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陈忠实

一、名人解读

1、文学评论家白烨:“《白鹿原》本身就是几乎总括了新时期中国文学全部思考、全部收获的史诗性作品。”

2、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读完这部‘雄奇史诗’之后,获得的第一印象就是做了一次伪‘历史之旅’,左边的‘正剧’随处都在演戏,右边的‘秘史’布满了消费性的奇观,这些戏剧与奇观你可看可不看,随心所欲,在久远的‘隐秘岁月’里你意外地获得了消闲之感,早有戒备的庄重与沉重可以得到消除,因为你完全可以不必认真对待这一切。”

3、当代作家雷达:“我从未象读《白鹿原》这样强烈地体验到,静与动、稳与乱、空间与时间这些截然对立的因素被浑然地扭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而奇异的魅力。”

4、散文家游宇明:“《白鹿原》正是‘土洋结合家野合壁’的产物,它有传统现实主义的技巧,有黑色幽默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它对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大胆借鉴。”

5、学者郑万鹏:“《白鹿原》在深层意义上重构了民族精神。它继《四世同堂》给民族主义以最高褒扬。《白鹿原》问世使民族文学在更高意义上崛起。”

二、读者书评

1、读者“情生”:《白鹿原》是我喜欢的其中一部书,它时间跨度长,但脉路清晰,贴近现实生活,先生用银针扎死他女儿的决绝,体现了普通人的智慧和果断,一点不亚于孝庄太后之类的风云人物。

2、读者“不甜”:也不知为什么,文中的小娥被骂成婊子,可我却不讨厌她更多的是同情,可怜,她代表了的是整个旧社会中国女性的不幸,而她只是个小小的缩影,在小不过了。

3、读者“姜纪存”:乡野春色,生生不息。争地革命,人性百态。这个国度,只有靠天地吃饭的人最有生命力,再回想什么“农村包围城市”真让人拍案叫绝。

4、读者“沁云”:我读过的当代小说中最好的,好久没有这么废寝忘食地读过一本书了。社会变迁史、民俗文化史、农民革命史、国史县史家族史个人史,尽在其中。渭河平原亘古以来的充沛生命力随着男女人物的丰满形象喷薄而出,史诗!

5、读者“O'Skye”:要想在那乱世活下,心里还得插得住刀!要看清,不跟风!要清醒,不愤青!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可对青天!

6、读者“流星飞绊”:通过描写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姓鹿姓两大家族的传奇历史,反映了关中陕北农村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乡村数十年的沧桑变迁,生动地塑造了如白嘉轩这样正直朴实坚韧的典型中国农民形象,语言极富西北地区豪爽了当的特点,同时夹杂了不少民间传奇故事,堪称一本中国式的魔幻现实主义史诗。

7、读者“酸奶”:重读的,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发现的美好。情节跌宕曲折,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结局透着弄弄的悲凉,白孝文的结局居然是最好的,作者真是看透了这个世界。PS:每个人物最终都是悲剧。

8、读者“馒头卡”:你不得不佩服陕西人的文字,无论是陈平原还是贾平凹,他们都能给我们带来一些中国的、传统的、乡土的东西。这些东西或许我们已经淡忘,记忆已经模糊,但是,我们的骨子深处,我们的基因里,就是这样的一些因子。我想,白家也好,鹿家也罢,我们其实都是两家人的合体。尽管说命不由人,但是善恶经常就是缠在一起的。面对民族的命运,个人和家族真的微不足道,而且,所有的善恶是非,在大是大非面前,似乎就显得很渺小很微不足道很不值得一提了。而且,白老爷子屹立不倒,恐怕不仅仅是那块风水宝地,而是他的脊梁,像中国圣人一般的脊梁,这也是支撑我们民族的信仰之柱。

三、经典语录

1、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体验呼唤未来的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渴望。

2、朋友之交,宜得删繁就简。

3、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有的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说。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须说,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4、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读。

5、能享福也能受罪,能人前也能人后,能站起也能圪蹴得下,才活得坦然,要不就只有碰死到墙上一条路可行了。

6、人是个贱虫。一天到晚坐着浑身不自在,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总觉得慌惺兮兮。人一干活,吃饭香了,睡觉也踏实了,觉得皇帝都不怯了。

7、人往往就是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是一种样子,好多人聚到一起时完全变成另外一种样子。

8、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里,都抹不掉;其实天知道地也知道,记在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

【小贴士】:本集完,下集见,作者QQ/微信:726376857


《白鹿原》陈忠实_第1张图片
《白鹿原》陈忠实_第2张图片
《白鹿原》陈忠实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鹿原》陈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