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part 1

也许很少有其它类型的书,能像经济学优质作品这样干货满满。经济学是研究人行为的科学,包含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读此书时,我不禁感叹自己的无知;同时也庆幸发现了这条通向智慧的大道。

从《奇葩说》第五季节目上,了解了死理性派又可爱薛兆丰老师。他在节目中的任务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往往能给出独到精辟的见解。比如:

辩题:假如能看到别人的“死亡时间”该不该告诉他们?
观点:正方(该)
理由:我们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必须要有时间的观念。经济学有一句,我认为是第一金句,是经济学家欧文费雪说的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investment is the balancing of consumption over time.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它不同的收入节奏,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张PPT。这脾气有一个纵轴是收入,横轴是年龄。这个图呢,能够刻画展现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收入节奏。我们看第一条平平淡淡型的,有些人青年时候就开始工作,到晚年的时候退休,工资收入基本没变。第二条少年得志型的,这种人青少年的时候收入很高,但是马上急转直下。还有第三条大器晚成型的,开始的时候生活挺苦的,到中年以后收入才开始增加。经济学告诉我们没有哪一种是最好的,我没有追求的是生命周期终身收入的最大化。我们求的是这些曲线下面的面积最大,那这些面积的最大,你怎么才能求到呢?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个人的寿命长短。如果不知道靠猜的话,你很容易失算。比如有些人自己选择了那种大器晚成的职业,所以早年的时候就一直十年寒窗苦苦攻读,谁知道英年早逝。有些人呢选择少年得志的生活方式,及时行乐,谁知道自己活得很长,度过了一个漫长而贫困的晚年。这也很悲催,所以如果我有本事知道别人的寿命长短,而他想知道的话我会告诉他。让他更好的计划他的人生。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part 1_第1张图片
不同的生命周期

视频:奇葩说:薛兆丰自带PPT幽默讲述改如何规划人生

拍案叫绝。

读了他的《经济学讲义》,书中没有复杂的公式图表,例子丰富,语言精练。

前言中写道:

按照我的理解,你之所以买这本书,并不是因为你想成为经济学家,而是想做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明白人,想摆脱直觉和经验的控制,想了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想颠覆自己多年积累的常识和思维定式,想对这个由海量陌生人紧密连接而成的社会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如他所言,书中能量密集,有很多颠覆认知的观点,下面总结读书笔记。

战俘营的牧师

在战俘营里,就流传着这么一个励志故事。有一位随军牧师,他手里拿着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在战俘营里转了一圈。回来以后,他手里就凭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来手里拿的那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却一点儿都没少。这位牧师可不是什么骗子,而是一位增加福利、创造幸福的商人。
雷德福要讲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哪怕物质的总量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而这个牧师手里拿着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创造幸福的证明。

  1. 哪怕物质的总量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而这个牧师手里拿着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创造幸福的证明。

  2. 战俘营里也有货币(香烟等),也有通货膨胀/紧缩、泡沫、劣币驱逐良币(坏香烟取代好香烟)等。经济规律哪怕是在战俘营里都起作用,它当然也可以解释包括中国的经济现象,没有什么“特殊”的。

经济学中的“租”

经济学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租”。所谓租,就是对资产的付费。赚多赚少都是白得的,这就叫租。

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一定的租。例如,你在公司上班,老板给你1万元工资,他指望你好好工作,全心全意工作,但实际上,你每天在工作时间抽出半小时来刷朋友圈。老板不会因此炒你鱿鱼,你就赚了半个小时的租。

导演到底能不能为所欲为呢?这时我有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不是学经济学专业的,但喜欢读经济学方面的书,他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我也觉得奇怪,难道导演的租真的那么高吗?”我听了这句话,当场认定他是一位经济学高手,以后不管他说什么,我都不敢怀疑他的经济学水平了。

“租”就是利用资产得到的付费,比如房租,躺着就能得到。体制内的一些工作,租是比较高的;但这份租子能否收的长久就不一定了。

贼的害处在于费锁

贼只是转移了社会财富,总的财富无增无减,对社会的危害在哪呢?经济学家指出,贼的害处在于平添了造锁的成本。

寻租,也有成本

图洛克指出,寻找资产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类似医生研制出治疗癌症的药物、歌星迈克尔·杰克逊改善自己舞姿的行为;而另外一类,是好像某个年轻人花了十年青春在官僚机构里谋取了一份正式的闲职的行为,或者像某家公司通过公关手段拿下垄断经营权的行为。这两种行为,表面上看都是在努力工作,但实际上它们对社会财富有不同的意义。前者增加了社会财富,而后者消耗了社会财富。

