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是人类的慈母。无论你在何地出生,生长在何方,当你追根溯源,寻找自己祖先的生存栖地时,你总会发现,河流才是你真正的根。
老哈河,既没有长江的源远流长,也没有黄河的波澜壮阔。但是,当我们走近老哈河,打捞历史,却会发现:收获的沉甸,足以让人对这条河流心起崇拜。
这滚滚流去的老哈河水,使河流两岸的经济得以发展、延续,名胜古迹、水利工程、种植业等都应水而出,源远流长。
名字的由来
作为赤峰境内第二大流域的老哈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外闻名。秦汉至魏晋时期,称它为“乌侯秦水”;隋代叫它“托乾臣水”;唐朝送名“吐护真水”;辽代又称“土河”、“涂河”;现名“老哈河”则得名于清代,还简称为“老河”、“哈河”。据说,老哈河的“老哈”为契丹语,原意为“铁”。
源头与流经
在冀北辽西七老图山河平泉县的柳溪川,老哈河悄然飘入赤峰市宁城南部的甸子境内,然后蜿蜒于东而北折。它流宁城、过喀喇沁、穿元宝山、逾郊区、走敖汉,经翁牛特至大兴乌地堡附近,与它的姊妹西拉沐伦河携手汇入西辽河。
支流
打开赤峰市水系图,纵横交错的河流川谷呈现在人们眼前。老哈河水系与西拉沐沦河、乌力吉沐沦河、教来河三水系一起,构成了赤峰市8.4万平方公里躯身的主动脉。老哈河的家族成员众多,支流密布。其中黑里河、坤都河、英金河、锡伯河、召苏河、阴河、舍路嘎河、羊肠子河等一千多年前即为史册所载。老哈河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天然径流量最大、流程最长的河流,是西辽河的重要支流,也是京津冀地区绿色森林屏障、草原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的重要支撑。
旧渠黑里秀舞姿
悠然起伏的绿色山峦之中,骤然出现一条东西走向狭长深陡的大沟,郁郁葱葱的桦、杨、柞树和众多不知名的花草把这条沟遮得严严实实。只有潺潺的水声、清脆的蛙鸣和几段布满绿苔的枯木告诉你,老哈河的主要支流——黑里河的发源地到了。
黑里河,既是蒙古语“霍尔霍克河”的音译,又是汉语“黑底河”、“黑鲤河”的谐音。《钡定热河志》载:“霍尔霍克河,源出平泉州属喀喇沁右翼南一百二十余里,霍尔霍克达坝罕之东,在州治北境,东南流一百五十余里入老河”。《承德府志》载:“和尔和,在北五十家子西五里”。《蒙古游牧记》载:“喀喇沁中旗,西至活尔果克接右翼旗”。霍尔霍克、和尔和、活尔果克都指今黑里河,它的发源地就在宁城县黑里河林区的大坝沟境内。
绿色的山,绿色的树,绿色的田野,汇成一个绿色的世界。墨绿的是油松,翠绿的是桦杨,嫩绿的是青草,黄绿的是小苗,不同程度的绿色把这个美丽的地方装点得层次分明。
打虎石、展神力
从河源至黑里河口为上游段,境内主要支流为黑里河,它是老哈河的主要支流,黑里河川的山峦属七老图山脉。
自黑里河林场直驱而下,一座碧蓝蓝、青凛凛的水库赫然横亘在眼前,这就是被宁城人民誉为“宁城的明珠”的“打虎石水库”。
后唐时期的名将李存孝的神话故事在这里流传千年。相传,李存孝年少家贫,13岁那年,一只猛虎窜入羊群,李存孝毫无惧色,阔步向前,双手掐住猛虎的脖子,将它按在一块巨石上,将虎打死。猛虎挣扎时将爪子深深地陷入巨石,留下四个清晰的虎爪印,世人便称这块巨石为“打虎石”。
古都中京历沧桑
做为辽代五京之一的中京大定府,座落在宁城县铁匠营子乡和大明镇之间、老哈河北岸。建于辽代六帝圣宗耶律隆绪统和25年正月至16年5月(公元1007-1008)。
著名的大明塔就处在外城内、内城外的东南角处,小塔在外城内、内城外的偏西南处。据史书记载,辽代在此居住的大部分是汉人,此处还有回鹘、女真、奚等民族,主要进行工、商、农、牧交易。
大定府为辽的中京道,是仅次于皇都上京的重要陪都。当时中京所管辖的地盘,大致有今河北平泉、辽宁凌源、朝阳以及赤峰市的敖汉、喀喇沁等广大地区。
千载古都历沧桑,辽亡后,中京大定府经过金、元等朝代沿用后,于明初被燕王焚毁。公元1723年清雍正年间,辽中京遗址被开垦为耕地。从那时至今的296年中,中京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显赫,做为一方富庶的土地,春种秋收,寒来暑往,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
蟠龙灌渠的叹息
位于老哈河中上游的喀喇沁旗乃林镇,有两处水利工程及古迹,那便是甘苏庙和蟠龙山灌渠。
《喀喇沁地名志》中有载:清康熙39年,康熙皇帝路经此地,命人修了一座庙,内藏甘珠尔经,故尔得名甘珠尔庙,后演变成甘苏庙。但是这座庙却早在解放前夕就毁于百姓之手,如今只残留下一口大众。而这座庙的历史渊源,很多人不甚了了。
蟠龙山灌渠,想象中应该是灌渠密如蛛网,渠内流水潺潺,然而并非想象中那样。客观因素便是上游的甸子灌渠和打虎石水库建成后,水源发生了危机,一遇干旱,河水断流,灌渠便失去了作用,加之工程老化,工程不配套、渠系不健全,使灌溉的效益并不能充分发挥。在水声中,仿佛还有灌渠焦渴的叹息……
元宝山电厂亮明灯
被誉为“塞外明珠”的元宝山发电厂,坐落于老哈河中游,是我国具有现代化生产水平的大型坑口火力发电厂之一。
