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3月20日周一

【益心理】《走出迷茫的线路图》—成功五步法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是否觉得自己有些迷茫?比如:工作上,难以胜任。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很努力了却也做不好,做不完?家庭中,矛盾重重。夫妻关系不太和谐,亲子关系也如履薄冰?处处力不从心?所以,你就开始迷茫,开始怀疑人生了,是吗?是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这样或那样的迷茫。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你知道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吗?相信很多人都没有仔细的问过自己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迷茫的一部分原因。大家喜欢旅游吗?经常出行吗?我们是怎样做的呢?一般人的方法是,首先确定去哪里,然后确定什么时间去,在选择怎样的交通工作,最后再购票出行。有人直接去机场或是火车站,到那里后等待窗口出票,给哪里票的就去哪里吗?一定没有。这就说明了目标的重要性,有目标才不会迷茫。

你有目标吗?你有明确合理的目标吗?在NLP当中有句话:说不出来的做不到。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我有目标啊,我大大小小的目标很多很多,可是,你都实现了吗?这个是需要来探讨的。为什么没有实现,一个是目标的明确性和合理性,一个是目标是否有相应的计划做支撑。我们先来看看如何让自己的目标明确合理,有七个原则可以作参考。一、正面词语描述。比如:我要健康,而不是说我不要生病。二、符合整体平衡。目标的设定要符合“三赢”,我好,你好,大家好,不是满足自己而影响别人和环境。三、清楚明确。越具体越好。四、可以度量。就是有个检测是否达成的标准,如每天看三页书,三页,就是度量的标准。五、自力可成。自己可以完成,不需要依靠外力。六、达到目标时有足够的满足感。比自己曾经的完成情况稍微调高一点,但不要太高,有点挑战但还是可以完成的就可以,循序渐进。七、有时间期限。就是在规定时间内来完成,而不是无限延长。以上七个原则是我们在设立目标时需要去遵循的,这样才能保证目标的有效性,合理性,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

目标有了,明确合理了,如果要达成,还需要另一部分的支撑,就是计划。你有计划吗?你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吗?在NLP当中还有句话:说不清楚的做不好。怎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呢?五个步骤,通过五个问题,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1、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要的是什么?)2、你的现状是怎样的?3、你需要怎样做的才能实现你的目标?(途径)4、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5、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障碍你达成目标?

我们逐一的来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运用。首先确定目标,可以根据前面讲的目标设定的七大原则来制定。知道为何,方能如何。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才能更有动力做好。当目标制定好后,需要看看下自己的现状,也就是自己的目前的状态是怎样的,和目标之间有怎样的距离。接下来,就需要考虑一下,为了达成目标,根据我现有的状况,我要做些什么,或者是说,我需要怎么做,用什么方法来去达成目标。这里是要列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具体的行动步骤,凡事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我们要尽可能的多列出些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关注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可以借力,可以帮助到我们,这就要用心的去观察,去找;另一方面要看看有什么阻碍了我们的行动,也就是我们的困难在哪里,再看看这些困难如何去化解,把障碍转化成资源。当把这些都清晰的理清之后,就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了,然后去执行就可以,这样我们的目标就容易实现,而不再迷茫。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想学习英语新概念。我目前的情况是还是高中时学习过,再就没有学。想学习的途径有几种,一是自学,二是报学习班跟老师学。我的障碍是,工作忙,时间紧,记忆力也不如年轻时,有点懒。资源是,看看身边有没有人学习英语或是教英语的。恰好微信朋友圈有微信英语课堂,最终就选择了用微信学习。接下来再细化,把障碍变成资源,比如时间紧,就分散利用,每周有五个晚上,每天半个小时时间学习语法,比如记忆力问题,就可以用零散时间每天练一句口语,积少成多,这样反而压力小了很多,把学习英语的大工程变成了小活动,所以,学英语现在对我来说并不困难也不茫然了。

