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我们理解错了?

狐假虎威的含义是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这是现在我们习惯性的理解,但最近读到《江乙对荆宣王》即狐假虎威的出处时,才发现原来江乙用这个小故事来说明道理时,其实是比喻不当。

因楚又称荆,荆宣王即楚宣王,他对大臣们说:“我听说中原诸侯列国很是惧怕昭奚恤,真的是这样吗?”昭奚恤是楚国的贵族,战国时的名将。“只知大臣不知君”我们在很多的影视剧或者史材中都能看到这样的离间计,伴君如伴虎也不过如此。面对大王的询问,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回答。这时江乙说了一个小故事。

老虎在森林里捉各种野兽吃,逮到了一只狐狸。狐狸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来统领群兽的,你现在吃我就是违背上天的命令。你肯定以为我说谎,为了验证,我走在前面,你跟在我后面,看看他们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认为狐狸说的话有道理,于是就和狐狸一起走。这些野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它们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转言江乙继续说到:“现在大王统领的区域从东到西有五千里,南到北有五千里,您拥有的百万雄师交给昭奚恤统领。所以中原诸侯各国不是惧怕奚恤,是害怕他手里的军队呀,这就像百兽畏惧老虎。”

仔细分析一下江乙的比喻:老虎——荆宣王、狐狸——昭奚恤,撇开荆宣王的比喻,且看看狐狸的比喻。狐狸在这里是狐仗虎威,但是昭奚恤能做到将军的位置,成为一代名将,并不仅仅是因为荆宣王,他更多是依靠自身的真才实学。想要百万大军信服一个人,只是拥有大王的任命,我想这是很难服众的吧。所以江乙在做比喻的时候,缩小了类比的范围,而且有偷换概念之嫌。这种类比就好比说一个茶壶可以有四五个茶杯,为何一个男人不能有三妻四妾呢。但是在荆宣王存疑的时候,能这样回答,从小处说救了一代名将昭奚恤的性名,从大的方面说这个比喻消除了君臣之间的罅隙,保持了楚国朝廷的安定和稳固,所以侧面也说明了江乙随机应变、巧言善辩的的政治才干。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狐假虎威,我们理解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