1985年投产的60万千瓦机组是当时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发电机组,具有70年代活8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建厂以来,元宝山电厂为东北、内蒙古的四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元宝山电厂是老哈河畔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是老哈河的娇子!近年来,元宝山电厂先后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先进企业、东北电网一流发电企业、部标企业、全国电力系统首届“双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三五普法”先进单位等诸多殊荣。
小河沿文化露锋芒
小河沿文化是以敖汉旗小河沿乡白斯朗营子南台地遗址命名的,位于老哈河中游。它晚于红山文化而早于夏家店文化,时代大体与中原庙底沟二期文化相当,公元前3000年左右。属于该文化的遗址还有林西锅撑子山、敖汉旗石羊石虎山墓地、喀喇沁旗楼子店西山、赤峰市三座店、辽宁朝阳庙前地。
小河沿文化中的陶器以夹砂陶居多,泥质陶较少,一般掺砂,也有用云母和贝壳掺和。陶色有黑、红、灰色,器形主要有罐、尊、豆、盆、钵等,还有造型别致的鸭形壶、鸟形壶等器物。陶器均为手制,器形中钵较少,而豆形器很发达。彩陶多为夹砂陶,有红底黑彩,灰底黑彩和红底红彩。
小河沿文化符号共有12个,比半坡或大汶口文字符号的结构更为先进和复杂,体现了小河沿文化的先民们为中华文字创造的重大贡献,同时也说明小河沿文化进入了一个更为文明的历史阶段。
红山水库、利民利物
从黑里河口至红山水库为中游段,河槽宽浅,两岸比较开阔,流域地貌,植被盖度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河流含沙量及输沙量从上而下,随着支流汇入逐渐加大。
红山水库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水库。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虽说建成时淹没了赤峰市的一部分良田,使不少村庄搬迁,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过暂时性的困难。然而,它的效益还是巨大的。
红山水库 1958 年,水库动工兴建,1960年10月实现截流,1965年竣工投入使用。红山水库总库容为 25.6 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4486平方公里。在防洪方面,保护着下游的城镇和村庄,在兴利方面,与下游的平原水库联合运用灌溉万亩土地。
响水玉瀑、远近闻名
从红山水库至与西拉木伦河汇流处,为下游段。从中游的宽阔平川进入宽窄不一的峡谷,落差较集中。
当老哈河流经敖汉旗行至白音套海苏木南端时,一座石山挡住了去路,河水顿时汹涌澎湃,水流将石山劈开一条宽50米、深30米、长达700米的通道,河水凌空而下形成瀑布,浪花如玉,气势磅礴,响声似雷,故得名“响水”。
1743年,乾隆皇帝出巡塞外时曾来此一游。他见“响水”四周峰峦叠嶂,山色苍翠,一条雪白的瀑布挂于山崖,水雾中不时隐现虹桥,飞珠滚玉,故赐名为“玉瀑”,并乘兴赋诗《响水玉瀑》,后用满汉文字镌刻于“响水”北岸的石崖上,字迹至今清晰可辨。
赤峰水稻展新颜
缓缓流淌的老哈河,横贯赤峰全境,在翁牛特旗东部形成一片冲积平原后,汇入西辽河,这就是东北地区南部最大的河流——辽河的两个正源,当地人称之为“两河流域”。在这里来水充裕,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土壤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极适合农作物生长。赤峰水稻就集中在这里,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赤峰水稻也被称之为沙漠水稻。最高时全市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
特殊的地理环境,优越的气候条件,赋予了赤峰稻米独特的品质。得益于两河流域营养丰富的河水,赤峰水稻多数采用了有机水稻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和工艺,已经认证有机水稻种植面积4万亩,获得绿色认证的水稻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这种栽培工艺,虽然产量不高,仅仅在400—500公斤,但品质上乘。
玉田皋大米、老河大米、海拉苏大米等商标品牌,人们已耳熟能详。赤峰大米已经悄然跻身于繁华的大都市,在沈阳、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餐桌上,总能与赤峰稻米不期而遇。
河流是有生命的,承载着地域文化,在地球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的了。你可以通过河流的故事触摸一段历史,一个族群,你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复活一条河流,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共饮一江水,同是一个根,这是任何其他载体都不能给与的。
老哈河是家乡的精神图腾,它不知疲倦,缓缓东流,无论变成什么样子,在记忆中它永远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