这个方法,应用的范围特别广,遇到想不通的,没有思路的事,遇到生活中有困扰的事,想改善关系,想找学习方法的,都可以用这五个问题问问自己,最好是写在纸上,这样会更加清楚。在使用过程中有几个地方是需要注意的。1、目标:越具体越明确越容易达成2、障碍:是所谓的“障碍”,并不是真实的,是可以转化成资源的。“绊脚石”是可以转化成“垫脚石”的。

以上的方法,是把我们当事人置身事外来问几个问题,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从而达成,让我们不在陷入迷茫困境中无从下手。实践出真知,方法有了,需要多去实践运用在生活中,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对大家能够有帮助,感恩大家的聆听。



【国学堂】父母的良言可以温暖我们一辈子



17年3月20日周一_第1张图片

一个从小要恭敬父母,父母说什么都要听,即使是批评也要认真对待,若能如此,久而久之便会明白,父母的教导很有价值。

众所周知,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么能成才呢?”

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所以,对父母长辈的责备,理应乐于听受。

http://www.ximalaya.com/59250131/sound/24446266  音频


【家学堂】你越吼,孩子越差劲!这么做,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很多爸爸妈妈都觉得,孩子越大越难管!1岁以内最好管,因为只需要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就行了, 可是等孩子上小学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了,家长和孩子每日的拉锯战就开始上演了。

前几天一些朋友聚在一起,闲话没聊两句,话题很自然的就转向了教育孩子,大家正七嘴八舌的谈论着,一旁的老五突然插话:“真羡慕你们,家里孩子都听话。我家那小子拿我说话当放屁,说急了就跟我呛,有时候真是把我气得半死,我觉得他才是爹。

早上都收拾好了准备去学校,你着急的不停催,他却还在慢吞吞系鞋带;你让他自己做作业,半个小时过后,作业本上一个字都没写;带他去商城,你在买东西,千叮咛万嘱咐他一定要跟紧你,不要乱跑,谁知一转头,人没影儿了……为什么我明明说的是对的,也是为他好,就是说了1000遍,可他怎么就不听呢?”

你总威胁他,说狠话又做不到

美国虎妈蔡美儿,大家熟悉吧?

对!就是那个把两个女儿送进了哈佛耶鲁,为了让孩子跑赢,事事第一,不惜以各种强迫、委屈、甚至采用高压手段的妈妈。但即使是她这样手段强硬的妈妈,碰到女儿不听话,有时候也没辙。

在她的畅销书《虎妈战歌》里,她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和女儿身上的事儿。

女儿露露小时候,她用各种方法迫使女儿练钢琴,但是露露却拒绝合作。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蔡美儿于是威胁女儿,如果再不练琴,就把她扔到寒风刺骨的门外。

原以为这一招能让女儿害怕乖乖就范,可没想到倔强的露露真的打开门,穿着单薄的衣裳踏了出去,出门前还挑衅的看了她一眼。

计划没得逞的蔡美儿一时没了对策,尴尬之下只能自己找台阶下,她说“露露,看来你已经开始想做个乖孩子了,你可以进屋了”。谁料,寒风中瑟瑟发抖的露露,坚决不肯进门。无比被动的蔡美儿只好拿出巧克力和蛋糕,才最终把女儿哄进了屋里。

面对固执不听话的孩子,用“狠话”威胁他们,这事儿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是轻车熟路, “再不走,就把你一个人扔在这里”、 “再这么疯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门”、“再敢顶嘴就把你的屁股打烂”……“狠话”一飙出,孩子立刻就有所收敛,比我们巴拉巴拉的劝说半个小时都有效。

但是,这个“大招”它有“后遗症”。使用的越频繁,失效的也就越快。用一句俗语概括一下,就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当我们第一次大声威胁孩子的时候,孩子确实很害怕,会表现得很老实、很听话。可是大声威胁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看似在听你说,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说什么。

你总唠叨他,说话被削弱了力量

我表姐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工作后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对小外甥的成绩特别在意。我小外甥也是争气,成绩稳定的保持在年级前三。