社会上对资源的竞争是有成本的,有时争的成本所造成的内耗,甚至远远超过优惠政策本身的价值。体制内熬资历就是典型的寻租——忙于争抢,少有价值。

英美的“反对永久原则”

在英美的习惯法里,有一条原则叫“反对永久原则”——The rule against dead hand或者The rule against perpetuities。它的意思是说,有些人在遗嘱里有一些嘱托,这些嘱托在他们死去以后当然是有效的,但是不可能永久有效。
当这些人的嘱托所涉及的所有人,都已经死去21年后,他的嘱托就失效了。例如,有人在遗嘱里说,他的这块地给后代继承有一个条件,就是在上面不准盖工厂。这样的嘱托就不可能永远地执行下去。到了一定时间,事过境迁,规则就允许发生改变。如果不这样规定,过去的视角迟早会禁锢未来的发展。

“祖宗之法”是可以变的,一味坚持就是死脑筋。

价值取决于主观需求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的主观评价,与它的生产成本关系不大:

一张家庭老照片,为什么对有些人来说非常珍贵,对有些人来说就是一张普通的照片呢?从客观价值论上看,它得不到解释。但是主观价值论就可以解释得很清楚,因为有些人看重它,觉得它有价值,它就有价值。
主观价值论认为,人们花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心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需要它,能不能把它卖出去。

为什么电视明星片酬高?他们付出的劳动可能比不上农民、建筑工人、军人,但他们一个人的演出就满足了13亿人的娱乐需求。

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他就无法解释为何老照片那么有价值,无法解释沙漠中的一瓶水为何昂贵。

事实上,供需关系先决定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再决定了资源成本,是倒过来的:

曾经有一位经济学者,他说深圳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盒饭很贵,所以深圳工人的工资就特别高。这种说法对不对?不对。应该是深圳这个地方的生产效率特别高,愿意跑到深圳工作的人特别多,所以推高了深圳各种资源的成本。

“公正”背后是效率的考量

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我们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除非给出合理的补偿,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这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就不会有人有积极性去爱护、积累自己的财富。

交通肇事者应该负责任,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这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交通肇事者不需要负责任的话,那么马路就会非常混乱,效率就会降低,马路的价值就会消失。

破窗理论的误区:要看见看不见的东西

经济学家巴斯夏说,坏经济学家只能看见可以看得见的后果,而好经济学家却能同时权衡可以看得见的后果和通过推测得到的后果。他举了破窗理论的例子:

一个顽童把窗户打破了,窗户的主人就要去买玻璃,这将刺激玻璃的生产。制造玻璃的工人完成订单以后,有了钱,就可以去买面包,面包工人又可以去买衣服。这样就推动了一连串的生产。破窗理论的支持者说,有破坏才有进步,多难兴邦,破坏本身就是好的。

下面是破窗理论的变种:

如果其他国家也想像德国、日本那样有高速的发展,它们是不是也得像德国那样,先被“二战”摧残一遍,像日本那样,先挨几颗原子弹?这两个国家如果不遭遇那些创伤,资本的积累会更丰富,经济基础会更好。
同样的道理,刚才那个破窗的故事中,如果窗户没有被打破,这户主人所拥有的资源,就可以用来从事其他生产,可以产生更多的财富。这些由于创伤而消失的其他生产和财富,是我们不容易看见的。

破窗理论的另一个变种,是关于工作机会的。这种说法认为,老人不早点退休,不把职位让出来,年轻人就不会有工作;如果机器太好的话,机器就会替代工人,工人就没有工作可做。可见,老人工作时间太长,或者机器太先进,对社会发展都不利。
可是,让我们倒过来想想。我们的社会本来是有推土机的,现在不用推土机,改用勺子挖土,那我们的社会是会变得更富裕,还是更贫困?

《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2005 ),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很多环保主义者反对用大量的塑料袋来包食物,因为这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但这位经济学家说,塑料袋用得越多,食物保鲜的时间就越长,食物的浪费就越少。我们要看到的,不仅仅是用了多少塑料袋,还要看到,如果不用塑料袋,要扔掉多少食物。因此,切中要害的问题是:到底是该多浪费一些塑料袋,还是该多浪费一些食物?

看见看不见的东西,得靠一点想象:

在这些破窗理论的变种中,看得见的,是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人的衰老、工具落后等问题带来的就业机会以及花费掉的物资;而看不见的,是替代方案所导致的隐形的净损失。
破窗理论谬误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连经济学家自己往往也说不清楚,那些节省下来的时间、人力和资源能用到什么新的工作和生产上,而那些多花费的物资又会带来多大的隐形利益。要理解好这个问题,得靠一点想象力。

现在经常听到这种说法:“这项政策是好的,但是被下面的人执行坏了”。其实好心办坏事,就是因为政策制定者没有看见看不见的东西,他们想当然地制定政策,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执行情况。那么这些政策还算是好的吗?

