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连玛格南都不知道?

什么?你连玛格南都不知道?_第1张图片

说起玛格南图片社,大家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就算没听说过,看到下面的图片,可能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

什么?你连玛格南都不知道?_第2张图片
马格南图片

这张图太过于经典以至于不少人都拍过类似的照片,然而我今天在群里问大家知道Magnum

吗,竟然鸦雀无声,以至于写下了这篇内容。

打开玛格南图片社的首页,让人感觉就是战地摄影,纪实摄影,新闻摄影,所以这个图片社到底是什么呢?(我可没说这个图片网站是给你们当ppt背景用的)

玛格南的历史

1936年的欧洲,依然春意盎然,虽然法西斯的乌云渐渐聚集,却无碍一米阳光照暖巴黎的春天。法国巴黎新闻社招聘会刚刚结束,三个踌躇满志的年轻摄影师在这里不期而遇,他们未因应聘落选而丝毫沮丧。毕竟图片信息化的黄金年代才刚刚开始,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生活周刊、图片邮报、法兰克福画报...还有大把的机会等待着他们。趁着暖阳,他们决定找个咖啡馆,喝上一杯,再各自回家。

坐下没多久,年纪最小的那个摄影师就聊到他的摄影乌托邦:由摄影师组成一个独立于媒体之外的摄影师联盟性质的图片社。摄影师从此自主创作,不再受媒体对于专题预设的束缚,也不会受图片社老板条条框框的羁绊。这将提升摄影师的话语权,对于发表图片的内容的完整性和主导意见将偏向摄影师一方,个体摄影师无法抗衡媒体,一旦形成组织就具备博弈资本,同时,摄影师的身价也被提高,图片的稿酬也随之大幅增加......喝爽聊爽意犹未尽,他们成为挚交。这三个人是:23岁的匈牙利犹太人罗伯特·卡帕、24岁的波兰犹太人大卫·西蒙、27岁法国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什么?你连玛格南都不知道?_第3张图片
卡帕(左) 布列松(中) 西蒙(右)

玛格南图片社1947年成立于法国巴黎。发起人有卡蒂埃·布列松罗伯特·卡帕,戴维·西摩、乔治·罗结和比尔·范迪维尔(Bill Vandivert)。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又名玛格南摄影通讯社),是一家世界知名且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摄影经纪公司,在纽约、巴黎、伦敦和东京设有分部。

玛格南图片社一直倡导写实主义的摄影风格,深入探索,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夸张,为了忠实呈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影像纪实而成立,创办者都是当时知名的新闻摄影师,因此,玛格南的摄影作品大多数是纪实的。

玛格南摄影通讯社可能是第一个全由摄影师经营和管理的摄影经纪公司,该社让摄影师拥有自己相片的版权,而非发行的杂志或是媒体拥有版权,此外,也直接提供摄影师需要的帮助,而非与赞助商等一起提供帮助。玛格南摄影通讯社旗下的摄影师和新闻摄影师许多都已具有相当的世界知名度,从事广泛的主题,如家庭、毒品、宗教、战争、贫穷、犯罪、政府和庆典等,都有相当经典而且重要的纪实摄影作品。

图片社创办的宗旨是从不以经济利润为目标并基于对人的尊重,力图从以往那种受杂志编辑限制的工作方式中脱离出来。

他们强调的文化基础是:摄影师要自由选择创作主题,自己进行工作时间安排,不要被截稿日期和编辑所束缚。所以,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作品,通常会就一个社会现象或问题,摄影师进行广泛调查后,深入拍摄。玛格南提供的图片,少有社会琐事,更专长深入报道。

什么?你连玛格南都不知道?_第4张图片
马格南之社会现象

关于纪实摄影

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资格。

个人认为,纪实摄影多用黑白,撇去了色彩对视觉的干扰,更多关注照片内人物的动态,以及其包含的故事,通过照片透露出某一阶层或者某一个事件,真实反应出当时的状态。

在《如何看待英国摄影的英国性》中顾铮这样描述,“纪实”(documentary)一词,直至1920年才出现,由英国电影导演约翰·格里森(John Grierson)提出。但他原来用这个词意指移动影像,而非静止照片。