前段时间,我小外甥迷上了玩游戏,经常偷偷去网吧,成绩下跌到了十来名,拿着成绩单,表姐边哭边骂,足足1个小时。小外甥也觉得很内疚,就保证以后绝对不玩游戏了。

几天后,表姐看到小外甥没写完作业就电视,立马火冒三丈,开始了轰炸式的说教,从上次考试失败原因,说到今天让人失望的表现,又预测下次考试失败场景。小外甥听完后,默默回自己房间写作业了。

前天,我们家庭聚会,不知道谁问了一句什么,表姐又把小外甥上次没考好的事,拿出来叨叨,并让弟弟妹妹千万别学他。小外甥放下筷子就冲着她嚷嚷,“妈,你有完没完,咱能不提这事了么,唐僧都没你唠叨!”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关于它的解释是这样的: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说白点,就是:“要想说出的话有力量,就别唠叨”。

为什么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服服帖帖?因为部队教官的指令干脆坚决,从不拖泥带水。越是冗长、繁琐的指令,越没有执行力。

同样是批评孩子没做完作业就看电视,一种方式是:

你看你看,没记性!上次说的不是你是吧?

自己不知道自己这次成绩多差是吧?没点羞耻感是吧?

孩子,人要有点自制力,才能有出息!

另一种方式是:5分钟后,我要看到你坐到书桌前写作业!要不然这一周都没法看电视了。

对比一下,那种方式效果好呢?

你总批评他,但自己也没有做到

知乎上有人问道:“如何看待父母爱提‘别人家孩子’?”

其中点赞最多的一个答案是:因为“和逼自己比起来,逼孩子容易多了。”

俞敏洪大力推荐过一本叫《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书,这书的作者贾容韬原本是个事业有成,但是“糟糕透顶”的爸爸。

他儿子是个“深度网瘾少年”,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数次参与打群架,两次被学校劝退。

对这个儿子,贾容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甚至跑到学校里闹。

但是他儿子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在网吧里彻夜不归,不再去上学。

失望透顶的贾容韬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他关掉自己辛苦打拼建立起来的企业,回家专心陪儿子。

回家后,他恶补各种教育知识,努力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犯错,他不再采取暴力解决,而是耐心的努力沟通;孩子邋遢不讲卫生,他先从自己做起,每天将所有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孩子不爱学习,他每天坚持大量阅读,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看到努力改变的贾容韬,他的儿子被感动,开始减少了去网吧的次数。一天儿子在同学的鼓动下又到网吧玩了一个通宵,直至第二天清晨才低着头走进家门。

贾容韬不但没有批评他,还端上热饭热菜,说:“孩子,虽然你又去了网吧,但你的进步是惊人的,进网吧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这证明你是有毅力的人,离成功不远了!连网魔这么强大的敌人你都能战胜,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最终,贾容韬的儿子彻底戒掉了网瘾,努力学习,高考考上了重点大学。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孩子改变,鼓励孩子改变。

有句话说的很好,三等父母用拳头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为管孩子。当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也就跟着好了。身教重于言传,你永远是孩子最真实最亲密的楷模!

不吼不唠叨。让孩子听话

● 不随意打扰

家长要知道该何时叫孩子,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做什么,尽量不随意打扰,尽量在孩子活动间隙时和他沟通。

● 用适当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注意

让孩子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着你,这时和他讲。否则,很多时候孩子沉浸在做事情中,真的会没听见你的话。

● 少唠叨

家长话太密,就等于把自己的话变成白色噪音,适合哄睡觉用,不适合让话进入孩子的脑子。所以平时少说,有重要情况,谈一次话,完整透彻地解决。

● 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给孩子的指令,必须让他知道你希望他此刻具体做什么,比如,不说“你应该整洁一些”,而说:“现在把自己的桌面收拾一下,然后我们好做手工。”指令不要是抱怨、指责、数落,不带负面情绪。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是在被别人指责批评时,他一定更加不会愿意去听从的;因为他的心理能量此刻都用在“防御”你的“攻击”上了。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 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