哲学家康德曾说:“愿上帝保佑我们免受友人的攻击——要是攻击来自敌人,我们倒能设法自卫。”那些包装在良好愿望里的馊主意,我们很容易中招。

好人好心不一定干好事:

(1)最低工资制度,本来是要保护穷人的,但最后穷人的境遇反而更糟了;
(2)同工同酬制度,本来是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但最后却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3)福利制度,本来是让那些没有依靠的人能够找到依靠,但最后这些人的境遇却变得更惨了;
(4)我们颁布了各种各样保护濒危动物的法律,但最后这些动物却越保护越少了;

《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

有人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会做出最优的选择,而事实上大多人并不理性,经济学的大厦应该以何为支撑呢?

阿尔钦的《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为经济学找到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其实,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追求的不是最优,而是存活!阿尔钦举例说,假设人们要驾车逃离芝加哥,那么不管各人如何选择自己的路线,也就只有那些选择了沿途有加油站路线的人,才能成功逃离芝加哥。其他人,不管是怎么思考和决策的,最后都离不开芝加哥。

不是理性的人做出了最优选择,而是做出理性选择的人会赚取利润存活下来,也就是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进化论。

铅笔的例子:市场的力量

一支铅笔,将成千上万的人连接在了一起,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
首先,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掌握了制造一支铅笔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其次,每一个参与生产铅笔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导致一支铅笔的产生,每个人只是做他手头的事情。
再有,生产铅笔的这些人,生活在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他们互相不认识,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但这没关系,他们能够共同合作,源源不断地制造出铅笔。
更神奇的是,虽然一支铅笔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努力,积聚着一代一代人的知识,但是我们购买一支铅笔所要支付的代价却微乎其微。你只要工作十来分钟,赚到的钱就可以买不少铅笔。

市场提供了让成千上万陌生人互相协作的平台,分工能创造巨大财富。

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世界银行的失败扶贫史:

世界银行并不是银行,而是国际扶贫机构,其宗旨是给世界上的贫穷国家提供援助,帮助那里的人民脱贫致富。对于这个扶贫组织的业绩,伊斯特利写过一本书《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 2006)。他在书里说:
在非洲,如果每个儿童能拿到12美分打上一针疫苗的话,死于疟疾的人数就会减少一半。但过去50年,西方对非洲的援助高达2.3兆美元,却没做到这一点。同样,如果援助金当中有3美元能够到达妇女的手里,儿童死亡人数又可以减半;如果妇女能够拿到3美元买蚊帐,那么大量的疾病就可以避免。但是这些也都没有做到。

问题出在:

  1. 缺乏反馈机制。 有10个人,给每个人两万元钱出去做生意,只要看看每人赚了多少钱,就能够判断谁是会做生意的人;反过来,如果给10个人每人两万元钱去做善事,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来判断谁是最会做善事的人。
  2. 委托代理问题。 许多负责行善的人,由于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认真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3. 所托非人问题。 有很多地区的贫困,恰恰是由当地政府造成的,而国际扶贫机构却把钱交给这些造成贫困的政府,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4. 养懒汉效应。 人们开始争取怎样保住贫困地区的称号,以持续获得援助。

奖学金给谁?——扶贫目标难明

如果只有一笔奖学金,应该给又穷又笨的孩子,还是给又穷又聪明的孩子呢?很多人会说应该给后者。但有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聪明人脱贫致富容易,笨人变聪明难。真要扶贫助弱,应该把钱给前者。从这个角度看,一些富人设立巨额奖学金,给考上美国名校的孩子作学费,就更像是投资,而非行善。

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

环顾周遭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要依靠大量的陌生人给予的“慈善”,那就是——商业。商业从根本上大幅度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经济学基础——稀缺

稀缺是基本事实:

不仅指矿产、森林和能源等有形资产的匮乏,还指空气、美貌、天资、注意力和时空等无形资产的不足。

信任也是稀缺的,不是可以随便建立起来的。同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同学决定了你将来社交的圈子、工作的层次。许多人读书,不是冲着教授来的,而是冲着同学来的,与同学建立信任是一项长期投资。

物质越丰富,需求就越新奇:

很多年前刚开始使用去屑洗发水时,我就想,我们真的需要去掉头屑吗?还是广告商刻意营造了这样一种需求?当然可以说,这种需求是被营造出来的。

以往争粮食,现在争更好用的手机和更好的医疗教育。稀缺永远存在。

稀缺与歧视

稀缺、选择、区别对待和歧视这四个概念,其实是一体的:

