。微信和“陌陌”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对于陌生人而言,距离是一种重要的关系,决定了社群的发展或更强关系的构建。

陌生人之间为了建立新关系,互相打招呼发送的消息量仅占总消息量的5%左右,关系的建立仍然依赖通信录、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等已有关系链,这表明用户不会经常花时间持续建立关系,广泛的兴趣很难成为用户沟通的主要理由。

相近兴趣:用户只关注和自己相关的问题

同样是兴趣,人们还是愿意关注和自己相关的问题。这和陌陌的“广泛的兴趣很难成为用户沟通的主要理由”结论一致。越是小众,越能让用户明确地了解,自己正是这个圈子中的人。

参与不同问题的用户互相加为好友,互相形成小圈子的概率也完全不同。公共问题会引起大家共鸣,但无法成为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私人和主观问题则更容易让用户做出判断,找到和自己相似的好友。通过观察回答问题后兴趣相投的用户的行为,我们发现,回答私人问题后相互加好友的比例也是最高,为89%。

大部分社群都忽略了“反”

“三近”指的是相近的地域、相近的年龄、相近的兴趣爱好等。 “一反”则指相互帮助却又存在冲突和协作的两方,除去我们最熟悉的两性关系外,典型的还有商业环境中的甲乙双方、供需双方等。

“三近”协助无数用户聚合成各种社群,或在社群中因此扩散、停留、活跃。如“微信读书”通过书籍在读书群自然扩散,吸引来更多新用户;“一反”将社群成员强有力地黏合在一起,协助打开商业化的大门。

用户加入一个社区(或者社群、小组)多半会有数个诉求,分别是:

(1)问答求助。

(2)炫耀。

(3)寻找共鸣。

(4)分享知识和资讯。

(5)管理和储备潜在关系、维系关系等。

(6)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六个诉求既趋同于马斯洛需求模型,也和“三近一反”中的“一反”十分契合。许多人加入并持续停留在一个社群中,不仅仅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基础,还因为有一个明确的“需求”,既相互帮助,又存在冲突和协作。

好社群的出发点:工具性、病毒性和长连接。

《小群效应》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工具性”是用户加入社群和产生转化的基础,人们为什么要加入并留存在一个社群中?这是社群赖以建立的关键,也是构成社群模型的起点。只有在回答完“工具性”的问题之后,“病毒性”和“长连接”才会开始发挥作用。“病毒性”正是业界最为期待的病毒式扩散、海量爆发。“长连接”则是指用户的长期黏着、留存,乃至变现。业界所期望的一切美好,都包含在三个基点中。

(1)解决了什么根本性问题,以至于让用户第一眼看到你时就加入?(工具性)(2)如何不仅让用户加入,还能促使用户将自己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都拉进来?(病毒性)(3)如何吸引用户及其好友今天用、明天用、后天用,甚至每天用?或者今天买、明天买、后天买,甚至每天买?(长连接)

用户大多会因为“共鸣、好奇、想学”而点击一条信息,会因为“想要塑造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想要维系和某个人群之间的关系,想要表达某种诉求”而主动分享、扩散某条信息。

社群应简单而明确地呈现出“工具性”用法,并协助实现病毒式扩散和用户长期黏着、留存。

除了让用户一瞥之间就愿意加入社群,“工具性”用法至少还将在三个层面发挥作用,分别是:(1)外部性。帮助社群建立巨大、潜在的用户池,源源不断地吸引新成员加入。(2)过滤器。将新加入的用户迅速引导至属于他/她的“三近一反”的小圈子中去,以提升活跃度。(3)望远镜。用以观察社交网络或大型社群的变迁,从而寻找到新的获取红利的切入点。


用户喜欢利益,更喜欢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获得利益。

在社交生活中,用户行为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即人们通常会“天然亲近于帮助自己的人”,互惠行为背后是利益交换,互惠的双方关系会因此更加亲密。

“如果我们能够为朋友提供某些独一无二的利益,那么我们的朋友就会对我们的幸福投入很大资本,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援助。”

“人们通过许多途径来发展自己独特的才能,以此提高他们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吸引其他人为自己提供帮助。”

