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考作文,我不得不说

现在都是电脑阅卷,试卷被扫描至电脑上以后,加之屏幕分辨率也不是太高,扫描上去的字迹看起来就显得特别模糊,批阅起来特别吃力。字迹一般工整的,使劲揉揉眼睛还能耐着心看一看,字体工整又隽秀的简直就是福利。

但是,总有一些同学让我们怀疑他是不是买了假水笔,扫描到电脑上面之后,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清。闭上眼睛再睁开,再使劲揉揉,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连蒙带猜。这样字迹的作文,诺贝尔文学奖也拯救不了。

关于选材

聊到这个话题,我就不得不说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体验真是匮乏。我个人认为有将近一半的同学都是围绕考试没考好、跑步跑不动、下雨没带伞、中考复习有多累等方面选材。

除了个人成长体验之外,还有一部分略有文采的同学喜欢写古人的经历,苏东坡、项羽、陶渊明、勾践、司马迁、屈原等一大票历史上不得志的人物简直就是中考考场上的“网红”。“你们在古代没有实现的远大抱负,没有获得的殊荣,皇上不给的,我们给!”

考生们,把自己的分数建立在古人的痛苦上,这样真的很好吗?《史记》都没读过,一下笔,就是司马迁受过的酷刑,求他老人家的心理阴影面积得多大?

历史散文不是不能写,如果你真的想写,那就好好研读这方面的历史传记以及相关作品。除了卧薪尝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大江东去浪淘尽,悠然见南山之外,抛开套路,你能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未尝不可。

不过,阅卷老师们最爱的还是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主张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成长体验。

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这就意味着你不需要在四十分钟之内写出一篇旷世之作。再者,旷世之作,放在考场上,阅卷老师也不一定看得懂啊。

所以作为一篇要和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考场作文,首先“外表”至少得看起来顺眼吧。作文的“外表”除了字体,就是结构了。结构清晰,段与段之间字数相当,或是总分关系,或是构成排比关系,我个人觉得五至七段依情况掌握就好。

再有就是点题,即用最简单明了的话把文章的中心表述出来。关于点题,家有初一、初二的小朋友不妨借鉴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中四次点题,四写背影,对于初学者很有借鉴意义。

作为阅卷老师,我们喜欢看到“多次点题,反复出现”的文章,这样的文章,紧扣中心,不跑题,再有些文采,分数给起来理直气壮。

建立起“读者意识”

考场作文是应试,不是碎碎念,不是空间里写给自己看的随笔。阅卷老师就是你唯一的读者,你要尝试着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任何时候,我们都希望看到诚实的、温暖的、充满力量的文字,希望看见一群“根正苗红”的熊孩子们,虽然还没有长大,但从来没有停止生长。

好的演员不是表演,而是用心感受生活中每一次开怀大笑,每一次悲伤的痛感,然后牢记这种感受,把另一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呈现给我们看。

好的作者也一定不是文字的搬运工或者华美词藻的堆砌,而是用心感受并牢记每一种难忘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然后忘记自己,写生活,写生活中所有人的共性情感体验。

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

所以,无论你写或不写,考试就在那里,不休不止。你是写还是不写?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中考作文,我不得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