当我们购买王菲的唱片时,其他歌手在我们这里就被歧视了。我跟太太结婚,也是做了选择。我娶了她,就歧视了世界上其他的女人,也歧视了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因为现在有些国家同性也可以结婚了。虽然我想平等对待所有的人,但是法律不允许我这样做。

稀缺必然导致歧视。我们不应该问要不要歧视,而是要问应该如何歧视。

歧视(discrimination)应翻译为区别对待,就不容易引起误解了。

歧视往往是有效率的,政府逼着市场改变歧视标准的话,就有可能酿成恶果。美国次贷危机的例子:

1992年,联邦储备局波士顿分行发布了一份所谓的科学统计报告,声称经过严密的计算,美国商业银行肯定是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歧视。
实际上,商业银行迫于竞争,并不会随便歧视弱势群体。如果真的还得起房贷,而银行不给贷款,这岂不是银行的损失?但是大众并不相信。这份报告出来以后,整个社会掀起了一场要求对弱势群体发放更多贷款的运动。
后来,商业银行看到无论怎么放贷,最后都有政府兜着,已经没有风险,自然改变观念,不再对借款买房的人进行严格审查,相反,都鼓励大家借款。
当所有银行都这么做的时候,房地产市场短时间内当然会一片繁荣。但一向审慎的银行知道,这些债务是有毒的,所以把这些债务包来包去、卖来卖去,就像击鼓传花一样,只是不知道这个有毒的资产最后会传到谁手里。银行还相信一点,就是所谓的“大而不能倒”——欠债越多,影响就越广,政府就越不会让你倒,因而就毫无顾忌地这么做下去。
最后的结果,就是次贷危机。

仿佛看到中国房市的影子。

思考题:

很多人都喜欢说:“我不赞成结果平等,但我主张机会平等。”你觉得这话有意义吗?

我认为无意义。资源是稀缺的,机会是有限的,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机会。比如面对高考,学渣和学霸的机会就不平等。

别只盯着钱,要看实际成本

给士兵发薪水比免费征兵更便宜:

一个青年,被征去当兵以后,就不能从事他原来的职业了。这时虽然多了一个廉价的士兵,但可能少了一位化学家、一个小提琴手,或是一位企业家。总的来说,义务兵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因为它放弃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
有人会说,那兵源问题如何解决呢?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志愿兵制,政府出钱请士兵。政府说我出1元钱请人当兵,当然没人愿意干,出两元钱也没人愿意,出100元、1000元呢?最后可能出到2000元时,就开始有人愿意了。
第一个愿意接受2000元去当兵的人,是在别处机会最少的人,也是认为当兵能给他带来最大满足感的人,这种人是最适合当兵的。也就是说,政府能够以最低的代价招募到最合适的兵,这才是我们解决兵源问题的好办法。

这就是为什么说,“好刚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中间商赚差价,让商品价格更便宜:

好多人批评中间商说,我们买的东西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中间商在当中赚了很多钱;事实上如果我们不经过中间商,亲自跑到马铃薯地里买马铃薯,然后到青菜地里买青菜,再到屠宰场里买猪肉,那么我们付出的成会高得不可想象。
由于中间商和中间商之间也在竞争,在地里面只值一毛钱的青菜,人们再付九毛钱,就能在家旁边的超市买到,这已经是在当前的约束条件下,人们可能支付的最低成本了。

科斯定律:谁用得好就归谁

资源是稀缺的,争夺资源的过程中,伤害是相互的:

不是一方在伤害另外一方,而是双方为了不同的用途,在争夺相同的稀缺的资源:牛跟小麦争的是那块地,如果让牛吃小麦,那牛就伤害了小麦;但如果禁止牛吃小麦,小麦就伤害了牛。

科斯定律:

科斯定律最流行的版本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资源最初的主人是谁,资源都同样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谁用得好就归谁”。

(交易费:凡是在一个人的社会里不存在,而在多个人的社会里存在的成本,就叫交易费用。——张五常)

根据科斯定律,谁避免意外成本最低,谁的责任就最大。

女朋友与科斯定律:

好多年前,我跟一位经济学家来往非常密切,有一次我跟他说,我认识一位女孩子,非常优秀,唯一的问题就是她已经有男朋友了。我的这位经济学家朋友不用半秒钟就评论道:哦,原来你是不相信科斯定律的。
大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吗?他是说,如果你真的相信科斯定律,就会知道,只要交易费用足够低,那么不管这个女孩现在跟谁谈朋友,最后她都会跟最适合她的人在一起。

科斯定律让我们更公正地“评理”:不是谁弱谁有理,谁迁就的代价小谁就该迁就。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par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