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的两篇文章,自以为写的不错,投稿给想法专题,结果都被拒了。心中感到疑惑,明明就是很符合想法这个专题呀,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发简信给编委询问缘由,编委态度很好,给出了原因,说虽然符合专题要求,可是思想深度不够,观点也不够新颖,让我多看看那些优秀文章。
弄清楚了原因,心中表示服气,的确算不上优秀,被拒也算合情合理。编委很友好的留了个人微信,让我添加她,说以后在投稿前可以先发私信给她,如果不够格会建议我撤稿,免得白白浪费一次机会。
添加了微信之后,得知编委居然是95后的小朋友,大为惊讶。一时之间,有怀疑,也有不甘。如此年轻,真能担负起审核这一优质专题稿件的重任么?
大概是看出了我的担忧,她有点害羞的向我表示,自己是有这个能力的,要我千万放心,不要因为她的年纪而质疑她的水平。我不禁笑了,遂跑去她的主页一瞧,原来的确是有实力的。
来越久就越发现,有很多优秀的作者年龄都很小,好些还是在校大学生,却早已出了书,财务独立,不再依赖父母,对自己的人生很有规划。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他们,那么年轻,能力又那么强。再看看自己,年纪一大把,收入还不及后辈,前途渺茫。禁不住发出概叹,完全就是长江前浪推后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的节奏啊。
说完全做到心平气和,自然是假的。很想有人交流交流,于是在一个相熟的文学交流群里,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有深度?
很快有文友回应说,有一定的思想辨识,开阔的视野,有别具一格的情调。我深表赞同,心想也许是自己的文笔退步了吧,又或者是自己思想还不够成熟吧。
我因为年龄而自怨自艾,与一众群友交流起年龄的话题来。一说到年龄,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讨论分外热烈。就连70后的大叔也出来冒泡了。
你一言,我一句,诉说着对于各自年龄的心迹。80后的宝妈,说自己虽然工作和收入都一般,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字的热爱,想写的时候就写一写,不求写出什么名堂,自己开心就好;才上大二的萌妹子说自己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大龄单身女孩,说自己不喜欢和比自己年轻太多的同事共事,想要呆在一个年长者比较多的工作环境里。
……
原来,每个年纪都有不同的烦恼,年纪大的羡慕着正值青春年华的,青涩稚嫩的学生党却又艳羡着走出校园的职场人士。好像大家对自己的年龄,都有点介意,不是那么享受。
这时,有一个女孩子特意艾特我,对我说忘了年龄吧,认真去写就好了。蓦地,我的心在那一刻莫名感受到一丝清凉,像有清泉流过。
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这个话题的讨论,心情再度明媚起来。忘了年龄吧,这句话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快要下班时,我收到那个女孩的私信,原来她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认真读了我公众号的很多文章,留言给我,告诉我她觉得我的文章写得很好,看得出写作范围很广。写作这条路,虽然道艰且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写出来的东西会越来越有深度的。临了,还不忘告诉我,很多名家的代表作都是六七十岁写的。
我看了之后很受感动,是呀,我又何必为此而苦恼呢。年龄与生活阅历不一定成正比,有的人少年老成,有的人年纪虽大却依旧保有一份单纯。
文如其人,每一个写作者,作品就是自身的一面镜子。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对世界的感悟程度也不一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千差万别。不可否认,有些人,的确天赋异禀,可轻易达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绝大多数人,都要靠后天的努力与漫长的积累,才能抵达。
文章憎命达。一代诗圣杜甫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纵观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那些传世的佳作多是在人生境遇坎坷之时写就的。一帆风顺,毫无波澜的生活,对于写作反而无益。
好的作品一定有着深刻的生活体验,电光石火间的灵感,蓬勃的创作热情等等要素。辉姐说,想当初生活顺遂,还真写不出有感染力的作品呢,后来南下创业,经历了不少酸甜苦辣,嘿,这时候再提笔,那真叫一个下笔如水流啊,酣畅之极。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当代著名作家路遥,一部《平凡的世界》可谓家喻户晓,他的身世也极为坎坷。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一书中,他讲述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历程。
他在书中写道:“是的,我刚跨过40岁,从人生的历程来看,生命还可以说处于‘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在他看来,42岁正是一个作家灿烂辉煌的年龄。
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1939年在他27岁的时候写出了第一部作品《快乐的山谷》,而他的成名作《风暴眼》则是在1973年写成的,这个时候作家已经是61岁了。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位作家写出第一部作品《落叶及其他的故事》只有19岁,而为他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作品《百年孤独》则是他39岁时的作品。
我国作家莫言,写作几十年,直到2012年才获得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中国作家,那一年,他57岁。
不同的人,就好比不同品种的树木,生长周期不同,有的早早就开了花结了果,有的很晚才绽放华彩。哪有什么可比性呢,只要按着自己的周期,自然生长就好。
张爱玲那句“成名要趁早“,被很多年轻人奉为真理。于是,在梦想的道路上,脚步是急慌慌的。年少成名,固然很好,可毕竟这样的作家不多,名利是一把双刃剑,既是鞭策也是束缚,而且从长远来看,那些早期成名的大多后期再无建树,只能吃老本。
想我自己,读过的书与那些优秀的作者相比,压根不及他们书柜的一角;写作的时间也远不及他们长。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可大体来说,过的也算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距离写出功底深厚,文采斐然的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沉下心来,按照自己的节奏,忘记年龄这回事,在写作这条挚爱的道路上,矢志不渝的走下去。我相信,花儿总会开,果实也终将颗粒饱满,滋味甘甜。在前方,自有属于我的那一片风景。
写作吧,忘记年龄,永远对生活保持着敏感和激情,像一粒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