有时,您需要在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以确认他真的听到并理解。常常,孩子没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并非他成心在抵抗,只是因为他年龄小,听知觉能力还比较弱;他的大脑还不能很好地加工处理听到的信息,就是说,他的确“听”到这些声音了,但他的大脑并未真的理解并记住你的具体指令。

家长要孩子确认,有时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然后我们做调整,把我们的指令变得更加具体、清晰、简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可以逐渐提高指令的复杂程度,锻炼孩子的听知觉能力。

● 耐心等待反馈

下指令后,给孩子一些时间。很多家长的做法是,看到孩子没有即刻反应,马上发出第二道令箭,然后一道紧似一道,火力迅速升级,不一会儿就硝烟弥漫。给完指令,你要在心里至少数到10 ,这时细心观察,找到问题所在。现在,当我喊女儿做某事时,她常常加快节奏嘴里喊着:“好了好了,马上马上!”这时我会稍微等待。

● 生活中谁也不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但凡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谈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 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

有时我说完,稍微等待后,女儿仍然没有去做,我会走到她面前,说:“我知道你喜欢做……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玩这个,我们必须停下来,马上穿衣出门,才能按时赶到,你清楚了吗?”如果她点头,我就离开,做我的准备,同时等待。

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这就是他们磨蹭的根本原因。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最有效的办法,是你要把当前的情况和孩子解释清楚,帮他们从当下跳出来,看到整个情势,然后交给他,让他学着去抓紧。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促进了孩子大脑的整合发展,帮他们提高了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这些能力,在今后孩子的学业、工作中,都至关重要。

● 教孩子换位思考

必要时,和孩子讨论:当你喊妈妈时,如果妈妈不回应,你是什么感觉?当你喊小朋友时,如果对方没搭理你,你怎么想?当你有问题喊老师时,如果老师没反应,你觉得怎样?告诉他,回复别人的话,是最基本的礼节,是对别人的尊重。比如别人给你东西,如果拒绝,也要说“谢谢,我不要”,不能置之不理。生活中有一个潜规则是: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 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比如,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作为父母,我们想要留住他们的耳朵,让他们听得进去我们的建议,就得学会耐下性子来调整心态,寻求有效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放轻松了,态度简单坚决点,很多事情反而明朗起来!



【营养素】春季吃姜祛湿气,回南天“姜”爱进行到底,前方花式吃姜大法来袭~

http://mp.weixin.qq.com/s/0TEoSfX42nmL_OCDRCaISw

话说“一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吃姜好处多多

1、开胃健脾,促食欲

2、驱散寒邪,补阳气

3、防暑、降温、提神

4、抗氧化,抑制肿瘤

前方花式吃姜大法来袭!!!

食材 :姜, 糖,白醋,盐,水生姜洗净后,用勺子轻轻去皮,切成极薄的姜片。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糖、白醋、盐,搅拌让糖溶解,大火加热至沸腾。

切好的姜片装入容器中,倒入锅中混合物完全覆盖姜片。

将容器密封,常温腌制3~5天后就可以开吃啦。


姜枣茶

食材:姜, 红枣,红糖(可选)

生姜去皮削成丝,加入红枣、红糖和水煮开。

早上来杯姜枣茶,既能排寒又能补阳。


生姜柠檬水

食材:姜, 柠檬,龙舌兰蜜

生姜、柠檬切片,加水煮开。

生姜柠檬水装杯,待水变温后加入龙舌兰蜜,搅匀。能有效缓解便秘,加速代谢。


姜片糖

食材:姜, 白糖

生姜洗净后,去皮切成均匀的薄片。

把姜片放入锅中,加满水,一小撮盐。煮至沸腾后转小火煮30分钟。

姜片沥干捞出。锅中留半杯生姜水,加入白糖,上火熬化。

把姜片倒入糖浆里,中火熬出生姜里的水分后转小火,不停搅拌,至汤汁粘稠可以拉丝时关火。

把姜片捞出一片片平铺在烤网上晾2小时。

把姜片放进装有白糖的碗中打个滚,继续放在烤网上晾一晚。

做好的姜片糖装进密闭的容器中,想吃就拿~

你可能感兴趣的:(17年3月20日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