社群只需要不断强化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自然会吸引其他领域的强者前来谋求合作。我将这个现象称为“长板效应”。社群成员会对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且这个要求是不断升级的。一旦社群没有满足要求,成员就会直接弃之而去。在粉丝价值越来越大的今天,这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多由“小团队”组成的运营团队根本无法满足诸多高要求,只能将全部能力和资源都投入最擅长的部分,而后求助在其他领域同样优秀的合作伙伴。

影响一个人不需要直接面对他,影响他所在圈子的2~3位好友即可。

关系驱动构成了小群效应的基础,也构成了用户转化、影响决策的基础,密集度会让小圈子发酵成大事件。

新人在社群中结识好友数量的多少,决定了他在社群中的活跃程度。社群成员的熟悉程度决定了社群的生命周期。在社群中,好友数量越多,人们留存、黏着和活跃的时间就越长。

部分圈子因为新人涌入过快,导致成员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互相认识,反而冲淡了关系链的紧密程度,导致社群蒸发冷却。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两个人之间不是这样。要想影响某个人的购买决策,企业需要怎么做?查阅社交行为数据后发现,最好的方式不是直接冲上去向对方推销,而是通过他的2~3位好友去影响他。

社交网络中另一大核心驱动力:关系驱动。过去为了获得新用户,社群要告诉用户这里有多少大神,有多少好内容。今天我们只需要告诉用户这里有多少相似兴趣的好友。

如果互动超过一定频次,反而会对社群带来另一种影响,即过强的互动会导致参与人数越来越少,慢慢变成一个非常小的规模。

兴趣驱动不如地域驱动。地域驱动带来的用户互动强度,要远远超过兴趣驱动。

兴趣社交中互动讨论热度的上限,是熟人社交的下限。兴趣社交反对无意义的闲聊,话越多成员越会排斥,乃至逃离。而熟人之间容易滔滔不绝,闲聊反而被认为是在联络感情。

社群的组织方式非常依赖社群形成的文化。

大型社群越大,KOL和主流人群的影响力越弱。

社群成员参与互动程度越高,社群效率越高;社群与外部沟通、探索的次数越多,创新概率就越大。换言之,团队的效率与内部沟通成正比,团队的创新能力与外部探索成正比。

社群的升级和跃迁受到四种力量的影响,分别是:成员之间互动是否频繁、是否有一个足够大的主流人群、商业化力量的介入,以及外部力量的介入。

不管是人们在微信中体现出来的行为习惯(人人都想进大群,人人只在小群中活跃),还是在豆瓣小组数据分析中所看到的结论(小组越大,成员之间就越倾向于互相形成小圈子,受主流人群的影响越小),都惊人地相似。

运营的本质是争夺用户时间,强运营和弱运营的区别在于围绕的核心是谁(是运营者还是用户本身)。

贡献信息的人会感觉到自己被需要、被追随、被夸奖等。

熟练运用社交特性,运用“比较”,大量引导用户进行组队、战队竞争等,给这款游戏(王者荣耀)用户的迅猛增长带来了巨大帮助。

刚起步和人群范围明确的社群多采取强运营方式,以巩固影响力和收入。也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做”群的典型。成熟的大型平台多采取弱运营方式,这和大型平台孕育的社群数量庞大,以及对社群运营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有关,是“用”群的典型。

运营的本质是吸引用户将更多时间投入进来,“运营者努力消耗用户的时间”(强运营)与“让人们愉快地消耗对方时间”(弱运营)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小群效应》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社群六大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利益驱动和荣誉驱动就像是两大最突出的攻坚力量,关系驱动和地域驱动更像是基础力量,兴趣驱动和事件驱动则多在内部发生强有力的作用。

人们自豪于自己在一个“胜利”的团队中。因此,为了这个胜利的归属感去心甘情愿扮演自己能够扮演的角色,心甘情愿“为这一天的到来辛苦工作了很长时间”,所做的工作是“义务”的。人们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为所在社群或团队的胜利做出贡献。

比较和竞争为“事件驱动”披上了一件外衣,“模拟关系”则帮助“事件驱动”解决了时间短促的困扰,驱动粉丝和用户自动且心甘情愿地完成一次次不同的“大事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