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一代宗师》里的一句话。
1
再次参与《教练之道》的模块学习。这次换了个身份,上次是学员,这次是助教。
若问我感受,只有感谢。感谢每一个在座者的全情投入、参与、共创,让我体会到如此个性化的不可复制不可重现的精彩。
精彩的不止是案例,不止是课程内容,还有每一个人从拘谨到融入,从迷茫到解惑的过程。
2
想起去年第一次上课。那时候我连教练技术是什么都不知道。上课只是因为一句话,“教练技术,是一个不断向内探索的过程”,我想探索我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在没有上过任何工作坊、没参与任何教练客活动情况下,就毫不犹豫的报了两个阶段。
无知无觉,心怀希望。
那时的《教练之道》,作为一个强调逻辑和长于思考的人,三天我关注的只是知识点,只是理念和工具。
三天的课程,是懵懂的,兴奋的。
3
去年。
我希望有更多的可能性,有更多的不同。同时也希望这个班级这个团队是高标准的勤勉的集体,有更积极的精彩。
亲如一家人,一起走到底。在去终点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我成了PCP10的班长。
我愿意为这个团队奉献和服务。对这个班级,就像我带过的那些团队,我在那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团队是那么的独一无二。
也没有觉察到课程共创的力量。只是醉心于密集的知识点,像一个闯进糖果山的孩子。
只见自己。
4
我是互联网行业技术从业者,创业公司的CEO或CTO。我关注服务创新、产品设计、技术实现。能带着团队从需求开始,完成用户研究、需求定义、体验和交互设计、架构设计、代码实现、测试并上线,能完成产品的从无到有,从0到1。
但是,我不知道需求背后的动机。我也知道简约,知道设计越少人性越多。但我不知道为什么。
我愿意以我为样本,开始探索。虽然我们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
只见自己,因为不知如何见众生。
5
有没有愿意探索的勇气,有没有持续改变的坚持,有没有洞察人性的敏感。
PCP的课程,能否见天地见众生,在于老师的指引,更在于自己的意愿、投入度和开放度。洒满阳光的地方越多,越有可能长出健康的植物开出美丽的花朵。别人那刻的给予,是那缕清风,那抹阳光。
清风和阳光转瞬即逝,这也是课程的美丽和魅力,别辜负那份给予,抓住它、体会它、使用它。
每一次课程,每一次作业,每一次小组聚会,都是一片新的天地。
6
从去年的《教练之道》,到今年的《教练之道》,是从1到2。
虽然我不是学员身份,不能全心全情的投入课程本身。但课程内容也给了我很多的惊喜。和去年相比,课程内容又有所精进。vuca时代,内容、认知也需要随需应变。
重听,山又是山水又是水了。去年很多自以为掌握的内容,经过大半年的学习,再听突然有种原来真的如此的感觉。
CDCA,LDQF等大块知识点耳熟能详,反而是那些知识点中的细节越发清晰。
7
助教的身份在于助。需要关注小组每个伙伴的状态,关注他们的变化,关注他们次第花开的过程。
助不是师父,不是顾问,是教练。是持续关注伙伴的当下,陪同他们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每一个伙伴的状态不同,持续关注多人,同时兼听课程,又要面对自己的57600。这是一个及其考验定力的过程。
8
什么是自我、天地、众生?如何去见?
能否看到花里的世界,叶里的菩提,需要知识和视野的提升,也需要情绪和人性的洞察。
保持好奇,才会探索;保持中立,才能发现;保持敏感,才有未知。
教练之道,不止是自我教练,不止是教练别人,还有更多……
注:《教练之道》是拓思PCP(专业教练计划)课程第一阶段第一个模块,相关版权和知识产权归拓思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