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们对古人的诗词秉持着怎样的印象呢?当提到诗词的时候,人们会想到什么?笔者在非人文类专业上选修的大学语文课上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于是仅仅在个人的空间里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说实话问题设置也比较随意,主要是询问对诗或词的偏好和喜欢的诗或词或作品部分,得到的样本也是极其有限,因此整个调查都充满了不严谨,本文就对收集到的32个人的有效回答进行分析。
由于各种原因限制就打算草草做出一个结果吧,若读者有所得,不甚荣幸。
一、作者or作品?
32个人的回答中,因为每个人的回答会同时做出多个回答,或者表意不明的,所以人数加总并不能正好是32人。其中8男24女,以下问题中男女差异并不明显。
有明显偏好于某些作者的8人,有表示只是对作品(完整或片段)更偏好的有30人。
从中基本可以看出,单纯出于对作者喜爱而阅读和接触的人占少数,更多人是出于对作品本身的喜爱,由此可见,即使是出于对作品的诠释需要,学生也多数不关心作者和创作背景。进行语文教育时侧重于作者的文学史方法是难以被认真对待的。
暗示对作者或出处有所在意的18人,不在意作者或出处的也有18人。
所以在前一结论基础上,可见至少记住并主动提及作者的人其实还是不少的,至少过了半数。
所以或许可以尝试进行引导性地、先着重于对人们比较熟识的作者进行介绍,尤其是其更多不为人所知的作品和作品集的展示和介绍,逐渐使人们开始关注作者。但过程或许会长一些。
二、哪些作者?
明显会关注作者或出处的8人提到的作者有纳兰容若、温庭筠、辛弃疾、苏轼、陶渊明、王维、李贺、陈与义,其中纳兰和苏轼均为2次,其他均为1次。提到的出处集有诗经和纳兰词(《侧帽集》和《饮水词》合集)。
把这几位作者和诗经放到文学史来看,按照时间先后是诗经、陶、王、李、温、苏、陈、辛、纳兰。从地位来看的话,诗经为诗歌现代主义风格源头,陶渊明开田园隐逸诗之先而影响深远,王维是这里唯一盛唐的代表却不是以盛唐气象见长的隐逸山水风格,苏轼诗词文俱嘉而其人是在豪迈中见豁达,纳兰容若为清词中兴的一个代表而其个人情感经历更为人所道。
从这几个人中可以看出,偏爱作者的未必偏爱文学地位超高的作者,而相对更青睐于个人性格和经历符合几个关键词的人:隐逸,豁达潇洒,写景,经历(情感、仕途或家国)坎坷,情爱。
其实类似的诗人也还有很多,比如庾信,本为宫体文学代表,侯景之乱后逃亡江陵,出使西魏又被羁北方,前期华艳后期精巧而风格不同,这或许也有益于被学生接受。
而对于诗经也可以进行更多的普及性介绍,尤其是国风中篇幅并不很长而抒情写景其一不错即可的作品,比如式微、子衿、击鼓、硕鼠、山有扶苏等。
三、哪些完整作品?
在所有提到的作品中,明确表示整首都喜欢的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假托卓文君所作的数字诗《怨郎诗》、苏轼的《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似为晚唐五代词人所作而误归李白的《忆秦娥》、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汉乐府民歌《上邪》、屈原的《九歌·山鬼》。
此中对作品的偏好从回答来看,多是对内容的偏好,而非形式或结构。其中《春江花月夜》被提到2次都是整首,可见这首诗的魅力。
而从内容来看回答者的兴趣点在于:《怨郎诗》数字之趣味和小女子的怨情,《春江花月夜》中体现的清冷而精美的整体景物气氛。《水调歌头》、《钗头凤》和《上邪》中的强烈感情,思念、遗憾和誓愿。《定风波》和《山鬼》中对“美”的描写,《忆秦娥》和《雨霖铃》中配合景物气氛抒发多少失落和忧郁的感情。
于是从上捕捉兴趣取向的关键点的话,大概有:行文有趣,清冷而美丽的人或景物,关于情爱的感情,强烈者如怨恨、遗憾、寄托、盼望、思念,清淡者如失落、忧郁、怅然等。
其中《水调歌头》为初中教材内容、《春江花月夜》和《雨霖铃》为高中教材内容、《上邪》为大学扩展教学内容,此外的6首均非课内学习内容,这或许暗示教育需求与学生阅读需求某种程度上有所偏差。
四、哪些作品片段?