近代摄影史在欧洲大陆可谓蓬勃发展法国的尤金·阿杰、德国的奥古斯特·桑德、匈牙利安德烈·柯特兹等人。而英国在三十年代的 大众观察运动(Mass Observations)发起了一场人类学研究,其对象是日常生活习惯,并在日后的英国纪实摄影的演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战后世界的中心转移到美国,彩色摄影鼻祖William Eggleston开始用彩色摄影,对英国的摄影表现新手法也有着重要影响。

在当今的现状下,照片的后期处理几乎是人人都会了,手机下载几个拍照app,再下载几个修图app,加几个滤镜,足以支撑你在社交网站上发图,回头看看单反,可能已经在角落里积灰了。从第一张黑白照片诞生到彩色照片诞生,用了近四十年,再到彩色胶卷的诞生,又过了近六十年,为何如今人们又回到了黑白照片的时代?

什么?你连玛格南都不知道?_第5张图片
黑白照片

摄影并不是一种绝对纯粹的透明媒介,新闻和纪实工作者努力应用透明的可能性来传递信息,为历史留存证据,而艺术家做的工作则是为这种透明性予以质疑和反驳。这两种态度从对峙到对话,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当代摄影发展的图景。

当在人们被各式各样的色彩扰乱了视线的时候,返璞归真的黑白摄影自然又显露了它的魅力。最早的人文纪实摄影开始时,还没有彩色胶卷的诞生,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执着于黑白摄影,因为的确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首先没有了色彩的干扰,画面只有黑白的变化,更加和谐统一,让人能关注到画面本身的内容,甚至更深层次。干净的画面带来的情绪和故事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八九十年代。若是将照片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去解读,则会带来更多的体验。

什么?你连玛格南都不知道?_第6张图片

有可能成为玛格南摄影师的自我修养与条件

1)以图像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思考

2)用相机观察人生和社会问题的强烈渴望

3)梦想的驱动力和持久的执行力

4)良知大于欲望,不为专门获奖或求赞才去拍照

5)深厚的人文社科知识涵养,涉略宽广

6)除中文和英语外,至少还能熟练掌握一门甚至更多门外语

7)善于和被拍摄者交流和沟通

8)经常反思,敢于否定自己的照片

9)拍照删照拍照删照拍照删照拍照

10)做到以上九点还对自己的处境有所思考,发现这不仅是第十点,而且还有很多点可以延伸。于是不顾别人的嘲讽与反对,自我怀疑和斗争,依然拿着相机上路。

玛格南图片社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充满历史感的照片或是新闻照,而是对独立摄影师的认同,激发每一位摄影师的创作灵感,让他们不受限,更自由的去发挥,拍摄自己所想拍摄的内容,不用受到编辑杂志的限制。1948年,在美国纽约开了一个分社。由于它的成员作品质量无比之高,玛格南成了一个图片合作社。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图片合作社。全体成员都是在职摄影家,他们自己选定编辑和工作人员,制订作品的交纳与推销政策。如片摄赢得的利润,依个人交来作品的多少分配。过去30年中,很多卓越的新闻摄影记者都是“玛格南”的成员。今天,这个组织结构已有所改变,一些作为“玛格南”初级社员的年轻摄影家交来的作品,是按佣金方式计算的。图片社创办的宗旨是从不以经济利润为目标并基于对人的尊重,力图从以往那种受杂志编辑限制的工作方式中脱离出来。

他们强调的文化基础是:摄影师要自由选择创作主题,自己进行工作时间安排,不要被截稿日期和编辑所束缚。所以,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作品,通常会就一个社会现象或问题,摄影师进行广泛调查后,深入拍摄。玛格南提供的图片,少有社会琐事,更专长深入报道。

名字的由来

说起玛格南,很多军迷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生产沙漠之鹰手枪的公司,也叫玛格南,马格南研究公司(MRI)。当然其实两者并没有关系,玛格南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有很有趣。当时玛格南图片社还未成立,多数战地摄影师在顺利归来后会和大家一起喝一个名叫玛格南的香槟来庆祝,于是在成立之时就选择了这个名字,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又名玛格南摄影通讯社)

最后附上网址:https://www.magnumphotos.com/

我可没说里面的图片可以免费下载。

以上图片均来自玛格南图片社

部分文字摘抄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你连玛格南都不知道?)