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影22号】《少数派报告》:一切先知都是纸老虎

【剪影22号】《少数派报告》:一切先知都是纸老虎_第1张图片

《少数派报告》是建立在“先知”基础上的影片,而一切先知都是靠不住的,都是纸老虎。

这部由大名鼎鼎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只获得一项奥斯卡提名——最佳音效剪辑,但最终没有获奖,在其他电影节上也没有获奖。其实,这也很正常,大导演并不是每部电影都是经典,就像拍出了《霸王别姬》的陈凯歌,此后的作品都没有获得很大成功一样。当然拿陈凯歌与斯皮尔伯格比,还是有些牵强,毕竟不在一个量级上。有《辛德勒名单》《大白鲨》《拯救大兵瑞恩》等一众作品的斯皮尔伯格绝对是电影史上殿堂级的人物,放眼中国电影界,即使张艺谋、陈凯歌等曾经获过国际大奖的导演,也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人造“先知”

《少数派报告》最大的缺陷是,“先知”能预测、并掌控一切人的未来行为,并在犯罪发生之前通过红色球将犯罪者的名字告知预防犯罪局。这是影片预设逻辑,后面的故事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然而,这个预设逻辑却是影片最弱的一环,最经不起推敲、且无法逻辑自洽的。

影片中的“先知”分别用三位侦探推理小说家的名字命名——阿加莎·克里斯蒂、阿瑟·柯南道尔和达希尔·哈米特。但他们是人,是和普罗大众一样的人,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人类科学的进步,就是一部神逐步退下神坛的历史。现在让三个人作为掌控人类一切行为的“先知”,并做出其是否是潜在罪犯的决定,这绝对是荒谬的。这是逆科学的,是穿着科学的外衣的逆科学行为。《少数派报告》为什么在各大电影节都未能获奖,可能与此有莫大关系。你不能想象,一个国家的司法系统完全依靠三个和我们一样的、被推上神坛的人的判断。这就像将中国的司法系统交给三个巫婆神汉一样荒谬,且不值一驳。虽然影片用了华丽的高科技设计团队、豪华的演员阵容,但因为“先知”这一先天缺陷,导致整部影片如空中楼阁,显得虚幻而不真实。

少数的政治隐喻

《少数派报告》的名字来自于少数服从多数,少数的意见形成一份报告保留下来,也即阿汤哥饰演的男主角约翰最后下载的那份报告。三位“先知”有时候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按照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按照多数意见执行,少数意见被存档。这多么像民主制国家议会和法院的运行机制,多数票决一项法案是否可以执行。美国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意见不统一时,在判决书上也会留下少数派的意见。

因此,这部影片也可以看作是对民主政治的反思,多数派的意见并不一定正确,少数派也并不一定错误。虽然俗语有云: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然而,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中的时候还是大概率的。也就是说少数人错的概率是大于多数人的,多数派意见不一定正确,少数派则更不一定正确。

这就是民主制度的困境,无论多数派还是少数派,都可能决策失误,都可能做错事。电影《少数派报告》虽然通过千辛万苦去获取少数派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真相,然而值得警醒的是,这份少数派报告正确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丘吉尔说:“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民主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可能出错,但它已经是最不坏的制度。电影用隐喻的方式对民主制度提出了质疑,但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只是说预防犯罪局停止运行,那么之后呢?之后社会治安就会好了吗?之前那些被抓起来的罪犯被释放后,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只是因为即将犯罪而被抓,没有真正的犯罪,是否对法律的公正产生怀疑,并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这都是没有了预防犯罪局的司法机关所面临的问题。更不用说,没有了预防犯罪局之后,社会将产生真实的、已经发生的刑事犯罪了,如何应对都是权力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少数派报告》有大牌明星如汤姆·克鲁斯、柯林·法瑞尔,有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有顶尖的特效团队,但“先知”的设置,让其成为没有根基的脆弱沙堡,只需要一阵小风就能吹散得不成样子。当然这不是斯皮尔伯格的错,而是原著小说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架构。作为小说,因为是文字,你可以用足够多的文字去构建其支撑体系,让读者在想象中确认“先知”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当“先知”成为具体的影像,呈现在观众面前时,那个预设逻辑就会呈现出它不堪一击的脆弱一面。


【剪影22号】《少数派报告》:一切先知都是纸老虎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剪影22号】《少数派报告》:一切先知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