以下逐个列举,超过1次会标注次数,如果提到作者会加粗注明,未加粗为笔者所注出处:
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容若)3次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2次
4.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纳兰容若)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7.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
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题记)
9.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顾贞观)
10.蜀江春水排山流(刘禹锡)
11.今日听君歌一曲,如听仙乐耳暂明。(白居易)
12.秋娘度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14.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唐寅)
15.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葛天民)
16.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
17.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
18.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苏轼)
19.绿蚁新醅酒(白居易)
20.玲珑之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
21.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
22.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2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2次
2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
25.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
26.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唐寅)
27.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诗经·周南·卷耳》)
2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
2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3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31.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
32.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33.泪眼问花花不语,落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
34.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苏轼)
3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玉台新咏》《昭明文选》等录《越人歌》)
36.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
以上为25人作答提到的36个句子。其中提到次数最多的为2有3次,3和23有2次,其他均为1次。主动提及作者的比例为13/36未达半数,所以更加可见作者和出处更多被当做作品的附带知识,不会刻意更多关注和提及作者。
整体中,白居易5句,苏轼3句,李清照2句,纳兰容若2句,唐寅2句,温庭筠2句,李白2句,李商隐2句,其他处均为1句。
白居易5句中被4人提及,但均未言及作者,或许白居易多在平易上口的诗句中传达意境和感情,但本人的诗风和用韵或许并不讨喜,被提到的句子主要是强烈感情中的生机,和清淡感情中的恬淡和相思。
纳兰容若和李清照的词句被提到的次数较多而种类较少,由此可见这两位词人的作品颇受喜爱而且尚有很大的普及的余地。而两人被偏爱的理由,主要是个人际遇影响下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关于情爱和自身人生的愁闷、忧郁、哀伤、遗憾和对曾经美好岁月的怀念与渴望等心情。
被提到的句子中,苏轼4次3句,4次中2次都是悼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剩下2句则不同,是体现豁达之处。而且4次都被点明作者,与白居易不同,或许在于苏轼确实名气很大,这是难得的一位颇受人喜爱而文学地位也足够高的文学家,而无效评论中也有人提及苏轼《赤壁赋》句子,因此或许可见对于苏轼的介绍和拓展,在教学中还大有可为。
而李白和唐寅的诗句被提及主要是因为狂放不羁,李商隐2句风格不一而答者仍是聚焦于情爱,温庭筠或也是一个作品名气远过作者的代表。
此外就是有人所说的句子与原句不符,笔者搜索后结果如下:
1.恨不生逢时,夜夜与君好。——可见于《全宋诗》中章甫的《俞广文以诗定交次韵奉答》句“慷慨思古人,恨不生同时”,但更疑为佚诗“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2.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前半句为纳兰容若《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中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后半句疑为网络讹传,后并为一句。
此外上文9引顾贞观《金缕曲.我亦飘零久》(金缕曲其二)可见于《清稗类钞》,为上半阕中间缺“夙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穷叟。曾不减、夜郎僝僽”一句。
12引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中间也残缺“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一句。
再纵观所有提到的句子仍不超出一个范围:情爱与抒情,描写与风景,风格则是大气远少于精致,而集中于冷清、美好、怅然、看开了之后的狂放与豁达。
五、从何处知?
上文36个句子中属于教学范围内的句子比例为10/36,尚不及1/3。而从问答中可见作答者接触的来源有戏剧、网络、当代改编歌曲、当代网络小说、影视剧作品台词等。
但这个过程中极易对原作品产生讹传,毕竟二次创作且经过传播,往往残缺不全或有所改变,甚至移花接木或者取为己用再创作,而接收信息者往往不会进行详细查证,毕竟对原作者或出处,以及原作品感情内涵等均不在意。
六、建议
从教育需求和学生阅读储备需求的大部分不对接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如果搁置问题不管,假如相同的时间内学习教学需要内容中学生所喜欢而能较长记住的的占四成,则增加这样的比例或许有助于学生接触更多的古代诗词。
笔者希望中学和大学的语文教育如果可以的话,能适当扩大与学生阅读储备需求对接的教学内容,以此潜在地改变学生面对诗词的心态,并弥补学生日常接触诗词的不足之处。
同时对作者、完整作品和作品片段的罗列中或许可见一些共同点和基本特征,此处不再赘述。并不希望一味依顺学生的阅读口味,但如果过分偏离则教育效果恐怕难以达到,而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受教育者恐怕才更好的。
而从回答中还可见,传统的文学史教程侧重于发展变迁和作者背景一脉,并不很适合学生口味。而中学以鉴赏为主,实则已经打下了差不多的欣赏基础,过量难免也会使学生厌倦分析而倾向于放弃思考和欣赏。
所以建议可以侧重于普及更多的作品本身,而适当削弱鉴赏的份额,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在代入古人视角体会,或以当代人视角解读而填充生活中的实际抒情、记叙或描写需要。
其实在普及更多诗词佳作的同时,难免也会带出更多的作者,从主动提及作者及出处者约占半数可见,这可以使学生们也逐渐关注到更多作者。这样把作者和作品的网撒的更大,或许有助于不同个性和实际运用需要的学生找到合自己口味的作者和作品。
最后,切忌所有东西都要背,毕竟实际上,自己非常喜欢的作品大家还是都可以背下来的,不喜欢的背了也忘了。
(样本有限,水平有限,潦草写就,如读者能有所得,不甚荣幸。如果有哪里有异见,不妨评论,如果是我的受访者对我的解读有异见,也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